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之探析:以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民國92-107年度)為中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之探析:以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民國92-107年度)為中心"

Copied!
3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邱榮裕 博士、陳佳宏 博士. 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之探析: 以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民國 92-107 年度)為中心. 研究生:白 中. 華. 民. 國. 一. ○. 晅 八. 年. 七. 月.

(2) 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之探析:以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 碩士論文(民國 92-107 年度)為中心. 摘要 本文旨在以釐清「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對於建構「客家 知識體系」扮演何種角色、做出何種貢獻。 為達此目的,本文首先從該獎助計畫政策面與執行面著手,還原了政策產 生的時空背景,再呈現歷年作業方式、獎助件數與金額的變遷,並試圖找出影 響政策制定與執行之因素。 接著,本文依照歷年獎助成果將獎助政策分為三期,並依序呈現各年度、 各分期中獎助論文之學科方法、議題焦點分布,以勾勒共 823 篇獎助論文呈現 了何種「客家研究」面貌,並指出其趨勢。 最後,本文梳理了晚近學界對於「客家研究」 (Hakka studies) 、 「客家學」 (Hakkaology)以及「客家知識體系」概念意義之論辯,並在前文的基礎上將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置於建構「客家知識體系」的脈絡中, 討論其扮演何種角色、做出何種貢獻。 「結論」除了總結本文研究成果,尚有「政策建議」一節,係從本文研究 成果出發,對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以及「發展客家知識體 系」等政策提出未來展望與建議,供其參考與應用。 關鍵字:建構客家知識體系、客家研究、客家學、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 碩士論文。. .i..

(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outstanding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n Hakka studi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knowledge system.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study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olicy of Hakka research grants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In an attempt to discover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t presents how the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 number, and the award amount of research grants have changed over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cy regarding research grant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sults.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trend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outstanding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Hakka studie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opics of those outstanding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are demonstrated and analyzed in each stage with a total number of 823 pieces of work. The final chapter of the study reviews the discussion among Hakka studies, Hakkaology, and the concept of Hakka knowledge system in the recent Hakka academic field. Fin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findings above, the study attempts to achieve the aim of determining the role outstanding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n Hakka studies pl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knowledge system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ward Hakka knowledge system. The conclusion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results and a section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 As a referenc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Hakka Affairs Council with regards to subsidizing outstanding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n Hakka studies and formulating policies of Hakka knowledge system.. .ii..

(4) Key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knowledge system, Hakka studies, Hakkaology, Outstanding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n Hakka studies awarded from Hakka Affairs Council. .iii..

(5) 謝辭 自從 2015 年 9 月進入師大攻讀歷史研究所以來,最期盼的就是完 成學位論文並取得中等教師資格。四年後的現在,兩個目標終於相繼達 成,在撰寫論文謝辭之際,內心竟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筆。 我資質愚鈍,加上論文研究、教育學程兩頭燒,因此求學過程波折 不斷,時常感到力不從心、焦慮異常。多少次的挑燈夜戰、多少次的失 眠、多少次瀕臨放棄的邊緣,好在一路走來受到許多人的幫助,使我終 能化險為夷,勉強完成任務。 本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邱榮裕博士以及陳佳宏博士。 邱榮裕老師帶我進入客家研究領域,從論文題目的擬定、資料的收集到 論述的成形,一步一步地引導使我慢慢進入狀況。此外,邱老師每次 meeting 都後提供「能量補給」 ,特別感謝老師一路上的要求與幫助,使 我論文得以如期產出。我想,多年後我仍會懷念在老師研究室 meeting 的日子。 陳佳宏教授與我僅有一堂課之緣,仍義不容辭答應擔任我論文的共 同指導教授,令人感動至今。在論文寫作期間,我文中的邏輯錯誤、錯 別字總逃不過老師銳利的眼光,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能跟老師學習、聽老 師針砭時事,也祝福老師能永保青春、總是曬不黑。 感謝口試委員潘朝陽教授、陳定銘教授,在大綱審查以及論文口試 指出了論文的疏漏,並提出許多具體的修改意見,在此感謝兩位教授對 我無私的指正與教導。 碩士班修業期間,感謝林滿紅教授、黃克武教授、陳惠芬教授、葉 高樹教授、黃自進教授、楊彥彬教授、蔡淵洯教授、周東怡教授的教導, 打開了我的眼界,使我第一次體會到吸取知識的樂趣,並真切體會到「學 海無涯」四字的意義;此外,修業期間因擔任本校教育系陳玉娟教授的 助理減輕不少生活上的壓力,特此感謝諸位教授的提攜以及教導。 .iv..

(6) 除了教授們的指導,幾位同學的雪中送炭使本文能夠如期產出:威 智幫忙處理論文排版、目錄與表格製作以及參考書目彙整;高中好友「英 文女王」鴨子(雅涵)將摘要譯成英文;亮清幫忙校稿,給予了許多行 文上的建議;岫玫在大綱審查、口試時幫忙庶務與紀錄事宜;庭瑀 girl 在論文大限將至時一起於研究室挑燈夜戰、互相砥礪。於此,特別向幾 位朋友無私地付出致上最高的謝意。 回首四年的研究生時光,特別感謝好友任傑的臭氣相投,每次碰在 一起總是得買一杯日月潭紅茶加蜂蜜珍珠,就開始從外太空扯到行天宮, 論文進度只得延宕,令人悲喜交集。還有在師大歷史所遇到的朋友們: 老司機孫浩偉、犬凱 boy、黃色教師阿喜葛格、妘奇 girl、品伶姊、崇 安 man、周晏平、孟廷、波妞、小莊學長、千嘉學姊、宗佑學長、阿文 學長,感謝你們豐富了我在研究室的日子,讓研究、教甄不那麼單調而 乏味。 在師大的日子裡,為了取得教師資格花三年時間修了超過一百學分, 在學分修畢準備赴校實習之際,卻被通知仍缺兩門教育專業課程,眼看 只剩不到兩個月就要到實習學校報到,火燒臀部之際,好在有教育系王 力億教授與師培處課程組蔡佳芬小姐全力幫忙,最終得以開設兩門暑修, 讓我壓線驚險通過學分審查,得以如期實習。我與王力億教授素不相識, 但王教授卻願意為我打破不在暑假上課的慣例,甚至還調動原本要帶學 生出國訪問的行程,如此無私的教育愛令人一輩子難忘,特此向王教授 與蔡小姐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誠。 此外,特別感謝一起修習教育實習的師大歷史系 107 級同學們:玉 子老師、又瑄老師、雲煊老師、意平老師,透過一起修課、備課、互相 觀課,在你們身上學到了好多,給了我很多新的想法,希望我們都能成 為我們心中理想的那種老師。赴校實習期間,感謝成淵高中歷史科忠緯 老師、素秋老師、麗卿老師、荔荔老師、鼎文老師、柔鈞老師我這個後 輩的指導與鼓勵,以及婉萍學姊與輔導室諸位老師們的照顧,使我的「自 我效能感」得以增加。還有 204、101 與 806 的孩子們,你們給了我許. .v..

