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戰後臺灣人移民美國風潮的背景

第一節 美國對戰後臺灣社會的影響

美國在 1949 年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大勢已去以後,決定採取靜觀其變的 態度,等「塵埃落定」(let the dust settle)以後再決定是否承認中國共產黨的新政權,

直到 1950 年 6 月 25 日韓戰爆發才讓美國逐漸改變對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的政策。

7但是在美國眼中,國民黨政府與臺灣始終只是牽制中國共產黨的戰略籌碼,而

5林濁水,〈綠卡攻防戰〉,《美麗島》第一卷第二期(臺北市:美麗島雜誌社,1979 年 9 月),

頁 14-15。

6龍文彬、黃國枏,《臺灣及兩岸三地華人人口推估方法-理論建構與實證探討(以美國為例)》(臺 北市:僑委會,2002),頁 27。

7 Nancy Bernkopf Tucker, Patterns in the dustChinese --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Recognition

25

非跟日本、西德一樣的「盟邦」。8

隨著臺灣在 1950 年 6 月 25 日韓戰爆發被美國納入民主反共陣營之後獲得美 援的支援,對於國民黨政府來說,美國政治上的支持與美援源源不絕的湧入成為 維持它政權存續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正如學者王振寰所指出的:

「美國政府每年約付出 1 億 6 千 7 百萬美元的軍事援助給國民黨政 府。除了直接的軍事援助之外,美援還包括另一項目--經濟援 助。這部分美援共支付了約 15 億美元,每年大約 1 億美元左右。

在 1950 到 1965 年的美援期間,美國政府每年替國民黨政府支付了 60.8%--70.15%的軍事費用。換句話說,國民黨軍費的主要來 源並不是來自臺灣社會,而是來自美國!

除了在軍事、財政上大大的解決了國民黨的困難之外,美國也 全力支持國民黨政府只佔有臺灣一省,而中共佔了全中國大陸,但 在戰後美國的霸權時代,美國對國民黨的支持,使得國民黨政府在 國際上仍代表全中國,在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上仍佔有一個席次,

在國際上仍『合法』的行使一個主權國家的權利。」9

大量的美援成為台灣經濟起飛的動力,同時美國的消費文化也影響了臺灣社 會文化,並且因為民眾和留學生多選擇美國為移民和留學的首選對象,而加劇了 這股對於美國一切事物充滿憧憬的臺灣社會氛圍。

「崇洋」在十九世紀末的中國已經成為文化界與輿論所關注的焦點,關於這 個文化現象,已經有許多研究者從文化史、心態史的角度進行探討。隨著美國在 中國的影響日趨重要,美國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逐漸成為中國追求「洋化」的 主要對象。10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在軍事、政治、經濟等重要層面都受到美國影響,

Controversy,1949--1950(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8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市新店區:衛城,2011 年 10 月)。

9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從威權體制過渡〉,羅金義、王章偉主編,《解構東亞現代化:

奇跡背後》(香港:牛津大學,1997),頁 144-147。

10相關論述請參閱汪一駒著;梅寅生譯,《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台北市:久大,1991)。瑪 雅主編,《美國的邏輯,中國可否複製?》(香港:三聯,2012)。唐納德‧E‧大衛斯(Donald

26

E. Davis)、尤金‧P‧特蘭尼(Eugene P. Trani)著;馬建標等譯,《誤讀異邦:20 世紀美國人 與中國、俄國的關係》(Distorted Mirrors: American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Russia and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臺北:獨立作家,2014)。

11關於國民黨政府遷臺後和美國之間的關係,請參閱黃榮華,〈近五十年來中美外交關係之演 變〉,中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74 年。簡美雯,〈由『相互依存』概念檢 視美援時期之中美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79 年。林君成,〈中美共 同防禦條約始末之研究〉,國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 84 年。

12 關於美國在冷戰時期基於防堵共產主義的考量所進行的文化交流活動,詳見弗蘭西絲.桑德斯 (Frances Stonor Saunders)著,曹大鵬譯,《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Who paid the piper? the CI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北京:國際文化出版,2002)。

13關於美國在冷戰時期和臺灣的文化交流活動,詳見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 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第 31 卷第 1 期(台北市:中研院歐美所,民國 80 年)。

趙綺娜,《文宣與難民援助,一九五0年代美國對華公共外交》(台北,2007)。Ena Chao, "The United States as Present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in Taiwan, 1952-2000"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Interaction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27

到美國這塊土地。」14

除了政治之外,社會、經濟等各層面也同樣受到美國的影響,「不可避免地 使當時的教育、文化產生『類殖民地』的現象」。15在社會上,美軍的進駐刺激臺 灣大都會觀光業、商業的繁榮;在教育上,美援對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茲助,

培養出許多以留學美國為志向的學術人才。16加上當時臺灣的政治高壓、臺美經 濟的不對等、研究機構貧乏、難以發揮所學及留學風氣壓力等種種因素使這些菁 英份子,尤其是隨著國民黨來臺的外省知識份子與下一代都選擇以美國為留學首 選對象。17

對於當年臺灣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而言,能夠留學美國成為人生實現夢想的 必經之路,「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這句話在當年的臺灣社會而言 並無諷刺之意,反而是充滿著欽羡之情,當時學者方東美就批評這種現象:「臺 灣的教育根本是殖民地教育」。18

正如學者陳光興回顧戰後臺灣知識階層在這個深受美國影響的大環境下共 通的人生軌跡:

