• 沒有找到結果。

青少年時期正值精力旺盛、追求理想、好奇、追求獨立的階段,而 面對自己生理與心理的改變,及加上生活中許多的壓力事件,能學習 調適及面對壓力是重要的課題。心理壓力調適是指面對生活中的壓力 事件,所採取積極的調適方式(江承曉、沈姍姍、林寶香、林為森,

2000),包含日常與家人朋友相處的狀況、適當的紓壓方式、尋求協助 的管道等。

鄭照清 ( 1999 ) 將青少年的壓力分為:日常困擾 ( daily hassles )、

生活事件 ( life events ) 、人際壓力源 ( interpersonal stressors )及學校 生活壓力源( school life stressores )等四項。李欣瑩(2002)則將壓力分為 家庭事件、學校事件、異性交往事件及自我相關事件。而此階段,心 理健康對青少年而言相當重要,若壓力調適不當,可能引發慢性病或 心理上的問題,甚至引發自傷或自殺等傷害自己的行為。根據行政院

衛生署2006年青少年死因統計中顯示(行政院衛生署,2006),青少 年死因的前三名為:「事故傷害」、「惡性腫瘤」、「自殺」。當面 對困境的青少年,又面臨壓力事件,常常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而 促使他們使用自傷、自殺行為來宣洩情緒或因應壓力,因為這樣的方 式在他們的認知中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而雖然心理壓力調適不 是造成自傷或自殺的唯一原因,但是,一個人心理健康與否,是能有 效預防自傷與自殺行為的發生。

早期研究都將自傷與自殺列為一談,近來有更多的研究做分別的 探討。教育部(1995)頒佈「校園自我傷害防制處理手冊」對自傷行 為的定義:強調一個人有意讓自己身心遭受傷害。Favazza&Simeon將 自傷定義為:個體在有意識下故意且直接傷害自己的身體,而行為的 動機並無死亡意圖。自傷行為分為四大類:重度自傷行為(挖眼、截 肢、閹割)、刻板化自傷行為(撞頭、打自己、抓傷皮膚、摳皮膚)、

強迫性自我傷害行為(拔頭髮、摳皮膚、咬指甲)、衝動性自傷行為

(割傷皮膚、燒傷皮膚、打自己)(唐子俊、郭敏蕙譯,2002)。其 中校園最常見為衝動性自傷行為。

陳毓文(2001)研究發現:受訪青少年26.4%至少有一次自傷或自 殺的經驗,即每四位青少年就有一位發生過;大約20%青少年中兩種經

驗都曾經歷過,即每五位青少年就有一位發生過。邱一峰(1996)探 討憂鬱傾向與自殺傾向的關係,發現青少年想要自殺的頻率隨著憂鬱 的程度而增加;且發現42%的國中生曾想到要自殺,而9.4%的人曾經自 殺過。黃有志(2002)指出:自殺原因可能是因為生活與學習壓力、

感情受挫、就業無門、無抗壓能力,一但面對壓力即放棄,也放棄自 己的生命。

自傷行為通常發生在青少年階段,且有日漸增加的趨勢,而女生發 生率多於男生(Hawton&Fagg,1992)。很多成年自傷者,早在青少年 階段就有自傷行為(Pattison&Kahan,1983)。羅雅玲(2004)指出:

17.9﹪的學生曾出現過自殺的意念,而他們在遭遇情緒困擾或自殺問 題時,很少或從不尋求專家或輔導人員的協助。在壓力調適方面,其 中表現較好的是從事休閒活動,如逛街、看電視、聽音樂等、與同學、

朋友維持親密和諧的人際關係。陳政友(2001)指出:高中職及大專 學生在情緒處理上,除快樂易於表達外,當憤怒、憂傷、恐懼時,大 多以「壓抑」方式面對,而且遭遇情緒困擾時,很少或從不找專家協 助。

由此可見,青少年面對壓力的問題,必須有正確調適方式,以免造 成不可彌補的傷害。所以,了解青少年的壓力調適的行為,對他們多

ㄧ層認識,引導他們更佳的壓力調適方式,才能更有效預防心理疾病 的發生,有效預防青少年的問題產生。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章包括研究設計與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步驟與進 度、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等五部分,詳細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採橫斷式研究(cross-section study),使用問卷 做調查研究(survey study)。

二、研究架構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架構如圖 3-1:

圖 3-1 研究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