(7) 多繼續從事教職的動機與鼓勵,對我而言極其重要。 自從開始攻讀歷史學碩士、中等教育學程後,時常向母校西松高中 古文君老師請教論文寫作以及教學技巧,古老師不計我高中無賴荒誕之 前嫌而傾囊相助,還時常予以餵食,在體重逐步上漲之際,余仍「衣帶 漸寬終不悔」,除了感謝老師,更願老師身體健康、常保快樂。 四年的碩士生活是一場持久仗,若沒有身邊好友們的陪伴、排解鬱 悶,應無法達成目標。感謝怡蒨給予我信心與鼓勵,尤其是在每次遇到 難關的時候;感謝我大洲哥陪我參加一場場的教甄,還有那些看海的日 子;感謝我大龜哥多少次的 chill 以及說走就走的義氣。感謝高中同學 我大馬哥、魏*、拉拉、**(UJ)、阿宅、Andy、MC 楊、子豪,以及 中興大學歷史系同學:葉議瓜、郭董毅賢、戴戴專用、「叛徒」桃園小 軒、產險老司機松哥,是他們聽我一吐苦水,互相打氣;感謝「所邊」 (Sobiens)舞團成員:子凡、明珊、周立、柔柔,一週一次的團練提供 了許多腦內啡讓我身心勉予平衡;感謝中興大學熱舞社「資深噁男」老 人團團員們,每次回台中都讓我無比放鬆,像是回到自己的角頭一般舒 適。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老爸、老媽與小弟。特別是老爸、老媽辛苦 地無條件支持,使我得以沒後顧之憂地衝刺學業。三十餘年前,我媽也 從同校同系畢業,因此這個碩士學位對我而言別具意義。在三十年後的 今天,只希望自己沒讓爸媽失望。親情的力量比什麼都大,家人是這篇 論文得以完成最大的功臣、最有力的贊助商,謹以此文獻給他們,以分 享我所有的喜悅,並作為這四年努力的見證。. 白. 晅. 於師大歷史系研究所 108.08.21. .vi..

(8)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4 一、客委會獎補助政策研究 ................................. 4 二、 「客家研究」與「客家學」 ..............................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 9 一、研究方法與限制 ....................................... 9 二、研究架構與章節說明 .................................. 12. 第二章.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機制探析. ................................................ 15 第一節 獎助源起與背景 ...................................... 15 第二節 獎助法規變遷 ........................................ 20 第三節 獎助執行與成果 ...................................... 30. 第三章.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題目探析. ................................................ 51 第一節 客家研究分類方法 .................................... 51 第二節 獎助博碩士論文學門分析 .............................. 66 一、成長期(民國 92 年度-97 年度) ........................ 67 二、高峰期(民國 98 年度-102 年度) ....................... 85 三、減少期(民國 103 年度-107 年度) ..................... 108 四、綜合分析 ........................................... 122 第三節 獎助博碩士論文個案分析 ............................. 129. .vii..

(9) 一、個案分析 ........................................... 132 二、綜合分析 ........................................... 141. 第四章.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與「客家. 知識體系」的建構 ............................... 145 第一節 「客家研究」 、 「客家學」與「客家知識體系」 ........... 145 一、 「客家研究」 (Hakka studies)與「客家學」 (Hakkaology)147 二、客家知識體系 ....................................... 161 第二節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與建構「客家知識體 系」 ....................................................... 166 一、獎助論文所呈現的「客家研究」面貌 ................... 166 二、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於「建構『客家知識體 系』 」之角色 ............................................ 171. 第五章. 結論 ................................... 175. 第一節 結論與研究成果 ...................................... 175 第二節 政策建議 ............................................ 177. 參考文獻 ....................................... 179 一、史料與法規 ............................................. 179 二、專書 ................................................... 180 三、單篇論文 ............................................... 181 四、期刊論文 ............................................... 183 五、專案研究 ............................................... 184 六、碩博士論文 ............................................. 184 七、網路資料 ............................................... 194. 附件一: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民國 92-107. .viii..

(10) 年度)列表 ..................................... 197 附件二:「教育程度及學科標準分類第 4 次修正版」(96 年 7 月)「大學校院學科標準分類」 .................... 293. .ix..

(11) 圖目錄 圖 1-3-1:研究架構圖............................................. 14 圖 2-3-1:歷年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件數變化圖 ............... 31 圖 2-3-2:歷年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金額變化圖 ............... 32 圖 2-3-3:民國 101-106 學年度央大、交大、聯大三校客家學院畢業人數折 線圖 ........................................................ 33 圖 3-2-1:獎助論文九類學門比例圖 ................................ 123 圖 3-2-2:獎助論文九類學門總計圖(民國 92 年度-107 年度) ......... 124 圖 4-1-1:施正鋒提出「客家學的範疇」示意圖 ...................... 156 圖 4-1-2:林修澈〈客家學研究史論:客家學的成立與發展〉提出的客家學 的學科體系 ................................................. 157 圖 4-1-3:楊國鑫提出之客家學發展圖 .............................. 160 圖 4-1-4:孫煒、韓保中提出之「客家知識體系」架構圖 .............. 163. .x..

(12) 表目錄 表 2-3-1: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民國 92-107 年度)件數、獎助金 額比較表 .................................................... 30 表 2-3-2:民國 92-106 學年度國內研究所畢業人數統計表 .............. 32 表 2-3-3: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與客委會綜合規劃處年度預算、客 委會總預算比較表(單位:千元) .............................. 35 表 2-3-4: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國外校院畢業學校統計表 ....... 37 表 2-3-5: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國內公立校院畢業學校統計表 ... 39 表 2-3-6: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國內私立校院畢業學校統計表 ... 48 表 3-1-1:陳定銘、吳珮菱整理之客家研究 12 主題及次類目 ............ 54 表 3-1-2:客家研究領域、主題與學術領域對照表 ..................... 58 表 3-1-3:外國院校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類表 ....................... 63 表 3-1-4:受獎助博碩士論文學門分布表 ............................. 64 表 3-1-5:本文第三章〈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學門題目分 析〉第二節「獎助博碩士論文學門分析」九類學門與定義 .......... 65 表 3-2-1:民國 92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67 表 3-2-2:民國 93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69 表 3-2-3:民國 94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71 表 3-2-4:民國 95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73 表 3-2-5:民國 96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76 表 3-2-6:民國 97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78 表 3-2-7:成長期(民國 92-民國 97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82 表 3-2-8:民國 98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86 表 3-2-9:民國 99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90 表 3-2-10:民國 100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94 表 3-2-11:民國 101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100 表 3-2-12:民國 102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103 表 3-2-13:高峰期(民國 98-民國 102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105 表 3-2-14:民國 103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109. .xi..

(13) 表 3-2-15:民國 104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112 表 3-2-16:民國 105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113 表 3-2-17:民國 106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116 表 3-2-18:民國 107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118 表 3-2-19:減少期(民國 103-民國 107 年度)獎助論文學門、學類分布表 ........................................................... 120 表 3-3-1:個案分析獎助碩博士論文列表 ............................ 130 表 4-2-1:全年度獎助論文主要學門學類分布 ........................ 167. .xii..

