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內涵

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需透過教育的歷程加以體現,而學校課程的實踐,正 式推廣性別平等概念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方德隆,1998),陳迺臣(1995)指出 課程內容正是達成教育目標的方法之ㄧ。因此,課程是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質內容,

亦為達成教育目標的具體策略與手段,更是教學時師生互動的重要媒介(教育部,

2010)。以下將就國民教育階段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在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內涵分 別進行探討。

一、普通教育在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內涵

自從 1998 年教育部將「性別平等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 綱綱要》的六大重要議題之ㄧ、融入七大學習領域開始,性別平等教育在普通教 育已經推行多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當中也明訂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內涵、教學 目標以及學習主題等,以提供普通教育教師實施之參考。

根據教育部於 2008 年所發布的《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重大 議題中有提到「性別平等教育」(gender equity education),在政策的推動上,必 須建基於多元文化社會所產生的覺知、信念與行動,目的在於教導學生認知個人 的成長發展與社會文化脈絡有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個人須透過與不同性別者 的互動,進行性別角色的學習與突破,從而接納自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以培 養自尊自信的生活態度。在學校教育的推動上,則應該協助學生認知社會文化的 多樣性,破除性別偏見、歧視與刻板化印象,除了教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團體、

尋求社會資源,以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外,並且引導學生探究性別權益相關議 題,進一步批判社會所建構的性別不平等現象,尋求突破之道,以促進各族群的 和諧共處(教育部,2008)。

性別平等教育的具體內容,跟其它課程一樣,需要考量到施教者、受教者以 及整體的社會文化因素而有不同的教材教法(游美惠,2005)。比較《性別平等 教育法》頒布之前的《92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頒布之後的《97 年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兩者在六大重大議題中對於性別平等教育的概 念最大的差異在於,前者將「性別」僅界定於生理與傳統社會概念所認定的男、

女「兩性」,後者則是不侷限於男、女兩性,而是廣泛包括不同性別或性傾向者,

顯見對於「性別」概念隨著現今社會多元化的發展,而愈趨多元(教育部,2003,

2008),游美惠(2005)亦指出性別平等教育也應該配合不同階段學生的需求與 現今社會文化的變遷,設計不同而有效的教育內涵。

在教育部2012年發布、現行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2012)

中列出國民教育階段的「性別平等教育」整體課程綱要,係以「性別的自我瞭解」、

「性別的人我關係」、「性別的自我突破」作為三項核心能力,並以此建構各階 段的能力指標。其基本意涵分別解釋如下:

(一)性別的自我瞭解:瞭解性別在自我發展中的角色,培養健康的自我概念。

(二)性別的人我關係: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以建立平等的 人我互動關係。

(三)性別的自我突破:發展積極的行動策略,建立和諧、尊重、平等的性別 關係。

現行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2012年發布,溯自100學年度實施),性別平等 教育的課程目標主要著重於認知、情意、行動三層面。在認知面,藉由瞭解性別 意涵、性別角色的成長與發展,來探究性別與社會文化的關係;在情意面,發展 正確的性別觀念與價值評斷;在行動面,培養批判、省思與具體實踐的行動力;

整合認知、情意、行動三個層面,推衍出以下六項課程目標:

(一)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

(二)瞭解自己的成長與發展,並突破性別的限制。

(三)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並發展長處。

(四)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

(五)主動尋求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建構性別平等之社會。

(六)建構不同性別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

此外,根據此課程綱要所公布的國民教育階段性別平等教育三大核心能力(性 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人我關係、性別的自我突破)的知識內涵,其中列出國中 小學生應學習的性別平等教育之主要概念與次要概念,同時也呈現概念間的關 係,建構出性別平等教育健全的課程架構,如表2-1。至於出現在概念架構表上的 次要概念,則再依學生不同階段的預期達成能力安置於不同階段之中,並以此發 展出能力指標,不僅考量各階段學生應學習之性別平等教育內容目標,同時也完 整呈現認知、情意與行動等整體能力指標,以期使學生在國小至國中階段性別平 等教育的學習能有效的縱向與橫向之銜接(教育部,2012)。性別平等教育的目標 不僅重視結果,亦強調過程;除了認知之外,情意的學習才是終極目標;不但啟 發心智,更期望學生能付諸社會行動,積極參與有關性別議題的社會改革(方德 隆,2001)。

