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情緒安全感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面臨父母衝突的情況下,子女往往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Davies與Cummings

(1994)指出在子女面臨父母衝突時的調整過程中,情緒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 他們以Bowlby的依附理論為基礎,提出「情緒安全感理論」以說明父母衝突如何 及為何與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負向的關聯。他們其中一個主要的論點是父母衝突會 透過「損害子女對父母關係的安全感」,以及「破壞子女在家庭中的安全感與穩 定感」,進而提高其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他們覺得因為父母衝突使家庭充滿 大量的情緒,此時,子女維持及保護其自身的安全感是子女在家庭環境的首要目 標,而父母衝突會逐漸損害子女維持情緒安全感的能力,子女較容易有心理問題。

一般而言,情緒安全感受到親子依附品質的影響,安全的依附關係又與跟情 緒連結及親子互動經驗有關,若父母與子女關係不佳,會加深父母衝突對子女發 展的負向影響,因為面對父母衝突使子女對父母之間的關係與親子關係產生不安 全感,進而影響子女的內、外化行為問題(鄧世英等人,2006;Harold et al., 2004)。

在親子關係中溫暖、有回應及穩定的情緒能促進安全依附的發展,良好互動的親 子關係可以減少父母衝突帶給子女的不安全感,使子女能正常成長(鄧世英等人,

2006)。安全依附的子女面對緊張的家庭事件時,仍較能感覺到安全。安全依附幫 助子女調節被喚起的負向情緒,因此較不容易有強烈的負向情緒。而子女對他人 及自我的內在表徵亦透過安全依附的調整發展而來,因此安全依附也可預測子女 在孩童時期與青少年時期的自信及認知表現。

從依附理論觀點來看,父母及子女之間的情感連結與子女的情緒安全感有 關,情緒安全感理論將這個概念擴展到其他家庭關係(Cummings, Cheung, & Davies, 2013),也就是說 Davies 與 Cummings(1994)認為除了親子依附關係外,子女的 情緒安全感也源於父母婚姻關係的品質。家庭系統理論也認為家庭系統是相通的

(Cox & Paley, 2003)。起源於家庭系統理論的牽連假說(spillover hypothesis)表 示:父母關係可能蔓延或轉移到親子關係(Erel & Burman, 1995)。他們認為夫妻 彼此對雙方感到滿意,且能夠從配偶身上獲得支持的伴侶,往往更能夠回應其子 女的需求;反之,困擾於破壞性婚姻衝突的伴侶則缺乏情緒可接觸性(emotional availability),也較少回應子女的需要(Easterbrooks & Emde, 1988; McCoy et al., 2013; Sturge-Apple, Davies, & Cummings, 2006)。Davies 與 Cummings(1994)認 為父母衝突會使家庭充斥不快樂的情緒,威脅到親子依附關係、子女的情緒及生 理之幸福感,減少父母對子女的情緒可接觸性(emotional availability)與回應

(responsiveness),帶來情緒的不安全感,進而引發其適應問題。然而,溫暖及 相互支持的婚姻關係則能促進子女的情緒安全感。因此 Davies 與 Cummings(1994)

擴展 Bowlby 的依附理論,認為父母互動以及其他家庭經驗也會影響子女的情緒安 全感。

Davies與Cummings(1994)認為情緒安全感包含三個成分:情緒反應、對父 母關係的內在表徵,以及調節父母衝突的影響。當面對父母衝突時,首先會引發 子女的負向情緒反應,例如:害怕、不安,隨後評估對父母關係或整個家庭的內 在表徵,例如:父母衝突是否影響家庭與自己的福祉、父母關係是否因此受影響,

為了降低自己的情緒不安,子女會採取不同的行為反應,例如:涉入、逃避等行 為,以降低或停止父母衝突,調節自己暴露於父母衝突的影響。子女所有回應父 母衝突的行為都是以維護自己的情緒安全感為最終目的(徐儷瑜,2007;許惠雯,

2007;謝喆瑋,2009)。

情緒安全感在子女面對父母衝突的反應中扮演一個組織及引導的功能,影響 子女對父母衝突的反應。對父母關係感到情緒安全的子女,預期父母衝突最終會 改善或解決,而且有信心能持續從父母身上獲得生理及心理的滿足,他們知覺父 母衝突不會威脅到自己的身心福祉(Davies & Cummings, 1994);反之,在父母 衝突情境中感到情緒不安全的子女,在面對父母衝突時會產生負向情緒,也可能

針對父母衝突採取迴避或介入等行動,這些都反映了子女在父母衝突情境中的情 緒不安全感(王明忠等人,2014)。情緒安全感理論解釋了面對父母衝突時,子女 可能會有的情緒、認知與行為,從這三個向度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子女面對父母衝 突時的內在歷程,以及情緒安全感對其適應的影響。

Kelly與El-Sheikh(2013)以情緒不安全感探討父母衝突與子女睡眠的關係。

其研究結果發現,父母衝突能預測兩年後子女情緒不安全感的上升,從而預測三 年後子女睡眠問題的增加。重覆與頻繁暴露於高衝突的父母關係,使子女的情緒 不安全感隨著時間而提升,而情緒不安全感是睡眠問題的脆弱因子。擁有情緒不 安全感的子女經常感受到家庭是不穩定、不安全的,且質疑父母關係的未來。焦 慮、恐懼和過度警覺的升高是情緒不安全感的特徵,這些可能會破壞睡眠所需要 的放鬆(Dahl, 1996)。