(14)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自羅香林 1930 至 1940 年代相繼發表《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 後,以「客家」族群作為研究對象的「客家研究」進入新的時代,有別於以往 零星、帶有偏見的學術論述,羅香林運用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等學科理論 作為基礎,並以大量系譜作為材料,並系統的提出了客家研究的命題、詮釋觀 點及研究方法,位客家學奠定了重要的基礎。1 然而,在羅香林之後,因特殊的時空背景,兩岸學界對於客家學術研究僅 止於修正、補充羅香林之學說,並未有長足的進展。1988 年底,三千多位關 心客家語言流失的群眾走上街頭,向大眾疾呼他們的母語──客家語在政府政 策壓抑之下,即將消失。這次遊行揭開了客家「還我母語運動」的序幕,促使 客家意識興起,進一步敦促政府從事相關建制,包括縣市、中央政府設立客家 事務主管機關、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以及客家電視頻道、客家廣播電臺的成立等 等。 客家意識的興起讓更多學者注意到「客家研究」這門新興研究領域,並相 繼投入研究。除此之外,政府客家主管機關──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2 年 改制為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客委會)於 2001 年成立後,為實踐《行政院客 家委員會組織條例》第三條中明訂之執掌:. 徐正光、張維安,〈導論:建立臺灣客家知識體系〉 ,收入徐正光主編, 《臺灣客家 研究概論》 (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年) ,頁 2。 1. .1..

(15) 客家文化之保存及推動事項; 客家語言、客家民俗禮儀、客家技藝、宗教之研究與傳承規劃及協 調事項; 客家教育之規劃協調、客家人才之培育及訓練事項。. 2. 於是,客委會陸續推動「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 、 「獎助客家研 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 「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 「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等機制, 統稱為「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3,以達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所 賦予之職責。對於客委會對於客家研究獎補助政策,蕭新煌指出:. 不同於其他部會,客委會還被賦予客家知識體系發展之推動,這可說是 非常特別的「部會與特定學術領域」的制度性關係。從客委會成立迄今 這 17 年,我相當程度目睹客委會支持了不少經費、研究和推廣計畫給 上述學院、研究所和學會,這種現象真可說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特例和 4. 個案。.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民國 90 年 5 月 16 日公布版本),第 3 條。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 (民國 93 年 8 月 23 日公布版 本)第二條:本要點所稱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係指本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 學術機構計畫、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獎助客 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及其它經本委員會同意設置之計畫等。 4 蕭新煌,〈臺灣客家研究的典範移轉〉 ,《全球客家研究》,第 10 期(新竹:國立交 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018 年 5 月) ,頁 4。 2 3. .2..

(16) 身為學者,蕭新煌 17 年來目睹了客委會支援鉅額經費,成立學院、研究 所和學會,使客家研究領域進入制度化的成熟學術發展階段,成效顯而易見; 又政府單位如此投入大量經費積極扶植某一學術領域研究,實屬罕見,造就了 客委會以及客家研究領域之間「部會與特定學術領域」關係的特殊性。 於此,我們可以說,客委會的獎助政策試圖幫助作為一特定學術領域之「客 家研究(Hakka studies) 」發展,如此也使得「客家研究」逐漸向一獨立、成熟 學門之「客家學(Hakkaology)」過渡。從「客家研究」到「客家學」 ,則有賴 於累積深入而豐沛的研究成果,並充實客家研究理論,即為「客家知識體系」 的深化。 所謂「客家知識體系」,根據孫煒、韓保中的研究,可分為「客家經驗體 系」 、 「客家理論體系」二部分,前者為學術機構以外,至今所累積的客家文化 或研究;後者則是學術機構以內,受到一定方法論、學科知識所規範下產出的 客家學術研究。此二者又受到「客家行動體系」──即 1980 年代以降的客家 5. 社會運動──所刺激而發展。. 在客委會的補助、運作下,國內客家學術研究機構自 2003 年如雨後春筍 6. 般成立,迄今已逾 30 所, 每年所產出之碩、博士論文充實了客家知識體系, 幫助客家研究朝向客家學過渡。自民國 92 年客委會第一屆獎助優秀博碩士論 文,迄今已 15 年,累積學位論文超過 800 篇,已有一定成果。 除此之外,碩、博士論文為學者初試啼聲之作,有志於學術者必須經過碩 士、博士不同階段的學術訓練,依序取得碩、博士學位後,才能應聘為大專院 校教師,進入學術體系。從學術出版品的性質而論,碩、博士論文無非是學者 孫煒、韓保中,〈客家知識體系的分析架構〉 ,收入江明修主編, 《客家研究:社群 省思與政策對話》 (臺北:智勝文化,2013 年),頁 21-24。 6 截至 108 年 3 月 13 日,客家學術機構已達 38 所,資料來源:臺灣客家資料開放平 臺(http://cloud.hakka.gov.tw/Details?p=842) 。 5. .3..

(17) 的初試啼聲之作,可以視為學者培育早期之興趣試探、學術寫作能力訓練之產 物。綜觀現今第一線客家研究者,包括任教於大專院校從事客家研究以及學術 體系外的民間研究者,其碩、博士論文多有受到客委會獎助。7因此,吾人除可 以將獎助客家研究碩博士論文當作客家研究者學術生涯的起點之外,更能夠從 中探究「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與客家研究之有機連結。 綜合上述,本文欲聚焦於「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民國 92 年度-民國 107 年度)機制以及受到獎助之博碩士論文,除了探討獎助計畫 之制度面、執行面之變遷外,並從學術史角度探討受獎助之博、碩士學位論文 所呈現的客家研究面貌,其中包含了下列問題:這些研究使用了那些學門的視 角、理論以及研究方法?它們多聚焦於哪些議題?隨著時間呈現怎樣的趨勢變 化?呈現了何種「客家研究」面貌?在「客家知識體系」的建構中又有何作用?. 第二節. 文獻回顧. 一、客委會獎補助政策研究 2001 年客委會成立,被賦予發展客家學術研究之任務。於此,客委會於 2003 年開始陸續透過「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獎助客家學 術研究計畫」 、 「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以及「補助購藏客家相關 8. 圖書資料計畫」以達到健全客家知識體系之目的。. 2010 年,陳定銘、吳珮菱〈行政院客委會獎補助客家學術研究之內容分 以全國第一個客家學院──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為例,其中有多位教師之碩士、博士 論文曾受獎助,如系主任陳秀琪(97 年度博士論文) 、副教授江俊龍(現借調至臺中 市政府擔任客家委員會主委,其博士論文於 92 年度獲得獎助) 、王保鍵助理教授 (100 年度博士論文) 、副教授羅烈師(96 年度博士論文)、兼任助理教授賴文英 (98 年度博士論文)等等。 8 陳定銘、劉小蘭,〈客家獎補助政策之作業機制〉 ,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研究:社 群省思與政策對話》(臺北市:智勝出版社,2013 年) ,頁 40。 7. .4..

