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西方諺語有云:「在船沉沒之前,老鼠是第一個跳船的。」當 1970 年代的一 連串外交危機打擊下,中華民國這艘船顯得前途未卜,許多人急著想離開這艘 船;在這些人當中有一些人在離開的同時,仍不忘利用自身的權力、地位為自己 牟取利益,更奇特的是這些人竟然是中華民國這艘「渡船」的統治菁英。而 1976

--1979 年間的平面媒體和黨外雜誌如何呈現當局態度和當時報章雜誌的態度 和社會氛圍?

先從本文所選定的主流平面媒體和黨外雜誌來看,表面上看起來,所有不 分立場的臺灣平面輿論對於「牙刷主義」問題是一致表達反對。正如前述第三章 所提到學者倪炎元指出的不同立場的媒體雖然在某一議題上產生共識,「最終仍 然會產生裂變而各自進行區分與選擇」。從本文所選定的不分左右、中華民國派 或臺灣意識派的臺灣平面輿論在反對「牙刷主義」者的一致立場再到後來中華民 國派與臺灣意識派對於「牙刷主義」者的批判觀點的分歧,可以看出倪炎元的看 法是適用於 1970 年代後半臺灣平面輿論對「牙刷主義」問題的立場與態度。

從《中央日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三份黨營報紙或親國民黨報紙來 看,儘管都處於國民黨政府的直接或間接控制,在許多問題的「立場」看似一致,

不過更進一步檢視可以看到更多的歧異。例如國民黨平面媒體面對「牙刷主義」

問題的態度並不一致,《中央日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三份黨營報紙或 親國民黨報紙當中以《聯合報》對於此一問題的態度最為積極;不斷以中華民國 的傳統愛國觀點對「牙刷主義」問題加以批評,認為國家處境艱困,不應該縱容 這些高官巨賈「腳踏兩條船」的行徑。反觀《中央日報》、《中國時報》倘若不是 毫無相關評論就是持較為寬容的態度,認為不能在批判綠卡問題的同時將海外學 人、美國華僑和那些投機份子一概而論。

90

不過,即使《聯合報》在「牙刷主義」問題如此積極,但是在某些敏感的時 刻,例如行政院在 1980 年 11 月發佈「牙刷主義」問題暫緩處理時,《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一致地未加以報導或評論。顯示出在某些情況下《中 央日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三份黨營報紙或親國民黨報紙對於「牙刷主 義」問題以及背後涉及的特權力量時不得不一致噤聲的處境。

至於被視為自由派的《自立晚報》態度較《聯合報》更為激烈,對於這些持 有綠卡者大加撻伐,批評其對國家缺乏忠誠,不斷呼籲國民黨政府儘速拿出魄力 處理「牙刷主義」問題。但是國民黨政府屢次消極以對的態度使《自立晚報》對 於國民黨政府從期待轉為失望,因此對「牙刷主義」問題的批評對象在 1980 年 以後出現變化,開始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國民黨政府的不作為。

另外親國民黨雜誌如《新聞天地》和黨外雜誌如《臺灣政論》、《美麗島》對 於綠卡問題的態度,儘管雙方都嚴厲抨擊「牙刷主義」者,但是是各自基於不同 的認同意識的出發點進行批判。

《新聞天地》對國民黨政府苦口婆心的呼籲,以及和《聯合報》一樣以中華 民國的保守愛國觀點表達對「牙刷主義」者的批判。儘管到了 1970 年代末期,《新 聞天地》也對於國民黨政府的消極作為感到失望。

不過相較於《新聞天地》,黨外雜誌對於「牙刷主義」問題批判的力道更甚 於《新聞天地》和主流平面媒體,這些黨外雜誌不僅抨擊國民黨政府的推諉、拖 延態度,更抨擊這些綠卡持有者只是將臺灣視為「暫時棲身的工具--渡船--

罷了!」1這些對於綠卡持有者背棄自己的鄉土的抨擊,顯示出受到當時「臺灣 意識」思潮的影響,同時也暗喻國民黨政府的「外來政權」性質。這一點從 1975 年的《臺灣政論》、1976 年的《夏潮》一直到 1979 年林濁水於《美麗島》發表 的〈綠卡攻防戰〉可以看到其延續性。

從臺灣主流平面媒體在 1976 到 1980 年之間關於綠卡問題的報導中可以看出 輿論對此一問題的變化。在 1979 年之前輿論批判的對象多集中在被懷疑持有綠

1林濁水,〈綠卡攻防戰〉,《美麗島》第一卷第二期,頁 12。

91

卡的所謂「特權份子」,但是隨著國民黨政府在處理「牙刷主義」問題所表現出 的敷衍、推諉使輿論在 1979 年後對「牙刷主義」問題的義憤填膺逐漸轉變分化 為無可奈何的消極態度以及把批評的矛頭指向國民黨政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林 濁水在《美麗島》發表的〈綠卡攻防戰〉。不過隨著 1979 年末「美麗島」事件以 及隨後國民黨政府對臺獨運動和臺灣意識的迫害與壓制,使臺灣意識派在 1979 年以後的「牙刷主義」問題爭議上處於「失聲」的狀態。

