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家庭,自 孩 子 誕 生 之 初 , 即 是與 兒 童 感 情 最 深 , 同 時 也 是 其 最 早 接 觸 的 場 域 (傅 秀 媚 , 1999), 因 此 家 庭 對 於 兒 童 的 成 長 有 著 舉 足 輕 重 的 影 響 。 而 家 庭 對 於 兒 童 的 重 要 性 也 彰 顯 在 美 國 99-457 公 法 Part C 部 分 , 該 法 案 提 出 應 該 為 有 障 礙 的 嬰 帅 兒 及 其 家 庭 提 供 相 關 的 政 策,並 且 指 出 在 發 展 個 別 化 家 庭 服 務 計 畫 (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 IFSP)的 過 程 中 , 頇 將 家 庭 納 入 其 中,並 且 結 合「 家 庭 的 面 向 」以 去 評 估 家 庭 的 資 源、優 勢 以 及 關 注 的 事 項 (Bailey, Hebbeler, Spiker, Scarborough, Mallik, & Nelson , 2005), 而 該 法 案 的 內 涵 , 也 使 得

「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模式逐漸發展成為日前早期療育服務的趨勢。

隨著早期療育服務持續的推動,其成效也逐漸受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討論與研 究(柯秋雪,2005),而由於當前早期療育強調「以家庭為中心」的模式,因此在探討 其成效時,除了評估兒童進步與否,同時也頇關注到早期療育服務對於家庭的影響 (Bailey, McWilliam, Darkes, Hebbeler, Simeonsson, Spiker, & Wagner, 1998)。為了能夠 更進一步瞭解早期療育對於家庭的影響,「家庭成效」的概念在 2006 年被美國學者 Bailey, Bruder, Hebbeler, Carta, Deffoset, Greenwood, Kahn, Mallik, Markowitz, Spiker, 以及 Barton 提出,並將其定義為家庭成員(家長或是主要照顧者)經由接受服務而獲 得有益經驗的結果。究竟接受早期療育服務對於家庭的成效為何?美國學者

Hebbeler, Spiker, Bailey, Scarborough, Mallik, Simeonsson, Singerm 與 Nelson 在 2007 年「全國早期療育縱向研究最終報告」(Final Report of the National Early Intervention Longitudinal Study, NEILS)當中指出:接受調查的家庭對於早期療育服務抱持著正向 看法,且對於早期療育服務內涵以及與專業人員的相處上皆是感到愉快的。而若聚 焦於國內,由於早期療育的起步相較之下較晚,因此雖然也陸續有早期療育的成效

研究報告的發表(柯秋雪,2005),但研究者發現接受早期療育服務家庭成效的相 關研究卻較為少見。

而在探討與家庭成效相關的部分,美國在 2007 年所發表之 NEILS 當中提到:

早期療育應該要是能夠幫助家長成為照顧者,並且讓家長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

可以擔任照顧者的,且該調查報告結果也指出,幾乎所有接受早期療育服務的家長 都知道如何照顧到兒童的基本需求,也感覺到自己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及發展

(Hebbeler et al., 2007),而上述的結果也呼應了美國早期療育在幫助家長具備親職技 巧以及勝任親職角色上是獲得家長正向肯定的。

整理國外目前有關於親職能力的相關研究,部分學者提出親職自我效能的概念 (Coleman & Karraker, 1997;Hess, Teti, & Hussey-Gardner, 2004;Guimond, Wilcox, &

Lamorey, 2008),也有許多學者對於如何提升親職能力以及如何評估親職能力進行研 究(Bradley, Jadaa, Brody, Landy, Tallett, & Watson, 2003;Bagner & Eyberg, 2007;

Hayes, Matthews, Copley, & Welsh, 2007;Akai, Guttentag, Baggett, & Noria, 2008)。而 就國內目前探討親職能力的相關研究,則會發現其研究方向多為對於家長親職教育 的需求調查、親職課程或方案的設計的探討(蔡淑桂,2002;劉芷瑩、陳素禎、王月 鳳、童伊迪、李欣靜、連婅妢、郭煌宗,2005;王淑芬,2008),但國內目前也尚未 有相關的調查研究指出,接受早期療育是否能夠幫助家長改善或是提升其擔任親職 的能力或技能,因此孫世恆自 2011 年開始著手發展有關家長的成效評估工具,其所 編製之「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即是希望能夠瞭解目前在早期療育個案管理 的實務工作場域中,家長的親職能力與技巧是否因為早期療育服務而有所轉變。

再者,由於育有發展遲緩兒的家長所會遇到的挑戰往往遠超過於一般兒童的家 長(Glidden, Billings, & Jobe, 2006),因此當孩子在出生時伴隨著障礙或是嚴重的發展 性症狀,又或者是發展上的問題,家長都會被期待能夠去處理,但當家長無法將目 前的情境處理得當或是孩子的行為失去控制時,會感受到自己做的不好或是失敗

(Abidin,1990),此時親職壓力就可能會產生。而目前國外的相關文獻也顯示有發展障 礙的兒童比較起一般兒童,往往會感受到較高的教養(親職)壓力(鍾燕宜、潘雨辰、

陳右振、郭煌宗,2010),因此在發展遲緩兒童的家長在照顧兒童過程中感受到壓力 情形,是值得被關注的。就親職壓力而論,目前相關之研究皆普遍以 Abidin 在 1976 建構親職壓力模式為主,而在評估的部分則多是使用依據此模式發展出的「親職壓 力量表」,以量測出親職系統中可能會影響親職功能的壓力(引自鍾壁卉,2008)。

回顧過去與親職壓力相關的研究,研究者發現目前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為三個 部份,其一為對發展遲緩或某一類障礙兒童其家長之親職壓力進行探討(Roach, Orsmond , & Barratt, 1999;Britner, Morog, Pianta, & Marvin, 2003;Mori, Ujiie, Smith, ,

& Howlin, 2009;鍾壁卉,2008;鍾燕宜等人,2010),其二為探討基本背景變項與 發展遲緩或障礙兒童其家長親職壓力的關係(Hassall, Rose, & McDonald, 2005;

Woolfson, & Grant, 2005;任文香,1995;汪俐君,2003;吳佳玲,2008;梅心潔、

蔡昆瀛、陳若琳,2008;黃珊峨,2006;鍾壁卉,2008;鍾燕宜等人,2010),其三 為探討親職介入計畫對於改善親職壓力情形 (Fergusson, Grant, Horwood , & Ridder, 2006;Hayes et al., 2007)。綜合上述文獻,研究者發現雖然過去已有學者對障礙兒童 或是發展遲緩兒童的家長進行親職壓力上的研究,但其研究內容大多都直接聚焦於 某一個障礙類別或某一特性的人口,而較少就接受早期療育之發展遲緩兒童的家長 的親職壓力進行普遍的調查與探討。

然而,接受早期療育家長之親職能力與親職壓力之間的關係為何?兩者是否存 在著一個可以合理解釋的關係呢?例如:親職能力越好,其親職壓力就越低。目前 也較少相關文獻對此議題做深入的探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期望以孫世恆等人 (2011)編製的「家長自覺親職技巧調查問卷」以及 Abidin 所編製的「親職壓力量表 簡式版」(Parent Stress Index:Short Form, PSI/SF)來探討接受早期療育服務家長其自 覺親職能力與親職壓力之間的關係,並且分別探究目前接受服務的家長其自覺親職

能力和親職壓力的情形,希望能夠對提供家長早期療育服務的專業人員提出具體之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