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章節架構

本文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三章:第二章「1970 年代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

50李祖琛,《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1986 年 1 月,頁 84。

51參閱許雪姬主編,《台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頁 606。

52古淑芳,《臺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頁 55-71。

53彭琳淞,〈黨外雜誌與臺灣民主運動〉,《20 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 文集》(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4),頁 724-725。

21

背景」本章先對 1970 年代臺灣移民美國現象的背景做綜括式的介紹,分別介紹 戰後臺灣移民美國的背景、當時臺灣的社會環境與中華民國在 1970 年代外交危 機所造成的影響。第三章「中美斷交宣佈前臺灣平面媒體對「牙刷主義」問題爭 議的報導與態度」探討當時不同立場的臺灣媒體對於這股移民美國風潮的態度,

特別是在 1976 年「牙刷主義」問題正式浮上檯面後,在這些報導所呈現出臺灣 社會與國民黨政府如何因應這股移民美國風潮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第四章 「中 美斷交宣佈後臺灣平面媒體對「牙刷主義」問題爭議的報導與態度」將從中美斷 交期間到 1980 年為止臺灣媒體與國民黨政府對於「牙刷主義」問題的報導、態 度的變化進行分析,探究當時不同立場的媒體如何看待此一現象。希望透過不同 立場的媒體對移民美國現象的報導、評論來分析當時親國民黨政府輿論和黨外媒 體對於移民美國風潮的態度和背後的政治意涵。

在最後的結論部份,筆者將總結上述章節,對 1970 年代臺灣媒體對於移民 美國風潮的關注所引發國內社會的影響做一綜合性的評論。

22

23

1 「太空人家庭」(Astronaut family)也就是跨國移動研究者所說的「候鳥家庭」(Migratory family),

是指亞裔家庭移民到西方國家,父親回到原居地工作,而母親帶著孩子留在國外接受西方教育,

有時甚至雙親皆返回原居地僅留下孩子在外地求學。因父母或孩童如候鳥般定期飛往兩地。香港 的「太空人家庭」一詞始於 1984 年英中兩國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決議將香港主權在 1997 年 7 月 1 日轉移給中國之後引發香港民眾新一波的移民潮,當時許多人將家屬安置在西方國家後隻身 返回香港工作,當時香港媒體將這種現象稱為「太空人」,意指太太與孩子不在身邊獨自一人留 港。參閱 Ronald Skeldon,”Emigration,Immigration and Fertility Decline:Demographic Integration or Disintegration,” in Sung Yun-Wing and Lee Ming-kwan(eds.) 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

1991.(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1) ,pp.233-258.

2 裸體官員,簡稱「裸官」,是指配偶和子女非因工作需要均在國(境)外定居或加入外國國籍,

4 Carl L. Bankston, III, Danielle Antoinette Hidalgo(eds), Immigration in U.S. History (Pasadena, Calif. : Salem Press, c2006).

24

由於受到過份的尊崇養成其傲慢自大、隨意議論臺灣內部事務的態度。5

儘管林濁水對這股移民風潮的觀察有其主觀意見,甚至是帶有成見的刻板印 象,但是也反映出不少臺灣民眾對這股移民美國風潮的看法。

進入 1970 年代之後,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處境日益艱難,許多菁英紛紛將 家人、財產轉移到美國,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在臺灣內部,基於認同中華 民國的國族情緒和正在興起的臺灣鄉土意識這些不同思潮對於臺灣社會流行的

「牙刷主義」現象各自提出不同立足點的批判和解讀。

這個現象也是基於戰後臺灣在國民黨黨國體制親美的結構與 1970 年代國民 黨政府在外交上嚴重挫敗相互作用的結果。正如日後僑委會在回顧這股移民美國 風潮時承認國際外交挫敗是造成移民潮的原因:

「……真正大規模移民始自 1970 年代中期以後,其主要原因是臺 灣在國際政治上之挫敗。1971 年退出聯合國及 1979 年中美斷交,

是造成推動移民的重要因素。」6

本章從美國對戰後臺灣社會文化的影響、外省族群的流亡經驗造成的影響、

國民黨 1970 年代的外交挫敗、臺灣鄉土意識的興起等面向進行論述,從當時的 時代背景與氛圍來看這股移民美國風潮的成因。

第一節 美國對戰後臺灣社會的影響

美國在 1949 年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大勢已去以後,決定採取靜觀其變的 態度,等「塵埃落定」(let the dust settle)以後再決定是否承認中國共產黨的新政權,

直到 1950 年 6 月 25 日韓戰爆發才讓美國逐漸改變對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的政策。

7但是在美國眼中,國民黨政府與臺灣始終只是牽制中國共產黨的戰略籌碼,而

5林濁水,〈綠卡攻防戰〉,《美麗島》第一卷第二期(臺北市:美麗島雜誌社,1979 年 9 月),

頁 14-15。

6龍文彬、黃國枏,《臺灣及兩岸三地華人人口推估方法-理論建構與實證探討(以美國為例)》(臺 北市:僑委會,2002),頁 27。

7 Nancy Bernkopf Tucker, Patterns in the dustChinese --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Recognition

25

非跟日本、西德一樣的「盟邦」。8

隨著臺灣在 1950 年 6 月 25 日韓戰爆發被美國納入民主反共陣營之後獲得美 援的支援,對於國民黨政府來說,美國政治上的支持與美援源源不絕的湧入成為 維持它政權存續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正如學者王振寰所指出的:

「美國政府每年約付出 1 億 6 千 7 百萬美元的軍事援助給國民黨政 府。除了直接的軍事援助之外,美援還包括另一項目--經濟援 助。這部分美援共支付了約 15 億美元,每年大約 1 億美元左右。

在 1950 到 1965 年的美援期間,美國政府每年替國民黨政府支付了 60.8%--70.15%的軍事費用。換句話說,國民黨軍費的主要來 源並不是來自臺灣社會,而是來自美國!

