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戰後臺灣人移民美國風潮的背景

第二節 戰後外省族群的流亡心態

除了美國在政經、文化上的影響力之外,不可忽略的是跟隨國民黨來到臺灣 的外省族群在當時流露出的浮萍心態,這種浮萍心態是促成臺灣移民美國風潮的 一個關鍵因素。41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流亡心態不僅僅存在於臺灣,同樣在 1949 年 後流入大批流亡者的香港,在 1960 年代末期到 1980 年代也因為時局的劇變而產 生了不間斷的移民潮,當中許多人正是因為本身或上一代的流亡經驗使他們再度 作出移民出走的選擇。臺灣跟香港的戰後移民社群的移民風潮代表著 1949 年後 中國移出的流亡者在面對不確定未來的普遍反應。

當時外省族群中大多都經歷過中日戰爭與國共內戰的磨難,對於因為戰亂而 被迫一再遷徙的他們來說,臺灣雖然可以讓他們暫時落腳,但是臺灣海峽局勢的 動蕩也提醒他們臺灣並非絕對安全的安身立命之地,再加上許多人仍然對原鄉有 著相當強烈的記憶,自然是很難把臺灣視為真正安身立命的家園。正如學者高格 孚所言:「不可否認的是,當時大部分外省人抱持的仍是『過客心態』。」42離開 臺灣另覓「避秦之地」對許多外省人士而言只是一連串流亡生活的延續。

為了尋找新的「避秦之地」,許多外省菁英份子把目光投向太平洋的另一端

--美國,臺灣被他們視為「一艘應急之用的渡船,過客心態油然而生。」43

40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著;新新聞編譯小組譯,《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

一九四五至一九九二》(汐止:新新聞出版,1995),頁 293。

41 關於外省族群的流亡經驗以及這種集體經驗對外省族群的影響,參閱孫立梅,〈外省人的「家」

--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清華大學人類所碩士論文,2001 年。高格孚(Stephane Corcuff) ,

《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臺北市:允晨文化,2004)。黃克先,《原鄉、

居地與天家: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歷程》(臺北縣板橋市:稻鄉,2007)。

42 高格孚(Stephane Corcuff) ,《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頁 32。

43王育德,李明宗等譯,〈台灣的綠卡〉,《王育德全集 13:蔣政權統治下的台灣》(臺北市:前 衛,2001),頁 135。

33

這種對未來不確定的浮萍心態以及為後路作好準備的機會主義,不只影響著 外省族群的知識階層,許多在國民黨政府位居要津的人士也有著這樣的心態,這 種心態的根源可追溯到 1949 年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失利後,許多高官權貴對 時局感到悲觀而出走美國:

「……舉例說,蔣介石的舅子宋子文於 1949 年 1 月 24 日辭去廣東 省主席一職,偕同夫人張樂怡取道香港前往巴黎『治病』,之後轉 抵美國,從此在美定居,蔣介石的襟兄孔祥熙在 1948 年底辭去所 有職務,並在 1949 年舉家逃到香港,最後定居美國;……有更多 要員像樹倒猢猻散般逃得不知去向、無影無踪。」44

許多避走美國的國民黨政府要員雖然在 1950 年代臺灣局勢穩定後又陸續返 回臺灣,照黨外評論家林濁水的說法,這些權貴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給自己留了 後路:

「(按:抱有『牙刷主義』心態的國民黨權貴)一般都不放棄美國綠 卡或國籍。尤其是絕不把美國的財產轉移回國,絕不把子女也帶回

『船上』來『同舟共濟』。……這些人,身在『船上』心在遙遠彼 岸的作風,不但未受追究,反被當成響應號召的樣版。他們投機的 作風更漸漸的腐蝕了各階層的堅貞信念。」45

國民黨政府的統治菁英即使礙於身份不便離開臺灣,但是許多統治菁英的子 女都藉由留學的名義移民前往美國,只有仍任職黨國高位的家長留在臺灣,這個 現象在當時是公開的秘密,正如《新聞天地》評論家汪荷民所注意到的在《中央 日報》第一版刊登的結婚啟事中的新人大多是在美國舉行婚禮,而這些新人的家 長「都是我們這個社會知名之士,包括黨政官員、高級民意代表,也可看出什麼 人的子女早在國外落了腳。」46

44鄭宏泰、黃紹倫,《香港將軍——何世禮》(香港:三聯,2008 年 12 月),頁 216-217。

45林濁水,〈綠卡攻防戰〉,《美麗島》第一卷第二期,頁 12。

46汪荷民,〈中央日報的結婚廣告〉,《新聞天地》1548 期(台北:新聞天地社,1977 年 10 月 15 日),頁 18。

34

從國史館對出版的相關口述回憶錄中可以更具體的看出國民黨政府權貴子 女在美國留學乃至於定居的情況有多麼普遍,以曾經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 書長的薛人仰跟歷任蔣中正總統侍衛長、警政署署長的孔令晟兩位軍政要員的家 人的例子就可知一二。

