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自羅香林 1930 至 1940 年代相繼發表《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

後,以「客家」族群作為研究對象的「客家研究」進入新的時代,有別於以往 零星、帶有偏見的學術論述,羅香林運用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等學科理論 作為基礎,並以大量系譜作為材料,並系統的提出了客家研究的命題、詮釋觀 點及研究方法,位客家學奠定了重要的基礎。1

然而,在羅香林之後,因特殊的時空背景,兩岸學界對於客家學術研究僅 止於修正、補充羅香林之學說,並未有長足的進展。1988 年底,三千多位關 心客家語言流失的群眾走上街頭,向大眾疾呼他們的母語──客家語在政府政 策壓抑之下,即將消失。這次遊行揭開了客家「還我母語運動」的序幕,促使 客家意識興起,進一步敦促政府從事相關建制,包括縣市、中央政府設立客家 事務主管機關、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以及客家電視頻道、客家廣播電臺的成立等 等。

客家意識的興起讓更多學者注意到「客家研究」這門新興研究領域,並相 繼投入研究。除此之外,政府客家主管機關──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2 年 改制為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客委會)於 2001 年成立後,為實踐《行政院客 家委員會組織條例》第三條中明訂之執掌:

1 徐正光、張維安,〈導論:建立臺灣客家知識體系〉,收入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 研究概論》(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年),頁 2。

客家文化之保存及推動事項;

客家語言、客家民俗禮儀、客家技藝、宗教之研究與傳承規劃及協 調事項;

客家教育之規劃協調、客家人才之培育及訓練事項。2

於是,客委會陸續推動「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獎助客家研 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等機制,

統稱為「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3,以達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所 賦予之職責。對於客委會對於客家研究獎補助政策,蕭新煌指出:

不同於其他部會,客委會還被賦予客家知識體系發展之推動,這可說是 非常特別的「部會與特定學術領域」的制度性關係。從客委會成立迄今 這 17 年,我相當程度目睹客委會支持了不少經費、研究和推廣計畫給 上述學院、研究所和學會,這種現象真可說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特例和 個案。4

2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民國 90 年 5 月 16 日公布版本),第 3 條。

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民國 93 年 8 月 23 日公布版 本)第二條:本要點所稱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係指本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 學術機構計畫、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獎助客 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及其它經本委員會同意設置之計畫等。

4 蕭新煌,〈臺灣客家研究的典範移轉〉,《全球客家研究》,第 10 期(新竹:國立交 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018 年 5 月),頁 4。

身為學者,蕭新煌 17 年來目睹了客委會支援鉅額經費,成立學院、研究 所和學會,使客家研究領域進入制度化的成熟學術發展階段,成效顯而易見;

又政府單位如此投入大量經費積極扶植某一學術領域研究,實屬罕見,造就了 客委會以及客家研究領域之間「部會與特定學術領域」關係的特殊性。

於此,我們可以說,客委會的獎助政策試圖幫助作為一特定學術領域之「客 家研究(Hakka studies)」發展,如此也使得「客家研究」逐漸向一獨立、成熟 學門之「客家學(Hakkaology)」過渡。從「客家研究」到「客家學」,則有賴 於累積深入而豐沛的研究成果,並充實客家研究理論,即為「客家知識體系」

的深化。

所謂「客家知識體系」,根據孫煒、韓保中的研究,可分為「客家經驗體 系」、「客家理論體系」二部分,前者為學術機構以外,至今所累積的客家文化 或研究;後者則是學術機構以內,受到一定方法論、學科知識所規範下產出的 客家學術研究。此二者又受到「客家行動體系」──即 1980 年代以降的客家 社會運動──所刺激而發展。5

在客委會的補助、運作下,國內客家學術研究機構自 2003 年如雨後春筍 般成立,迄今已逾 30 所,6每年所產出之碩、博士論文充實了客家知識體系,

幫助客家研究朝向客家學過渡。自民國 92 年客委會第一屆獎助優秀博碩士論 文,迄今已 15 年,累積學位論文超過 800 篇,已有一定成果。

除此之外,碩、博士論文為學者初試啼聲之作,有志於學術者必須經過碩 士、博士不同階段的學術訓練,依序取得碩、博士學位後,才能應聘為大專院 校教師,進入學術體系。從學術出版品的性質而論,碩、博士論文無非是學者

5 孫煒、韓保中,〈客家知識體系的分析架構〉,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研究:社群 省思與政策對話》(臺北:智勝文化,2013 年),頁 21-24。

6 截至 108 年 3 月 13 日,客家學術機構已達 38 所,資料來源:臺灣客家資料開放平 臺(http://cloud.hakka.gov.tw/Details?p=842)。

的初試啼聲之作,可以視為學者培育早期之興趣試探、學術寫作能力訓練之產 物。綜觀現今第一線客家研究者,包括任教於大專院校從事客家研究以及學術 體系外的民間研究者,其碩、博士論文多有受到客委會獎助。7因此,吾人除可 以將獎助客家研究碩博士論文當作客家研究者學術生涯的起點之外,更能夠從 中探究「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與客家研究之有機連結。

綜合上述,本文欲聚焦於「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民國 92 年度-民國 107 年度)機制以及受到獎助之博碩士論文,除了探討獎助計畫 之制度面、執行面之變遷外,並從學術史角度探討受獎助之博、碩士學位論文 所呈現的客家研究面貌,其中包含了下列問題:這些研究使用了那些學門的視 角、理論以及研究方法?它們多聚焦於哪些議題?隨著時間呈現怎樣的趨勢變 化?呈現了何種「客家研究」面貌?在「客家知識體系」的建構中又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