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牙刷主義」在臺灣:「中美斷交」前後平面媒體呈現的綠卡問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牙刷主義」在臺灣:「中美斷交」前後平面媒體呈現的綠卡問題"

Copied!
1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佳宏 博士. 「牙刷主義」在臺灣: 「中美斷交」前後平面媒 體呈現的綠卡問題. 研究生:劉立德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

(2) 摘要. 隨著 1970 年代中華民國在國際外交上面臨一連串的挫敗,使人們對臺灣 前途產生不確定感,因此許多有能力的人便透過各種途徑移民美國。這股移民 風潮多以美國為目的地,反映出美國自戰後對於臺灣各個層面的影響,使美國 的理想化形象成為刺激許多臺灣人移民美國的動力。但是在當時國民黨政府對 移民出入境的嚴厲管制下,除了留學、洽公之外,要移民美國並不容易,也因 此特權份子走後門移民美國的行徑格外令人側目。 許多黨政軍高層人士透過管道取得綠卡這個公開的秘密為當時輿論所詬 病。這些特權人士的行徑不僅被外界譏諷為「牙刷主義」者之外,亦為黨外人 士抨擊國民黨政府的口實。在當時不同立場的臺灣平面媒體在報導這個現象時 所顯示出官方、報社、民間在面對這股移民美國風潮的態度各有不同,尤其是 逐漸興起的鄉土思潮透過黨外雜誌對於國民黨政府的批判使綠卡問題成為移民 美國風潮下所衍生的政治問題。 本文選定 1970 年代多家不同政治立場的平面輿論,如國民黨立場的《中央 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與政論雜誌《新聞天地》、自由派的《自立晚 報》、黨外政論雜誌《臺灣政論》、《富堡之聲》、《夏潮》及《美麗島》,從 1976 到 1980 年這段期間上述媒體對於「牙刷主義」問題的報導和評論。從這些不同 立場的媒體對於「牙刷主義」問題的報導和評論中,瞭解當時輿論當時如何看 待這股移民風潮所造成的影響,這些報導如何呈現出當時臺灣社會的集體心態 與社會氛圍,以及國民黨政府處理「牙刷主義」問題的態度。 本文研究發現,雖然當時不同立場的臺灣平面媒體對於「牙刷主義」問題 一致撻伐,卻是基於「愛(中華民)國」和「愛臺(灣)」的鄉土意識不同立足點進 行批判,後一種觀點甚至認為「牙刷主義」問題是國民黨的外來政權本質所造 成的。 i.

(3) 弔詭的是國民黨在這段期間一再表態反對「牙刷主義」,卻百般拖延不願認 真處理此一問題。 這場爭議雖然在國民黨政府於 1980 年 11 月宣佈對「牙刷主義」問題暫緩 處理來為這場爭議定調,以及進入 1980 年代以後臺灣局勢穩定而逐漸平息,但 是這場爭議所引發的認同危機仍然在今日的臺灣徘徊不去。 關鍵詞:綠卡、雙重國籍、牙刷主義、平面媒體、國民黨. ii.

(4) 目錄 摘要…………………………………………………………………………………...i 目錄…………………………………………………………………………………...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回顧………………………………………………………………….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使用資料介紹………………………………………………14 第四節 章節架構…………………………………………………………………20 第二章 戰後臺灣人移民美國風潮的背景…………………………………………23 第一節 美國對戰後臺灣社會的影響……………………………………………24 第二節 戰後外省族群的流亡心態………………………………………………32 第三節 1970 年代中華民國的內外困境與移民美國風潮……………………...36 第三章「中美斷交」宣佈前臺灣平面媒體對「牙刷主義」問題的爭議……………43 第一節 「牙刷主義」問題初期平面媒體的報導………………………………44 第二節 雙重國籍爭議案:諸家駿事件…………………………………………48 第三節 「中美斷交」前平面媒體對「牙刷主義」問題的爭議……………..53 小結………………………………………………………………………………..63 第四章「中美斷交」宣佈後臺灣平面媒體對「牙刷主義」問題的爭議……………67 第一節 「中美斷交」宣佈後平面媒體呈現的「牙刷主義」問題…………….67 第二節 「綠卡攻防戰」的落幕…………………………………………………77 小結………………………………………………………………………………..85 第五章 結論…………………………………………………………………………89 參引書目……………………………………………………………………………..95. iii.

(5)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日前喧騰一時的總統疑似持有綠卡爭議在臺灣社會引起高度關注,總統與政 府閣員持有綠卡的情形乃至於個人的國家忠誠度,再度成為各界檢視的焦點。1其 實早在 1970 年代,移民美國的風潮曾成為當時臺灣熱門的社會現象。中華民國 憲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2在當時美國政經文化的優勢影 響下,許多人將美國視為留學、移民的首選對象。特別是在 1965 年美國通過《移 民與國籍法修訂案》(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後,讓美國的臺灣移民大 幅增加。3但是在 1970 年代的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背後有著更為深層的時代背 景。 隨著 1970 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在國際外交上面臨一連串的挫敗,從 1971 年 10 月 25 日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2 年 2 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 等重大外交危機震撼整個臺灣,而中華民國國際外交的危機在 1978 年 12 月 16 日美國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時達到頂點。這一連串外交挫敗使人們對臺灣前途產 生不確定感,因此許多有能力的人便透過各種途徑移民美國。 弔詭的是由於美國法律規定綠卡者須每年居留於美國一個月,當時臺灣對於 申請出國的審核頗為嚴格,當時國民黨政府為防範共產主義的滲透,非常嚴密地. 〈恥辱!美 7.1 追稅砍向馬英九 台灣總統要向美國納稅〉,《壹週刊》第 677 期(台北:壹傳 媒出版,2014 年 5 月 14 日)。〈出示AIT發函 府稱馬已棄綠卡 週刊反問︰何時放棄〉,《自 由時報》,2014 年 5 月 16 日,A2 版。 2 施茂林、劉清景主編,《最新實用六法全書》(臺南:世一出版,2005 年),頁 59。 3 Marissa K. Lingen, Chinese Immigration (Philadelphia : Mason Crest Publishers, c2004),pp.48-50. 1 1.

(6) |. 控制其轄區人口流動,無論是境內移出或境外移入都是如此。4對於國民出國加 以限制,只有外交人員、留學生及公務員因公務、學業的需要准予出國,其他一 般民眾只能用商務或應聘赴外工作的名義才能出國。5惟有黨政軍高層人士可以 不受限制用公務名義隨意出國,對於許多黨政軍高層人士透過管道取得綠卡這個 公開的秘密為當時輿論所詬病。 這些特權人士的行徑不僅被外界譏為「牙刷主義」者,之外,亦為黨外人士 抨擊國民黨政府的口實。因此國民黨政府在處理此一議題時不免有投鼠忌器之 感。成為移民風潮下所衍生的社會問題之一。 關於戰後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相關研究中,與本研究相關的有陳靜瑜,《美 6. 國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析探(1980~2000 年)》 和曾嬿芬《移民、跨 國經濟與資本流動:臺灣商業移民的研究》7。但是這兩篇專著都僅從移民史角 度探討臺灣移民的跨國移動現象以及臺灣移民在美國的發展,而未探討臺灣移民 美國風潮對遷出地所造成的影響。 本文所探討的是當時臺灣媒體如何看待這股移民風潮所造成的影響以及這 些報導如何呈現出當時臺灣社會的集體心態與逐漸興起的本土思潮透過黨外雜 誌對於國民黨政府的批判的各種面向的看法。. 本文特有名詞解釋與從法律角度來看「牙刷主義」問題爭議. 在探討臺灣 1970 年代後半的「牙刷主義」問題爭議時,若干當時背景的特 殊名詞必須特別解釋。首先是「綠卡」一詞,也就是美國永久居民證(I-551),綠. 4. Joseph S. Lee,”Taiwan: immigration to Taiwan” in Uma A. Segal, Doreen and Nazneen S. Mayadas(eds.) Immigration Worldwide.:Policies, Practices and Trends.(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pp.337. 5 謝高橋計劃主持,《我國人民外移問題的現狀與政策》(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1987),頁 160。 6 陳靜瑜,《美國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析探(1980~2000 年)》(臺北:海華文教基金 會,2005 年) 7 曾嬿芬,《移民、跨國經濟與資本流動:臺灣商業移民的研究》(臺北市:臺灣大學社會研究 所,1997 年 5 月) 2.