「1960 年代成形的美國夢造成的深遠影響,沒法脫離全球冷戰與 兩岸分斷來理解,知識人身上承載預先被搭好的階梯,一步步麻木 不仁地走著,小學、中學、大學、出國讀書,留學等於留美。到我 這代的留學生(1980 年代),就這麼跟著前人走了二十年的路,無

14何政廣,〈1950-80 年美國文化與臺灣記憶與觀察〉,收入美國在臺協會《1950-1980 美國 人在臺灣的足跡》(臺北市:美國在臺協會,2011,)頁 102。

15尉天驄,〈序一:紫藤廬與周德偉先生〉,周德偉,《落筆驚風雷--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 滴》(臺北市:遠流,2011),頁 7。

16根據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廿年來我國留學教育之研究》報告指出,近廿年來,政府核准出 國留學人數共五萬兩千六百十三人,出國留學以去美國居絕大多數,佔百分之八十。引自〈核 准出國留學人數 廿年來達五萬餘人〉,《聯合報》,民國 70 年 6 月 3 日,第 2 版。

17陳福仁策劃,《美國夢 留學情:臺灣人的美國留學故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美國中心,

2012 年 8 月),頁 18。

18尉天驄,〈序一:紫藤廬與周德偉先生〉,周德偉,《落筆驚風雷--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 滴》,頁 7。

28

29

麼?」25

「明明是中國人,偏要喝口『洋墨水』。」26

這種對於英語「入侵」甚至可能取代國語的恐懼使許多人士都明確表示對這 種「以夷變夏」的文化恐懼心理。同時也對喝「洋墨水」的「西崽」留美學人的 批判。

二是抨擊美國的流行音樂、嬉皮文化對於臺灣青少年的影響,隨著 1960、

70 年代美國流行文化的影響,臺灣青少年世代也跟上這股風潮而出現許多「奇 裝異服」如蓄長髮、喇叭褲等不為當時主流社會價值觀所認同的行為。《中國時 報》、《聯合報》兩報的評論和專欄中對於這股文化現象均表示反感,而且措詞 相當強烈,例如:

「披頭散髮,衣冠不整,瘋狂的音樂和舞蹈,除了使你自己越來越不像 一個中國人,甚至不像一個人之外,又有什麼用呢?」27

「中國人的服飾,可以說極為高雅,舉世無雙。為什麼要學洋人袒胸露 背?至於男人蓬頭散髮,衣服陰陽怪氣,更是崇洋心理作祟。……西方 國家已經被這種病毒侵蝕,而病毒正向東方蔓延,我們應即早為年輕人 打預防針,才能倖免於難。」28

「我們身在臺灣,這是反共的根據地,我生在今日,這是反共的大時代。

如果我們在此時、在此地,竟不惜浪費寶貴外匯,重金禮聘所謂『超級 巨星』來表演什麼『滾』,這不是自由,而是自虐。」29

「學黑人歌星狂吼,不知自己心裡是何種感想,黃面皮人而有美國黑人情 感,實在是不可思議。」30

25韋偉,〈侏儒?西崽?〉,《自立晚報》,民國 64 年 12 月 23 日,第 9 版。

26〈黑髮黃膚 滿口 ABC 硬把子女送到洋學校〉,《自立晚報》,民國 67 年 12 月 10 日,第 2 版。

27于大成,〈作個現代青年〉,《聯合報》,民國 61 年 3 月 19 日,第 13 版。

28 〈正其顏色,肅我衣冠 畫家藍蔭鼎 尊「黃」攘夷論〉,《聯合報》,民國 61 年 10 月 2 日,

第 8 版。

29 〈滾〉,《聯合報》,民國 65 年 3 月 10 日,第 3 版。

30王爾敏,〈謳歌遷流見世風〉,《聯合報》,民國 66 年 8 月 14 日,第 12 版。

30

這些對於當時臺灣青少年追求流行美國文化時尚的恐懼和憎惡的言詞中,顯 示出這些批評者對於美國文化的想像:「無根的、世界性的、表面的、膚淺的、

種族混合的、沉溺時尚的文明。」31儘管他們並不直接批評美國文化,但是卻將 美國流行文化視為「污染」中華傳統文化的負面事物而需要「嚴加防範」的「禍 害」。

三是抨擊政府和社會過度注重留美高級知識份子和「洋顧問」--(通常是 指「美國顧問」),而忽略了「土博士」、「土專家」--本國培養的專業人才,這 些批評的意見散見於《中國時報》、《聯合報》兩報:

「只要是留學回國來的,就都優先採用,不靠真才實學,我實在不明白,

難道留過學的就全部都比國內的畢業生來得有才幹?來得有魄力?來得 有愛國心?」32

「完全由國人設計的工程,未必就輸給外國『和尚』。只是若要用自己人,

就無法開支較高的薪水;這不知是崇洋心理作祟,還是制度坑人。」33 這些批評反映出本國培養的專業人才面臨留美專業人才和外國(通常是指美 國)專家的高度職場競爭下所承受的壓力,透過平面媒體的投書與報導以發洩其 不滿情緒。雖然他們同時也批評政府單位和社會主流對於留美專業人才和外國專 家的「崇洋」心態是造成本國「土」、「洋」之爭的根源。《夏潮》雜誌更直指美 國是刻意製造臺灣社會崇美風氣的「元兇」,以及責難和美國有關連的人士(特 別是留學生)應該為造成這股親美的風氣負責:

「長久以來,只要跟『洋』沾上關係便可獲得許多好處,而往往

「長久以來,只要跟『洋』沾上關係便可獲得許多好處,而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