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4 性別角色

2.4.1 性別角色定義

主要是性(sex)與性別(gender)兩大概念,前者乃因生理或先天原因造成 的男女特質不同,後者則是社會文化規範下所形成的性別特質差異,性別角色就 是社會賦予性別既定的一套心理行為模式。也就是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裡,受到 文化規範與社會期望的影響,表現出符合其生理性別的行為模式,包括其外在的 言行舉止與內在的態度、觀念,換言之,性別角色是以生物性別作為劃分社會角 色的標準,男女兩性受到其文化規範與社會期望的影響,表現出符合兩性特質的 行為模式(潘麗玲,2003)。

黃曬莉(2007)提出性別差異的兩種不同論點,一是本直論(essentialism),

另一種是建構論(constructionism)。在本直論中,認為兩性先天上就有一定的差 異,影響了對於認知或是性格發展上的不同。建構論則提出兩性雖然有先天上的 生理差異,但影響的是社會或大環境下對個體的影響或看法。

2.4.2 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是一種心理傾向,一般人對於性別以偏概全、過度類化的 結果(張春興,1989)。當人們以性別做為分類基礎,給予男女不同的框架時就 產生性別刻板印象。致使社會大眾總是認為男生女生就該有既定的行為出現,像 是,男性應該有陽剛的表現,而女性就應該要溫柔婉約。

在任何一種個體生長過程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都不斷的影響著個體的發展,

塑造個體按照社會期望的性別模式發展。對兩性性別刻板的區分結果,導致刻板 印象認為該團體的成員都必須保有這種特徵,這種泛化的觀念越來越傾向於兩極 化,獨立果斷是男子具備的豪情氣慨,溫潤順從是女性氣質。然而刻板印象產生 的依據的是長久累積的錯誤印象和道聽塗說,絲毫沒有科學理論的根據。社會上 的傳統印象會對性別行為有不同要求的雙重標準(doublestandard),是由於存在 著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以及所謂重男輕女的偏見發生(張春興,1989)。

15

性別角色和刻板印象通常時同時並存的,這兩者皆具有既定的法則以及可預 期的依據(Niemann,2001),社會和整個環境,往往將不同的角色扮演自然的 賦予在兩性身上,這些既定的刻板印象致使兩性恰如其分的扮演好屬於自己的角 色和職業。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當一個男性或女性做出與他們性別角色相符合 的動作時,我們往往會認為這即是符合該性別的行為舉止,男性就該較具有統帥 性,他們可以領導且毫不馬虎的實行一項任務;女性則該性質恭讓,她們善於發 揮交際的能力且具備照護他者的能力,(Smith、mackie,1996)此即形成了兩性 特質方面的刻板印象。

2.4.3 性別刻板印象形成基礎

(Bawow,1996)提出三種基本理論闡述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產生:真實核 心理論(the ”kernel of truth” theory)、社會角色理論(social-role theory)和社會 層級理論(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ory)。

1. 真實核心理論:

假設兩性原本的行為之間本存有差異,而刻板印象更把這些差異擴大。

也就是說,刻板印象是原本早已存在已久的差異,它只是被反應出來,是一 種簡單的類化行為。

2. 社會角色理論:

認為刻板印象的產生是由於的兩性社會角色典型不同所致。兩性間的職 責分工是源自於社會對兩性期待的差異,也就是女性被期待要表現的大眾性 已於近人且溫順,男性被期待要表現的具統御性能夠領導扛起責任,社會觀 感致其發展出不同的信念和技巧,否定或忽略先天的功能。

3. 社會層級理論:

持性別角色分化觀點即是社會地位角色的分化。

2.4.4 性別刻板印象威脅

Steele、Aronson(1995)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觀點-刻板印象威脅效

16

果(stereotype threat effect)。經由實驗證實,評價較低的團體(devalued group),

通常會形成烙印(stigmatized group),當身處在被設計的特定情況評量下時,會 因應情境的模擬狀態而出現與個體或團體身分連帶相關的負面刻板印象(negative stereotype)導致個人或大團體在相關的成果表現上明顯出現大幅跌落差的差距結 果。

普遍觀念會認為女性受測者身處在性別刻板印象被誘發的情況下時在數理 或空間能力上的表現較差。Marx、Roman(2002)採用了模擬考試情境的實驗設計,

在實驗進行之前暗示女性參與者將進行一項評鑑式的測驗(diagnostictest)。結果 顯示,與異性一同受測的參與者表現結果顯然差於與同性一同參與受測的對照組,

此結果支持了 Spencer 等人的說法:即使不刻意的對刻板印象進行操弄,這樣的 影響仍的確的存在於情境之中。

陳皎眉、孫旻暐(2006)認為,刻板印象是一種普遍存在於社會大環境中的 情境威脅,不論個體是否認同或覺察到此種狀況,只要環境中出現此種負面的刻 板印象訊息,基本上皆會受到此刻種板印象的威脅,這樣的威脅可能導致個體的 表現情況不佳或出現反常的現象。

2.4.5 性別角色發展理論

性別在生理上的不同,源自於遺傳因素的先天決定,但不同的性別在社會上 被形塑成不同的特質卻有各自不同的理論,以下四種理論試圖解釋性別發展差異 與形成。

1. 生物學理論:

生物學理論(biological theory)認為性別因為在生理上的差異,而導致了兩 性在行為上的差異,也導致了社會上對待方式的不同,社會以及先天上的交互 循環所造成的影響,使得兩性差異越來越大,此理論認為由於先天的特質不同,

使得社會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潘麗玲,2003,258)

2. 心理分析論:

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theory)認為性別角色分化是經由認同

17

(identification)的過程形成的。佛洛伊德(Freud,1966)認為小男孩有所謂的 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由於擔心父親的懲罰,因此經由認同同性來解決 焦慮,而認同的過程,即形成所謂的”超我”(super ego),然而女性則是落入 了「陽具妒羨」(penis-envy)的情景之中,而被動轉向愛慕父親,他認為,小 女孩的陽具欽羨行為較為薄弱,相較於男性僅能形成較弱的超我。

3. 社會學習論:

社會學習論認為個體透過對周遭環境的觀察以進入模仿的實際行為。可以 推知幼兒時期個體的性別角色是來自於模仿成人的各種行為舉動,此社會行為 是經由學習所獲得的。

主動認同和模仿為孩童性別角色形塑的第二個階段。Bandura(1977)認 為兒童的性別概念經由觀察和模仿而學得。一為當孩童模仿同性別的長輩能得 到正相關的鼓勵作為增強,二為進入性別認同期後,能感受到自己與同性楷模 的相似性,於是互相產生模仿。

性別角色認知經由二個方法習得(陳靜宜,1997)一為教導或獎懲,此階 段概念的形成是經由教導對象有意或無意的刻畫分類,兒童的性別分化從一出 生就開始被塑造。例如起居的佈置裝飾、強化性別的玩具以及衣著或是貌似合 宜性別的行為態度⋯等,父母教育的同時也提供了性別課程,孩童因此學會了 應該屬於「自己」的性別的標記,發展出性別分化的活動偏好(Fagot、Leinbach,

1989)。

4. 認知發展論:

認知發展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認為當孩童至性別恆定階段時,

會主動表現出符合自身性別的行為,開始模仿同性楷模,故先有性別認同的出 現,認知到自己的性別開始就產生了自我認同的重要機制,進而會按照社會規 範的要求,讓自己適應外界社會環境,選擇適合自己性別的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性別差異產生的主要因素是社會學習多於生物本質(潘麗 玲,2003,261)。可見性別角色的發展過程無法以特定的某一論點一言以敝 之,而是參雜了許多不同的經驗。

18

Kohlberg 認為兒童是先建立個體的性別認知後才主動尋找同性別的訊息 及楷模(林翠湄,1995),個體先認定自己的性別後,才做出合乎自己性別的 行為。Kohlber 指出幼童會經過三個階段(林翠湄,1995;陳皎眉,1996),

性別認定期、性別穩定期和性別恆定期,之後才真正了解男性或女性的意義。

故性別認同是一連串的社會化過程,從認同屬於自己的性別角色開始,最 後內化成個人對性別角色的自我認知與信念。換言之,幼童明瞭自己所屬的性 別後,開始尋找屬於自己個體的性別歸屬,培養各自的性別化信念,以扮演社 會期望下的適合性別角色。

2.4.6 性別與圖像

Cupchik、Gebotys(1990)提出男女具有不同的圖像搜索行為,男性傾向「空 間式(spatially)的搜索」,相較於女性視域較為狹窄較為深;女性傾向「圖像式

(pictorially)的搜索」,視域比起男性較為寬廣但不深。如此的差異影響不同圖 像的解讀方式。

Salyer、Lnud、Fleming、Lephart、Horvath(2001)的研究發現,男性視網膜 相較於女性較厚,多為 M 細胞主要作用為連結桿狀細胞,在解剖學上明示為具有 偵測動作與方向的功用,利於追蹤視野內的物體;女視網膜相較於男性更為薄,

多為 P 細胞主要功用為連結錐狀細胞,位於視網膜的中央小窩,對顏色較敏感,

負責色彩與質感,功能上的不同也造成了兩性間對於圖像理解部分的差異。

Allan、Barbara(1998)說明了性別於思考模式上的差異,男性多為凝聚性思 考,認知向內盤旋,評估事件直指中心點,專注於其目的地;而女性則為擴散性 思考,認知則由中心向外擴散,自由的接收並反射各方訊息。

Pakkenberg、Pelvig、Marner、Bundgaard、Gundersen、Nyengaard、Regeur

(2003)提出了社會期望、教育環境、社會文化等種種因素交互的影響,最後造 成了顯著的性別差異。

19

2.4.7 小結

此章節為性別角色相關概念釋義,解釋性別角色的定義何在,但在性別角色 的社會概念化下產生的性別刻板印象隨之而來。刻板印象不僅造成了對於角色上 的詮釋誤解,更打壓了性別發展的自主意識。在此也討論了性別角色發展理論的 概念生物學理論、心理分析論、社會學習論、認知發展論幾種論點試圖去解釋性

此章節為性別角色相關概念釋義,解釋性別角色的定義何在,但在性別角色 的社會概念化下產生的性別刻板印象隨之而來。刻板印象不僅造成了對於角色上 的詮釋誤解,更打壓了性別發展的自主意識。在此也討論了性別角色發展理論的 概念生物學理論、心理分析論、社會學習論、認知發展論幾種論點試圖去解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