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政府化解華興段公共住宅鄰避情結採取特定性對策

第四章、 訪談資料分析

第四節、 臺北市政府化解華興段公共住宅鄰避情結採取特定性對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宅,而當地民選公職人員就必須承受龐大反對壓力而站出來也表示反對;另外,

市議員(受訪者 C1)也明確指出華興段公共住宅,當地居民反對興建公共住宅 的聲音相當大,而這種反對聲音大到連當地民選公職人員必須站出來反對;同樣,

文山區公所主管(受訪者 D1)也指出當地民選公職人員必須站出來也反對興建 公共住宅是因為當地另外一派是要跟他競選的人就是明確反對興建公共住宅,變 成說他也必須勉為其難表達一下反對興建公共住宅立場。

選舉確實也會是個壓力會讓政治人物會再選前做一些跟選票有關的事 情,就我剛才講的當地民選公職人員都不認真反對公宅嘛(C3)

地方民眾反對意見最強的是屬於在某條路那邊的公宅,反對阻力大到連 當地民選公職人員必須站出來反對(C1)

為什麼當地民選公職人員會反對,必須出來反對,因為選舉到了,另外 一派是要跟他競選的,持反對興建公宅,所以變成說他也要表達他的立 場,所以它也表示說他也是反對(D1)

地方上政治人物基於選票上壓力,因此迫使當地政治人物必須以選票作為衡 量是否支持興建公共住宅,與文獻中所提及地方上民選的政治人物針對公共設施 或鄰避設施是否興建的態度,取決於興建是否能得到地方上多數選票的支持,有 選票就可以支持,若沒有選票支持,即使為國家重大政策,於選票考量之下,民 意代表或民選公職人員仍選擇保持模糊態度之內容相呼應(邱昌泰,2002)。

第四節、臺北市政府化解華興段公共住宅鄰避情結採取特定性對策

面對華興段公共住宅周邊附近居民反對興建公共住宅或對於公宅表示有所 疑慮,臺北市政府目前則運用「政府與當地建立溝通互動平台」、「在地優惠措施」、

「規劃在地需求之公共住宅」、「強調當地公共住宅住戶多以青年及在地居民為 主」、「在地化之公共住宅政策行銷」五個主要特定性對策以嘗試降低民眾反對與 抗拒程度、消除民眾對公共住宅的疑慮,以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壹、政府與當地建立溝通互動平台

政府目前推動華興段公共住宅過程也融入公民參與的精神,嘗試與當地建立 溝通互動平台,使民眾能直接與官員直接進行溝通並且表達其意見與觀點,並且 將民眾意見與地方上需求納入公共住宅政策規劃之中,以大幅降低當地民眾反對 興建公共住宅之聲浪,以下茲就分成「私下拜訪當地里長」、「辦理多場次之公聽 會或說明會」、「針對公共住宅之實質內容與當地進行溝通」三個具體措施,以下 做詳細地探討:

一、市府官員私下拜訪當地里長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受訪者 U1)指出推動華興段公共住宅之前他們會事先 於舉辦公聽會之前拜訪當地里長,初步讓地方上代表了解政府有興建公共住宅之 規劃,或者於公聽會結束之後,當地居民主要關切的是交通議題,則都發局就會 邀請相觀各局處,例如交通局、區公所、其他相關局處單位之人員共同拜訪當地 里長研商交通議題及交通改善方案;而此種與地方上代表人物見面之措施也被當 地民選公職人員(受訪者 R1)所證實,指出都發局會私底地前來拜訪,針對當 地居民所關切交通議題進行深入了解,同時也會跟政府提出當地相關交通改善方 案與措施,再由相關局處單位將當地居民意見與需求帶回去市政府做評估與溝通 協調。

我們私下會去拜訪里長,就是我們會先去跟里長說我們有這樣的規劃,

像針對交通議題,我們交通局、市府相關局處跟區公所都會派人一起去 跟里長談,那里長當場有什麼樣的意見就會記下來(U1)

第三次公聽會之後,由於公聽會上我們提了交通問題,所以交通局的主 任秘書就來一次,針對交通做溝通,那我們還是跟他們有提一些方案,

我們里民也是跟他提、跟他提講一些應該要怎麼樣(R1)

後來總工程師親自來提問題、來了解問題,了解問題之後回去做協調,

協調完之後再來回覆說問題怎麼樣,就說你們提議的我們再會同相關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位研議之中(R1)

政府目前推動公共住宅過程會私下拜訪當地里長,試圖事先讓地方上代表知 悉政府有於當地社區興建公宅的計畫,或者針對當地居民所關切議題進行深入了 解,與文獻所提及政府推動公共住宅過程事前先與地方上意見領袖、民意代表、

社區代表等人物接觸會面,明確傳達會有公共住宅之規畫(Davison et al, 2013), 以尋求這些代表與領袖對於該設施的支持(Iglesias, 2002)。