(18) 析──以獎助優良博碩士論文為例〉9為分析「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 士論文」之研究主題與領域,將獎助論文歸納出 12 種類的主題與次類目,並 分析各年度獎助論文的學門變化。 至 2011 年,以上各獎助計畫已累積一定成果,於是客委會委託江明修等 進行「建構『客家知識體系』規劃研究」 ,研究結果集結成專書,並於 2013 年 出版。其目的在於檢視歷年來客家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對客家學術機構運作現 況、課程設計與研討活動之探究與分析,希望達到定義我國客家研究的完整論 述、構築客家知識體系的發展方向、奠定「客家學」在臺灣人文社會科學中的 學術地位之目的。10 孫煒、韓保中〈客家知識體系的分析架構〉清楚建構了「客家知識體系」 的全貌,將「客家知識體系」下分「客家經驗體系」 、 「客家理論體系」 ,前者 為「大量在民間的客家文屬工作者、客與薪傳人員為了保留,甚至發揚光大在 臺灣社會逐漸式微的重要『客家』元素」 ,這些元素包括歷史記憶、語言腔調、 信仰儀式、社群互動等;後者則為臺灣學術界近幾十年來以學術方法與途徑針 對各種客家現象進行之客家研究。除此之外,「客家經驗體系」與「客家理論 體系」皆會受到「客家行動體系」──即發軔於 1980 年代的臺灣客家社會運 動所刺激,三者互為表裡、環環相扣。11清楚定義客家知識體系的架構後,此 研究參考我國現階段正式(formal)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分類,將廣義的客家研 究分為三大類型共十二類,作為各學門客家研究的判準。. 陳定銘、吳珮菱,〈行政院客委會獎補助客家學術研究之內容分析──以獎助優良博 碩士論文為例〉 ,收入 2010 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市:臺北縣政府客家 事務局、國立臺北大學通識中心,2010 年) ,頁 163-189。 10 江明修主編, 《客家研究:社群省思與政策對話》 (臺北市:智勝出版社,2013 年) ,頁 3。 11 孫煒、韓保中,〈客家知識體系的分析架構〉 ,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研究:社群 省思與政策對話》 ,頁 21-25。 9. .5..

(19) 陳定銘、劉小蘭〈客家獎補助政策之作業機制〉12則分析客委會客家獎補 助政策之背景、作業機制與內容,並透過焦點座談、深度訪談獎補助制度有關 之學者、受獎者,了解其對政策之滿意度,以提出建議與展望。對於客委會獎 助政策一環的「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則是略述歷年(民國 92 年度 -民國 99 年度)獎助總金額、總件數之變化,再將受獎助博碩士論文以子計畫 一之客家學門基準分類,探討此十二類客家研究數量的變化。 綜合上述,獎助政策自 2003 年迄今已 16 年,除「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 資料計畫」已於 2007 年結束之外,「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 「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 「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三計畫仍在 進行,因此學界對其研究多為初步盤點其成果,對於受獎助之論文呈現之客家 研究特色也尚未有較為深入的討論。. 二、「客家研究」與「客家學」 當代客家研究是從何開始發展?目前學界多是以羅香林 1933 年《客家研 究概論》為客家研究之起點。吳澤〈建立客家學芻議〉將羅香林視作客家研究 13. 奠基者、拓荒者,標誌著客家問題研究已由草創階段進入發展時期; 謝劍除 了也認為羅氏為現代客家研究的開拓者外,尚提到羅氏首先使用了「客家學 14. (Hakkaology) 」一詞; 莊英章〈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 :客家研 究的發展脈絡〉認為客家研究應以羅香林 1933 出版《客家研究導論》為起點, 隨後 1950 年羅氏之《客家源流考》根據大量的族譜作為材料,以考據客家族. 陳定銘、劉小蘭,〈客家獎補助政策之作業機制〉 ,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研究: 社群省思與政策對話》 。 13 吳澤, 〈建立客家學芻議〉 ,收入吳澤主編《客家學研究》第二輯(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0) ,頁 2。 14 謝劍, 〈香港地區的客家研究及其影響〉,收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第四 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 年 11 月),頁 52。 12. .6..

(20) 群的歷史源流,如此則進一步奠定了客家歷史研究之基礎。15 1950 年代以降,學界客家研究多為對羅氏學說作補充、修正,並無太大 突破。直到 1980、1990 年代,中國大陸適逢改革開放,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 授吳澤於 1991 年發起舉行「客家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並提出〈建立客家學芻 議〉 ,對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客家學定義、內涵、外延,乃至於方法論、發 展方向都有所闡述。吳澤認為,繼羅香林以降,學界對客家問題的探討多集中 於客家民系的形成與遷徙,對客家族群生活方式等實證研究較少;相關研究也 未觸及海外客家族群,也多流於現象表面而未以深究,深度、廣度皆有所不足。 於此,其倡議建立「客家學(Hakkaology) 」學科概念,透過充實「客家學」 的理論基礎,使其研究能夠更加深入。16 繼吳澤之後,1992 年 9 月,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謝劍與法國國家研究中心 合作,舉行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會後出版該會議之論文集,促進了國際間對 客家研究的興趣以及熱度。17其後,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東《客家學導 論》承繼了羅香林以民系作為客家研究主軸的觀點,並指出客家學為一門「採 18. 用歷史學、人類學等學科方法,但自己特殊的研究對象、範疇」之學科; 房 學嘉《客家文化導論》亦指出: 「真正成熟的『客家學』還沒建立起來。但這 並不影響我們的學習和探討,因為『客家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存在的族群, 即客家人與其文化」。19 在臺灣,1988 年客家「還我母語運動」引起大眾關心客家語之存續,客家 意識隨之凝聚、興起,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也注意到作為一特別學術領域之「客. 莊英章,〈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 :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 ,《歷史月 刊》 ,201 期(臺北:2004 年 10 月),頁 31-32。 16 吳澤, 〈建立客家學芻議〉 ,頁 2。 17 王東, 《客家學導論》 (臺北市:南天書局,1998) ,頁 xiv。 18 王東, 《客家學導論》 ,頁 22-23。 19 房學嘉、宋德劍等編著,《客家文化導論》 (廣州市:花城出版社,2002 年) 。 15. .7..

(21) 家研究」 ,並相繼投入。2001 年客家事務主管機關──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 其投入資源於客家學術研究,對客家研究之發展有所裨益。隨著研究成果的累 積,學者開始對「建構客家學(Hakkaology)」有一定數量的討論。 莊英章點出了「客家學」一詞出現的三個意義,以及其背後方法論的意涵: 其一,客家研究開始反思以往「漢人中心觀」視角解釋少數族群,進而以 較為平等的族群互動視角看社會歷史的變遷; 其二,此時的「客家學」承繼了自羅香林開始之移民社會研究,而客家族 群的分界也從原本的語言、生活區域,轉為以自我認同為族群劃分的依歸; 其三,凸顯了「人文社會科學」分野的武斷,也因此客家學應是一門從實 踐論典範出發,進行跨學科、跨區域整合的研究。20 2005 年發行的第 43 卷第 2 期之《思與言》期刊為客家研究專號,所載論 文皆屬客家研究範疇,並由張維安撰寫導論至於首篇。《思與言》客家研究專 號的出現也顯示了客家研究在當時為學術討論的熱點。 張維安〈導論:客家意象、客家研究、客家學〉對於「客家學」的建構, 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對於客家研究本質的問題:它是一門「具有個別特質的學 科」 ,還是「僅僅只是跨學科的、綜合的,以客家族群為對象、以客家族群為 題材的研究」?換句話說,即為「獨立學科(客家學)」vs.「特定研究領域(客 家研究) 」之辨識。張維安認為,「客家學」,仍在吸收各學科養分之階段,這 些學科包括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政治經濟學、語言學等等。換言之,張 維安認為這樣的階段應以「客家研究」名之,但隨著學術研究持續發展,出現 一兩個客家研究的典範後, 「客家學」才算誕生。21. 20 21. 莊英章,〈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語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 ,頁 39-40。 張維安,〈導論:客家意象、客家研究、客家學〉 ,《思與言》,43(2), (臺北:2015. .8..

