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研究方法

首先,本研究以「文山區華興段公共住宅計畫」作為研究主體,探究地區居 民反對公共住宅理由為何;政府應運用哪些策略以降低地區反對與抗拒程度,以 化解鄰避情結,讓公共住宅能順利推動。因此本研究採用研究方法為「深度訪談 法」,針對政策相關利害關係人進行訪談以獲取現有的文獻、資料上的不足。

再則,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進行資料分析與整理之後,據此設計 訪談題綱,再透過深度訪談法與「文山區華興段公共住宅計畫」相關的政策利害 關係人包括臺北市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推動公共住宅之民間團體、當地里民,

取得第一手的資料,藉以補充文獻與理論上不足的部分,以利文章後續資料結果 分析與回應研究問題。

此外,本研究最初研究會先採「開放型訪談」方式,但隨著研究深入,將逐 漸轉為半結構型訪談方式,研究對訪談的結構具有控制功用,同時也允許受訪者 積極參與,通常,研究者預先準備粗線條的訪談提綱,根據自己研究設計對受訪 者進行提問或詢問,訪談過程依照實際具體情形,而針對訪談程序及內容作彈性 的修正(陳向明,2002:229-230)。

第二節、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而質性研究屬於相當著重關係的研究,任何選擇與衡量 標準必須考慮到具有一定的關係(或受影響)。尤其是針對一個特定的公共政策 進行研究時,通常涉及到特定利害關係人,因此本研究抽樣策略主要採「強度抽 樣」,選取擁有豐富資訊與經驗的研究對象,目的在於找尋能為研究問題提供最 豐富、最多資料量的研究對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壹、行政機關之公務人員

臺北市推動公共住宅政策主要權責機關為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因此本研 究希望透過訪談服務於行政機關的公務人員,探討公共住宅的推動面對周邊社區 反對及政府目前如何加以因應,本研究選擇現任或曾經承辦「文山區華興段公共 住宅計畫」行政人員,綜理與住宅政策業務相關的人員,其本身對於都市計畫、

住宅政策等領域相當瞭解,能提供實務上推動政策的經驗。

貳、市議員

臺北市議會扮演公共住宅政策合法化與監督者的角色,公共住宅推動過程必 須經市議會把關與監督,扮演政策合法化過程的重要角色。市議員可說是對於公 宅政策具有一定程度了解且當地里長或居民也會透過市議員反映意見,較能掌握 地方上居民反對興建公共住宅之原因以及政府推動公宅政策內容與方向。

參、專家學者

專家學者對於住宅政策、都市計畫、公共住宅等相關領域具備專門知識,較 了解公共住宅政策發展,針對公共住宅能提出務實性與專業性見解,通常行政機 關也會參酌其意見,對於公宅政策推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因此本研究選擇 訪談熟稔都市計畫、住宅政策、公共住宅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學者專家角 度觀察,地區居民反對公共住宅理由為何;政府應運用那些對策設法有效化解鄰 避情結。

肆、公民團體

公共住宅相關的公民團體長期積極扮演倡議公共住宅的角色,認為政府應該 把公共住宅政策列為住宅政策當中重要的內容,並且落實公共住宅制度化,而政 府推動政策過程也經常將相關公民團體所提出的意見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對於公 共住宅政策制定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因此本研究選擇長期關注公共住宅議題的 公共住宅推動聯盟進行訪談,探討其對於「公共住宅鄰避情結」的看法,以公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之對策

此變項聚焦探知面對當地公共住宅的推動過程遭遇民眾反彈與抗拒,政府目 前採用那些策略作法嘗試降低當地周邊居民對公宅的抗拒程度以及緩解民眾對 於公宅的疑慮,以設法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本研究彙整國內外學理文獻之中 所提及有關一般化解鄰避情結之對策、鄰避設施與社區衝突之和解對策、公共住 宅產生標籤化問題之對策、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的對策等相關內容。

相關文獻指出政府推動公共住宅過程面對公宅周邊居民反對與抗拒或對公 宅表示疑慮;首要,政府可採取「社區關係導向對策」,包括與地方上代表人物 見面、參觀公共住宅、規劃在地需求之公共住宅、公共住宅結合社區營造、民眾 參與、補償金與回饋機制;其次,政府可透過「公共住宅本身規劃與制度設計」

加以因應,包括政策行銷、社會教育、公共住宅維護與管理、實施混居制度、公 共住宅建築規劃與設計、公共住宅結合都市計畫與都市更新,本研究將上述內容 歸納為「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之對策」,作為依變項。