(7) |. 卡指的是永久居留權,是美國政府給外國人無限期居住在美國的特許 (privilege)。擁有永久居留權的人,會發一張永久居民證(I-551),以前該證是 一張綠色卡片,「綠卡」一詞由此而來,取得美國永久居留權後,照規定每年至 少需要在美國居住一個月。8 再來是從「綠卡」衍生出來的「牙刷主義」 ,此一名詞始自於臺灣社會於 1970 年代後半期用所謂「牙刷主義」來形容試圖移民美國的台灣人士,意指在國外已 萬事皆備,必要時只帶一支牙刷就可遠走高飛,惟此一名詞的原始出處已不可 考。9 再者為本文題目與主要章節標題所使用的「中美斷交」,儘管本文題目是以 「中美斷交」來定義美國於 1978 年 12 月 16 日宣佈與中華民國中止外交關係的 歷史事件,但是近年來學界多以「臺美斷交」來取代過往國民黨史觀的「中美斷 交」,為配合近年來學界的趨勢。因此,本文除題目與主要章節標題仍使用「中 美斷交」之外,內文均以「臺美斷交」來取代「中美斷交」一詞。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輿論的焦點集中在國民黨政府內部疑似持有綠卡的公務 人員與民意代表,那麼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這些公務人員與民意代表真的具 有外國國籍或綠卡,是否會觸犯中華民國法令而喪失公職呢? 根據 1929 年中華民國政府公佈的《國籍法施行條例》第十條「國籍法施行 前及施行後中國人已取得外國國籍仍任中華民國公職者由該管長官查明撤銷其 10. 公職。」 照這條法令來看,持有綠卡者因為未擁有外國國籍僅具有居留權的情 況下是可以繼續擔任公職的,即使當事者的子女均取得美國國籍也並不影響其擔 任公職。不過在當時的臺灣,這樣的情況無疑是跟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強調以身為 中國人為榮以及愛國主義的社會氛圍相違背的。這種矛盾的社會現象成為當時臺 灣輿論對於「牙刷主義」問題爭論不休的焦點。. 參閱《美國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101(a)(3),§101(a)(15)與§101(a)(20)條, http://www.theodora.com/ina_96_title_1.html,上網日期:2014 年 8 月 10 日。 9 參閱王璇,〈蒲公英族〉,《聯合報》,1984 年 5 月 24 日,第八版。 10 林紀東、鄭玉波等編,《新編六法全書》(臺北市:五南,1992),頁 701。 3 8.

(8) |. 至於具有外國國籍者因為與這條法令牴觸而無法擔任公職。值得注意的是這 條法令中,若當事人具有外國國籍的事證被「該管長官查明」後才能撤銷其公職, 如果當事人的「該管長官」沒有或不願意查明當事人是否具有外國國籍時又是如 何?這個狀況是接下來的主要章節論述中是影響「牙刷主義」問題爭議結果的重 要關鍵因素之一。 中華民國政府公佈的《國籍法施行條例》第十條引發的公務員忠誠問題儘管 在當時引發社會爭議,但是在 1970 年代時只修改過一次,也就是在 1972 年 7 月 20 日由內政部針對國籍法施行細則第六條「變更喪失國籍之聲請程序登報期間」 進行修正,與關鍵性的《國籍法施行條例》第十條的公務員雙重國籍或持有綠卡 11. 的任用問題無涉。 事實上,關於《國籍法施行條例》第十條的修正都是 1990 年 代以後才逐步修改的。. 第二節 研究回顧. 關於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研究在海外華人研究上一直是相當重要的議題,無 論是從海外華人史、社會學、經濟、文學等方面都有相當多的研究。惟目前尚未 見到專門研究 1970-1980 年代臺灣移民美國風潮對於臺灣社會影響的專著或論 文。本文將針對近十年來二戰後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前人研究作一初步整理,並 進一步分析這些前人研究的特點。 以往學界對於美國華人研究對於臺灣移民活動的研究多集中於社會學的跨 國移動和當地適應問題,對於臺灣移民現象的其他領域則較少作更深入的研究。 而歷史學界則重視二戰戰前(包括二戰時期)的美國華人歷史,較少針對二戰後 美國臺灣移民的歷史進行研究。 隨著近年來臺灣學界對於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研究已經逐漸深化,除了研究. 臺灣省政府公報處(1972),〈內政部修正「國籍法」變更喪失國籍之聲請程序登報期間〉,《臺 灣省政府公報》,第 61 卷 17 期。 4 11.

(9) |. 議題的多元化之外,對於美國的臺灣移民社群也採取個案式、地域式的細微研 究。以下擬就近十年來兩岸學界對於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相關研究論著作一回 顧,根據這些研究分類為政治、經濟、社會、文教等領域進行介紹,並且對其中 較為重要者進行分析和評論。 (一)政治綜述 在政治方面的研究,臺灣學界有汪樹華的《美國華人政治參與之研究》、夏 誠華的《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研究》以及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劉明山的碩士論 文〈1980 年以來臺灣僑務政策與美國臺灣移民〉 。至於中國學界則有蔡振翔於《福 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刊登的〈近年來臺灣僑務政策特點的回顧與前瞻〉。 在政治議題方面,兩岸的學者都注重中華民國的僑務政策和美國臺灣移民參 與當地政治的情形。《美國華人政治參與之研究》探討美國華人參與美國政治和 中華民國政治的情形,以及背後的族群認同和心理因素。雖這篇研究報告的題目 是以美國華人為主,實際上卻是以臺灣移民為研究對象所進行的研究。 汪樹華將研究對象的華人受訪者依據年齡、學業與職業分為不同群體個別研 究,汪樹華指出以臺灣移民為主的研究對象中,可以發現美國臺裔移民群體中因 為國內政治因素分成不同政治立場,並且具有省籍因素在內。臺裔移民積極參與 美國和中華民國的政治活動,而臺裔移民參與美國政治和中華民國政治又形成相 互影響的結果。12 相較於汪樹華對於臺灣移民政治參與的研究,夏誠華與劉明山則是探討中華 民國僑務政策和美國臺灣移民社群與當地傳統僑團之間的互動。 夏誠華的《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研究》一書中有多個章節提到僑務的政治 面向,例如在該書第一章〈我國僑務政策機構及政策演變之初探〉、第二章〈我 國對美國僑務工作之初探〉與第三章〈當前僑務政策之分析〉對於中華民國歷年 來的僑務工作作了系統性的分析,並且對未來的僑務政策提供建言。第四章〈臺 灣地區移民現象變遷之研究〉則分析臺灣移民現象的變化,夏誠華指出臺灣移民 12. 汪樹華,《美國華人政治參與之研究》(臺北:海華文教出版,2001 年),149-153 頁。 5.

(10) |. 遷徙的兩大變化在於:(一)從原先多集中移民美國轉變為移往加拿大、澳洲、 紐西蘭等國家。(二)移民動機也從原先尋求新的經濟機會轉變為取得居留權為 主。關於美國臺灣移民和母國的政治互動,該書第六章〈美國傳統僑團對臺海兩 岸政府態度的轉變〉和第八章〈2004 年我國總統大選後之美國僑團〉兩篇文章 中分析美國不同政治立場的臺灣移民社團看待統獨問題的態度以及如何因應國 內政黨輪替後紛擾不安的政治情勢。13 劉明山的〈1980 年以來臺灣僑務政策與美國臺灣移民〉則著重 1980 年代 以來臺灣僑務政策的變遷以及對臺灣移民的影響,劉明山除了探討僑務政策與組 織的演變外,更著重在僑務與經濟、政治、文教上的關聯。在經濟層面從臺灣移 民在美國的經濟發展歷程,探討僑務工作與臺灣移民經濟的關係。在政治層面, 探討美國臺灣移民與國內政治、美國移民法令修改的影響,以及僑務與臺灣移民 的政治互動。在文教層面則是探討華文教育,從華僑教育的轉向探討臺灣移民在 美國的文教發展歷程,以及僑委會在當地文教發展上的支持與努力。臺灣移民在 美國各界影響力的增加,對於臺灣僑務工作推展有其助益。14 中國學者蔡振翔則是探討 2000 年以來臺灣僑務政策的變化,並從中國視角 來看待臺灣僑務政策的推展。15 兩岸學者在探討近年來的中華民國僑務政策都不免提到近年來國內政治情 勢對於僑務政策的影響,顯示出對於美國臺灣移民和國內政治情勢之間互動的重 視。 (二)經濟綜述 在經濟方面的研究則有王德育的〈同化理論,人力資源理論與旅美華人社會 經濟背景分析〉 、林秀玲的《當前僑營中餐館業發展概況、面臨問題與改進之研. 13. 夏誠華,《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研究》(新竹市: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2005 年)。. 劉明山,〈1980 年以來臺灣僑務政策與美國臺灣移民〉(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所碩士論文,2007 年)。 15 蔡振翔,〈近年來臺灣僑務政策特點的回顧與前瞻〉,《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 2 期(福 州: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2006 年)。 6 14.