(22) 由楊國鑫發表在同期《思與言》的〈現階段客家學的定位:從方法論的角 度探討〉認為要回答「現階段有沒有客家學」這個問題,關鍵在於「客家學」 有沒有清晰且獨立的方法論。就現階段而言,楊國鑫認為雖有「客家學」之稱, 但實質上並無清晰獨立之方法論與理論,因此客家研究呈現的特色較傾向於 22. 「各種學科對客家進行研究的叢集(cluster) 」 ,與前文張維安之觀點互相 呼應。 蕭新煌〈臺灣客家研究的典範移轉〉除了提出其對近十年來臺灣客家研究 的四個典範移轉外,更點出 2000 年左右,學者多以客家學稱呼客家研究,凸 顯當年對於客家研究之樂觀與野心。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論者反而多以客家 研究來稱呼此一學術領域,於此是一種比較趨於務實、嚴謹化之轉向。23 綜合上述,得以發現「客家學」為一發展中之概念,學界近年來對其內涵 的討論多圍繞方法論,以及是否與現有學科有明確的分野。由於「客家學」尚 在發展中,其定義、內涵、研究對象、方法等隨時空有許多不同的論辯。.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研究方法與限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分析下列兩個標的:「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機制,以及受到獎助之博、碩士論文。對於前者,擬以「歷史學研究法」分析 其機制之形成背景、規範作業機制、法規變遷以及歷年獎助之成果與成效。 「歷. 年 6 月)頁 3-4。 22 楊國鑫,〈現階段客家學的定位:從方法論的角度探討〉,《思與言》,43(2) ,(臺 北:2015 年 6 月) ,頁 32。 23 蕭新煌,〈臺灣客家研究的典範移轉〉 ,頁 10。. .9..

(23) 史學研究法」是指有系統地收集及客觀的評鑑與過去發生事件有關的資料,以 考驗那些事件的因、果或趨勢,並提出準確地描述與解釋,進而有助於現況以 及預設未來的一種歷程。24為達前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將系統地收集「客委 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機制有關之法規、政府文件以及政府公開資 訊。法規部分包括《行政院客委會組織條例》 、 《客家基本法》 、 《客家知識體系 作業要點》 、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等;除此之外尚 有政府預算書、客委會歷年施政目標、政策白皮書等,以解答本研究之問題意 識。 對於受到獎助之博、碩士論文,則以「內容分析法」 ,分析歷年受獎助之 學位論文使用了哪些學門的理論與方法以及變遷趨勢。「內容分析法」係指透 過定量的技巧與定性的分析,以客觀且系統的態度,對文件內容進行研究分析, 藉以推論該文件內容的環境背景及意義。25 本研究將受獎助論文的畢業系所依「教育部大學校院學科標準」分類,藉 由了解受獎助論文屬於何種學門、學類,以深究其使用之研究方法、理論與視 角,並勾勒出歷年各學門演變之趨勢、解釋變化之緣由。 本研究所分析之「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係經筆者從客 委會網站26、臺灣客家資料開放平臺27以及客委會綜合規劃處承辦人廖晨佐專 員提供之資料,28依序列民國 92 至 107 年度「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之作者、學位別、論文題目、畢業學校、畢業系所、獎助金等資訊,整理成附 張紹勳,《研究方法(精華本二版) 》(臺中:滄海書局,2007 年) ,頁 436。 簡茂發、黃光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1991 年) 。 26 「客委會網站/政府資訊公開/研究報告/學術研究/博碩士論文」 (https://www.hakka.gov.tw/Block/Block?NodeID=627&LanguageType=CH&SubSite=0 &SubSiteName=Main)。 27 「臺灣客家資料開放平臺」 (http://cloud.hakka.gov.tw/details?p=%206467) 。 28 客委會綜合規劃處專員廖晨佐先生提供民國 97-107 年度之獎助論文列表,特此致 謝。 24 25. .10..

(24) 件一並作為本文分析之底本。其中,客委會網站上載有 819 篇論文,其中並不 包含放棄獎助資格者;臺灣客家資料開放平臺上共有 781 篇論文,缺少 105 年 度的獎助論文;廖晨佐先生的版本則有包含有獎助資格但放棄領取獎助之論 文,但僅有 97-107 年度的論文。筆者將三者交叉比對,若資料有缺漏則輔以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得出自 92 年自 107 年獎助客家研究優良 博碩士論文共 823 篇,其中包含入選但放棄領取獎助金者,惟計算每年獎助金 額時將之排除,以客委會實際支付予研究者的金額數量為準。 此外,本文常用的幾個名詞在此先做定義上的釐清。所謂「客家研究」 , 分為廣義、狹義的解釋,廣義的「客家研究」係指長時段的,所有有關『客家』 的學術、民間研究,包含將「客家」族群作為研究對象,抑或是其問題意識、 研究動機是從「客家」出發,甚至只要是研究中帶有「客家」因素者,皆屬於 廣義的「客家研究」。 狹義的「客家研究」 ,則是指具有現代學術意義,運用多種社會人文學科 方法、以「客家」族群做為研究對象之綜合型學科,此「客家研究」概念與具 有獨立學科概念之「客家學」相對。 以下行文位區隔廣義、狹義的「客家研究」概念,若是指稱狹義之「客家 研究」 ,則特別以引號加註,若是取其廣義則不加以號,以示區隔。 (二)研究限制 本文旨在探討「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機制對於建構「客 家知識體系」之作用。其中「客家知識體系」以孫煒、韓保中定義為準,即: 「客家知識體系」係由「客家行動體系」 、 「客家經驗體系」二者所構成,並會 受到「客家理論體系」刺激而發展。 「客家行動體系」為 1988 年以降的客家社 會運動潮流; 「客家理論體系」為學術界的客家研究; 「客家經驗體系」則為學. .11..

