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步驟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範圍

台灣依據專利法第二條之規定,係分成發明、新型與設計專利三種。而在 TWTM 交易平台上此三種專利均有上傳,本論文係以發明專利為標的,並以民 國 98 年至 101 年共四年之 TWTM 平台上傳資料中篩選出有上傳獲證之中華民 國發明專利至該平台上之國立學研單位為本論文之研究範圍。然而,本論文未 針對其他專利類型以及各種不同的上傳單位來做分析與比較,此部份希冀後續 之研究與分析,針對專利交易平台之其他使用者有更為完整之研究。此外,部 分採訪個案之採訪內容由於必須尊重採訪對象之意見,故並非全部之採訪內容 均納入附件之中。

第二節 研究步驟

表 3-1 研究步驟示意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一. 資料來源與篩選條件

如同第一章研究動機所提及,雖然台灣本國人的專利獲證多來自新型專利,

但由於專利組合中真正能發揮價值的部份在於潛在的發明專利,因此本論 文以發明專利為研究之標的。另外由於國立大學其受到政府法規以及資金

TWTM篩選 平台上之資料  

檢索相 關單位 之全部 發明專利  

資料初步分析   選出採 訪對象  

設計問 卷並採訪  

採訪內 容整理與分析  

回應研 究目的與結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的影響,能夠彈性運用的管道受到限制,為何使用或不使用 TWTM 平台 之服務乃本論文研究之重心。因此本論文之資料蒐集係以民國 98 年至 101 年 TWTM 交易平台上之上傳資料為研究分析的資料5。專利的種類包含發 明、新型與設計專利三種 ; 專利申請案件中有分成申請中之專利及已獲證 之專利,此外上傳單位本身可能會同時申請其他國家的專利,當然亦可能 所有專利均不上傳至 TWTM。總言之,對於上傳台灣專利而言,上傳專利 的單位共有獲證之發明專利、獲證之新型專利、獲證之設計專利、申請中 之發明專利、申請中之新型專利及申請中之設計專利等 6 種上傳之選擇。

本論文依上述之邏輯係以台灣已獲證之發明專利為主要篩選的條件,以上 傳或未上傳之國立大學及工研院為主要分析對象,並以該分析對象作為採 訪個案之選擇。

表 3-2 專利資料庫篩選條件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 資料初步分析

在資料初步分析中,主要先蒐集國內有發明專利產出之國立大學總數,來 觀察 98 至 101 年上傳發明專利至 TWTM 平台上的國立大學有多少。接著 蒐集有上傳至 TWTM 平台的單位其截至 99 年 12 月 31 日或 101 年 12 月 31 日的發明專利獲證總數,以 98 至 99 年以及 100 至 101 年兩部分上傳發明 專利至 TWTM 平台的資料做數量上比較與分析。最後以國際 IPC 分類分                                                                                                                

5TWTM 平台之上傳資料係由 TWTM 平台計畫廖婉菁小姐所提供。

篩選條件  時間:民國98年1月1日至101年12月31日 

國家:中華民國  專利種類:發明專利  狀態:已獲證 

分析單位:國立大學(上傳或未上傳)與工研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別分析 98 至 99 年與 100 至 101 年兩部分之技術類別之分布,並以全國專 利的 IPC 分布來佐證該分析的可行性。

三. 採訪對象選擇

下表乃依照 100 年前後上傳發明專利單位比例圖將 35 間學校與工研院共 36 間國立單位所做之分類表。

由於並非每個國立單位均願意接受採訪或回答問題,因此在經過接洽和聯 絡後僅 6 間單位(工研院包含 TWTM 本身)願意接受採訪或回答問題

(粗體部分),因此本論文僅能以該 6 間單位作為採訪之對象,此乃本論 文之限制與疏漏。該 6 間單位分布在上述四個區塊,可比較不同區塊之學 校或單位對於上傳 TWTM 的背後原因和邏輯。

表 3-3 以修法前後作為有專利之國立大學分類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四. 設計問卷並採訪

依前述第二章『文獻回顧』來設計出上述採訪 6 間案例之採訪問題,其採訪 問題如下:

1. 貴單位何時成立技術移轉或智財管理的單位?平時媒合或交易 之業務是如何進行的?

2. 在媒合和進行交易的業務當中,通常都是專屬授權、非專屬授 權還是直接賣斷較多?為什麼?

3. 在以上這些授權機制選擇當中,為何不能同時將本身之專利上 傳至 TWTM?多一個管道有何不妥?背後有何其他考量?成本?

效率?成效?

4. 貴單位在選擇何種專利類別自己授權,何種專利類別上傳至 TWTM 平台上,其背後的考量因素為何?技術類別?未來市場 發展?效率?為什麼會有這些考量因素?

5. 以上這些考量因素是貴單位決定是否上傳以及上傳種類的關鍵 考量因素嗎?為什麼?單位內部有何滯礙難行之處無法讓貴單 位上傳至 TWTM?

6. 由於專利乃是無形資產,其在市場的流動性與其他有形資產的 流通與交易很不一樣,請問該資產的流通性6好壞會影響貴單位 上傳專利至 TWTM 的意願嗎?為什麼?