根據情緒安全感理論,子女對父母衝突的反應受到其暴露於父母衝突的歷史影

響(例如,早期生活在一個高衝突的家庭),也受到子女個別特性的影響(Cummings

& Davies, 2002, 2010)。因此不是所有暴露在父母衝突的子女都會變得情緒不安全。

有些研究認為建設性父母衝突的形式能降低子女對父母關係的不安全感,而 有益於子女的心理健康(Cummings, Goeke-Morey, & Papp, 2003; Easterbrooks, Cummings, & Emde, 1994);破壞性父母衝突的形式則會增加子女對父母關係的情 緒不安全感,進而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害(Davies, Harold, Goeke-Morey, &

Cummings, 2002; El-Sheikh et al., 2008; McCoy et al., 2009)。林惠雅(2008)以 5~6 歲幼兒及其未曾離婚或分居的父母為對象,探討父母婚姻因應型態與幼兒社會能 力之關係。其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在面對衝突時若使用「正向回應」的方式,其 幼兒之社會能力顯著高於採取「爭執」或「消極」等因應方式之父母的幼兒。林 惠雅認為父母「正向回應」的互動反映出正向的家庭互動型態,使子女能維持其 安全感,提升子女的情緒與行為能力,進而提高社會能力。反之,若父母以爭執、

消極的方式面對衝突,亦即反映出負向的家庭互動型態時,會增加子女的不安全

感,減低其情緒和行為能力,從而減少其社會能力。林惠雅(2011)以國小高年 級學童為對象,探究子女的情緒安全類型、父母衝突的因應,以及抵制教養聯盟 之相關。其研究結果顯示如果父母因應衝突時較常使用消極的方式,且較少使用 正向回應的方式,「焦慮型」及「疏離型」子女可能都會有情緒安全感受到威脅 的感覺。而「安全型」子女因為其父母面對衝突時較常使用正向回應的方式,較 少使用消極的方式,他們較不會有情緒安全感被威脅的感覺。因此在父母衝突的 情況下,若父母採用正向回應的方式,子女的情緒安全感較不容易受到威脅,進 而能維持較高的情緒安全感。

關於情緒安全感的測量,Davies、Forman、Rasi與Stevens(2002)依據情緒安 全感理論的架構,編製「父母次系統中的安全感量表」(Security in the Interparental Subsystem Scale, SIS),用以測量子女面對父母衝突的情緒安全感,包含三個成分、

七個分量表(徐儷瑜,2007;許惠雯,2007;鄧年嘉,2012;謝喆瑋,2009):

一、情緒反應(emotional reactivity):面對父母衝突的負面情緒與行為反應。

(一)情緒喚起(emotional arousal):情緒反應的頻率、持續,以及失調的負面 情緒表現,如:恐懼、警惕、憂傷。

(二)行為失調(behavior dysregulation):行為喚起及失控的情形。

二、對父母關係的內在表徵(internal representations of interparental relations):

子女評估父母衝突對自己與家庭是否有福祉。

(一)建設性家庭表徵(constructive family representations):評估父母衝突對家 庭是良性或建設性。

(二)破壞性家庭表徵(destructive family representations):評估父母衝突對家

庭是有害的。

(三)衝突擴散表徵(conflict spillover representations):評估父母衝突會擴散 影響到自己的福祉與親子關係。

三、 調節父母衝突的影響(regulation of exposure to parent affect):調節父母衝 突的影響之不同形式的行為。子女會透過調節、減少或終止父母衝突來增加 他們的情緒安全感。雖然在短時間內這樣的回應方式可能是具有適應性的功 能,因為減少了痛苦、攻擊、或破壞的行為模式,然而就長期而言,卻對子 女的發展適應有不良影響。

(一)逃避(avoidance):使用策略以逃避父母衝突或其不好的後果。

(二)涉入(involvement):在情緒(擔心父母)及行為上(安慰或解決問題)涉 入父母衝突。

本量表除了情緒失調分量表的內部一致係數未達 .70,其餘分量表皆介於 .72 至 .89之間,顯示其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超過兩週以上的再測信度除了情 緒失調分量表,其餘則介於 .70至 .87之間,具有良好的再測信度。

國內研究者曾經對「父母次系統中的安全感量表」進行翻譯與修訂。許惠雯

(2007)採用國小高年級兒童為對象,翻譯修訂此量表,以探討父母衝突與子女 適應問題的關係,各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在 .75至 .85之間。謝喆瑋(2009)

也曾以大學生為對象,翻譯修訂此量表為「情緒安全感受量表」,各分量表之內 部一致性信度在 .81至 .91之間。由於本研究的對象是大學生,因此採用謝喆瑋

(2009)的「情緒安全感受量表」。

由本節文獻探討得知,Davies 與 Cummings(1994)以依附理論為基礎提出 情緒安全感理論,說明情緒安全感在父母衝突與子女適應間之中介機制的角色。

後續也有研究者以情緒安全感為中介變項進行探討,例如:Cummings、

後續也有研究者以情緒安全感為中介變項進行探討,例如:Cumm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