本文所選定的報章雜誌中所呈現的國民黨政府對於「牙刷主義」問題的處理 態度是曖眛的。從諸家暨事件開始,國民黨政府就宣稱為了廣納海外學人返國服 務或拉攏海外僑胞起見不應深究此一問題,隨著爭議的擴大,反而不斷看到國民 黨高官出來為政府內部的「牙刷主義」者緩頰、辯護。從 1976 年教育部長蔣彥 士甚至聲稱只要具有雙重國籍的官員具有「友好」國家國籍並無不可;1978 年 行政院長孫運璿說:「不必以綠卡問題斷了這條路」;1979 年臺灣省主席林洋港 更說:「如果一再堅持對綠卡偏頗看法,反而會中了共匪伎倆」。照林濁水的說法,

國民黨對於「牙刷主義」者確實多所「正面照顧」。

面對輿論於 1970 年代中期以後每年都要求徹查政府官員具有雙重國籍者 和資金外流情形的呼聲,國民黨政府雖然一再信誓旦旦地保證要調查相關情形,

卻一直沒有下文,也不公布調查結果,「最後多數是會變成空打旱雷」。2甚至到 了 1980 年 11 月,國民黨政府索性宣佈「持有『綠卡』擔任公職,既無外國國籍,

政府暫不限制」。為暫緩處理「牙刷主義」問題定調。

更有甚者,國民黨官員不僅反擊那些質疑政府處理態度消極的人「中了共匪 伎倆」,甚至還逮捕向國民黨政府公開質疑「牙刷主義」問題的黨外人士,例如 1975 年末黨外人士白雅燦的遭遇就是最著名的例子,要不然就是將揭露高級民 代家人持有綠卡的黨外雜誌如《富堡之聲》查禁停刊。種種欲蓋彌彰的行徑,實 在令人不得不懷疑國民黨政府和這些持有綠卡的高官巨賈之間是否有不為人知

2李明誠,〈高官巨賈在美置產設籍的種種〉,《夏潮》第二卷第五期(台北:夏潮,1976 年 5 月),頁 31。

92

的特殊關係?或許正如日後《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在評論 2008 年國民黨總統 候選人馬英九的綠卡爭議時所言:

「綠卡事件發生後,中國國民黨的菁英,最近群起有個很奇怪的舉 動,他們紛紛出來表態自己也曾擁綠卡,藉以將馬英九擁有綠卡視 為理所當然!

這群國民黨人不自覺構築出一個敗逃來台的階級圖像,那就是 國民黨權貴盡將子女送往國外,反共抗俄則做為奴愚老兵的教條工 具。

當這群人陸續站出來時,大家才驚覺,原來國民黨這些從政當 官的,拿綠卡的比例還真高!這個綠卡黨執政五十年教育人民愛國 主義的背後,竟然特定族群是留有後路的。 」3

如果照上述媒體記者所言, 1970 年代存在於國民黨政府內部的「牙刷主義」

問題顯然比當時臺灣平面媒體披露的還要嚴重,也間接證明當年黨外雜誌影射國 民黨政府包庇「牙刷主義」者的指控並非空穴來風。4

至於當時臺灣社會又是如何看待「牙刷主義」問題?這方面可以從兩個角度 來觀察。

從這些輿論所反映的社會氛圍顯示出當時民眾對於「牙刷主義」問題的態度 多持反對意見,不斷予以譴責或呼籲持有綠卡的高官巨賈「迷途知返」。反映出 民眾產生強烈的恐慌而產生的「獵巫心態」投射到這些綠卡持有者身上,將後者 視為背棄國家的「叛徒」而加以責難。正如前述所提到的研究者林徐達所指出的

「牙刷主義」問題挑動了臺灣社會最敏感的神經--被拋棄的「孤兒感」。而當 時臺灣面臨接連不斷的外交危機所引發的前途危機更是將這股恐慌推波助瀾。正 如研究歐洲近代獵巫現象的著作《獵殺女巫》所指出當時歐洲獵巫現象的複雜的

3鄒景雯,〈誠實 總統候選人的基本要求〉,《自由時報》,2008 年 2 月 23 日,A3 版。

4壹週刊〈恥辱!美 7.1 追稅砍向馬英九 台灣總統要向美國納稅〉報導,包括台北市長郝龍斌、

前台北縣長周錫瑋、前立委李慶安等,都曾因擁有綠卡引發爭議。參閱《壹週刊》第 677 期(台 北:壹傳媒出版,2014 年 5 月 14 日)。

93

背景:

「歷史上新的進展階段總是會導致身份認同的混亂,十六世紀擴張 西方版圖的領導者面對了道德、經濟、政治上前所未有的新挑戰,

這造成了林.懷特所稱的『焦慮年代』。」5

面對社會危機,十六世紀的歐洲社會選擇以獵巫來發洩危機的壓力。而同樣 面臨危機的 1970 年代臺灣社會,「牙刷主義」者也成為輿論眼中發洩危機壓力的 對象,不過,諷刺的是,儘管大家都對「牙刷主義」問題高度敏感,卻不曾見到 任何有名有姓、有背景的「牙刷主義」者被國民黨政府當局推出來成為輿論發洩 怒火的代罪羔羊,甚至國民黨政府當局還會透過或明或暗的方式來庇護那些有背 景的「牙刷主義」者。使得「牙刷主義」問題在 1970 年代的臺灣社會成為人人 喊打,卻沒有具體對象做代罪羔羊成為社會集體譴責對象的奇特社會問題。

更弔詭的是在同一時期,移民美國的風潮並未因此消退,反而隨著臺灣國際

更弔詭的是在同一時期,移民美國的風潮並未因此消退,反而隨著臺灣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