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70 年代中華民國的內外困境與移民美國風潮

第二章 戰後臺灣人移民美國風潮的背景

第三節 1970 年代中華民國的內外困境與移民美國風潮

1970 年代,照新聞記者王景弘的說法,對國民黨政府和臺灣社會來說都是

「危疑震撼的年代」,因為國際強權的分合影響到「國民黨政府的生存,和臺灣 人民的前途」。53

當時深陷越戰泥淖的美國在瞭解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分道揚鑣的情 況下,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與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 (Henry Alfred Kissinger)決定不顧臺灣方面的反對,開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外 交接觸以牽制蘇聯。美國的政策改變讓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擺脫國際外交孤立,

但是卻讓中華民國走向了外交孤立。54

進入 1970 年代以後,國民黨政府就強烈的感受到國際強權政治的冷酷現 實,先是 1971 年 10 月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2 年初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華 人民共和國,並與當時中國總理周恩來共同發表《上海公報》以及隨後日本與中 華民國斷交。國民黨政府不僅失去了國際的合法地位,也引發了一連串邦交國與

51陳光興,〈推薦序:被「美國主義」附身的東亞主體性〉,吉見俊哉著;邱振瑞譯,李衣雲、

李衣晴校譯,《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頁 xii。

52王育德著;李明宗等譯,〈台灣的綠卡〉,《王育德全集 13:蔣政權統治下的台灣》,頁 134。

53王景弘,《列入紀錄:危疑年代(1970-1973)的台灣外交私密談話》(臺北:玉山社,2013 年 6 月),頁 10。

54 Xia Yafeng,, Negotiating with the enemyU.S.--China talks during the Cold War ,1949--

1972(Bloomingt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2006), pp.144.

37

之斷交的外交危機。55

這些外交挫敗突顯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在國際外交上的此消彼 長。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的代表性與合法性逐漸被國際社會所接納,就意味 著過去代表中國正統政權的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逐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 代,甚至有被國際社會邊緣化的危險,56甚至會引起對內統治的不穩定:

「被國際孤立,『中華民國』的招牌不管用,國民黨統治的正當性,

遭到更多質疑。隨著本土反對勢力的增長,外省人獨佔的權力結 構,已必須調整。」57

面對一連串的外交挫敗引發的社會不安,國民黨政府也被迫作出回應,例如 行政院長蔣經國試圖以所謂的「吹台青」(大量起用臺籍年青菁英)政策與革新保 臺等作為穩定臺灣社會的措施。學者王振寰概括了國民黨政府回應統治危機的策 略:

「在失去了外在的支持,而對內又有國家與社會的明顯隔離時,國 民黨政府所採取的策略是強化對內的合法化,積極尋求社會更大的 支持,以維繫其統治。這開啟了國民黨政府『臺灣化』與『本土化』

的時期。」58

雖然國民黨政府透過一連串改革以穩定社會民心,但是 1975 年南越淪亡與 作為中華民國與國民黨象徵的年邁強人蔣中正的去世再次引發臺灣各界對臺灣 未來前途的不安、焦慮和恐慌:

「那年,而共黨氣焰高漲,高棉、越南、寮國一個個淪陷,菲律賓、

泰國相繼承認中共,北韓有南侵之勢。而臺灣則又剛接二連三遭受 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尼克森彷大陸的打擊,人心更形惶恐和孤

55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從威權體制過渡〉,羅金義、王章偉主編,《解構東亞現代化:

奇跡背後》,頁 151-152。

56王景弘,《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頁 396。

57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新北市新店區:衛城,

2013 年 10 月),頁 46。

58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從威權體制過渡〉,羅金義、王章偉主編,《解構東亞現代化:

奇跡背後》,頁 152。

38

39

40

41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普查局(1950 至 1964 年)、美國移民歸化署(1965 至 2000 年)。

轉引自龍文彬、黃國枏,《臺灣及兩岸三地華人人口推估方法-理論建構與實證 探討(以美國為例)》,頁 26。

從圖表 2-2 的數據來看,1971至 1980 年臺灣移民就比前十年(1961——1970) 暴增超過三倍以上,這個數據比表 2-1 的數據更真實的反映出當年臺灣人移民美 國風潮的全貌。

圖表 2-1 與圖表 2-2 提供的數據顯示出當時臺灣社會的不安以及向外尋求未 來的前途,特別是在 1970 年代後半期的大幅增加反映臺灣社會對臺灣前途的不 確定感和徬徨迷茫。

即使不從圖表的數字變化來看,美國駐臺外交官在 1970 年代和臺灣不同階 層的人士交流時,也注意到臺灣社會的這股移民現象「許多受到教育的臺灣人都 在想盡辦法離開臺灣」、「到處都在談論資金外流美國和其他國家。」65美國華裔 學者趙曉劍(Zhao Xiaojian,音譯)在研究 1970 年代的美國華裔移民時也指出許 多出身臺灣的菁英份子在這段時期移民美國的動機主要是出於對臺灣政治前景 的不安。66

國民黨政府在 1987 年出版的官方研究報告《我國人民外移問題的現狀與政 策》在回顧 1980 年代之前的臺灣移民趨勢時也隱晦地承認這股移民風潮對臺灣 的負面影響:

「移民的動機會有往外發展及逃避現實等兩種不同的意思,後者往 往起於對國內各種條件失去信心與喜好。若有眾多的人移民國外,

表示對國內環境條件失去信心與喜好者也眾多,連帶也影響國人產 生信心危機,包括失去對社會經濟面以及其他層面的信心等。當國 內居於較上階層的人士也移民時,引發信心危機的作用就相對較

65王景弘,《列入紀錄:危疑年代(1970-1973)的台灣外交私密談話》,頁 153、202。

66 Zhao Xiaojian, Asian American chronology : chronologies of the American mosaic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c2009),pp.66-90.