(11) |. 究--歐、美、加地區調查結果分析》 、王秀惠, 〈「獎勵忠貞僑商」 :冷戰前期台 灣洋菇罐頭銷美與僑務互動,1960-1980〉 。以及林希閔的碩士論文〈美國加州矽 谷高科技臺灣移民人才流動之研究〉。 在經濟方面,目前所蒐集到關於美國臺灣移民經濟活動的研究均為臺灣或美 國華裔學者的研究。〈同化理論,人力資源理論與旅美華人社會經濟背景分析〉 這篇文章中運用同化理論和人力資源理論分析美國華人的社會與經濟背景,從不 同族群華人的經濟與社會特性來看不同族群的華人在美國社會中的融合度。 雖然王德育並非單獨探討美國臺灣移民的情況,而是將臺灣移民納入整體美 國華人的框架進行探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王德育指出臺灣移民的英語能力、教 育程度和香港移民一樣高於其他華人群體,因此和美國主流社會的融和度較高, 其經濟地位亦較高。此外在跨族群通婚方面,臺灣移民和香港移民一樣較容易接 受異族婚姻,惟多與白人或亞裔族群通婚,卻較少和美國其他少數民族(如非裔、 拉美裔)通婚。16而加州矽谷的臺灣高科技專業人才的流動現象也成為研究者所 關注的議題,如林希閔的碩士論文即針對此一現象加以研究。17 至於作為華人重要經濟產業的餐飲業,《當前僑營中餐館業發展概況、面臨 問題與改進之研究--歐、美、加地區調查結果分析》針對在歐洲、北美洲經營 的華人餐館進行研究,林秀玲指出華人餐館雖然蓬勃發展,但是也面臨同業競爭 劇烈、餐館同質性過高缺乏特色、經營成本提高、缺乏精緻化和專業經理人才與 足夠經營資金等問題。18雖然林秀玲將華人餐館視為一整體研究對象,並未單獨 探討美國臺灣移民所經營的餐館,但是林秀玲所選定研究對象的 220 份問卷回覆 中有將近一半(108 份)是由美國臺灣移民所提供的,因此或許可以視為對美國臺. 16. 王德育,〈同化理論,人力資源理論與旅美華人社會經濟背景分析〉, 《全球華人經濟力現況與. 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僑務委員會,2000 年)。 17. 林希閔,〈美國加州矽谷高科技臺灣移民人才流動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所碩士論文,. 2007 年)。 18. 林秀玲,《當前僑營中餐館業發展概況、面臨問題與改進之研究--歐、美、加地區調查結果. 分析》(臺北: 海華文教基金會,2001 年)。 7.

(12) |. 灣移民經濟活動的研究。 至於經濟和政治的互動,〈「獎勵忠貞僑商」:冷戰前期台灣洋菇罐頭銷美與 僑務互動,1960-1980〉一文中以洋菇罐頭出口商為例,指出冷戰時期中華民國 政府透過鼓勵洋菇外銷美國,以達到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的。19 (三)社會綜述 在社會研究方面,臺灣學界有多篇專文與碩士論文均以此為研究題目,如黃 儀娟的〈臺裔移民在美之文化適應--邊緣化的適應心態〉、呂萍芳的〈二次世 界大戰後紐約皇后區的臺灣移民社會(1945──2000)〉、潘相印的〈美國加州矽 谷地區之臺灣移民(1965──2000)〉、徐榮崇、陳麗如的《美國、澳洲、加拿大 三國臺灣僑民比較研究》、張志平的〈大洛衫磯臺灣移民團體發展 (1971──2006)〉、洪玉儒的〈遷移、嬗變與認同:從加州蒙特利公園市到聖蓋 博谷華人移民社區之型塑〉以及鍾長廷的〈美國華人新移民家庭的適應融合與挑 戰〉。 專書則有徐榮崇、陳麗如的《美國臺灣僑民生活適應及發展之研究──以洛 衫磯為例》與《美國、澳洲、加拿大三國臺灣僑民比較研究》、陳靜瑜的《美國 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析探:1980-2000 年》。 至於中國學界則有朱立智在《東南亞研究》發表的〈戰後美國臺籍華僑社會 的形成淺述〉。 目前所找到研究美國臺灣移民社會概況的相關研究多為臺灣學者的研究,至 於外國學者的研究多為概況的介紹,或將美國臺灣移民納入「華人」的框架進行 總體研究,且對於美國臺灣移民的移民動機是著重於經濟動機,而鮮少述及政治 因素。20臺灣學界的這些研究可以分為總體研究、比較研究和區域個案。從總體 研究的研究有朱立智的〈戰後美國臺籍華僑社會的形成淺述〉、陳靜瑜的《美國. 王秀惠,〈「獎勵忠貞僑商」:冷戰前期台灣洋菇罐頭銷美與僑務互動,1960-1980〉(《興大 歷史學報》,第 17 期,2006 年)。 20 Carl L. Bankston, III, Danielle Antoinette Hidalgo(eds), Immigration in U.S. History (Pasadena, Calif. : Salem Press, c2006), pp.655. 8 19.

(13) |. 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析探:1980-2000 年》 ,朱立智和陳靜瑜分別對 於美國臺灣移民的文化認同和社會情況作全面式的介紹,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不 同於當地華人傳統僑社的金字塔式結構(公所、會館、宗親)而是分為留學生、 勞工、小資本家、專業人才和大資本家的上下雙向流動關係,透過經濟機會、資 本、經濟結構的重組而變動。21臺灣移民的英語能力、文化因素和種族歧視則成 為新移民適應並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關鍵。22 在臺灣移民的文化認同也成為研究者所關注的焦點,陳靜瑜和鍾長廷均指 出:(一)臺灣移民試圖在美國主流文化和自身文化根源中極力尋求平衡。(二) 透過跨文化的場域,必須先突破生活環境的邊緣化與孤立才能達到多元文化生活 的理想。 (三)臺灣移民婦女在美國異文化生活的過程雖然能獲得新的磨練機會, 卻也可能因為語言能力和生活技能的限制而受到傳統觀念更大的束縛。23針對美 國臺灣移民的婦女,若干研究者從性別角度探討臺灣移民女性在美國的生活處 境,顯示出美國臺灣移民的性別問題所受到的重視。24 隨著臺灣人移民的對象擴大到美加、紐澳等英語系國家以後,針對臺灣移民 在不同英語系國家的比較研究也被研究者所注意。《美國、澳洲、加拿大三國臺 灣僑民比較研究》就是針對美國、加拿大、澳洲三國臺灣移民的比較研究,研究 中指出: (一)跨國主義影響海外臺灣移民的調適與適應。 (二)臺灣移民的遷移 動機並非單純追求經濟利益而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三)美國、加拿大、澳 洲三國臺灣移民的移民動機各有不同,選擇移民美國主要在於留學和依親、追求 較高的經濟利益;選擇加拿大、澳洲的原因在於較佳的居住和求學環境。(四) 華語文對於臺灣移民的影響隨著不同世代而有所遞減,華語文的影響對於越年輕. 陳靜瑜,《美國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析探:1980-2000 年》(臺北市:海華文教基金 會,2005 年)。 22 朱立智,〈戰後美國臺籍華僑社會的形成淺述〉,《東南亞研究》2002 年第 4 期(廣州:暨南 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02 年)。 23 鍾長廷,〈美國華人新移民家庭的適應融合與挑戰〉,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所碩士論文,2010 年。 24 黃儀娟,〈臺裔移民在美之文化適應--邊緣化的適應心態〉,《教育社會學通訊》(嘉義:南 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所,2000 年)。 9 21.

(14) |. 的世代愈形減少。(五)美國、加拿大、澳洲三國臺灣移民在生活上關注的問題 各有不同,但大多集中在經濟問題、就業、語言障礙、教育等問題,而臺灣移民 對這些問題的適應與否影響到臺灣移民回流的意願。25值得注意的是這份研究並 不僅止於單純的學術研究,而是僑務委員會委託學術界人士所進行的研究,顯示 出官方對於學術研究作為制訂僑務政策的重視。 至於區域個案研究,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紐約皇后區的臺灣移民社會 (1945──2000)〉 、 〈美國加州矽谷地區之臺灣移民(1965──2000)〉 、 〈大洛衫磯 臺灣移民團體發展(1971──2006)〉、《美國臺灣僑民生活適應及發展之研究── 以洛衫磯為例》與〈遷移、嬗變與認同:從加州蒙特利公園市到聖蓋博谷華人移 民社區之型塑〉五篇研究報告分別針對美國東、西岸臺灣移民集中居住的區域進 行區域個案研究,這些研究均指出美國臺灣移民的共通現象:(一)臺灣移民決 定遷入這些地區的動機在於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而非單純追求經濟利益,這個 現象與前述研究指出臺灣移民決定移入英語系國家的動機極為相似。(二)臺灣 移民集中居住在美國少數州(如加州、紐約州、德州和新澤西州)的都會區地區, 而文化和語言上的親近性使臺灣移民聚集在同一區域。(三)英語能力不足是臺 灣僑民的共通問題。(四)臺灣移民較常和來自臺灣的移民互動,此外加州、紐 約眾多的臺灣社團也透過種種方式協助新來的臺灣移民適應當地環境。(五)臺 灣移民在創業和就業上仍面臨缺乏足夠資訊和機會的問題。(六)美國臺灣移民 和臺灣的互動與聯繫是頻繁且多元的,特別是商業網絡影響到美籍臺裔高科技專 業人士的跨國流動,呈現出移民生活領域的跨國擴展。26. 徐榮崇、陳麗如,《美國、澳洲、加拿大三國臺灣僑民比較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僑務委員會, 2005 年)。 25. 26. 參閱呂萍芳,〈二次世界大戰後紐約皇后區的臺灣移民社會(1945──2000) 〉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系所碩士論文,2003 年。潘相印, 〈美國加州矽谷地區之臺灣移民(1965──2000) 〉 ,國立 中興大學歷史系所碩士論文,2003 年。張志平, 〈大洛衫磯臺灣移民團體發展(1971──2006)〉,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所碩士論文,2006 年。洪玉儒, 〈遷移、嬗變與認同:從加州蒙特利公園市 到聖蓋博谷華人移民社區之型塑〉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所碩士論文,2006 年。徐榮崇、陳麗如, 《美國、澳洲、加拿大三國臺灣僑民比較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僑務委員會,2005 年)。 10.

