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政府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所採取的一般性對策

第四章、 訪談資料分析

第二節、 臺北市政府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所採取的一般性對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他們只能說我反映上去、帶回去研究,那你在會議上講帶回去研究的意 思就是被罵得很慘的阿(S2)

三、民眾無法接受政府的溝通方式

另外,起初與當地進行溝通說明方式讓民眾感受類似政令宣導而無法接受,

專家學者(受訪者 S2)指出當初推動公共住宅過程所舉辦前幾場說明會,政府 大致就簡報內容作陳述,而無法有效回應地方上民眾的意見,民眾就認為政府是 藉由舉辦公聽會或說明會方式來進行形式上政令宣導,而未聆聽地方上民意與需 求而感到相當不滿;而文山區公所主管(受訪者 D1)也同樣指出剛開始臺北市 政府於公聽會或說明會現場的說明方式與說服力其實讓當時地方上多數民眾無 法接受,仍然對於公共住宅是有所疑慮的。

前幾次說明會,聽都聽不下去,換成是我我也罵了,你這種簡報方式一 般民眾怎麼會聽得懂、怎麼會有感覺呢,感覺你就是在政令宣導嘛,回 答的時候也回答的模凌兩可(S2)

那你做政令宣導一定會被罵得很慘阿,民眾來了之後又聽你在那邊政令 宣導更火大(S2)

剛開始的公聽會其實市政府必須檢討拉、市政府說服力跟說明是很難讓 人家能接受(D1)

第二節、臺北市政府化解公共住宅鄰避情結所採取的一般性對策

臺北市政府目前面臨公共住宅鄰避情結所採取的一般性對策包括「掌握在地 需求及民意之機制」、「回饋及優惠機制」、「規劃在地化之公共住宅」、「多元對象 之混居模式」「強化公共住宅管理與維護」、「社區營造角度發展公共住宅社區」、

「邀請地方上居民代表參觀公共住宅」、「公共住宅行銷宣導」,以下作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壹、掌握在地需求及民意之機制

政府於推動公共住宅過程中納入在地民眾意見及在地需求,除了增進民眾對 於公共住宅地了解之外,也進而爭取地方上居民認同與支持,並且提升民眾對於 公共住宅接受度,而掌握在地需求及民意之機制方面,又可以包括「蒐集地方上 民意」、「舉辦公聽會與說明會」、「重視對外政策溝通」三個具體方式。

一、蒐集地方上民意

首先,各處公宅所屬周邊地區在地需求與民眾意見會有所不同,而「蒐集地 方上民意」就顯得非常重要,文山區公所主管(受訪者 U1)指出目前臺北市政 府推動公共住宅過程會拉進民政系統來相互配合,所以目前公共住宅政是以各行 政區之區公所作為彙整地方上民意的平台,由各行政區的區公所處理地方上代表 或民眾意見與需求;而受訪者進一步指出由於區公所、民政局等民政單位比較能 夠有效掌握地方上的民意,並且適時地反映給市政府相關業務機關,例如興建公 共住宅過程面臨地方上民眾反彈或抗爭,民眾主要反對或抗爭的原因為何以及該 如何去做處理等這些會由區公所做處理、彙整,並且適時地反映給臺北市政府,

此外,也因為區公所等民政系統比較能掌握地方上民意,因此每次所舉辦的公共 住宅公聽會一定是由區公所去主持,並且針對民眾意見去做彙整並且反映給臺北 市政府都發局作為規劃政策之參考依據,進一步能適時地提出因應對策,再與地 方上進行溝通與說明。

我們民政系統拉進整個公宅興建這塊,所以現在公宅政策主要以區公所 為平台,市府賦予區公所、區長整個平台,由區公所來處理,所以會整 合周邊比如區公所會問里長的意見(D1)

區公所、民政局對於里長、里民一些民意我們拿捏得比較準,阿我們會 適時地反映給公務單位,如民眾的抗爭主要在哪裡,應該是如何去處理,

會適時地反映給市政府去參考(D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所以每一次的公聽會一定是區公所去主持,因為我們比較能夠去掌握民 眾的意見,然後給他們去參考,然後提出相對應的政策,然後再說明(D1)

目前公共住宅的推動過程政府會透過民政系統蒐集地方上民意,與文獻中所 提及政府目前結合民政系統(例如各行政區區公所)居中安撫居民及協調整合地 方上的意見,以嘗試降低地方上抗拒反對興建公宅的阻力之內容有所呼應(吳明 如,2017)。

二、舉辦公聽會與說明會

再則,民眾其實對於公共住宅之政策內容缺乏認識且對於可負擔住宅存有刻 板印象,導致周邊居民反對興建公共住宅,為了避免民眾對於公宅有想法上誤置,

政府目前會加強與地方上溝通而舉辦「公聽會與說明會」,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 局(受訪者 U1)指出推動公共住宅過程面對地方上居民反對與抗拒興建公共住 宅,政府會去當地召開所謂的公聽會與說明會;而文山區公所主管(受訪者D1)

也指出地方上區公所會不定期配合都發局於地方上舉行公聽會與當地民眾宣導 與說明公共住宅政策。

其實我們會去開所謂的公聽會、說明會(U1)