除了在軍事、財政上大大的解決了國民黨的困難之外,美國也 全力支持國民黨政府只佔有臺灣一省,而中共佔了全中國大陸,但 在戰後美國的霸權時代,美國對國民黨的支持,使得國民黨政府在 國際上仍代表全中國,在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上仍佔有一個席次,

在國際上仍『合法』的行使一個主權國家的權利。」9

大量的美援成為台灣經濟起飛的動力,同時美國的消費文化也影響了臺灣社 會文化,並且因為民眾和留學生多選擇美國為移民和留學的首選對象,而加劇了 這股對於美國一切事物充滿憧憬的臺灣社會氛圍。

「崇洋」在十九世紀末的中國已經成為文化界與輿論所關注的焦點,關於這 個文化現象,已經有許多研究者從文化史、心態史的角度進行探討。隨著美國在 中國的影響日趨重要,美國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逐漸成為中國追求「洋化」的 主要對象。10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在軍事、政治、經濟等重要層面都受到美國影響,

Controversy,1949--1950(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8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市新店區:衛城,2011 年 10 月)。

9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從威權體制過渡〉,羅金義、王章偉主編,《解構東亞現代化:

奇跡背後》(香港:牛津大學,1997),頁 144-147。

10相關論述請參閱汪一駒著;梅寅生譯,《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台北市:久大,1991)。瑪 雅主編,《美國的邏輯,中國可否複製?》(香港:三聯,2012)。唐納德‧E‧大衛斯(Donald

26

E. Davis)、尤金‧P‧特蘭尼(Eugene P. Trani)著;馬建標等譯,《誤讀異邦:20 世紀美國人 與中國、俄國的關係》(Distorted Mirrors: American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Russia and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臺北:獨立作家,2014)。

11關於國民黨政府遷臺後和美國之間的關係,請參閱黃榮華,〈近五十年來中美外交關係之演 變〉,中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74 年。簡美雯,〈由『相互依存』概念檢 視美援時期之中美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79 年。林君成,〈中美共 同防禦條約始末之研究〉,國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 84 年。

12 關於美國在冷戰時期基於防堵共產主義的考量所進行的文化交流活動,詳見弗蘭西絲.桑德斯 (Frances Stonor Saunders)著,曹大鵬譯,《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Who paid the piper? the CI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北京:國際文化出版,2002)。

13關於美國在冷戰時期和臺灣的文化交流活動,詳見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 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第 31 卷第 1 期(台北市:中研院歐美所,民國 80 年)。

趙綺娜,《文宣與難民援助,一九五0年代美國對華公共外交》(台北,2007)。Ena Chao, "The United States as Present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in Taiwan, 1952-2000"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Interaction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27

到美國這塊土地。」14

除了政治之外,社會、經濟等各層面也同樣受到美國的影響,「不可避免地 使當時的教育、文化產生『類殖民地』的現象」。15在社會上,美軍的進駐刺激臺 灣大都會觀光業、商業的繁榮;在教育上,美援對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茲助,

培養出許多以留學美國為志向的學術人才。16加上當時臺灣的政治高壓、臺美經 濟的不對等、研究機構貧乏、難以發揮所學及留學風氣壓力等種種因素使這些菁 英份子,尤其是隨著國民黨來臺的外省知識份子與下一代都選擇以美國為留學首 選對象。17

對於當年臺灣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而言,能夠留學美國成為人生實現夢想的 必經之路,「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這句話在當年的臺灣社會而言 並無諷刺之意,反而是充滿著欽羡之情,當時學者方東美就批評這種現象:「臺 灣的教育根本是殖民地教育」。18

正如學者陳光興回顧戰後臺灣知識階層在這個深受美國影響的大環境下共 通的人生軌跡:

「1960 年代成形的美國夢造成的深遠影響,沒法脫離全球冷戰與 兩岸分斷來理解,知識人身上承載預先被搭好的階梯,一步步麻木 不仁地走著,小學、中學、大學、出國讀書,留學等於留美。到我 這代的留學生(1980 年代),就這麼跟著前人走了二十年的路,無

14何政廣,〈1950-80 年美國文化與臺灣記憶與觀察〉,收入美國在臺協會《1950-1980 美國 人在臺灣的足跡》(臺北市:美國在臺協會,2011,)頁 102。

15尉天驄,〈序一:紫藤廬與周德偉先生〉,周德偉,《落筆驚風雷--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

15尉天驄,〈序一:紫藤廬與周德偉先生〉,周德偉,《落筆驚風雷--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