(15) |. (四)文教綜述 在文教方面,對於美國臺灣移民的文教活動也是被研究者所關注的對象,目 前所蒐集到近十年來的前人研究多集中在留學生、傳播媒體、華文教育三個部分。 臺灣學界有許擇昌的《從留學生到美籍華人:以二十世紀中葉臺灣留美學生 為例》、黃儀娟的〈跨文化母職倫理與教養態度之質性研究--以移居美國之台 裔女性知識份子為例〉、蔡雅薰的《從留學生到移民: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 1960-1999》、朱苑綺的〈美國大洛杉磯地區中文學校之探討—以洛杉磯郡和橘 郡為例(1965-2005)〉以及陳菁菁的〈美國洛杉磯地區臺灣移民之華文報業〉。 中國學界則有王洪兵發表在《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的〈臺灣地區留學政 策演變及啟示〉以及周敏的〈南加州「空降式」小留學生問題初探〉(收錄在《美 國華人社會的變遷》一書)。 以傳播媒體研究的部分來說,〈美國洛杉磯地區臺灣移民之華文報業〉針對 臺灣移民報業自 1980 年迄今的發展過程進行研究,陳菁菁以《世界日報》等六 家臺灣移民開辦的著名華文報業為例分析臺灣華文報業在如何順應當地華人社 會型態的變遷。陳菁菁指出臺灣華文報業的政治立場有兩種走向,一是淡化意識 形態的爭議;另一種則是鎖定台灣移民為目標,強調臺灣主體意識。這些臺灣華 文報刊都積極促進美國華人融入主流社會。在社會與經濟上,臺灣移民華文報刊 也在族裔經濟活動發揮其功能。從而形成新型態的華文報刊文化。27 另外則是華文教育的部分,雖然目前有不少關於美國華文教育的研究,但是 尚無專門針對美國臺灣移民華文教育的研究,〈美國大洛杉磯地區中文學校之探 討—以洛杉磯郡和橘郡為例(1965-2005)〉則是針對南加州美國臺灣移民開辦 的華文學校進行區域個案研究,以探討 1960 年代以來臺灣移民華文教育的變 遷。28 27. 陳菁菁, 〈美國洛杉磯地區臺灣移民之華文報業〉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所碩士論文,2006 年。. 28. 朱苑綺,〈美國大洛杉磯地區中文學校之探討—以洛杉磯郡和橘郡為例(1965-2005)〉 ,國立. 中興大學歷史系所碩士論文,2005 年。 11.

(16) |. 至於臺灣留美學生的研究則是以臺灣留學政策、留學生轉換身份成為美國公 民的身份認同與小留學生的生活適應、以及臺灣移民的文學書寫為對象。 在臺灣留學政策上有〈臺灣地區留學政策演變及啟示〉,王洪兵分析臺灣留 學政策的演變對於留美人才外流與回歸產生的影響以作為中國留學政策的借 鑒。29 關於留學生成為美國公民的身份認同,《從留學生到美籍華人:以二十世紀 中葉臺灣留美學生為例》 ,許擇昌透過訪問多位在 1950、60 年代留學美國並最終 在美國定居的第一代臺灣留學生,許擇昌指出這項研究發現下列現象:(一)來 自臺灣的「臺灣華裔美國人」在美國的生活型態,可以溯自他們當初的留學動機 和留學風氣壓力。(二)第一代臺灣留美學生不同於一般解釋留學生活的理論, 因此有其特殊性。(三)第一代臺灣留美學生選擇定居美國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國 具有臺灣難以提供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四)歸化美國並不代表和認同美國 有直接關係。(五)種族歧視和中華文化情感是美國臺灣移民融入美國主流社會 的障礙。 (六) 「玻璃天花板」是華人與白人雙方長久未妥善處理的結果。華人普 遍缺乏良好的人際網絡和強烈企圖心與美國主流社會的種族歧視是造成此一現 象的原因。(七)種族歧視和排外心理,與當地華人人數有關。30 許擇昌以第一代臺灣留美學生為例延伸探討到美國臺灣移民在身份轉換以 及和美國主流社會互動所面臨的問題,特別是他指出第一代臺灣留美學生這個群 體在美國華人研究的特殊性。 除了一般的留美學生之外,來自臺灣的小留學生也成為被研究的對象,〈南 加州「空降式」小留學生問題初探〉 ,周敏以南加州的臺灣小留學生為研究對象, 分析臺灣小留學生產生的原因在於原居國的政治、經濟因素,以及臺灣小留學生 的家庭關係因為孩子出國留學所造成的改變。周敏指出臺灣小留學生之所以被家. 王洪兵,〈臺灣地區留學政策演變及啟示〉,《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 年第 18 期(武漢: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2001 年)。 30 許擇昌,《從留學生到美籍華人:以二十世紀中葉臺灣留美學生為例》(臺北市:海華文教基金 會,2000 年)。 12 29.

(17) |. 人送到美國留學,是小留學生家庭的一種投資,既是人才資本投資,也是對將來 前途的保險性投資。31 對於臺灣留美學生的研究除了從社會學的角度切入之外,臺灣留美學生的文 學創作也成為研究者關注的對象,《從留學生到移民: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 1960-1999》,蔡雅薰指出「留學生文學」轉變為「移民文學」是臺灣當代文學 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文學現象,蔡雅薰以 1960 到 1990 年代之間以臺灣留美學生為 主的臺灣旅美華文小說家為研究對象,並探討從 1960 年代的臺灣留學生小說發 展為 1990 年代臺灣移民小說的脈絡。蔡雅薰強調臺灣旅美小說家具有強烈的本 土意識、尋根意義,並且顯現出 20 世紀中外文化、東西文化交融的特質,對於 海外華文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與臺灣文學發展史都具有重要意義。32蔡雅薰 透過臺灣留學生為主的臺灣旅美作家的書寫文本分析其中的國內族群、社會文化 涵意,特別是其中的性別議題。關於美國臺灣女性移民的社會角色分析,〈跨文 化母職倫理與教養態度之質性研究--以移居美國之台裔女性知識份子為例〉這 篇研究論文對於美國臺灣女性移民知識份子在跨國移動所面對的現代女性和傳 統女性角色的衝突與調適有著更為全面的介紹。33 隨著海外華人研究的視角擴大之後,對於居住不同區域、來自不同國家的海 外華人群體有更深入的研究。而特別針對美國臺灣移民的研究是需要更細緻的分 析和觀察。雖然從資料蒐集的容易性來說,美國臺灣移民的資料相當多,同時也 容易從不同角度切入進行研究。倘若要進一步擴大美國臺灣移民的研究領域,勢 必要進一步改進。 首先從研究理論與資料來說,雖然兩岸學者在研究臺灣移民的議題上都注意 到彼此的研究成果,但是似乎缺乏更深入的對話。至於跨學科的整合研究目前在 周敏著,李堅譯,〈南加州「空降式」小留學生問題初探〉,《美國華人社會的變遷》(上海: 上海三聯出版,2006 年)。 32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 1960-1999》(臺北市: 萬卷樓,2001 年),335-338 頁。 31. 33. 黃儀娟, 〈跨文化母職倫理與教養態度之質性研究--以移居美國之台裔女性知識份子為例〉,.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 13.

