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成人學習動機之理論與意涵

本節將探討成人參與學習的動機相關理論,從動機之意涵、成人學習動機理論模 式及相關研究等面向進行探討。

一、動機理論之意涵

(一)動機的意義

動機的定義非常多,張春興(1996)認為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 動,並導使該一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Maehr 與 Meyer(1997)認為動機是可 使個體充滿精力、具有方向性,並使個體保持行為或維持活動的一種內在狀態。Kotler

(1997)認為動機是一種被刺激的需求,它足以引發個體採取行動以滿足之。可見動機 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歷程,是隱藏在個體內部的一種能量,進而促使個體做出行為反應。

簡言之,行為與動機是互為表裡,當我們在檢視個體行為,絕不能忽視其背後引發其行 為的動機,在教學時探討學生的學習動機很重要的根本,但動機同時也是最難測量的部 分之一。

(二)學習動機的意義

MacKeracher(1996)認為學習動機是學習者展開一項學習活動時所感受到的需求。

張春興(2007)認為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是指教師講課時能引起學生學習活

動,維持學習活動,並促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黃 富順(2004)認為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內在及外在動機兩種,外在動機為外在的誘因及壓 力(如出席率、賞罰、考試),內在動機則包括內在的壓力性的決定(如求知慾、自信心、

興趣),而成人的學習動機大多屬於內在動機,或至少是內在動機大於外在動機。

(三)動機的分類

動機是引發個體行為的內在狀態,亦是解釋有機體所作所為的概念。由於各人有不 同的動機取向,而展現不同的行為特質(張德永、黃芳銘、陳儀蓉,2008)。雖然動機是 不可捉摸的東西,不能直接測量,但很少人否認其存在。自從人們對其行為的理由產生 懷疑以來,即有動機的理論。動機的理論大多來自於心理學的研究,至今已發展出數種 人類動機的理論。在普通心理學上對動機的分類,大多採取較為簡單的二分法,將動機 區分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及外在動機(external motivation),其他尚有以下 幾種動機的分類法(張春興,1996;黃玉湘,2002;陳智聖,2009):

1. 生理或心理的(physiological or psychological)︰前者在於滿足生理上的需求,

後者則在達成心理上的欲望。

2. 意識的或無意識的(conscious or unconscious)︰依照個體對其行為動機的知覺,

可分為意識或無意識的。

3. 正向的或負向的(positive or negative)︰前者引導個體往某一目標前進,後者驅 使個體遠離某種目標。

4. 內在的或外在的(intrinsic or extrinsic)︰前者為因內在需求而產生的,後者為因 受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形成的。

5. 原生性或衍生性(primary or secondary)︰前者出自人類自發性的驅力,是由需 要或刺激引起的;後者主要來自於經驗的學習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

(四)動機的理論論述

動機理論的種類繁多,當代的動機理論都有理論的歷史背景可循,為當代動機理論 的基礎。Pintrich & Schunk(2002)提出許多動機理論的歷史源由,包含行為論、認知論、

哲學觀點、心理動力論、特質論、驅力論及人本論等。

行為論認為動機是個體依據環境事件或刺激的影響,而出現行為上比率、出現頻率,

或行為模式的改變。行為出現的頻率或次數,會因人為的增強或削弱而增加或減少。行 為論認為動機是一種可觀察的現象,不需要考慮個體內心的想法或感受,因為個體的行 為是受到外在環境刺激的驅使。二十世紀初制約論的學者以 Thorndike 的連結主義

(connectionism)、Pavlov 的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及 Skinner 的操作制約

(operant conditioning)最具代表性。而另一個與制約理論不同的行為學派-Tolman 的

「目的行為主義」(purposive behaviorism),其認為環境中的刺激提供了個體想要去追求 或達成的目標,進而引發行為的產生。但是 Covington(2000)認為目標理論也有一些不 足之處,例如它並無法解釋個體為何會選擇某個特定目標。

認知論則強調個體處理訊息與想法之心理歷程的重要性,認為動機是「內在的」,並 無法直接可觀察到。雖然認知論的學者一致認為心理的歷程是重要的,但是對於哪些歷 程是重要的,卻沒有一致的答案。不同認知的動機理論,強調歸因、感知能力、價值、

情感、目標及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方面的內在歷程。學習動機中常探討歸因論 對學習的影響性,以 Weiner(1972)的三向度歸因論為最具代表性的理論之一。Covington

(1984)所提出的「自我價值論」也是很重要的理論,其理論認為成功的經驗會帶給人 滿足與自我價值的提升感受,經歷過幾次的成敗後,個體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即衍生成為 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機。此理論也提及不同的歸因會造就不同的自我價值認同,且若 無法獲取成功經驗,個體就會以逃避來維持自我價值的存在(引自張春興,1996)。

從哲學的觀點來解釋人類的動機,大致上可分為兩種類型︰(1)意志論;(2)直覺 論。意志論(volition / will)源自早期古希臘哲學家 Plato 與 Aristotle 的哲學理論,認為