(25) 術圈以外的民間對於客家元素的保存與傳承29(其定義於本文第二章第一節「獎 助源起與背景」 、第四章第二節「 『客家研究』 、 『客家學』與『客家知識體系』」 有更詳盡之描述) 。 按照如此的定義,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屬於學位論文, 為「客家知識體系」中「客家理論體系」之一環,因此本文建構「客家知識體 系」以其中「客家理論體系」為主,對於「客家經驗體系」僅討論其與「客家 理論體系」呈現何種互動模式、建立了何種連帶關係,此外並無深入的探究。 另外,在「客家理論體系」的發展上,除了「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 碩士論文」之外,尚有學術界「客家研究」學者的研究成果、學術社群的組織 以及研究刊物的發行等有助於「客家理論體系」以及「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的 因素存在,惟其並非本文焦點,礙於篇幅,因此亦無較全面的統整與盤點。以 上為本文的研究限制,不足之處有待未來他文開展。. 二、研究架構與章節說明 本文研究架構如圖 1-3-1 所示,並附有章節說明如下。本文第一章為「緒 論」,闡述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以及研究方法與架構。 接續其後,第二章「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機制探析」從歷 史脈絡切入,了解客委會成立與其獎助客家學術政策之起源;再透過梳理《客 家基本法》 、 《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等法律文件 的制訂與修編歷程,以追索「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作業機制 變遷;最後,則呈現民國 92 年度至民國 107 年度受獎助博碩士論文之數量、 獎助總金額以及佔客委會年度總預算之比例,以盤點獎助政策歷年執行面之成. 孫煒、韓保中,〈客家知識體系的分析架構〉 ,收入江明修主編, 《客家研究:社群 省思與政策對話》 ,頁 21-25。 29. .12..

(26) 果,並進一步解釋其變遷原因。 第三章「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探析」擬以教育部「教育程 度及學科標準分類第 4 次修正版」(96 年 7 月)其中的「大學校院學科標準分 類」 (見本文附件二)30為分類基準,分析歷年受獎助之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畢 業系所屬於哪些學門、學類,各學門、學類的畢業論文又分別處理了那些研究 課題。最後,再以分取碩、博士論文各三篇進行個案分析,以深入分析受獎助 之客家研究之研究方法、對象、視角與主題。 第四章「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與建構「客家知識體系」 先是敘明「客家知識體系」 、 「客家研究」與「客家學」之關係,再將「客委會 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置入其脈絡,探究其於「客家知識體系」的建 構進程中扮演何種角色、發揮何種作用? 最後,第五章「結論」則是先是總結並指出前面各章的研究成果,包括「客 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機制與成果之變遷與其原因、受客委會獎 助之學位論文又呈現何種「客家研究」特色,並綜論其機制對於建構「客家知 識體系」之作用。此外,另有「政策建議」一節,從本文研究成果出發,對於 客委會「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之施行,尤其是「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 論文」部分,以求其機制更臻於完善。. 教育部統計處網站:首頁/統計標準分類/教育程度及學科標準分類第 4 次修正版 (96 年 7 月)。(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2C13413C7370AB85) 30. .13..

(27) 圖 1-3-1:研究架構圖. 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之探析:以客委會獎助客家研 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民國 92-107 年)為中心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機制分析. 政 策 源 起 與 背 景. 獎 助 執 行 與 成 果. 法 規 制 定 與 變 遷. 受獎助之「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分析. 客 家 研 究 學 門 分 類. 客 家 研 究 學 門 分 析.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與建構「客家知識體系」探析. .14.. 獎 助 論 文 個 案 分 析.

(28) 第二章.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 士論文」機制探析 第一節. 獎助源起與背景. 客家族群在臺灣雖在人數上屬於第二大族群,但往往卻處於「無聲的族 1. 群」 、 「隱形的一群」之境地。 光復後,政府為有效統治臺灣,將國語作為語言 統一的工具,開始推行「國語運動」 ,並以不合理的措施打壓其他在地語言(包 括客語)的傳承與發展。2直至 1980 年代末期,民風漸開,1987 年 7 月 14 日, 蔣經國發布總統令,宣告臺灣地區自 7 月 15 日解嚴,3自此開始的十年間,臺 灣政治進行了一場寧靜革命由威權政治轉變為真正的民主政治。4政府對社會 控制的鬆綁,使有志於客家語言、文化傳承者先後透過各種管道發聲,投入客 家文化傳承的行列。 1987 年《客家風雲》 (今已改組為《客家雜誌》)雜誌創刊,激起許多熱心 的客家人士紛紛投入客家事務,加入了原來就活躍於客家運動的團體,如世界 客屬總會及客家崇正會等等。5《客家風雲》雜誌除定期出刊以及辦理客家特 色的活動之外,1988 年下半年尚籌組了「客家權益促進會」 ,該會主導了是年 12 月 28 日於臺北舉行的「還我母語遊行」 ,其主要訴求有三:. 鍾肇政,《臺灣客家族群史•總論》(南投市 : 臺灣文獻館,2004 年),頁 48。 陳宏賓, 〈解嚴以來(1987-)臺灣母語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頁 54。 3 〈總統府令宣告臺灣地區自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起解嚴〉 , 《從解嚴到戒嚴》 ,戰後臺 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 ,(臺北市:國史館,1998 年)頁 497。 4 高明士主編, 《臺灣史》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 ,頁 276-277。 5 蕭新煌, 《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 (南投市 : 臺灣文獻館,2004 年) ,頁 340。 1 2. .15..

(29) 一、全面開放客語及各方言廣電節目。 二、修改《廣電法》對方言的限制條款為保障條款。 三、建立多元化語言政策、國語與母語教育並重。6. 本次遊行最大的意義在於客家人終於走上街頭了,臺灣客家人透過理性思 考,以爭取憲法平權作為基本訴求,並以族群為名的集體運動方式,在爭取臺 灣民主的反對運動中,取得了發言地位,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7並成功地引 起社會對客家族群的注意,激發了客家意識以及凝聚了客家族群內部的認同。 8. 於是, 《客家風雲雜誌》的創辦與「1228 還我母語遊行」可以說是客家意識興. 起的關鍵,也被視為客家運動的肇始。9 1988 年揭開序幕的客家族群社會運動,促使了客家政策、行政、法 律的提升,以及傳播、學術機構化的落實,包括 1994 年客家電臺開播、2001 年全世界第一政府客家事務主管機關行政院客委會的成立、2003 年客家電視 10. 臺開播等等。 陳水扁當選總統後,於 2000 年 5 月 11 日第 2681 次行政院會 議中通過《行政院客家務事委員會籌備處暫行組織章程》及《行政院客家事務 委員會組織條例》兩草案;同年 5 月 18 日將前者公告週知,並將後者送立法 院審議,最終立法院於 5 月 4 日三讀通過《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組織條例》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正式於 2001 年 6 月 14 日成立。. 〈社會觀察大家談〉 ,04 版,《聯合報》 (臺北市) ,1988 年 12 月 29 日。 范振乾,〈臺灣客家社會運動初探〉 ,收入《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 ,頁 193。 8 丘昌泰,〈客家政治與經濟導論〉,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 ,頁 12。 9 邱榮舉、謝欣如, 〈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 , 《臺灣客家研究:政治與歷史》頁 1112。 10 蕭新煌, 〈臺灣客家研究的典範轉移〉 , 《全球客家研究》 (第 10 期,2018 年 5 月) , 頁 3。 6 7. .16..

