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Allport 認為「風格」是個人在解決問題、思考、知覺與記憶時所習慣的反應 方式(引自 Grigorenko & Sternberg, 1997)。Sternberg (1997)認為「思考風格」是指 個人偏好的思考方式或是做事的方法,是個人面對問題情境與工作時所喜歡使用 的方式。本節分二部分,首先介紹思考風格的類型,再介紹思考風格之特性。

壹、 思考風格類型

Sternberg (1997)以各種政府功能結合其思考風格提出「心智自我管理風格」

理論,並將思考風格分為五個層面十三個類型,分別是:(1)功能層面包括立法型 (legislative)、行政型(executive)、司法型(judicial);(2)形態層面包括君主型

(monarchic)、階層型(hierarchic)、齊頭型(oligarchic)、無預設立場型(anarchic);(3) 層次層面包括整體型(global)、局部型(local);(4)範圍層面包括內向型(internal)、

外向型(external);(5)趨向層面包括自由型(liberal)、保守型(conservative)。分別敘 述如下:

一、 功能層面

就功能層面而言,政府具備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功能。行政部門執行立法部 門制定的政策、議案和法規,司法部門負責評估和判斷法規的執行是否正確恰 當。就如同政府所具備的功能一般,個人的思考方式與行事作風也包含這三種類 型。行政型的人較守規矩,喜歡遵照舊有的架構,將已定的規則付諸實現,樂於 聽從指示;立法型的人喜歡自己設計行事方法,是否做某事、要怎樣去做,都由 自己決定,特別擅長表現創意;司法型的人處理事情時喜歡針對問題先分析,進 行評估後再決定如何著手處理。

二、 形態層面

就形態層面而言,形態是個人遇到事情的處理態度,也是個人對時間安排管 理的方法。君主型的人態度是專心一意的,一次專心把一件事處理好,不管遇到 任何困難都會想辦法解決,一旦決定要做,就會盡力把事情做好;階層型的人知 道不一定能把所有的事情同時做好,因此會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從各個面向去 衡量,再決定事情的處理順序;齊頭型的人因無法分辨事情的輕重,感覺每件事 好像都很重要,不知道該先做哪件事,所以在同一時間想處理很多件事情,如果 能排出事情的先後順序,效率可能比其他類型高;無預設立場型的人在處理問題

時是沒有任何規則的,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也因為並沒有事先的設限,所以有時 可能會有意外之舉。

三、 層次層面

就層次層面而言,層次是個人處理事情時著重的部分。整體型的人較偏向抽 象思考,處理事情時喜歡做整體的規劃,只要大方向沒問題即可,對於瑣碎的細 節處理則顯得較沒耐心;局部型的人較偏向具體思考,處理事情時較注重細節,

對於問題的每一個小部分都會細心處理。

四、 範圍層面

就範圍層面而言,範圍是個人與他人接觸及互動的情況。內向型的人個性較 內向,在沒有他人介入的情境下做事會比較自在,喜歡獨自完成工作;外向型的 人個性較外向,與人互動頻繁,喜歡有人一起合作的工作情境。

五、 趨向層面

就趨向層面而言,趨向是個人處理事情的反應方式。自由型的人熱愛探索,

喜歡跳脫舊有的行事、規則,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但容易有三分鐘熱 度的狀況發生;保守型的人喜歡根據舊有的經驗,依照原有的規則或方法做事,

能不變動就儘量保持不變,喜歡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工作。

貳、 思考風格特性

根據思考風格的理論基礎,若能瞭解思考風格的特性,可幫助我們更清楚認 識思考風格(Sternberg, 1997)。以下就針對思考風格的幾項特性進行說明。

一、 風格不等於能力,而是個人習慣運用能力的方式。

思考風格是個人偏好的思考方式,是指一個人喜歡或習慣用什麼方式來處理 事情;能力則是指一個人可以把一件事做得多好。所以,兩個能力相同的人,可 能有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

二、 風格與能力若能搭配的好,可使能力充分發揮。

相同能力的人,在不同思考風格之下,能力發揮的程度就有所不同。每一個 人都有其才能,不同的思考方式與處事方法之下,所得到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因此,若能了解自己的才能,善用思考風格,則可使能力充分發揮。

三、 人有多重的風格類型,而不是單一的。

大部分的人有其偏好或習慣的思考方式,而這些思考方式會因情境的不同而 有所改變。因此,思考風格並不是單一的,每個人都有多重的思考風格,風格類 型會隨著情境的改變而有所調整。

四、 相同風格類型的人仍有程度上的差異。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思考風格,即使是同一類型的人,也會因思考偏好程度 的不同,而有相異之處。例如,有些學生喜歡參考老師的範例進行創作,有些學 生則是完全模仿老師的畫作。

五、 風格會隨情境而改變。

環境一直在改變,一個人也不可能永遠處在完全適合自己風格的環境之中。

因此,一個人的風格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思考方式與處事方 法也會有所調整,當生活經驗增加,風格的彈性就愈大。

六、 風格是社會化的結果,是可以被教導、改變的。

人的思考方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不同,在成長的過程中,人們不斷的 獲取經驗,也會從他人的身上學習更好的處事方法,將他人表現出的風格內化成 為自己的風格。因此,思考風格可說是社會化的結果,是可以改變的,可以學習 的。

七、 風格彈性因人而異。

環境是多變的,人無法一直處在最適合自己風格的環境之中。因此,人的思 考風格彈性愈大,面臨各種不同的情境時應變力愈強,愈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環 境。例如,教師若有彈性的教學方式,面對各種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可以使教

學更有成效。

八、 風格沒有固定的好壞標準。

能力有分高低,但風格卻沒有分好壞,就看是否處在適合的情境之中。同一 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與場合,所得到的評價就會不一樣,這並非能力的高低所造成 的結果。例如,科任教師使用同樣的教學方式,在不同的班級卻可能有完全不同 的效果。一般而言,表現出與所處情境相符合的思考風格,往往可以獲得較高的 評價。

由此可知,思考風格是個人喜歡或習慣使用的方式,這並不是智力因素造成 的結果,與個人能力的高低無關。思考風格並沒有好壞之分,就看所處的環境是 否與個人的思考風格相契合,以及個人的思考風格是否有彈性,能隨著環境變化 而改變。思考風格可經由學習而改變,若能兼具多重思考風格,則可提高一個人 對環境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