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憂鬱的內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憂鬱的內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首先探討憂鬱的定義,之後探討憂鬱的內涵與相關理論,以及性 別、年級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壹、憂鬱的定義

依據《張氏心理學辭典》,憂鬱是屬於抑鬱、憂鬱、沮喪,這是由憂愁、

悲傷、頹廢、消沈等多種不愉快的情緒綜合而成的內在心理狀態,會伴隨 一些生理與心理層面的問題,一般正常者與病態者皆可能有此現象,只是 程度輕重之區別(張春興,2006)。Lazarus 在 1976 年認為憂鬱係指個體在 所處的情境中感到無助,或是對自己感到無價值感,並且認為自己需要對 問題負完全的責任;而 Powell 在 1983 年指出憂鬱並非是單一的情緒,而 是複雜感覺的整合體,包含無助感、無價值感、低自尊心,且內心常懷抱 著會發生不吉利的事情等想法(引自施雅薇,2004)。而憂鬱亦可視為長 期性的情緒困擾,若從憂鬱的複雜性來看,可由症狀、多面向的症狀、症 候群或精神異常等四個層次來界定,此四個憂鬱層次有程度上之區分

(Cantwell & Baker, 1991)。

綜上所述可知「憂鬱」係指一般大眾都會產生的一種情緒狀態;當個 體碰到一些感到不愉快的事件或是處於壓力事件下,皆可能因此而產生低 落、沮喪,或感受不到喜悅的情緒。本研究對憂鬱之定義採納Cantwell 與 Baker(1991)論述的第二層次的憂鬱,即將憂鬱視為某種程度上的症狀,

如情緒、生理、認知等層面,症狀是多面向的;Cantwell 與 Baker 對憂鬱 界定出的四個層次,將在內涵部分加以詳細介紹。

貳、憂鬱的內涵與理論

瞭解憂鬱之定義後,接著將探究憂鬱的內涵與解釋憂鬱成因之理論。

首先介紹憂鬱的內涵部分,分別提出幾位國內外研究者對於憂鬱內涵之觀

點。

一、憂鬱的內涵

Radloff(1977)整理當代憂鬱的相關研究後,指出憂鬱包含六項主要 的徵候,即憂鬱心情(depressed mood)、罪惡感及無價值感(feelings of guilt and worthlessness )、 無 助 感 及 絕 望 感 ( feelings of helplessness and hopelessness)、心理動作遲緩(psychomotor retardation)、食慾減少(loss of appetite)、睡眠困擾(sleep disturbance);根據以上憂鬱的徵候,Radloff 發展出「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量表內容係由「憂鬱情感」(depressed affect),

如憂鬱、沮喪、孤獨或難過等情緒;「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如感覺 良好、希望感、快樂或享受;「身體症狀」(somatic and retarded activity),

如食慾不佳或睡眠困擾;與「人際問題」(interpersonal problems),如遭遇 不友善或遭到厭惡所組成。

國外學者針對青少年探究憂鬱疾病時,將憂鬱依照嚴重性程度界定出 四個層次(Cantwell & Baker, 1991):

(一)第一層次的憂鬱:「症狀」(symptom),意指煩悶不安等負向情 緒,例如憂傷、難過、沮喪等。

(二)第二層次的憂鬱:「多面向的症狀」(various symptoms),意指 某些程度的症狀,一般人處於壓力環境下亦可能短暫地出現這些特徵,例 如食慾不振、煩悶、體重減輕、失眠、疲倦等,但具有這些症狀不一定代 表患有精神或情感疾患。

(三)第三層次的憂鬱:「症候群」(syndrome),表示有明確的一組憂 鬱症狀,且具有經常性發生的特性,可能在情緒、認知、動機、心理動力 功能等範圍出現異常狀況,亦有可能為初期的情感性疾患。

(四)第四層次的憂鬱:「精神異常」(psychiatric disorder),是一種心 理疾病,係指在某期間有明確的憂鬱症狀,此時造成個體某種程度的失能

或損傷。

憂鬱的人通常會呈現出情緒(呈現低落情緒)、動機(參與活動時喪失 興趣或樂趣、疲憊或喪失精力)、身體(體重喪失或增加、入睡困難或睡 眠過多)、行為(心理動作急躁或遲滯)、認知(無價值感、感到過度罪惡、

思考或專注能力降低、反覆想到死亡)等方面的症狀(王春展,2004)。

柯慧貞與陸汝斌(2002)認為當產生憂鬱時,通常會伴隨著以下四層面之 症狀,分別是「情緒的憂鬱」、「認知或思想的憂鬱」、「動作上的憂鬱」與

「身體上的憂鬱」,層面內容分述如下:

(一)情緒的憂鬱:係指明顯的愁眉苦臉、沮喪、悲傷、鬱悶、消沈、

低落、快樂不起來等情緒,而有些人可能會出現煩躁不安與易怒等強烈負 向情緒之情況。

(二)認知或思想的憂鬱:乃對於原本熱衷的事物或活動興趣明顯地 減退,性慾降低、常出現無助、無望、無價值感、悲觀、罪惡感、自責、

自殺意念、思考緩慢等狀況。

(三)動作上的憂鬱:包含激動型的憂鬱與遲緩型的憂鬱;前者指動 作表現比平時多、話也變多,而後者則是話變少、講話速度變慢、語調低 沈、行動緩慢。自殺行為同樣亦是症狀之一。