                                                                                                               

6定義: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它是一種所投資的時間尺度(變為現金的 難易程度)和價格尺度(與公平市場價格相比的折扣)之間的關係。通常簡稱流 通 性 。

 

國立台南大學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國立聯合大學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國立宜蘭大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7. 請問 TWTM 上有提供足夠的媒合資訊或是交易資訊來協助貴單 位協助媒合嗎?若有,請問是哪些資訊?若無,請問您覺得還 需要哪些資訊才會吸引貴單位上傳?

目前這些資訊會吸引貴單位前來使用該平台上之服務嗎?

8. 目前 TWTM 平台上尚未提供專利相關之評價與定價工具或軟體 提供貴單位使用,此因素是否影響貴單位上傳至 TWTM 的意願 呢?為什麼?

9. TWTM 平台上是否有幫助貴單位做相關搜尋或甚而之後的締約 或監督等工作呢?若有,幫助的成效如何?若無,請問是否會 影響你是否上傳的意願呢?為什麼?

10. 現行國內有科技基本法做為產學合作以及技術移轉等相關之規 定,100 年時也做了一些修正(包括了第六條等爭議),請問這 些法規的改變對貴單位來說是否有影響貴單位上傳專利至

TWTM 之意願嗎?為什麼?

五. 採訪內容整理與分析

採訪後針對所回答之答案整理出各國立大學對於上傳 TWTM 平台背後所考量之

『察覺』、『動機』與『能力』與『能力』等因素來整理。本研究所謂的『察 覺』,係指『國立大學確實察覺 TWTM 服務的存在並知悉其益處。』;『動機』

係指『國立大學在察覺 TWTM 服務後,有動機且存在誘因去使用 TWTM 服 務。』; 『能力』係指『國立大學在有動機使用 TWTM 服務的前提下本身是否 有能力去使用 TWTM 的服務』。最後利用本論文之動態分析 AMC 架構來分析 大學與 TWTM 平台之動態合作模式過程,並歸納出國立大學與 TWTM 間合作 或不合作的原因。以下為 AMC 動態合作分析架構表:

表 3-4 AMC 動態合作分析架構表

察覺 動機 能力

不合作 合作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採訪對象選擇

基於第三章之研究方法,本章第一節先針對中還民國專利資料庫的資料來做分 析,並從中了解國立大學上傳發明專利至 TWTM 技術交易市場的情形。第二節 針對第一節之資料分析結果來篩選出本論文之採訪對象,並針對採訪對象做簡 介與描述。

第一節 資料分析

利用第三章『研究方法』中所設定之篩選條件,並利用中華民國專利資料庫來 檢索相關國立大學 98 至 99 年與 100 至 101 年的全部專利後,所做的比對分析 結果如下列圖示:

圖 4-1 98 年至 101 年上傳專利至 TWTM 之國立單位比例圖

圖 4-1 顯示出台灣擁有發明專利之國立大學共有 35 間,含工研院共 36 間公立 單位。98 年至 101 年間共有 13 間國立大學及工研院上傳發明專利至 TWTM 共 14 間單位,佔 39%。然而未上傳發明專利之國立大學有 22 間,佔 61%,顯示 這四年超過一半以上的國立大學之單位並未使用或是不再使用 TWTM 平台之服 務。

61%  

39%   未上傳之國立大學  

已上傳發明專利之國立大學

(包含工研院)  

15 H02M

交流與交流之間,交流與直流之間,或直流與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2 間為主,但仍可代表這 13 間單位之上傳行為有傾向 H 部 和 G 部的現象。

二、100 年至 101 年之資料分析

圖 4-5 100 年至 101 年國立單位上傳專利至 TWTM 平台之數量比例圖 圖 4-5 乃 100 年至 101 年之資料經由上述篩選條件篩選後如上圖所示,共有 583 件專利分別由中山大學、台灣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研院及國立台 灣大學共 5 間單位所組成。其中可發現雖然上傳單位數明顯減少 8 間,也僅有 1 間新增之單位上傳發明專利(國立台灣大學),但整體上傳數量增加了 5.8%,

並且如中山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和工研院三間分別成長了 41%、1272%及 8800%。此現象更凸顯出各單位上傳 TWTM 平台之行為變化。

國立台灣大 學   2%  

工研院  

15%   國立高雄應用科

技大學   4%  

台灣科技大學   26%  

中山大學   5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圖 4-6 100 年至 101 年各國立單位上傳與未上傳專利之比例圖

圖 4-6 乃從上傳數量的比例來觀察這 5 個單位於 100 至 101 年之上傳 TWTM 平 台情形如上圖。上圖顯示這 5 間國立單位有上傳發明專利之國立單位並未上傳 全部之發明專利,僅 2 間單位上傳數量超過 50%,分別為國立中山大學以及國 立台灣科技大學。對於擁有較多研發能量之工研院以及國立台灣大學上傳數量 並未超過本身全部專利數的 50%。同樣亦是頂尖大學成員之一之國立中山大學

圖 4-6 乃從上傳數量的比例來觀察這 5 個單位於 100 至 101 年之上傳 TWTM 平 台情形如上圖。上圖顯示這 5 間國立單位有上傳發明專利之國立單位並未上傳 全部之發明專利,僅 2 間單位上傳數量超過 50%,分別為國立中山大學以及國 立台灣科技大學。對於擁有較多研發能量之工研院以及國立台灣大學上傳數量 並未超過本身全部專利數的 50%。同樣亦是頂尖大學成員之一之國立中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