先從孔令晟的家庭狀況來看,除了 1949 年後仍留在中國的長子之外,跟隨 他來到臺灣的所有子女在相繼在美國完成學業後全部都選擇留在美國:

「長女德貞婚後隋著夫婿赴美,在洛杉磯附近開設診所落戶。次女 德灃赴美攻讀數學,拿到碩士學位後,就和同學幸多在美結婚。次 子德明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就進入美國柯達公司的研發機構工 作。幼女德慧 RIT 電腦資訊碩士畢業後在紐約、費城等地從事電腦 軟體的設計工作。」47

至於薛人仰的子女們也是作出了同樣的選擇,三個子女都在美國成家立業:

「……大學畢業後,三姊弟都得到美國大學研究所的獎學金,我的 長女現在洛衫磯開業為婦產科醫師。次女曉雲取得美國俄亥俄州立 大學博士以後就在幾個美國大學工作。我的兒子大德在俄亥俄州保 林古令(Bowling Green)大學進修電腦相關課程,後來進美國 IBM 公司工作,在軟體方面頗受器重。……次女曉雲最盡離開工作八年 的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醫學中心,老同事們在歡送會上都表示她的離 開使中心主任失去臂助,而主任自己則說:『我簡直是失去了兩臂。』

她把這話告訴我,並説:『你會以你的女兒為榮吧!』我的兒子大 德插嘴說:『爸爸一定很生氣,養了這麼大的女兒,竟變成美國人 的兩隻胳臂。』」48

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這些黨政要員的子女幾乎都是循著相同的軌跡:赴美

47 孔令晟口述;遲景德、林秋敏訪問;林秋敏紀錄整理,《孔令晟先生訪談錄》(臺北縣新店 市:國史館,2002 年),頁 337-342。

48薛人仰口述;遲景德、歐素瑛訪問;歐素瑛紀錄整理,《薛人仰先生訪談錄》(臺北縣新店市:

國史館,1996 年),頁 182-187。

35

留學,最終在美國定居歸化為美國公民。薛人仰、孔令晟兩位國民黨黨政要員帶 著自豪的口吻敘述對自己的子女幾乎都成為美國公民的過程,可以看得出來他們 是以自己子女的成就為傲。無怪乎 1970 年代的美國駐臺外交官從與之來往的國 民黨黨政要員中觀察到「幾乎每一個高官樂道有兒子或女兒是美國公民。」49但 這種從留美學人變成美國人的現象並不僅限於國民黨統治菁英的子女,事實上這 也是當年許多外省背景的知識份子所走過的人生歷程。

作家陳映真在 1967 年發表的短篇諷刺小說〈唐倩的喜劇〉將外省族群這種 無根與崇美的複雜心態透過外省第二代出身的主人公唐倩與多位留美外省知識 份子的交往中諷刺備至,這些留美外省知識份子以美國價值觀作為衡量一切事物 的標準,卻毫無對這套價值觀的反省與批判,主人公雖然對這些滿腹經綸的交往 對象滿口的理論感到困惑與不解,卻也沒有打算提出質疑,因為她的目的最終是 移民美國,傾聽這些來自美國的知識理論只是在跟這些留美學人交往時不得不忍 受的附加產物。小說結尾,主人公終於離開臺灣前往美國,並透過和旅美學人結 婚的方式取得永久居留權,也就是拿到了綠卡,成功實現了她的「美國夢」,儘 管是具有諷刺意味的。50

學者陳光興以自身的經驗來看當時的外省族群集體心態與臺灣移民美國現 象,他指出:

「〈唐倩的喜劇〉同時也捕捉到外省知識分子的『機會主義』性格,

這批流亡的男男女女,在四周沒有足夠的社會資源、沒有大家庭牽 制的條件下,為求生存,他們其實彈性很大、可塑性很強,搭配國 際環境的結構性連動,快速調整腳步。唐倩所標誌的思想轉變,從 存在主義、邏輯實證論,最後務實的把美國夢變成真實生活,這樣 的軌跡是多元決定的,她身上濃縮了許多外省知識分子的影子。」

49王景弘,《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頁 421。

50陳映真,〈唐倩的喜劇〉,《陳映真小說集 3:唐倩的喜劇》(臺北市:洪範,2001),頁 121

-157。

36

51

這股心態使當時作為國民政府支柱的外省族群普遍有著將美國作為最後的 安全逃生門,抱有『牙刷主義』心態的國民黨權貴的作風不僅對國民黨政府的其 他統治菁英的投機心態有著推波助瀾的影響,不僅影響到其他非統治菁英階層的 外省族群,同時也影響到許多本省人士。當時流亡海外的臺獨運動人士王育德即 對此現象提出批評「這種牆頭草式的投機心態,也在不知不覺間像疾病一般地傳 染給臺灣人。」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