(四)身體上的憂鬱:失眠或睡眠增加、體重增加或減輕、食慾上升 或降低、容易感到疲勞,亦有腸胃不舒適、便秘、胸悶、頭暈或頭痛等生 理症狀。

綜合上述,當個體處於「憂鬱」狀態時,會在情緒、認知、生理等層 面上出現症狀,如出現沮喪、鬱悶等情緒,或出現無助、無望感等想法,

抑或是體重改變、睡眠困擾等生理症狀之產生;且憂鬱是可以依照嚴重性 程度分別進行界定,由輕微的「症狀」至嚴重的「精神異常」。因此可知 每個人都會出現心情不好的時候,但當個體出現憂鬱症狀時並非意謂患有 憂鬱症。

如欲辨別個體是否患有憂鬱症,可利用臨床的診斷標準進行分辨,目 前有兩個系統可用來區辨個體是否罹患憂鬱症:一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發展之「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10th, ICD-10);另一個則是美國 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發展的「精神疾病診 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根據 ICD-10 分類,情感性疾患(affective disorder)

中的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係指患者只出現鬱症之症狀,而未有躁 症、輕躁症或混合型發作。而DSM-IV 對憂鬱症的診斷標準為:在九項主 要症狀中,症狀包括低落心情、興趣喪失、體重改變、睡眠障礙、心理動 作障礙、無精打采、負面思考、注意力障礙以及死亡念頭等,至少要包含 五項症狀以上,且至少持續兩星期以上。

綜合國內外學者對憂鬱症狀的描述與程度上的界定,當個體出現憂鬱 時,會在情緒或情感方面、認知思考方面、行動方面與身體方面有一些症 狀出現,如沮喪、難過的心情、出現負向思考、動作減緩或睡眠困擾等。

本研究所探討之「憂鬱」係指個體在某些引發情緒的情境下,或處於壓力 環境中時,會出現某些程度的症狀,如沮喪、難過、食慾不振或失眠,但 具有這些症狀並非意謂患有情感性疾患,如憂鬱症。

二、憂鬱的理論

關於解釋憂鬱成因的理論相當多,本研究將針對生物醫學的觀點與心 理社會的觀點分別加以探討。

(一)生物醫學的觀點

在探究憂鬱的成因時,需先瞭解個體在生理層面上的狀況,因有些個 體會出現憂鬱的狀況,與家族遺傳、生理化學傳導物質、疾病或服用之藥 物有關。因此在臨床上會將憂鬱的成因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生理層面;

另一類是生活上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時,無法自行調節以達到適應。生理上

導致憂鬱的可能成因有(佘金玲,2005;藍菊梅,2008):

1.遺傳:罹患憂鬱症的雙親比正常的父母親,其子女有二到三倍的機 會可能罹患憂鬱症。

2.生物化學物質的改變:大腦中的傳導物質失去平衡,例如血清素、

正腎上腺素等,一旦當這些傳導物質濃度失衡,即有可能導致憂鬱。

3.生理疾病:當罹患某些疾病時,可能引發憂鬱傾向,如帕金森氏症、

癌症、腦瘤、甲狀腺疾病等。

4.藥物:某些藥物的服用,可能有導致憂鬱的副作用,如抗帕金森氏 症、抗高血壓等的藥物。

(二)心理社會的觀點

心理社會的觀點係從心理社會因素來解釋憂鬱的成因,以下從心理動 力取向、依附理論與認知理論來瞭解憂鬱。

1.心理動力取向

在傳統精神分析理論中,Freud 在《悲傷與憂鬱》(Mourning and Melancholia)一書裡指出,當個體處於失落狀態時,可能是失去了所愛的 人,亦可能是失去了對他而言在心中極為重要的事物,個體會因此感到悲 傷。而此悲傷是對失落的正常反應,而當悲傷持續太久,即會成為憂鬱,

而造成各種憂鬱症狀(引自吳元蓉,2006;藍菊梅,2008)。

2.依附理論

Bowlby(1980)的依附理論強調,嬰幼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分離的失 落經驗,或需求未能及時獲得回應,則可能形成不安全依附,此不安全依 附與日後憂鬱的形成是有關連的。

3.認知理論

Beck 根據其臨床經驗的觀察,提出了憂鬱的認知理論,他認為憂鬱症 的患者具有以下三種認知特徵,即此三種認知特徵使他們容易產生憂鬱情 緒(柯慧貞,2002):

(1)認知三元素(cognitive triad):第一元素為個體常用負面的想法看待 自己,自認為是有缺陷、不稱職的、不受歡迎的,或是沒有價值感的,即 個體傾向貶低自己與批評自己;第二個元素是個體總是採取負面的觀點來 解釋目前所經歷的事物;第三個元素則是個體對未來充滿著負面與悲觀的 想法,認為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2)認知錯誤(cognitive errors):個體的認知偏差是因他們採取了以下 七種不合邏輯的推論習慣:

a.獨斷的推論(arbitrary inference):指個體沒有任何充分且相關的證 據便逕自下結論。

b.以偏概全(selective abstraction):看到事情部分的不好或失敗之處,

即全盤否定全部的事情,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好的。

c.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僅以少數事件的結果,來判斷與推 論其它所有事情的結論皆相同。

d.誇大與貶抑(magnification and minimization):將不重要的事情誇大,

或是將未發生的事情想成會有很嚴重的後果;抑或輕忽事情的嚴重性。

e.個人化(personalization):認為所有負向事件的發生原因都與自己有 關,自己需要對這些事情負責。

f.標籤化(labeling and mislabeling):以過去自身的缺點或錯誤來建立

f.標籤化(labeling and mislabeling):以過去自身的缺點或錯誤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