綜上,本研究透過「影響公共住宅推動過程之核心因素」作為自變項;而以

「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之對策」作為依變項,深入探討政府推動公共住宅過程 面對周邊居民反彈與抗拒或對公宅表示有所疑慮,政府如何加以因應以及緩解居 民對公宅的疑慮,如下圖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影響公共住宅推動過程之核心因素

•可負擔住宅存有刻板印象 •擔憂公宅會造成交通問題

•擔憂公宅會影響房價 •政治力介入、選票問題

•民眾反對公宅之量體規模

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之對策

社區關係導向對策 公共住宅本身規劃與制度設計

•與地方上代表人物見面

•參觀公共住宅

•規劃在地需求之公共住宅

•公共住宅結合社區營造

•民眾參與

•補償金與回饋機制

•政策行銷

•社會教育

•公共住宅維護與管理

•實施混居制度

•公共住宅建築規劃與設計

•公共住宅結合都市計畫、都市更新 圖三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繪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訪談大綱設計與資料處理方式

壹、訪談大綱設計

訪談大綱的設計為進行深度訪談之前重要的過程,訪談大綱內容將呈現研究 者認為於訪談過程中所應該深入瞭解與釐清的主要研究問題以及本研究主要研 究內容與範圍,大致上訪談題目設計朝向簡明扼要、清晰易懂、問題具可操作性,

整體訪談大綱設計能以簡單、明瞭為原則(陳向明,2002:237)。

訪談大綱設計必須維持彈性、開放為原則,會因不同研究對象而有所不同與 調整,讓受訪者能明確掌握訪談題目以及以其有足夠充分的談話空間選擇對話內 容和方向(陳向明,2002:237)。所以本研究會基於受訪者不同而對於訪談題目 的設計也會有些許調整,但題目背後的研究要素與具體研究內涵仍維持不變,保 持研究上一致性,訪談大綱參閱附錄。

貳、訪談資料處理

本研究於訪談資料處理上,首先「訪談對象之逐字稿」面向,針對於每位受 訪者之訪談問題所回答的內容進行整理,並且逐字逐句分析逐字稿,以避免遺漏 重要的資訊與概念,對於逐字稿內容進行登錄(coding),將逐字稿當中與本研究 相關的關鍵字句透過特定方式凸顯出來並且賦予概念性標籤,適時地與先前文獻 檢閱之學理內容相互呼應,之後將整理好的訪談資料內容按照前階段文獻檢閱之 學理內容所擬定的主題進行歸類,預先設定最基本、主要分析架構,將相關訪談 資料放在適合的位置,以利後續資料分析處理。

舉例來說,「容積高就會有更多的人進來,就會帶來交通衝擊,不管是開車 或騎機車,所以容積率高低問題就會帶來交通問題,你來了好幾千戶,會不會造 成交通問題、會不會造成停車問題(S1)」,將上述訪談資料歸類於「影響公共住 宅推動過程之核心因素」架構之中,之後從訪談資料之中分析彙整出核心的主要 概念「擔憂公共住宅的量體過大」,並且以此主要概念作為中心,進一步從此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念之下的訪談資料萃取出次要的概念「擔憂量體過大會帶來交通問題」,並於此 過程重複檢視以確認分析的架構符合本研究之主軸,上述過程參見表三。

表三 訪談資料處理過程範例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繪製

架構 主要概念 次概念 訪談資料

影響公共住 宅推動過程 之核心因素

擔憂公共住宅的量 體過大

擔憂量體過大會帶 來交通問題

容積高就會有更多 的人進來,就會帶 來交通衝擊,不管 是開車或騎機車,

所以容積率高低問 題就會帶來交通問 題,你來了好幾千 戶,會不會造成交 通問題、會不會造 成停車問題(S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訪談資料分析

本章針對行政機關人員、市議員、專家學者、公民團體、當地民選公職人員、

房仲業者等訪談對象針對「臺北市推動公共住宅為何公宅預定基地附近居民會反 對與抗拒或對公共住宅有所疑慮,公共住宅該如何推動才能降低地方上民眾反對 與抗拒程度、化解對公宅的疑慮,讓公共住宅政策能順利推動」進行深入訪談,

訪談結果依照本研究研究問題進行整理,並且與前述的文獻探討做結合,以下依 序探討分析,本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推動公共住宅過程面臨到課題」、「臺北市政 府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的一般性對策」、「華興段公共住宅基地附近居民反對興 建公共住宅之理由」、「化解華興段公共住宅鄰避情結所採取特定性對策」四個面

訪談結果依照本研究研究問題進行整理,並且與前述的文獻探討做結合,以下依 序探討分析,本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推動公共住宅過程面臨到課題」、「臺北市政 府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的一般性對策」、「華興段公共住宅基地附近居民反對興 建公共住宅之理由」、「化解華興段公共住宅鄰避情結所採取特定性對策」四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