(30)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中,清楚訂客委會之職掌共十項:. 一、客家事務政策、制度、法規之綜合規劃、協調及研議事項。 二、客家文化之保存及推動事項。 三、客家語言、客家民俗禮儀、客家技藝、宗教之研究與傳承 規劃及協調事項。 四、客家教育之規劃協調、客家人才之培育及訓練事項。 五、客家傳播媒體、文化團體與文化活動之推動及獎助事項。 六、客家事務相關資料之調查、蒐集、分析及出版事項。 七、促進族群融合事項。 八、海外客家事務合作及交流事項。 九、議事、文書、印信、出納、庶務及公共關係事項。 十、其他有關客家事務事項。11. 其中第二、三、四、五、六款與客家文化傳承、發展直接相關,並闡明客 委會有研究、推動、獎助、蒐集客家文化相關資料等職責。 客委會專責推動全國客家事務及相關行政,但由於行政措施有其侷 限、缺乏法源依據,以至於無法普遍而深入地推展各項工作。於是,為了建立 制度性規範以確立客家事務未來基本方向並建構客委會施政總目標,2008 年 客委會開始積極推動客家基本法之立法工作,立法院於 2010 年 1 月 5 日三讀 通過《客家基本法》全文 15 條,並於 1 月 27 日公布、施行。12其中, 《客家基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民國 90 年 5 月 16 日制定,104 年 12 月 16 日廢 止) ,第 3 條(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00129)。 12 鍾國允, 〈客家基本法之分析〉 ,收入江明修主編, 《客家政治與經濟》 (臺北市:智 11. .17..

(31) 本法》第 11 條明定:. 政府應積極獎勵客家學術研究,鼓勵大學校院設立客家學術相關院、 系、所與學位學程,發展及厚植客家知識體系。13. 以及第 13 條:. 政府應積極推動全球客家族群連結,建設臺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 與研究中心。14. 除此之外,自民國 92(2003)年度起, 「促進客家知識體系發展」都見於 客委會施政目標中,更彰顯了客委會施政總目標對於推廣、獎勵客家研究以建 構客家知識體系之重視。 有鑑於此,客委會於民國 91 年開始籌辦各式各樣的文化重建運動,開啟 15. 了客家語言、文化復興的契機。 接續其後,客委會成立「客家學術發展委員 會」 ,負責「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之規劃、審議、評核及其他有關客家知 識體系發展辦理事項。16. 勝文化,2010) ,頁 50-51。 13 《 客 家 基 本 法 》( 2010 年 1 月 5 日 制 定 ), 第 11 條 ( 來 源 : 植 根 法 律 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0000900-1070131) 。 14 《客家基本法》(2010 年 1 月 5 日制定),第 13 條。 15 陳定銘、吳珮菱, 〈行政院客委會獎補助客家學術研究之內容分析──以獎助優良博 碩士論文為例〉 ,頁 164。 16 陳定銘、劉小蘭,〈客家獎補助政策之作業機制〉,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研究社 群省思與政策對話》(臺北市:智勝文化,2013 年) ,頁 43。. .18..

(32) 民國 92 年開始,客委會陸續挹注經費至各項獎補助計畫以發展客家知識 體系,包括: 「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 書資料計畫」 、 「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以及「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 計畫」 。 「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是客委會為結合國內各大學校院 資源以提升客家學術研究與促進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而訂定。國內已立案之大專 院校已設立(或籌備中)客家學院或相關系所或研究中心者,得以申請補助, 17. 補助金額以二分之一為上限。. 「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則是 2003 至 2007 年間,凡大專院校 設有客家學院、客家研究相關系所、開設客家相關課程之大專校院或學術研究 機構者,若是需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者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客委會將予 以補助。其中, 「圖書資料」除了普通圖書、參考工具書、期刊、報紙之外, 政府公報、新聞剪輯資料、電子出版品、錄音帶錄影帶 DVD 等影音資料亦有補 18. 助。 由此可見,客委會希望大專院校中客家研究機構能廣泛地蒐羅客家相關 圖文書籍、資料,以助客家研究的推行、深化與發展。 「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則是為鼓勵本國籍學者從事客家研究而訂定, 學者以研究計畫向客委會申請,由專家學者組成審查小組予以審查,每一研究 計畫之補助經費以四十萬元為限制。19.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作業要點》 (2003 年 3 月 31 日訂定) ,第 1-4 條。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400-1030815) 18 整理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作業要點》(來源:客委會 網站 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4&PageID=21041) 。 19 整理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作業要點》 ,2003 年 2 月 21 日 制定版本。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100-1060206) 17. .19..

(33) 「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則是藉由獎助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 公私立大學研究所博、碩士研究生,以鼓勵其撰寫客家相關主題之研究。20 綜合上述,客委會於民國 92 年度(2003)開始推動四項獎助客家學術研 究以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之計畫,「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 鼓勵大專院校成立客家研究、教學機構,創建學者能夠從事研究、培養後進之 場域; 「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則是廣泛的鼓勵全國各學門研究者以自身學 門知識與規範投入客家相關研究;「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則注 重培養學術研究入門的客家研究興趣,希望能藉此開啟更多學術研究者能夠投 入客家研究之契機; 「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則是有意識的收納客 家研究成果外,並存有當代客家多元來源之資料以供後人研究。於此,得以發 現此四項獎助政策涵蓋了學術體系的場域、硬體、動機等面向。 在客委會有意識的推動之下,此四項獎助政策已收到不少成果。放眼國內 大專院校,設有客家研究機構者迄今已達 38 所、21獎助之博碩士論文已累積 800 餘篇、獎助客家學術研究逾 500 種、購藏客家圖書補助總金額超過 2520 22. 萬元, 成果豐碩。. 第二節. 獎助法規變遷.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肇始於民國 92 年,至今不輟。獎助 執行之肇因,如前文所述,係因《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中賦予客委會 對客家語言、民俗禮儀具有研究、傳承以及培養客家人才等職責。因此,《行 整理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計畫作業要點》 (2003 年 2 月 21 日制定)版本。(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21 截至 108 年 3 月 13 日,客家學術機構已達 38 所,資料來源:臺灣客家資料開放 平臺(http://cloud.hakka.gov.tw/Details?p=842) 。 22 整理自客委會網站-政府資訊公開處(https://www.hakka.gov.tw/Home/Tour#) 。 20. .20..

(34) 政院客家委員會九十二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第二款更是納入促進客家知識體 系的發展:. 保存客家文化資產:調查、研究客家傳統建築、民俗節慶;賡續建置 客家文學、音樂資料庫;蒐集客家文獻資料、獎勵補助客家相關研究 23. 計畫,促進客家知識體系的發展。. 為履行職責,行政院客委會於 92 年開始透過經費補助「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 家學術機構計畫」 、 「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獎助客家學術研究 計畫」以及「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 。 本文核心之「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其作業方式以 92 年 2 月 21 日制定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為依歸, 至今經過多次修訂,多為獎助作業細節上的修正。至 107 年初《客家基本法》 修正通過後, 「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才改為每年以計畫方式實行, 並改以《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助辦法》作為法源依據。在民國 92 至 107 年之間,則是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作為 獎助執行時之主要依歸。 根據 92 年 2 月 21 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 要點》規定,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公私立大學院校研究所之博、碩士學位候選 人,以客家相關研究為論文主題者皆可申請。申請時附上大學、研究所成績單 各一份、研究所所長推薦書以及經所方核定、指導教授簽署之論文計畫書十份。 其中,計畫書應包含論文題目及其意義、價值、相關文獻之回顧、研究方法、 2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九十二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 ,第 2 條。. .21..

