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政策建議

本文全面盤點了「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之成果,包括獎 助案件數與金額,並勾勒出其中「客家研究」之面貌。此外,對於「客委會獎 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之機制變遷也加以梳理。基於本文的研究成果,

以下將對「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以及「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 畫」提出若干政策發展方向,已供客家委員會作為未來施政參考。

首先,「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之獎助件數,在民國 101 年度達到顛峰後一路下探,至民國 103 年後甚至跌至「成長期」件數平均,使 得近年來客委會必須提高單篇論文之獎助金,才能使年度獎助金額高於 200 萬 元。就本文第二章第三節「獎助執行與成果」指出,其主因源自於國內高等教 育衰退現象,加上近年來客家學院的畢業人數之衰退幅度更高於高等教育衰 退,使得獎助論文件數更是快速減少。

於此,民國 108 年度開始實施之「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助」中「客家 研究博碩士論文之研撰」,必須面對如此的現實,透過加強研究生與未來職業 的連結、專業能力的培訓等,以吸引更多人報考客家學院之研究所,才能充實 客家研究者的行列;同時,亦宜提供誘因以及輔助,使非客家學院之研究生投 入「客家研究」,例如,可以鼓勵各國內大專院校內廣設「客家研究」通識以

及方法論課程,前者用以引起大學部學生對於客家議題的關注與興趣,後者使 有志於投入「客家研究」學生能夠掌握基礎方法,使其具備能發展後續研究之 能力。

從建構「客家知識體系」角度觀之,「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 文」屬於客家知識體系中的「客家理論體系」,為學術機構內所產出的客家研 究。同時,「客家理論體系」與「客家經驗體系」(民間對於客家文化的保存、

傳承與研究)互為表裡,相互促進。有鑑於此,客委會補助「客家研究」學位 論文的同時,應在學術圈與民間搭建橋樑,使民眾能夠掌握最新的「客家研究」

成果,並進一步能將其應用在生活中,使「客家理論體系」與「客家經驗體系」

能夠充分對話。

除此之外,根據本文之研究,獎助論文內容包羅萬象,建築、藝術、語文、

政治等不一而足,形成了龐大的「客家知識庫」,客委會應善加應用其中的研 究成果,可作為客家政策制定的參考。如此研究成果與現實的結合,能提供客 家研究者更強的內、外在動機,以吸引更多人投入「客家研究」,不但對於建 構客家知識體系有所裨益,甚至能夠使國內客家文化的傳承、應用以及再創造 能更加蓬勃。

參考文獻

一、史料與法規

1. 〈總統府令宣告臺灣地區自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起解嚴〉,《從解嚴到戒 嚴》,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臺北市:國史館,1998 年)頁 497。

2. 〈社會觀察大家談〉,04 版,《聯合報》(臺北市),1988 年 12 月 29 日。

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民國 93 年 8 月 23 日公布版本)

4.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民國 90 年 5 月 16 日公布版本)。

5. 《客家基本法》(民國 99 年 1 月 5 日制定)

6. 《客家基本法》(民國 107 年 1 月 31 日公布)

7. 《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助辦法》(107 年 9 月 12 日訂定)

8.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作業要點》(2003 年 3 月 31 日訂定)

9.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計畫作業要點》

(2003 年 2 月 21 日制定)版本

10.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民國 93 年 8 月 23 日訂定版本)。

11.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94 年 11 月 28 日修訂)

12.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95 年 11 月 22 日修訂)

1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96 年 8 月 7 日修訂)

14.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97 年 10 月 22 修訂)

15.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101 年 5 月 29 修訂)

16.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103 年 6 月 30 修訂)

17. 《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助辦法》(107 年 9 月 12 日訂定)

18.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九十二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

19.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民國九十九年二月三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09900022451 號令制定公布全文 30 條)

二、專書

1. 尹章義,《新莊發展史》,臺北:新莊市公所,1980年。

2. 尹章義,《新莊(臺北)平原拓墾史》(《新莊志》卷首),臺北:新莊市 公所,1981 年。

3. 王東,《客家學導論》,臺北市:南天書局,1998 年。

4. 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研究系列 叢書,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 年。

5. 江明修主編,《客家研究:社群省思與政策對話》,臺北市:智勝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2013 年。

6. 房學嘉、宋德劍等編著,《客家文化導論》,廣州市:花城出版社,2002 年。

7. 徐正光編,《臺灣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市:客委會,2007 年。

8. 高明士主編,《臺灣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

9. 張紹勳,《研究方法(精華本二版)》,臺中:滄海書局,2007 年。

10. 張維安,《思索臺灣客家研究》,桃園市:中央大學出版社,2015 年。

11. 蕭新煌,《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南投市 : 臺灣文獻館,2004 年。

12. 鍾肇政,《臺灣客家族群史•總論》,南投市 : 臺灣文獻館,2004 年。

13. 鍾肇政總主編,《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南投市:國史館臺灣 文獻館,2004 年。

14. 鍾肇政總主編,《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下)》,南投市:國史館臺灣 文獻館,2004 年。

15. 鍾肇政總主編,《臺灣客家族群史(總論)》,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 館,2004 年。

