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接受早療服務家長自覺親職能力情形之討論

第五章 研究討論

第二節 接受早療服務家長自覺親職能力情形之討論

本節將以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的分析結果,來討論接受早 療服務家長自覺親職能力情形,並且分別以「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 問卷之討論」、「基本背景變項與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之討 論」、「接受早療服務時間與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討論」三個部 分呈現之。

壹、 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之討論

由問卷各題項的分析結果來看,可發現在該量表的 22 個題項中,其中 17 題的單題帄均分數皆高於 3 分,若以單題項最高分為 4 分來看,可以瞭解本研 究的家長對於大部分與親職技巧相關的各項目上都自覺是「清楚」或「非常清 楚的」,也就是家長認為自己在與早療相關的親職能力有不錯的認知或表現,

但會有這樣的結果也不能排除是由於該問卷所有題項皆屬正面題,而可能使得 家長在填答時受到增強而填答較高的分數。

而由各分量表結果來看,顯示「提供兒童合適的照顧」和「對於養育兒童 的自信心」兩個分量表中,所有題項的帄均分數皆高於 3 分,若以單題項最高 分為 4 分來看,代表家長自覺在「提供兒童合適照顧」與「養育兒童的自信心」

上的親職能力較佳。反之,「了解兒童的診斷與發展」與「尋求適當的療育資 源」分量表中則有部分題項帄均分數在 3 分以下,顯示出家長自覺在「了解兒 童的診斷與發展」與「尋求適當的療育資源」上的親職能力較為低落。其中「了 解兒童的診斷與發展」分量表有 2 個題項低於三分,包括第 6 題「我知道如何 協助小孩的發展」、第 7 題「我知道如何處理小孩的情緒問題」;而在「尋求適 當的療育資源」部分,五個題項中就有三題是低於三分,分別是第 10 題「我 知道如何獲得早療相關的教育服務」、第 12 題「我知道如何獲得早療相關的社 政服務」、第 14 題「我知道有哪些早期療育的補助」,反映出家長自覺在獲得

療服務對於家長來說是比較清楚且容易獲得的部分。

貳、 基本背景變項與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之討論

一、 居住地缺乏早療資源程度與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

由研究結果可知,居住於早療資源缺乏程低高地區的家長比較起居住於資 源缺乏程度高地區的家長,資源缺乏程度高地區的家長認為自己在親職能力整 體上和「了解兒童的診斷與發展」的能力上較佳,也就是居住在早療資源缺乏 地區的家長反而認為自己在親職能力上較好。此為一個有趣的發現,也與研究 者原本所預想的結果不同,研究者原先認為早療資源缺乏地區可能因為資訊和 資源的缺乏,而使其所自覺的親職能力較低,但研究結果卻是顯示在早療資源 充足地區家長的親職能力較低,推測可能原因有二:其一為早療資源充足地區 所接觸到的資訊管道較多元,因此對於早療的認識相較起早療資源缺乏地區來 的多,但當家長面對所接收的大量訊息,反而會覺得自己仍有夠不清楚、做的 不足夠的部分,而使其在早療的親職能力上較早療資源缺乏地區的家長低;其 二則可能是由於兩組間樣本數差距較大所致。

二、 帅兒背景變項與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

本研究結果顯示帅兒變項中之「主要照顧者」、「與帅兒溝通使用語言」、

「醫生對帅兒之診斷數」、「接受醫療相關服務數」四個變項會影響早期療育 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的分數。茲將分項討論如下:

(一) 「主要照顧者」是父母在了解兒童的診斷與發展、尋求適當的療育資源以 及整體親職能力上都比較起祖父母來的好,推測可能是由於父母接受到早 療相關的資訊較廣泛而多元,因此相較起祖父母,其自覺親職能力較佳。

(二) 「與帅兒溝通使用語言」部分,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在提供兒童合適的 照顧分量表中,各題項內容都是與他人(其他家庭成員、專業人員等)互動 有關,且在互動時可能需要語言做為媒介,因此「與帅兒溝通使用語言」

會影響到該分量表的分數。而只使用國語的家長在提供兒童合適的照顧上

的親職能力比較起只使用臺語的家長和同時使用國語和臺語的家長來的 好,則反映出只使用國語會讓本研究中的家長在提供兒童合適的照顧上自 覺有較好的親職能力。

(三) 「醫生對帅兒之診斷數」部分,帅兒有一項診斷、二項診斷、四項診斷的 家長在整體親職能力上會比較起帅兒有五項診斷的家長來的好,但帅兒有 六項以上診斷的家長在整體親職能力上又比帅兒有五項診斷的家長好,顯 示帅兒診斷項目多的家長不一定就自覺其親職能力較差,但能夠確定的 是,診斷項目的多寡可能會影響到家長對於自己親職能力的看法。

(四) 「接受醫療相關服務數」部分,帅兒接受三項醫療服務的家長在提供兒童 合適的照顧上會比較起帅兒接受一項醫療服務的家長好,顯示出獲得的醫 療服務的項目越多,會使家長自覺其親職能力越佳,因此在早療中各種醫 療服務的獲得,對家長而言是重要的。

三、 家長背景變項與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

本研究結果顯示家長變項中之「家長身份(父親/母親)」、「婚姻狀態」、

「陪伴帅兒接受早療服務之頻率」此三個變項會影響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 巧調查問卷的分數。茲將分項討論如下:

(一) 「家長身份(父親/母親)」部分,母親在了解兒童的診斷與發展、尋求適當 的療育資源以及整體親職能力上都比較起父親來的好,此現象可能反映出 在父親與母親兩者之間,母親對於其帅兒的照顧以及早療的訊息、知識都 較父親多。而上述結果也能夠呼應利翠珊、陳富美(2002)在針對台灣北部 地區育有 3-6 歲帅兒、未曾離婚或分居的夫妻所進行的研究結果「夫妻親 職分工與支持行為上的差異而言,先生明顯的比太太參與較少的育兒工 作」。

(二) 「婚姻狀態」部分,已婚且同住組在提供兒童合適的照顧上比較起未婚、

離婚、已婚未與伴侶同住組來的好,顯示若父母有穩定的婚姻關係且住在

(三) 「陪伴帅兒接受早療服務之頻率」部分,頻率為每次的家長在了解兒童的 診斷與發展、尋求適當的療育資源以及整體親職能力上會比頻率為經常或 很少來的好,此可反映出陪伴孩子接受早療服務的頻率越高,會使其自覺 有較好的親職能力,也可瞭解到陪伴孩子接受療育的頻率越高,可能可以 增強家長自身的親職能力。

參、 接受早療服務時間與早期療育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之討論

本研究結果指出:帅兒接受早期療育服務時間為不到3個月、3-6個月、

7-12個月、1-2年、2-3年或3年以上,並不會對家長自覺的親職能力造成顯著影 響,研究者推測可能是因為帅兒接受早療服務時間較短的家長可能處於陪伴孩 子接受早療的初期階段,而帅兒接受早療服務時間較長的家長則可能已經在接 受早療服務較中期或後期(接近結案、進行轉銜階段),兩者所需面臨的問題不 同,因此其在各方面應具備的親職能力也會有所不同,而造成兩者在自覺親職 能力上並無顯著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