二、針對公共住宅之實質內容與當地進行溝通

政府目前針對華興段公共住宅周邊民眾進行溝通交流,調整與當地居民溝通 的內容,儘量消除當地多數居民對於公宅的疑慮,或者針對民眾所關切議題能直 接做明確答覆,以降低反對興建公宅阻力,同時使彼此能讓步與妥協,以利達成 共識;溝通內容大致可分為「解釋政府蓋公共住宅與民間蓋商品房不同」以及「針 對民眾對於公共住宅的疑慮進行妥善溝通」兩個面向進行探討:

(一)政府蓋公共住宅與民間開發蓋商品房差異

首先,政府與當地居民解釋「政府蓋公共住宅與民間開發蓋商品房差異」,

專家學者(受訪者 S1)則指出其於華興段公聽會現場就直接公開表示這塊基地 如果市政府不蓋,國產署它要蓋的話它還是會蓋,那塊公有土地原本屬於國有財 產署的地,當初基於興建公共住宅才同意土地無償撥用,一旦之後不興建公共住 宅,國產署就可以將標售那塊土地變成私人產權,反而無法蓋公園綠地,且甚至 私人產權可以運用容積獎勵方式購買容積,反而容積率變得更高;此外,專家學 者(受訪者S1)以及公民團體(受訪者 G1)皆共同指出該塊公有土地若交由民 間建商開發是絕對沒有像公共住宅一樣會提供許多公共設施或按照民眾意見與 需求規劃設計,它的建築一樓開放空間自己社區才能使用。它可能就不會提供相 對公共設施,而且開放給私人公司來建設所造成的外部衝擊較大,相較之下政府 蓋公共住宅當地居民還可以與政府溝通協商要求調降容積率、保留更多公共空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並且於公共住宅內增設或提供那些公共福利設施等,公共住宅反而是多了更多的 公共性。

上次公開場合我就講如果國產署把它賣掉,反而沒辦法要求它蓋公園,

搞不好它給你用容積獎勵買兩層樓,再商研商(S1)

那個我就明確提就是要政府蓋,政府相對還會比留一些公園綠地、留一 些相對比較多的公共設施空間,交給建商開發是絕對沒有那麼好的事情

(G1)

現在是臺北市政府來蓋你反而是還有機會跟它討論要留一些空間給我,

不要蓋那麼高,你既然是台北市不是該給我百分之幾托老所,然後容積 率、建蔽率你反而可以跟它談(S1)

(二)針對民眾對於公共住宅的疑慮進行妥善溝通

再則,政府會針對當地民眾對於公共住宅的疑慮進行妥善溝通,市議員(受 訪者C3)、專家學者(受訪者S1)指出剛開始推動公共住宅過程,當地居民相當 擔憂房價是否會被拉低、會不會有大量的弱勢等,政府就會與當地居民說明公共 住宅是只租不售,且公共住宅會引進物業會有良善的管理維護,且依照房屋實價 登錄澄清公共住宅興建建並不會影響到房價,盡可能針對民眾的疑慮進行答覆。

居民擔憂公宅會拉低房價這件事,市府就會告知民眾說我們目前規劃的 公宅,第一是不賣的,第二是未來會有專業的管理,公宅它會比你民眾 現在居住的地方更有管理(C3)

民眾擔憂地價會不會有問題,那我們都跟他們溝通過地價不會有問題,

也不會有弱勢族群,一開始地價阿或汙名化慢慢透過正面的開明跟透明 的溝通,我倒覺得民眾有感受的到(S1)

實務上目前政府相當重視的與地方上進行理性地溝通,針對溝通內容進行調 整,包括「解釋政府蓋公共住宅與民間蓋商品房不同」以及「針對民眾對於公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住宅的疑慮進行妥善溝通」與學理理論提及興建公共住宅過程中政府積極主動與 當地居民進行理性、充分協商溝通,以減緩居民反對情緒之內容相呼應(Stein, 1992;Tighe, 2010)。

貳、對當地附近居民優惠措施

為了提升當地居民對於公共住宅的接受程度,臺北市政府目前針對華興 段公共住宅的推動提供一些優惠措施給予當地居民,設法緩解當地反對興建 公共住宅的阻力,以下茲就「公共住宅之停車空間開放周邊居民使用」及「公 共住宅周邊居民可優先申請社福設施」兩個面向做探討:

一、公共住宅之停車空間開放周邊居民使用

由於當地居民反應社區周邊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因此希望能興建停車場,對 此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受訪者U1)及專家學者(受訪者 S1)指出未來公共 住宅興建完成之後會有地下停車場,其中會有一定比例停車位提供周邊居民使用,

且在地里也會有相關的停車租金之優惠。

附近居民希望有一個停車場,那我們公宅本身就會有停車場了,所以這

附近居民希望有一個停車場,那我們公宅本身就會有停車場了,所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