16. 簡茂發、黃光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1991 年。

17.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古亭書屋,1975 年。

18. 羅香林,《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89 年。

三、單篇論文

1. 王俐容,〈客家文化政策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收入江明修主編,《客 家政治與經濟》,臺北:智勝文化,2010 年,頁 161-188。

2. 丘昌泰,〈客家政治與經濟導論〉,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 頁 4-28。

3. 吳澤,〈建立客家學芻議〉,收入吳澤主編《客家學研究》第二輯,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頁 1-10。

4. 邱榮舉、謝欣如,〈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政治與 歷史》,頁 3-48。

5. 施正鋒,〈客家研究的思考〉,收入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家族群與 在地社會:臺灣的全球經驗》,臺北:智勝文化,2007 年,頁 3-20。

6. 范振乾,〈臺灣客家社會運動初探──從客家發聲運動面相說起〉,收入

《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頁 185-270。

7. 孫煒、韓保中,〈客家知識體系的分析架構〉,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 研究:社群省思與政策對話》,臺北:智勝文化,2013 年,頁 13-38。

8. 徐正光、張維安,〈導論:建立臺灣客家知識體系〉,收入徐正光主編,

《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年,頁 1-15。

9. 陳定銘,〈客家桐花祭的政策視窗與政策企業家析探〉,收入江明修、丘 昌泰主編,《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臺北:智勝文化,2009 年,頁 25-48。

10. 陳定銘、吳珮菱,〈行政院客委會獎補助客家學術研究之內容分析──

以獎助優良博碩士論文為例〉,收入 2010 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新北市:臺北縣政府客家事務局、國立臺北大學通識中心,2010 年,頁 163-189。

11. 陳定銘、劉小蘭,〈客家獎補助政策之作業機制〉,收入江明修主編《客 家研究:社群省思與政策對話》,臺北市:智勝出版社,2013 年,頁 39-66。

12. 楊國鑫,〈臺灣的客家問題、客家運動與客家學〉,收入張維安、徐正 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 20 年》,臺北:南天 書局,2008 年,頁 133-156。

13. 謝劍,〈為有源頭活水來:客家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收入賴澤涵編,

《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 年。

14. 謝劍,〈香港地區的客家研究及其影響〉,收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8 年 11 月。

15. 鍾國允,〈客家基本法之分析〉,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臺 北市:智勝文化,2010,頁 49-78。

四、期刊論文

1. 吳密察,〈文化創意産業之規劃與推動〉,《研考雙月刊》,臺北:27 卷第 4 期,2003 年,頁 59-65。

2. 官武德,〈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計畫書目彙編:2003-2014 年〉,《全 球客家研究》,新竹縣: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016 年 5 月,第 6 期,頁 329-356。

3. 施正鋒,〈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與客家知識體系〉,《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 報》,第 3 卷第 2 期,2013 年,頁 155-142。

4. 洪馨蘭,〈以區域觀點為運用的客家研究回顧(1960-2010)〉,《高雄師 大學報:人文藝術類》,第 33 期,2012 年,頁 131-159。

5. 徐正光,〈臺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 號,1998 年,頁 30-33。

6. 張珈瑜,〈中英文客家研究相關學位論文書目彙編〉,《全球客家研究》,

第 5 期,2015 年,頁 253-310。

7. 張維安,〈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介紹〉,《全球客家研究》,第 1 期,

新竹:2013 年 11 月,頁 249-254。

8. 張維安,〈導論:客家意象、客家研究、客家學〉,《思與言》,第 43 卷 第 2 期,臺北:2015 年 6 月,頁 1-10。

9. 莊英章,〈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

《歷史月刊》,201 期,臺北:2004 年 10 月,頁 31-40。

10. 連瑞枝,〈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十周年碩士論文彙編

(2008-2018 年)〉,《全球客家研究》,第 11 期,2018 年,頁 257-286。

11. 陳運棟,〈五十年來的臺灣客家研究〉,《臺灣文獻》,第 49 卷第 2 期,

1998 年,頁 171-188。

12. 傅朝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相關問題研析〉,《國會季刊》,臺北:45 卷 第 3 期,2017 年 9 月,頁 100-127。

13. 楊國鑫,〈現階段客家學的定位:從方法論的角度探討〉,《思與言》,第 43 卷第 2 期 ,臺北:2015 年 6 月,頁 32。

14. 蕭新煌,〈臺灣客家研究的典範移轉〉,《全球客家研究》,第 10 期,新 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018 年 5 月,頁 1-26。

15. 羅肇錦,〈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簡介〉,《全球客家研究》,第二期,新 竹:2014 年 5 月,頁 363-372。

五、專案研究

1. 江明修、張奕華,《建構「客家知識體系」規劃研究》總計畫,客家委 員會委託辦理建構客家知識體系規劃研究,2011 年。

2. 林修澈,〈客家研究史論:客家學的成立與發展〉,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 助客家學術研究,2004 年。

六、碩博士論文

1. 孔仁芳,〈臺灣當代客家歌曲研究與演唱詮釋〉,臺北:輔仁大學音樂學

1. 孔仁芳,〈臺灣當代客家歌曲研究與演唱詮釋〉,臺北:輔仁大學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