(18) |. 多篇研究論文中已經看出其成果,不過仍有繼續改進的空間。 其次是兩岸學者的研究多偏重臺灣移民在美國的適應過程、政治參與、經濟 活動、華文教育與留學生的議題,關於美國臺灣移民的社會研究可以再作進一步 的擴充,例如臺灣移民在當地的醫療照護事業等其他社會服務事業的發展。此 外,臺灣移民和美國其他族裔、以及其他華人群體如中國移民、香港移民的互動 也是值得研究者持續研究的議題。 近年來跨國主義理論研究多著重於移民個體的抉擇、族裔網絡與性別對於移 民的影響,並重視移民在移入國的生活適應與其他族群的互動。34從上述的研究 回顧中可以看到華人學術界對於美國臺灣移民的研究與關注的焦點均呼應到跨 國主義理論研究的命題。不過,目前對於美國臺灣移民的研究多針對臺灣移民在 當地的生活適應、文教、政經發展,少有專門研究在這股跨國移動的現象中對於 原居國--臺灣的影響,也未見將這股跨國移動的現象跟當時特定時代背景聯結 的相關研究。至多僅著重在經濟方面的影響(例如高科技專業人才、商業資金的 跨國流動),卻幾乎沒有看到對經濟以外其他領域的影響的相關研究。關於這個 部分的空白仍有待後續研究者加以填補。 至於這股跨國移動的浪潮對於原居地的影響,以及這股移民風潮與國族主 義、媒體之間的互動影響;目前尚未見到有相關研究專門討論此一議題,顯示這 個領域較少為人所注意,這也是筆者在本文中所嘗試解答的議題。.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使用資料介紹. 本文試圖以原始資料為主,第二手論著為輔,兩者交相運用來研究 1970- 1980 年代臺灣移民美國風潮對於臺灣社會的衝擊,以及當時臺灣國內媒體對於 這股移民風潮的報導背後的涵意。筆者擬採取以下二種方法來進行研究:. 34. Akhil Gupta ,”Reincarnating Immigrant Biography On Migration and Transmigration.” in Elisabeth Mudimbe Boyi(eds.) Beyond Dichotomies: Histories, Identities, Cultures, and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p.170. 14.

(19) |. (一)心態史研究法 依研究者的角度觀之,心態史為「史家對一般群眾的普遍心態(mental universe)、世界觀與生活經驗的觀察與研究。」35針對本文所研究的題目,心 態史研究的途徑使本文在文獻分析法之外,也可透過心態史的視角瞭解臺灣社會 在特定時期面對臺美之間的跨國移動過程中所流露的社會心態和集體意識。雖然 心態史被論者批評忽略了政治、事件因素的重要性,但是本文在研究此一題目時 會同時關注這些因素對當時社會集體心態的影響,以求呈現更完整的面貌。 (二)文獻分析法 本文是以文獻分析法透過蒐集分析 1970-1980 年代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第 一手資料與其它的相關資料來探討這股風潮對於當時臺灣社會的衝擊。在第一手 資料方面,本文僑委會方面關於臺灣在採用 1970-1980 年代移民美國的移民數 據和相關資料。當時的主要平面媒體如《中央日報》 、 《中國時報》 、 《聯合報》 、 《自 立晚報》與《臺灣政論》 、 《新聞天地》 、 《富堡之聲》 、 《美麗島》等不同政治立場 的報刊雜誌,透過這些平面媒體對於當時臺灣媒體對於移民美國風潮的相關報 導、評論乃至於廣告作為研究的素材,來瞭解那段時期臺灣輿論所呈現的臺灣移 民美國風潮以及這些新聞報導背後的涵意。 (三)1970 年代的臺灣平面媒體概述 戰後數十年來處在國民黨政府長期的灌輸黨國意識與高壓統治下的臺灣, 因為戰後世代的興起以及時局的影響,國民黨政府所建構的體制開始受到挑戰, 從 1970 年代《大學雜誌》對於臺灣現實問題的探討所引起的鄉土文學、黨外陣 營戰後世代的興起等一連串社會變化,促成了當代臺灣意識發展的萌芽。36這股 臺灣意識的思潮不僅影響著臺灣政治、文學跟社會,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臺灣平面 媒體,特別是政論雜誌。下面將對 1970 年代臺灣平面媒體作概要式的介紹。 35. 潘宗憶,〈論心態史的歷史解釋︰以布洛克《國王神蹟》為中心探討〉 ,《理論與文化¬-西洋. 史研究通訊》(臺北市,2001) ,第三期。 葉春嬌,《國族認同的轉折:台灣民眾與菁英的敘事》(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2010),頁 39-65。 15 36.

(20) |. 國民黨遷台後對於新聞媒體嚴格管制,新聞工作者呂東熹在他的著作《政媒 角力下的臺灣報業》指出戒嚴時期的國民黨政府透過剛柔並濟的方式控制臺灣媒 體,在剛性壓制方面,國民黨政府透過國家總動員法、戒嚴法、出版法與懲治叛 亂條例對媒體言論自由加以箝制,透過「前述各種臨時規定和緊急法令,取代或 補充了憲法許多關鍵條款,它們對言論自由及報業發展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在柔性操控方面,國民黨文工會對媒體新聞發布的監控、指導與懲罰,以及將重 要媒體負責人如《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兩大報經營者余紀忠與王惕吾納入黨 國決策核心以及透過補助來維持中央日報》與《中國時報》 、 《聯合報》等國民黨 媒體在報業的壟斷地位。37 這種政治現實的環境使當時新聞媒體深受國民黨黨國體制所控制,形成《中 央日報》與《中國時報》 、 《聯合報》等國民黨媒體在臺灣報業長期壟斷的局面。 不容忽視的是,國民黨政府對於臺灣媒體報導時事的箝制到 1970 年代仍然相當 嚴密,根據學者王天濱的看法: 「報禁與戒嚴時期,新聞內容受到黨國機器干預是極普遍的現象。 報紙刊登新聞的標準,並非考量是否有新聞價值,而要考慮是否會 破壞政府『威信』與人民的『團結』,形成『要人』決定新聞,而 非『報人』決定新聞的畸形現象。」38 敏感的「牙刷主義」問題事關政府『威信』與人民的『團結』 ,自然使臺灣 媒體在報導「牙刷主義」問題時自然多所顧忌,這一點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會再提 到。 《中央日報》長期以來即為國民黨政府喉舌的官方媒體,它所代表的黨國意 志今日已成為研究者分析當時國民黨意向的指標。39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和當時國民黨政府之間的共生關係,讓兩報成為 呂東熹,《政媒角力下的臺灣報業》(臺北市:玉山,2010),頁 90-95。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臺北市:亞太圖書,2003),頁 200。 39 《中央日報》在戰後臺灣媒體的角色,請參閱楊秀茹,《中央日報營運變遷與社會變遷關係 之研究─1949-2006》,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民國 101 年。戚毅,《中央日報處 理重大政治事件內容取向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92 年。 16 37 38.

(21) |. 臺灣報業的兩大龍頭,但是也因為兩大報經營者余紀忠與王惕吾和國民黨之間的 關係,尤其是余、王二人都身為國民黨中常委的身份使《中國時報》與《聯合報》 成為國民黨黨國體制的附庸,因此《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在戒嚴時期的許多 議題上多附和國民黨官方立場。40正如新聞工作者呂東熹所指出的: 「到了 1970 年代前期,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已成為兩大報系, 超越了黨、公、軍營媒體。不過,《中時》與《聯合》這兩家執臺 灣報業牛耳的報社,其老闆余紀忠與王惕吾,也於此時被納入國民 黨權力體系之中,成為國民黨中常委一員,『兩者保守性格雖有程 度區別,但受制性地位則無軒輊』。」41 由臺灣本土企業集團「臺南幫」精神領袖吳三連支持的《自立晚報》在當時 被視為自由派平面媒體,成為在《中央日報》 、 《中國時報》 、 《聯合報》等國民黨 操控的平面媒體之外另一股「不一樣的聲音」。也奠定《自立晚報》在臺灣戰後 新聞媒體發展佔有相當的地位。42特別是在於《自立晚報》的無黨國色彩使它更 受到讀者的歡迎: 「此時期的《自立晚報》,除保有李玉階標榜的『無黨無派、獨立 經營』立場,且在吳三連的個人風格主導下,使得《自立晚報》得 以符合廣大讀者的理性標準,在新聞客觀性、真實性與公正性上常 有獨到的表現,漸由弱勢媒體一躍而成為臺灣新聞及言論的自由堡 壘,在政治新聞與言論上屢屢扮演急先鋒的角色,對於政局發展亦. 40. 關於《中國時報》 、《聯合報》和國民黨政府在戒嚴時期的長期共生關係,請參閱彭明輝,《中. 文報業王國的興起:王惕吾與聯合報系》(臺北:稻鄉出版,2001)。江詩菁, 〈宰制與反抗:兩 大報系與黨外雜誌之文化爭奪(1975~1989) 〉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呂東熹,《政媒角力下的臺灣報業》,頁 403。 關於《自立晚報》在戒嚴時期的媒體角色,請參閱呂東熹,《台灣戰後民營報業發展的歷史 結構分析--以自立晚報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丁勁丞,《《自立 晚報》經營權更迭之政經分析︰1947∼2001 年》,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周慶 祥, 《黨國體制下的臺灣本土報業:從文化霸權觀點解析威權體制與吳三連《自立晚報》(1959-1988) 關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年。 17 41 42.