表2-1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2年5月15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性 別平等教育)。臺北市:教育部。2013年7月10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

9cc_97.php

自三大核心能力再進而提出國民教育階段性別平等教育六項重要的學習內容 之內涵,其中分別為「性別的成長與發展」、「性別認同」、「性別角色的學習 與突破」、「性別的關係與互動」、「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平等」、「性別權 益相關議題」等,在其下又分別訂有其「學習主題」,如表2-2所示。

表2-2

內涵 學習主題 內容說明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2年5月15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性 別平等教育)。臺北市:教育部。2013年7月10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

9cc_97.php

屏東縣東興國小於2003年到2005年間擔任屏東縣性別平等教育中心學校,期

教育部亦於2008至2009年間委託游美惠、蔡麗玲兩位教授進行國中性別平等 教材的開發研究,針對國中學生的生活經驗,並根據現有的教育政策,出版《性 別好好教: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教材「國中版」》,將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 標轉化為各學習領域的知識內涵,設計五個教學活動方案,以融入式課程做為實 施方式,主要融入於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社會學習領域中(游美惠、蔡麗玲,

2010),可提供國中教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時的參考。

普通教育在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係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為主要參考指標,其 內涵以性別的自我瞭解、人我關係與自我突破作為三項核心能力,內容包括家庭、

學校與社會中每天所發生的性別議題,從個體與自己、個體與他人、個體與社會 間的關係,在七大學習領域中學習破除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角色分工、以 及大眾媒體所傳遞的性別偏見,進而發展正確的性別觀念與價值觀,並建構接納 自我、尊重他人的社會公民態度。

二、特殊教育在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內涵

教育部在 1999 年到 2001 年相繼編製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肢體障礙、視 覺障礙以及聽覺障礙等類的課程綱要,而為了因應融合教育須與普通教育接軌的 需求,且能將各階段身心障礙課程做一統整與銜接,自 2008 年起重新修訂《特殊 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該課綱共有七大學習領域,由於目前較 著重於學科領域的敘寫,對於重大議題探討不多,現在仍多使用 1999 年到 2001 年所頒布的課程綱要做為特教老師進行性別平等教育教學參考的依據。

根據《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課程綱要》有關國中小階 段智能障礙學生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內容,係歸類在「生活教育」領域中的「自 我照顧」次領域之下,細目分為生理表徵、衛生保健和兩性交往等(教育部,1999), 如表 2-3。

表2-3

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內容

領域 次領域 項目 細目 學習目標

生活教育 自我照顧 兩性教育

生理表徵 男外表特徵 女外表特徵

衛生保健

心理調適 處理月事 女青春期保健 男青春期保健

兩性交往

約會 戀愛 擇偶 安全防衛

資料來源:教育部(1999)。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 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Dunn 與 Kolstoe 曾指出智能障礙學生從事抽象思考或用抽象的東西來處理事 物的能力相當有限,這方面的困難明顯與其認知發展有關,ㄧ般認為即使到達成 年階段,以具體運思期的認知能力來操作事物的能力也是有限(引自林惠芬,

2005),比較智能障礙課程綱要與現行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性別平等 教育議題,其中有關性別平等教育的部分,僅能符應到「性別的成長與發展」、

「性別的關係與互動」、「性別權益相關議題」的部分內容,而在需要較多分析、

批判、反省等抽象思考能力的「性別認同」、「性別角色的學習與突破」以及「多 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平等」之內涵,兩者間則完全沒有對應項目。可以發現,受 限於智能障礙學生認知與抽象思考能力,在教學現場中較著重在智能障礙學生性 教育的教學,無法完全包含性別平等教育的內涵,較容易忽略了性別平等教育其 他的重要議題。

在《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肢體障礙課程綱要》中針對性別平等 教育的部分,係融入在語文、健康與體育、生活與適應、綜合活動及個別化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