42

大。」67

這股移民美國風潮不可避免引發臺灣社會的不安,臺灣社會當時臺灣媒體在 南越亡國前後對於南越政府官員紛紛逃亡出國的報導仍記憶猶新。在許多臺灣民 眾眼中這股現象簡直是南越亡國的歷史重演,刺激了臺灣社會基於長期歷史經驗 與國際現實所引發被拋棄的「孤兒感」。68這股集體情緒透過對於「牙刷主義」者 的強烈反感表達出來。隨著臺灣逐漸陷入「受困社會」(impacted society)的困境 時,輿論對於「牙刷主義」問題的態度就越來越激烈。

關於當時臺灣輿論如何看待這股移民風潮的反應,是接下來第三章與第四章 論述的重點。

67謝高橋計劃主持,《我國人民外移問題的現狀與政策》,頁 178。

68林徐達,〈當代臺灣「懷舊」氛圍之詮釋:歷史悲情、集體經驗與雜揉認同〉,收入吳天泰主 編,《多元文化》(臺北市:二魚文化,2008 年 9 月),頁 128。

43

第三章 「中美斷交」宣佈前臺灣平面媒體對「牙刷主義」的爭議

隨著 1970 年代中華民國在外交上的一連串挫敗,加上 1975 年南越淪亡的衝 擊,使臺灣民眾對臺灣前途產生不確定感而促進移民美國的潮流,而這個現象在 1978 年臺美斷交宣佈時達到頂點。臺灣社會對於時局的憂慮所帶來的不安感使 臺灣成為一個「受困社會」(impacted society),累積的這股壓力投射在臺灣輿論 對移民美國人士的批判。

這股移民美國的風潮(也就是俗稱的「牙刷主義」),當時臺灣輿論都予以強 烈責難,特別是針對這些試圖移民美國的人士當中的公務員、富人跟國民黨黨政 人士,後者(國民黨黨政人士)的敏感性使輿論在報導、議論這個議題時呈現相 當微妙的氛圍。

本章以當時不同立場的臺灣平面媒體對於「牙刷主義」問題的報導、態度進 行分析,探究當時不同立場的平面媒體如何看待此一現象,以及當時輿論所呈現 的社會氛圍。

本章所選定的時間範圍從 1976 年國家圖書館館長諸家駿雙重國籍事件到 1978 年 12 月 16 日臺美斷交宣佈之前。

本章第一節先以諸家駿雙重國籍事件之前國內輿論對綠卡問題的報導和態 度;第二節以諸家駿雙重國籍事件的前後過程所引發的國內輿論爭議為主;第三 節則是以臺美斷交宣佈之前臺灣平面媒體對綠卡問題爭議的報導進行分析。小結 則是對於前述兩節的探討綜合作為本章的結論。

本章希望透過不同立場的平面媒體對「牙刷主義」問題的報導,評論來分析 當時臺灣平面媒體在這段時間對於「牙刷主義」問題的不同態度和背後的政治意 涵與當時的社會氛圍。

44

第一節 「牙刷主義」問題初期平面媒體的報導

國民黨政府自南京時期以來即相當重視公眾輿論,透過各種方式企圖影響 媒體,尤其是 1949 年國共內戰失利遷臺後,對媒體的控制越發嚴厲。1除了黨營 的《中央日報》之外,當時臺灣兩大媒體《中國時報》與《聯合報》更是和國民 黨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僅有《自立晚報》被視為自由派的主流平面媒體。

但是隨著 1970 年代黨外力量的逐漸興起,黨外媒體如《臺灣政論》、《美麗 島》、《夏潮》等相繼創刊,形成國民黨控制的主流媒體輿論以外的另一種不一樣 的聲音。許多過去被視為敏感的話題,例如蔣中正身後臺灣政局可能的變化、對

「萬年國會」的批評……等都成為黨外雜誌,乃至於如《新聞天地》這樣親國民 黨雜誌所討論的議題,儘管是以迂迴、隱晦的方式來討論這些議題,卻也顯示出 國內媒體對國內敏感政治議題態度的轉變。2不過 1975 年末的白雅燦事件仍顯示 出國民黨政府對於牽涉到自身的政治議題的容忍度仍然相當有限。

1975 年 10 月參與競選臺北市立法委員增額選舉的黨外候選人白雅燦在競 選期間曾印製大量傳單向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公開提出二十九個問題,希望蔣 經國能夠公開向全臺灣民眾作出答覆,這些問題都觸及到蔣氏家族和國民黨黨國 體制的痛處,其中一個問題是「為何蔣經國先生不率先將其女兒及女婿從美國召 回臺灣,以示決心與我一千五百萬臺灣住民共生死,而杜臺灣大小官員開溜美國 當寓公之大門?」3

白雅燦的舉動首次將「牙刷主義」問題公開向國民黨政府質詢,並直接要求 位居最高權力中樞的蔣經國直接向全國民眾回覆,白雅燦的勇氣在當時的情況來 看不可謂不驚人。但是國民黨政府不僅不回應白雅燦的提問,就連各大平面媒體

白雅燦的舉動首次將「牙刷主義」問題公開向國民黨政府質詢,並直接要求 位居最高權力中樞的蔣經國直接向全國民眾回覆,白雅燦的勇氣在當時的情況來 看不可謂不驚人。但是國民黨政府不僅不回應白雅燦的提問,就連各大平面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