(22) |. 發揮了導向及穩定作用。」43 至於政論雜誌方面,本文選定的對象還有親國民黨的《新聞天地》與黨外雜 誌《臺灣政論》、《夏潮》、《美麗島》、《富堡之聲》,下列將分別簡略介紹這些不 同立場的政論雜誌。 《新聞天地》是著名新聞記者卜少夫於 1945 年創辦的政論雜誌,在戒嚴時 期的立場是親國民黨的溫和派刊物。44 1970 年代黨外雜誌的興起使臺灣政論雜誌變得活潑起來,除了親國民黨的 老牌雜誌《新聞天地》之外,黨外雜誌對時局與社會問題的直言批判吸引了許多 對時局不滿的中產階級和年輕人。 《臺灣政論》 、 《夏潮》 、 《美麗島》 、 《富堡之聲》 是其中最為大膽敢言的刊物。 而《臺灣政論》 、 《夏潮》 、 《美麗島》均與 1970 年代的臺灣意識的興起有著 密不可分的關聯。臺灣意識在戰後的臺灣受到長期的壓抑,但是隨著 1970 年代 臺灣面臨國際外交處境惡化所引起的內部不安,這股思潮又重新復甦。根據研究 者林振平的看法,臺灣意識在 1970 年代的勃興是受到三個主要因素的影響:(一) 兩岸長期分治的現實使臺灣對於中國有著強烈的疏離感。(二)國民黨的黨國史觀 教育使臺灣民眾對中共感到厭惡,卻也無法對國民黨的大中國史觀與反共教育產 生強烈認同,臺灣意識的興起正是對國民黨黨國史觀的反彈。(三)國民黨在 1970 年代初期的「革新保臺」政策連帶影響臺灣意識的興起。1970 年代因為國內外 變局興起的改革呼聲使國民黨開始走向本土化改革的道路,來回應社會新生代菁 英呼籲政治革新必須以臺灣為中心的「臺灣優先」意識的訴求,雖然這些訴求仍 未超出官方正統中國意識的框架,但是反映出臺灣社會往本土化方向發展的趨 勢。45. 吳圳義,〈吳三連與 1970 年代中期以後的自立晚報──報業的社會責任與時代使命〉,《政大 歷史學報》第 13 期(臺北市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所,1996),頁 254。 43. 關於卜少夫和《新聞天地》的發展可參閱劉紹唐主編,《卜少夫這個人》續集 2(臺北市:遠景, 1982 年 12 月)。 45 林振平,《七十年代「臺灣意識」論述探求──以《大學雜誌》、《臺灣政論》、《美麗島》 18 44.

(23) |. 1970 年代社會新生代菁英的改革派以《大學雜誌》為據點作為宣揚改革的 主要發聲管道,但隨著《大學雜誌》的分裂與式微,而分流成左翼中國民族主義 者集結創辦的《夏潮》 ,以及黃信介、張俊宏等本土菁英人士創辦的《臺灣政論》 。 46. 《臺灣政論》創刊於 1975 年 8 月,由黨外政治家黃信介、康寧祥分別擔任 發行人跟社長,總編輯為張俊宏,相較於《大學雜誌》,曾參與過《大學雜誌》 編輯的張俊宏認為《臺灣政論》比《大學雜誌》更不具有國民黨色彩,卻比後者 具有更多對於現實問題的關懷及臺灣本土政治意識。集結老中青三代臺灣菁英的 《臺灣政論》影響力與日俱增,使國民黨政府芒刺在背,於是利用《臺灣政論》 刊登邱垂亮的<兩種心向──和傅聰、柳教授一夕談>一文為藉口,以『煽動叛 亂』罪名勒令《臺灣政論》停刊一年,一年後再被撤銷登記。從創刊到停刊, 《臺 灣政論》一共只出版了五期。47 學者邱垂亮認為《台灣政論》的的出現具有以下幾點意義,(一)它是台灣在 野勢力第一次的結合。(二)從《自由中國》 、 《文星》 、 《大學雜誌》相繼被停刊後, 它接棒了自由主義及新生代的論壇地位。(三)雖然它仍不脫知識份子評時論政的 路子,但已經增多了強烈的在野反對聲音。48 《夏潮》雜誌創刊於 1976 年,因余登發事件於 1979 年 2 月 14 日被禁止發 行,根據研究者古淑芳的看法,該雜誌立場是混合著強烈中國情結與左派立場: 「視臺灣為中國的一部份,臺灣文化也屬於中國文化的一部份,且 他們具有社會主義色彩,強調為工、農群眾代言。」49 它著重於探討工農問題與第三世界國家處境並且強烈批判帝國主義與資本 主義,並且不斷抨擊美國等於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代名詞,因此有研究者認為 三本雜誌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頁 51-65。 46 古淑芳,《臺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 6 月,頁 30-34。 47 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臺北市:衛城,2013 年 10 月),頁 58-64。 48 邱垂亮,《走不出門的國家:馬英九的臺灣》(臺北市:前衛,2013),頁 9。 49 古淑芳,《臺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頁 60。 19.

(24) |. 《夏潮》雜誌: 「是一本標榜著社會的、鄉土的、文藝的思想文化性刊物。這使得 《夏潮》與其他黨外雜誌偏重表面政治現象動態析述,而少思想文 化層面的深度檢討相較,顯得獨樹一幟,但同時也被視為有強烈的 社會主義色彩。」50 至於創刊於 1979 年 8 月的黨外雜誌《美麗島》雜誌, 《美麗島》雜誌由黃信 介、許信良、施明德、張俊宏等許多黨外人士所創辦,成為當時黨外勢力最重要 的發聲管道。51當時創立《美麗島》雜誌的《美麗島》雜誌社「成為引領整個黨 外運動的走向」,成為吸引各方反國民黨勢力的磁石,使國民黨芒刺在背,最終 在 1979 年 12 月 10 日的高雄「美麗島事件」之後將《美麗島》雜誌予以勒令停 刊。52 最後則是《富堡之聲》 , 《富堡之聲》創刊於彰化縣員林鎮,原本是一本農業 方面的雜誌,1978 年初,該雜誌發行人洪誌良透過名譽發行人黃順興介紹,多 名黨外人士陳菊、林正杰、張富忠等人協助該雜誌轉型為政論雜誌,並成為黨外 運動的發聲管道。53 長期壟斷報業的黨國媒體、自由派的《自立晚報》與黨外雜誌這三種不同立 場的平面媒體在 1970 年代的「牙刷主義」問題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去處理相關新 聞?以及這些報導背後透露出的涵意為何?是接下來本文所探討的重點。. 第四節 章節架構. 本文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三章:第二章「1970 年代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 李祖琛,《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1986 年 1 月,頁 84。 51 參閱許雪姬主編,《台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頁 606。 52 古淑芳,《臺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頁 55-71。 53 彭琳淞,〈黨外雜誌與臺灣民主運動〉,《20 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 文集》(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4),頁 724-725。 20 50.

(25) |. 背景」本章先對 1970 年代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背景做綜括式的介紹,分別介紹 戰後臺灣移民美國的背景、當時臺灣的社會環境與中華民國在 1970 年代外交危 機所造成的影響。第三章「中美斷交宣佈前臺灣平面媒體對「牙刷主義」問題爭 議的報導與態度」探討當時不同立場的臺灣媒體對於這股移民美國風潮的態度, 特別是在 1976 年「牙刷主義」問題正式浮上檯面後,在這些報導所呈現出臺灣 社會與國民黨政府如何因應這股移民美國風潮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第四章 「中 美斷交宣佈後臺灣平面媒體對「牙刷主義」問題爭議的報導與態度」將從中美斷 交期間到 1980 年為止臺灣媒體與國民黨政府對於「牙刷主義」問題的報導、態 度的變化進行分析,探究當時不同立場的媒體如何看待此一現象。希望透過不同 立場的媒體對移民美國現象的報導、評論來分析當時親國民黨政府輿論和黨外媒 體對於移民美國風潮的態度和背後的政治意涵。 在最後的結論部份,筆者將總結上述章節,對 1970 年代臺灣媒體對於移民 美國風潮的關注所引發國內社會的影響做一綜合性的評論。. 21.

(26) |. 22.