區公所會不定期地配合宣導或舉辦公聽會(D1)

此外,針對「華興段公共住宅」推動過程,臺北市政府「辦理多場次之公聽 會或說明會」,透過舉辦公聽會蒐集民意並且聽取當地居民的意見與需求,藉由 公聽會方式讓政府與當地居民能彼此直接溝通互動以達成共識。當地民選公職人 員(受訪者 R1)指出當地公共住宅說明會舉辦場次已經相當多了,從政府公布 華興段公共住宅政策至今已舉辦三場的公共住宅說明會;而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受訪者 U1)指出針對華興段公共住宅至今已經舉辦了四場的說明會,有在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極與當地居民進行妥善溝通,只是公聽會現場反彈聲浪比支持的聲浪還要大。

一開始 104 年 10 月他發布說要蓋公共住宅,然後就陸陸續續到目前為止,

大型的有來了三次說明會,再三次的公聽會,公聽會辦了好幾次(R1)

我們針對華興段公宅辦了四次公聽會,那民眾就會提出一些意見,然後我們 也會做回復可能反彈聲浪比支持的聲浪蠻大的(U1)

為了使當地居民了解市府所推動公共住宅並且有效掌握在地需求,政府針對 當地辦理公聽會或說明會,以加強與當地政策溝通,試圖化解民眾對於公宅的疑 慮,與文獻中所提及到藉由公聽會聆聽地區居民意見以利蒐集資訊且雙方交換意 見,以尋求認同與支持之內容是呼應的(李永展,1998;吳明如,2017)。

三、重視對外社會溝通

此外,政府推動公宅過程之中為了爭取地方上認同與支持,避免地方上產生 激烈抗爭,與當地周邊居民溝通協調相當重要,市政府推動公共住宅過程相當重 視與外界的社會溝通,尤其設法與地方上進行理性溝通,已嘗試化解民眾對於公 共住宅的疑慮,並且回應在地居民需求,而「社會溝通」方面,其又可以分成調 整社會溝通方式、調整社會溝通步驟、進行跨部門整合以利社會溝通、相關各局 處派員參與社會溝通等三個主要的具體方式,以下作說明之:

(一)調整社會溝通方式

首先,政府推動公宅過程面臨地方上反對與抗拒之後,也修正原有對外社會 溝通的方式,專家學者(受訪者 S2)指出政府推動公共住宅過程面對地方上居 民產生鄰避情結的過程,也讓原本只負責都市計畫、都市設計、都市更新、建築 管理、都市測量、居住服務等相關業務的都發部門開始重視所謂的社會溝通,應 如何有效與當地居民進行溝通與說明;而受訪者進一步指出臺北市政府也因為推 動公共住宅過程之中學習到該如何進行社會溝通,市府內部也似乎發現推動公共 住宅過程地方上會產生鄰避情結的現象,因此也針對對外社會溝通進行檢討,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此於社會溝通方面,政府目前除了調整與地方上居民溝通方式之外,其所提出具 體回應也能確實與貼近民眾所關切的議題,且受訪者認為政府後來製作的公聽會 簡報所呈現方式愈來愈好,社會溝通效果可以說是漸入佳境,會針對地方上民眾 意見與需求去做修正與調整,而此也是化解地方上公共住宅鄰避情結的重要方式 之一。

整個社會溝通其實是還蠻重要的,在公共住宅更是明顯,藉由公共住宅 讓原本非常專業的都發部門管都市、管建築、管空間或者是土木的人,

開始會注意到要用什麼方法去跟別人做溝通,這個就是一個社會溝通

(S2)

社會溝通這件事情也讓他們學習到非常多,它們現在有一個專門在做 i-voting 單位,關於民眾參與這件事情他們有在做檢討,其中一項就是公 共住宅,所以他們內部似乎有看到問題了(S2)

社會溝通除了他們表達方法有改變了之外,也更貼近一般民眾所持有的 問題,所以後來有幾次的簡報算是愈來愈好,溝通效果算是愈來愈好,

比較會去順應民眾的意見,他們就去做修正,那這個也是他們化解的有 效方法(S2)

(二)調整社會溝通對象與步驟

再則,政府推動公宅過程面臨地方上反對與抗拒之後,也調整對外社會溝通 的對象與步驟,專家學者(受訪者 S2)指出政府目前推動公共住宅過程已將社 會溝通對象與步驟做些微的調整,會先去找一些地方上的頭人進行溝通說明,設 法事先爭取地方上意見領袖或代表的支持與認同之後再舉辦公聽會或說明會,講 求循序漸進的社會溝通模式,以利後續的政策推動。

再則,政府推動公宅過程面臨地方上反對與抗拒之後,也調整對外社會溝通 的對象與步驟,專家學者(受訪者 S2)指出政府目前推動公共住宅過程已將社 會溝通對象與步驟做些微的調整,會先去找一些地方上的頭人進行溝通說明,設 法事先爭取地方上意見領袖或代表的支持與認同之後再舉辦公聽會或說明會,講 求循序漸進的社會溝通模式,以利後續的政策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