心智是認知的組合(comprising-knowing)、感覺(feeling)和意願(willing,即動機)所 組成。意願(will)反映出個體的慾望、需求或目的;而意志(volition)則是因意願而 採取的行動。早期另一種對動機的解釋,強調的是人類的「直覺」或與生俱來的習性。

有學者認為直覺雖然無法解釋所有人類的行為動機,但它可以為經驗如何建構發展成為 習慣提供一種想法,並相信在直覺性的行為發生時,同時也產生了反射行為與學習。

心理動力論則以 Sigmund Freud 的理論最具代表性,其理論強調早期的童年經驗對 人格發展的影響性(陳李綢,2008)。Freud 認為動機是一種「靈魂的能量」(psychical energy),每個人內在的力量對行為是很重要的。Freud 把這個概念稱之為「trieb」,在德 文的意思是「行動力」(moving force),與動機的概念非常相近。Freud 相信人類具有一 個封閉式的能量系統,每一個人都具有源源不絕的能量,這股靈魂的能量源自於「心」, 為了要達到滿足基本需求。當需要產生時,能量也被激發出來,透過將能量轉換成行動 以滿足需求,此時需求就會減少。

特質論在 1930 至 1950 年間是非常活耀的理論,「特質」(trait)在個體間是一種很 獨特的存在,它可以幫助說明人類在不同情境下的行為保持的一致性。特質論學者以 Gordon Allport 為代表,Allport 對特質的描述是︰「個體在環境中,對於不同刺激所產 生的一種持久與穩定的反應方式」。Allport 不贊同 Freud、McDougall 和 Murray 對於動 機能量源自於童年的經驗,或是從某些特殊需求或直覺而來。Allport 認為人最好是能被 當作一個會朝著目標不斷努力前進的獨立運作系統,因為這個目標或信念,人的行為能 在不同的情境下保持一致性。

驅力論其實就是衡常理論,W. Cannon 在他的著作 Wisdom of the Body 中提出「衡常 作用」(homeostasis)的概念,它可以視為一種有機智能(organic intelligence),當然遇 到一些壓力或威脅,例如︰無聊、被社會孤立、擁有一段不開心的人際關係等,就會促 使個體做出一些行為使心理上回到平衡的狀態。為了要維持衡常或保持個體的最理想狀 態;當個體內在感受到不滿足的狀態時,才會出現為滿足需求的行為與學習,而學習也

圖 2-1-1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

參考資料︰黃富順,2002;Koltko-Rivera,2006

是個體為了適應環境以生存才產生的,因此其模式可如下列簡化的說明(Boshier,

1971)︰

匱乏(產生緊張)→行動(參與)→獲得滿足(緊張削減)

人本論與特質論一樣,挑戰行為主義的信條。人本心理學強調的是個體本身的能力 與潛能,認為個體是有自主選擇與追求事物的能力,這對於內在動機理論是非常重要的。

人本論有幾個較為基礎的假設︰(1)研究人類是所有的全部︰為了更了解人,必須要研 究有關於人的所有行為、思想與感覺;(2)人的選擇、創造與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人本論的心理學家與心理治療家,如 Fromn、Rogers 與 Berlyne 等人認為驅力的衡常理論只能解釋部分的人類行為,並不能將動機理論全然概括(黃富 順,1985)。人本心理學家 Maslow 的人類行為動機理論是以「需求」基礎,提出了需求 層次理論(如下圖 2-1-1)。他認為一旦人有需求才會產生活動驅力,階層排列中越低的 需求,其驅力則越大(Heylighen,1992)。

圖 2-1-1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 參考資料︰黃富順,2002;Koltko-Rivera,2006

二、成人學習動機理論模式

許多學者對成人參與學習的動機提出不同的理論模式,研究者選擇與本研究較為相 關的理論進行探討,以下將針對 Boshier 的成人教育參與模式、Rubenson 的期待價量模 式、Tough 的預期效益說、Cross 的連鎖反應模式及黃富順的成人參與繼續教育活動模式 等五種不同的理論模式進行簡述。

(一)Boshier 的成人教育參與模式

Boshier(1971)根據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之觀點,加上平衡模式及成長理論建構 其成人教育模式,認為學習動機是內在心理變項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的函數。成人的教 育參與動機分為二大類:一類是受「匱乏動機」(deficiency motivation)驅使的學習者,

另一類則是受「成長動機」(growth motivation)驅使的學習者。具匱乏動機的學習者是 受到社會環境壓力的驅使,為了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如生存需求或實用的技能知識)

而參與學習,而具成長動機的參與者則是因較低層次的需求已獲得滿足,參與學習是基 於成長及現實的需求,並非以應付的心理來參與學習。

Boshier 進一部依據其提出的理論,透過自行編制的 EPS 量表(Education Participation Scale)進行調查研究,經過因素分析後得出 14 個動機因素 Boshier 認為當中有些動機

Boshier 進一部依據其提出的理論,透過自行編制的 EPS 量表(Education Participation Scale)進行調查研究,經過因素分析後得出 14 個動機因素 Boshier 認為當中有些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