(27) |. 第二章 1970 年代臺灣人移民美國風潮的背景. 從香港 97 回歸中國造成的香港 1980 年代「太空人」1移民潮到今日中國的「裸 官」2現象,這種因為對社會前景不安造成菁英份子紛紛移民外國的社會現象在 1970 年代的臺灣也曾經出現過似曾相識的社會現象,也就是所謂的「牙刷主義」 來形容當時大批臺灣人士千方百計要移民美國的風潮,此一名詞的解釋會在稍後 的章節中加以詳述。3在冷戰期間的基於政治環境的不安而移民美國的現象在許 多國家、地區都曾經出現過,例如南越、南韓及前述的香港在 1970、80 年代因 為政治的動蕩而紛紛出現移民潮。4同樣處於冷戰對峙前線的臺灣也不可避免地 在 1970 年代國際局勢的動蕩時出現了移民風潮。 這股移民風潮照當時黨外評論家林濁水的觀察有五個特徵:(一)外省族群長 期的流亡心態是影響這股移民潮的關鍵。(二)移民者大多是既得利益階級。(三) 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的人先將家屬送出國,自己再往返臺灣與美國兩地兼顧事業 和綠卡。(四)持有綠卡者,多為經濟犯罪的白領罪犯。(五)許多移居美國的學者, 「太空人家庭」(Astronaut family)也就是跨國移動研究者所說的「候鳥家庭」(Migratory family), 是指亞裔家庭移民到西方國家,父親回到原居地工作,而母親帶著孩子留在國外接受西方教育, 有時甚至雙親皆返回原居地僅留下孩子在外地求學。因父母或孩童如候鳥般定期飛往兩地。香港 的「太空人家庭」一詞始於 1984 年英中兩國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決議將香港主權在 1997 年 7 月 1 日轉移給中國之後引發香港民眾新一波的移民潮,當時許多人將家屬安置在西方國家後隻身 返回香港工作,當時香港媒體將這種現象稱為「太空人」,意指太太與孩子不在身邊獨自一人留 港。參閱 Ronald Skeldon,”Emigration,Immigration and Fertility Decline:Demographic Integration or Disintegration,” in Sung Yun-Wing and Lee Ming-kwan(eds.) 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 1991.(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1) ,pp.233-258. 2 裸體官員,簡稱「裸官」,是指配偶和子女非因工作需要均在國(境)外定居或加入外國國籍, 或取得國(境)外永久居留權的中國公職人員。「裸官」一詞誕生於 2008 年 7 月在網路流傳的 一篇文章《還有多少貪官在“裸體做官”》。這篇文章的作者中國安徽省蕪湖市政協常委周蓬安 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為了引起社會公眾和政府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將「裸體」與 「做官」兩詞結合,製造出「裸體做官」的概念。此後經過網絡發酵,這種說法被簡稱為「裸官」, 並流行開來。(參閱中國百度百科「裸體官員」詞條,2014 年 6 月 3 日上網) 1. 3. 為求行文統一,下列關於綠卡爭議的部分,一律以「牙刷主義」問題稱之。. Carl L. Bankston, III, Danielle Antoinette Hidalgo(eds), Immigration in U.S. History (Pasadena, Calif. : Salem Press, c2006). 23 4.

(28) |. 由於受到過份的尊崇養成其傲慢自大、隨意議論臺灣內部事務的態度。5 儘管林濁水對這股移民風潮的觀察有其主觀意見,甚至是帶有成見的刻板印 象,但是也反映出不少臺灣民眾對這股移民美國風潮的看法。 進入 1970 年代之後,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處境日益艱難,許多菁英紛紛將 家人、財產轉移到美國,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在臺灣內部,基於認同中華 民國的國族情緒和正在興起的臺灣鄉土意識這些不同思潮對於臺灣社會流行的 「牙刷主義」現象各自提出不同立足點的批判和解讀。 這個現象也是基於戰後臺灣在國民黨黨國體制親美的結構與 1970 年代國民 黨政府在外交上嚴重挫敗相互作用的結果。正如日後僑委會在回顧這股移民美國 風潮時承認國際外交挫敗是造成移民潮的原因: 「……真正大規模移民始自 1970 年代中期以後,其主要原因是臺 灣在國際政治上之挫敗。1971 年退出聯合國及 1979 年中美斷交, 6. 是造成推動移民的重要因素。」. 本章從美國對戰後臺灣社會文化的影響、外省族群的流亡經驗造成的影響、 國民黨 1970 年代的外交挫敗、臺灣鄉土意識的興起等面向進行論述,從當時的 時代背景與氛圍來看這股移民美國風潮的成因。. 第一節 美國對戰後臺灣社會的影響. 美國在 1949 年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大勢已去以後,決定採取靜觀其變的 態度,等「塵埃落定」(let the dust settle)以後再決定是否承認中國共產黨的新政權, 直到 1950 年 6 月 25 日韓戰爆發才讓美國逐漸改變對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的政策。 7. 但是在美國眼中,國民黨政府與臺灣始終只是牽制中國共產黨的戰略籌碼,而. 林濁水,〈綠卡攻防戰〉,《美麗島》第一卷第二期(臺北市:美麗島雜誌社,1979 年 9 月), 頁 14-15。 6 龍文彬、黃國枏,《臺灣及兩岸三地華人人口推估方法-理論建構與實證探討(以美國為例)》 (臺 北市:僑委會,2002),頁 27。 7 Nancy Bernkopf Tucker, Patterns in the dust:Chinese --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Recognition 24 5.

(29) |. 非跟日本、西德一樣的「盟邦」。8 隨著臺灣在 1950 年 6 月 25 日韓戰爆發被美國納入民主反共陣營之後獲得美 援的支援,對於國民黨政府來說,美國政治上的支持與美援源源不絕的湧入成為 維持它政權存續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正如學者王振寰所指出的: 「美國政府每年約付出 1 億 6 千 7 百萬美元的軍事援助給國民黨政 府。除了直接的軍事援助之外,美援還包括另一項目--經濟援 助。這部分美援共支付了約 15 億美元,每年大約 1 億美元左右。 在 1950 到 1965 年的美援期間,美國政府每年替國民黨政府支付了 60.8%--70.15%的軍事費用。換句話說,國民黨軍費的主要來 源並不是來自臺灣社會,而是來自美國! 除了在軍事、財政上大大的解決了國民黨的困難之外,美國也 全力支持國民黨政府只佔有臺灣一省,而中共佔了全中國大陸,但 在戰後美國的霸權時代,美國對國民黨的支持,使得國民黨政府在 國際上仍代表全中國,在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上仍佔有一個席次, 在國際上仍『合法』的行使一個主權國家的權利。」9 大量的美援成為台灣經濟起飛的動力,同時美國的消費文化也影響了臺灣社 會文化,並且因為民眾和留學生多選擇美國為移民和留學的首選對象,而加劇了 這股對於美國一切事物充滿憧憬的臺灣社會氛圍。 「崇洋」在十九世紀末的中國已經成為文化界與輿論所關注的焦點,關於這 個文化現象,已經有許多研究者從文化史、心態史的角度進行探討。隨著美國在 中國的影響日趨重要,美國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逐漸成為中國追求「洋化」的 主要對象。10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在軍事、政治、經濟等重要層面都受到美國影響,. Controversy,1949--1950(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8 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市新店區:衛城,2011 年 10 月)。 9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從威權體制過渡〉,羅金義、王章偉主編,《解構東亞現代化: 奇跡背後》(香港:牛津大學,1997),頁 144-147。 10 相關論述請參閱汪一駒著;梅寅生譯,《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台北市:久大,1991)。瑪 雅主編,《美國的邏輯,中國可否複製?》(香港:三聯,2012)。唐納德‧E‧大衛斯(Donald 25.

(30) |. 特別是在中日戰爭後期到國共內戰這段期間。在國民黨政府退守臺灣與韓戰爆發 後,國民黨政府更需要仰賴美國的支持,因此就先天環境來說,就給臺灣社會「崇 洋」--「崇美」的風氣創造了必要的氛圍。11 美國在冷戰時期為圍堵共產主義,透過大量的軍事、經濟援助協助被美國納 入反共陣營的國家,除了這些實質的援助之外,美國也透過大量的文化交流、宣 傳來達到宣揚美國價值觀來增進這些國家對於美國的憧憬,進而維繫這些國家對 於美國的向心力。12臺灣也不例外,除了美國新聞處的積極宣傳和中華民國不斷 派出參訪團訪問美國之外,關於美國正面形象的宣傳也透過臺灣輿論和學校教科 書影響著臺灣社會大眾,從上流菁英到莘莘學子同樣都耳濡目染著經過美化、修 13. 飾過的美國正面形象。 正如文藝界人士何政廣所言: 「藝評家林惺嶽寫過《臺灣美術風雲四十年》,提到那個時代,一 開頭就寫『美國的力量開始取代過去的日本,所向披靡的注入臺 灣,於是自由世界盟主的強國形象,乃透過政治、軍事、經濟、文 化、教育、商業、娛樂、大眾傳播等各種管道,深深打進臺灣子民 的心坎上。』無形中一種美國的文化力量就取代了臺灣受到日本文 化的影響。那段時間美國文化等於英語文化,臺灣人開始學英文, 很多人就想出國去。因為對文化的一種嚮往,吸引很多臺灣人關注. E. Davis)、尤金‧P‧特蘭尼(Eugene P. Trani)著;馬建標等譯,《誤讀異邦:20 世紀美國人 與中國、俄國的關係》 (Distorted Mirrors: American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Russia and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臺北:獨立作家,2014)。 11 關於國民黨政府遷臺後和美國之間的關係,請參閱黃榮華,〈近五十年來中美外交關係之演 變〉,中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74 年。簡美雯,〈由『相互依存』概念檢 視美援時期之中美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79 年。林君成,〈中美共 同防禦條約始末之研究〉,國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 84 年。 12 關於美國在冷戰時期基於防堵共產主義的考量所進行的文化交流活動,詳見弗蘭西絲.桑德斯 (Frances Stonor Saunders)著,曹大鵬譯,《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 (Who paid the piper? the CI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北京:國際文化出版,2002)。 13 關於美國在冷戰時期和臺灣的文化交流活動,詳見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 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第 31 卷第 1 期(台北市:中研院歐美所,民國 80 年)。 趙綺娜,《文宣與難民援助,一九五0年代美國對華公共外交》(台北,2007)。Ena Chao, "The United States as Present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in Taiwan, 1952-2000"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Interaction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26.

(31) |. 到美國這塊土地。」14 除了政治之外,社會、經濟等各層面也同樣受到美國的影響,「不可避免地 使當時的教育、文化產生『類殖民地』的現象」 。15在社會上,美軍的進駐刺激臺 灣大都會觀光業、商業的繁榮;在教育上,美援對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茲助, 培養出許多以留學美國為志向的學術人才。16加上當時臺灣的政治高壓、臺美經 濟的不對等、研究機構貧乏、難以發揮所學及留學風氣壓力等種種因素使這些菁 英份子,尤其是隨著國民黨來臺的外省知識份子與下一代都選擇以美國為留學首 選對象。17 對於當年臺灣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而言,能夠留學美國成為人生實現夢想的 必經之路,「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這句話在當年的臺灣社會而言 並無諷刺之意,反而是充滿著欽羡之情,當時學者方東美就批評這種現象:「臺 灣的教育根本是殖民地教育」。18 正如學者陳光興回顧戰後臺灣知識階層在這個深受美國影響的大環境下共 通的人生軌跡: 「1960 年代成形的美國夢造成的深遠影響,沒法脫離全球冷戰與 兩岸分斷來理解,知識人身上承載預先被搭好的階梯,一步步麻木 不仁地走著,小學、中學、大學、出國讀書,留學等於留美。到我 這代的留學生(1980 年代) ,就這麼跟著前人走了二十年的路,無. 何政廣,〈1950-80 年美國文化與臺灣記憶與觀察〉,收入美國在臺協會《1950-1980 美國 人在臺灣的足跡》(臺北市:美國在臺協會,2011,)頁 102。 15 尉天驄,〈序一:紫藤廬與周德偉先生〉,周德偉,《落筆驚風雷--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 滴》(臺北市:遠流,2011),頁 7。 14. 16. 根據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廿年來我國留學教育之研究》報告指出,近廿年來,政府核准出. 國留學人數共五萬兩千六百十三人,出國留學以去美國居絕大多數,佔百分之八十。引自〈核 准出國留學人數 廿年來達五萬餘人〉 ,《聯合報》 ,民國 70 年 6 月 3 日,第 2 版。 陳福仁策劃,《美國夢 留學情:臺灣人的美國留學故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美國中心, 2012 年 8 月),頁 18。 18 尉天驄,〈序一:紫藤廬與周德偉先生〉,周德偉,《落筆驚風雷--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 滴》,頁 7。 27 17.

(32) |. 意識地走著。」19 在當時數以千計留學美國的高等教育人才大部份都選擇留在美國歸化美國 國籍,其餘選擇返國服務的留美學生幾乎都被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社會視為喝過洋 墨水的菁英而另眼相看,許多留美學生成為政府官員或在高等教育機構任職,這 種現象引起當時社會部份人的反感,譏諷為「留美學人公害」。20 這股親美的情緒不是沒有受到反對,包括《中國時報》 、 《聯合報》 、 《自立晚 報》與《夏潮》不分立場的平面媒體都對於民間「崇洋」(實際上是崇美)的風氣 都有所抨擊,這些輿論對於美國文化的報導與評論可以分成三個層面來看,一是 對於「洋文」--英文取代中文的戒懼,例如在《中國時報》 、 《聯合報》 、 《自立 晚報》的專欄與副刊不時出現批評「洋文」--英文氾濫的程度,例如下列批評: 「本國人製造的內銷產品,何以不寫中國字?……如新興工業之電 氣產品--電視、收音機等等,其開闢及各項調整機鈕,只寫上 英文字母記號,一個中國字也沒有。」21 「若是為了嚇唬國人,或具有崇洋心理,說兩句英文,用以炫耀親 朋或傲其妻孥,則更品流日下矣!」22 「中國童子軍對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不講『謝謝』,偏要講『Thank You』,可見今天的教育不無問題。」23 「洋文說得起勁,口沫亂飛,洋洋得意,此種情況雖無挨揍的危險, 但總不免有受到『無恥』二字的譏評。」24 「跟美國人交談,又有什麼值得炫耀的?這不是典型的西崽是什. 陳光興,〈推薦序:被「美國主義」附身的東亞主體性〉,吉見俊哉著,邱振瑞譯,李衣雲、 李衣晴校譯,《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臺北:群學,2013),頁 xii。 20 由於國民黨政府長期重用具有留美資歷與旅居美國的知識份子引發臺灣社會反彈,自 1970 年 代後期臺灣社會就出現此一貶詞表達對此現象的不滿,惟原始出處已不可考,參閱林濁水,〈綠 卡攻防戰〉,《美麗島》第一卷第二期,頁 15。 21 野人,〈如此崇洋〉,《中國時報》,民國 60 年 2 月 18 日,第 10 版。 22 〈假洋鬼子〉,《聯合報》,民國 59 年 7 月 13 日,第 3 版。 23 〈教育問題在那裡 蔣院長舉一實例 崇洋思想 根深柢固 若干缺失 必須改革〉,《聯合報》, 民國 65 年 2 月 28 日,第 2 版。 24 林慈,〈說洋文〉,《自立晚報》,民國 60 年 12 月 6 日,第 9 版。 28 19.

(33) |. 麼?」25 「明明是中國人,偏要喝口『洋墨水』。」26 這種對於英語「入侵」甚至可能取代國語的恐懼使許多人士都明確表示對這 種「以夷變夏」的文化恐懼心理。同時也對喝「洋墨水」的「西崽」留美學人的 批判。 二是抨擊美國的流行音樂、嬉皮文化對於臺灣青少年的影響,隨著 1960、 70 年代美國流行文化的影響,臺灣青少年世代也跟上這股風潮而出現許多「奇 裝異服」如蓄長髮、喇叭褲等不為當時主流社會價值觀所認同的行為。 《中國時 報》 、《聯合報》兩報的評論和專欄中對於這股文化現象均表示反感,而且措詞 相當強烈,例如: 「披頭散髮,衣冠不整,瘋狂的音樂和舞蹈,除了使你自己越來越不像 一個中國人,甚至不像一個人之外,又有什麼用呢?」27 「中國人的服飾,可以說極為高雅,舉世無雙。為什麼要學洋人袒胸露 背?至於男人蓬頭散髮,衣服陰陽怪氣,更是崇洋心理作祟。……西方 國家已經被這種病毒侵蝕,而病毒正向東方蔓延,我們應即早為年輕人 打預防針,才能倖免於難。」28 「我們身在臺灣,這是反共的根據地,我生在今日,這是反共的大時代。 如果我們在此時、在此地,竟不惜浪費寶貴外匯,重金禮聘所謂『超級 巨星』來表演什麼『滾』,這不是自由,而是自虐。」29 「學黑人歌星狂吼,不知自己心裡是何種感想,黃面皮人而有美國黑人情 感,實在是不可思議。」30. 韋偉,〈侏儒?西崽?〉,《自立晚報》,民國 64 年 12 月 23 日,第 9 版。 〈黑髮黃膚 滿口 ABC 硬把子女送到洋學校〉,《自立晚報》,民國 67 年 12 月 10 日,第 2 版。 27 于大成,〈作個現代青年〉,《聯合報》,民國 61 年 3 月 19 日,第 13 版。 28 〈正其顏色,肅我衣冠 畫家藍蔭鼎 尊「黃」攘夷論〉,《聯合報》,民國 61 年 10 月 2 日, 第 8 版。 29 〈滾〉,《聯合報》,民國 65 年 3 月 10 日,第 3 版。 30 王爾敏,〈謳歌遷流見世風〉,《聯合報》,民國 66 年 8 月 14 日,第 12 版。 29 25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行業: 運輸服務業 – 陸運服務業 保留類別: 國民待遇(投資第10.03條) 法規措施: 2003年7月2日公路法第35條. 說明:

為釐清中華民國(臺灣)對第 12.04 條所為之承諾,提供金融服務之法人機

8 Reglamento que Regula las Actividades de las Empresas Arrendadoras de Vehículos Automotrices y Acuáticos (Rent a Car) , published in La Gaceta No.. Reglamento de Guías

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或中華民國台灣製造,...但輸往美國以外之無邦交國 家或地區者,得標示台灣製造或同義之外文」規定,廠商出口本國產製之貨品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為使本協定更明確,第 10.04 條及第 11.03 條亦不適用於任何 現行或未來以促進經濟發展為目的之國際合作計畫。.

儘管佛教在花蓮開始萌芽成長,但這種佛教是呈現著濃厚的日式殖 民情調,信徒多為日本民眾,信奉日本佛教的臺灣人極少 3

一、工業革命與19世紀社會背景 二、工業革命對設計環境的影響 三、平面設計的新形式與新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