(35) 研究架構、預期目標、研究範圍與限制、計畫進度(並註明擬完成論文之時間) 、 參考文獻、指導教授姓名及簽署。24 準備上述所需之文件後,於每年一月或七月向行政院客委會提出申請,接 著先由客委會審查申請者是否符合條件、資料是否齊備,通過後再由學者專家 組成審查小組進行審查,於每年 2 月 28 日、8 月 31 日前將小組審查結果以書 25. 面通知申請者。 得到獎助的博士生每名可得 15 萬元;碩士班研究生則最高可 得 10 萬元。26 得到獎助資格後,待論文計畫取得學位,得逕以學位證書影本及有指導教 授簽名之論文平裝三冊向客委會核發獎助金,期限則以當年 12 月 20 日以前 為原則,逾期者則撤銷獎助。27除此之外,論文書寫應以中文為主,若以外文 撰寫則須附中文提要;申請獎助期間如果亦有向其他單位申請獎助,或是更改 指導教授、論文題目,則需事先通知客委會。若有違反學術倫理者,則得以撤 銷並追繳獎助金。28 於此, 「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在 92 年度開始運作之初,是屬於.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2 年 2 月 21 日制 定) ,第 3 條。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25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2 年 2 月 21 日制 定) ,第 6 條。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26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2 年 2 月 21 日制 定) ,第 5 條。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27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2 年 2 月 21 日制 定) ,第 7 條。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28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2 年 2 月 21 日) ,第 8 條。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24. .22..

(36) 「事先申請制」 ,在論文尚在計畫、大綱階段,即得以投件客委會,經過審查 後得到獎助資格,再於年底前完成論文、取得學位,方能領取獎助。 隔年 8 月 23 日,客委會訂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設 置要點》 ,成立「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立之目的為「為強化客家學術研究之基 礎,促進客家知識體系之發展」。29其中「客家知識體系之發展」,所指為何? 第二條有所說明:. 本要點所稱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係指本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 學術機構計畫、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獎助客家學術研究 計畫、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及其它經本委員會同意設置 之計畫等。. 於此可見, 「客家知識體系之發展計畫」即為前文所提的四項獎助計畫的合 稱。換言之,在民國 93 年,客委會為統籌「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 計畫」 、 「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 、「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以及 「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共四項與客家學術研究推動相關之獎 助計畫,特別設立「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以統籌相關事宜,並納入「客家 知識體系發展」之範疇。 至於「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之成員,由客委會主任委員選聘專家、學者 等共十九人擔任,均為無給職,但得支領審查費與出席費,並設召集人一人, 由本會委員相互推舉之。每到各獎補助計畫辦理之時程,則須召開會議,由召.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 (民國 93 年 8 月 23 日訂 定) ,第 1 條。 29. .23..

(37) 集人主持。委員會須負責獎助計畫之其事前之規劃、進行時的審議與評核,每 年度計畫辦理結束後,也須辦理相關評鑑。30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奠定了「客家知識體 系發展計畫」的施行辦法,即由隸屬客委會之「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之委員, 依時程來規劃、審議、評核、辦理獎助政策,用以決定「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 家學術機構計畫」 、 「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 、 「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 畫」以及「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實行的大方向,而各項計畫之 作業細節,仍由各項作業要點訂之(如「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仍以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作為主要依歸)。 因應上述「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的設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 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於 93 年 12 月 13 日修訂,在審查方式處由原文「由 本會聘請學者專家組成審查小組進行審查」改為「由本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 進行審查」 。此外,由於獎助論文為「事先申請制」 ,為確保通過獎助者最後皆 能完成學位,此次修訂也增加受獎助者必須於當年度 6 月 30 日、10 月 31 日、 31. 12 月 20 日回報論文進度之規定。. 隔年(民國 94 年)11 月 28 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 論文作業要點》又作出了若干修訂。有鑑於「事前申請制」難保受獎者能夠於 當年度完成學位,亦有因故修改論文題目或是論文計畫窒礙難行者。為減低不 確定因素對於獎助論文施行之影響,行政院客委會將獎助改為「事後申請制」 , 獎助對象改為「兩年內以客家相關研究為主題,並已取得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 整理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民國 93 年 8 月 23 日 訂定版本) 。 31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3 年 12 月 13 日修 訂) ,第八條第二款。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30. .24..

(38) 公私立大學院校研究所博、碩士學位之論文」 。32自此,獎助論文都得完成學位 考試、取得學位後才能申請獎助。 再者,由於兩年內的博碩士論文皆得以申請,因此申請時間也由原本配合 一學年度兩學期時間的 1 月、7 月提出申請改為 7 月,並增加了審查標準已強 化獎助的公正性:. 1.研究主題之創新性(二十%)。 2.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之嚴謹與完整性(二十%) 。 3.研究內容具有意義與價值(三十%)。 4.研究成果之具體性(三十%)。33. 可以發現獎助審查偏重研究成果之具體性,以及研究之意義與價值,同時 也重視研究主題對於客家研究之創新以及研究本身的嚴謹程度。之後各年度對 作業要點又有若干小幅度的修正,95 年 11 月 22 日增訂獲獎者領取獎金須附 34. 3000 字論文精要; 96 年 8 月 7 日增加授權書、收據以及論文印刷型制與電 35. 子檔格式; 97 年 10 月 22 增訂論文指導教授推薦表固定格式、論文扉頁要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4 年 11 月 28 日修 訂) ,第 2 條。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3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4 年 11 月 28 日修 訂) ,第 6 條第三款。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34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5 年 11 月 22 日修 訂) ,第 7 條。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35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6 年 8 月 7 日修訂) , 附件三、四。(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32. .25..

(39) 加註「本論文獲行政院客委會○○年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獎助」字樣;36 101 年因應「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改制為「客家委員會」 ,原本《行政院客家委 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也改名《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 設置要點》 ;當年度 5 月 29 日再次修訂,將審查標準加入「性別主流化議題具 37. 相關性」 ; 103 年 6 月 30 日則因應客家委員會由原本的中油大樓(臺北市信 義區松仁路 3 號 8 樓)遷至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 439 號北棟 17 樓) ,而修改申請資料的寄送地點。38 直到民國 106 年 12 月 29 日,客家事務根本大法《客家基本法》修正通 過,並於 107 年 1 月 31 日公布施行,由本來 15 條修訂為 21 條。此次增列之 《客家基本法》第 16 條:. 第 16 條(客家學術與在地知識研究之獎勵) 政府應積極獎勵客家學術與在地知識研究,鼓勵大專校院設立客家學 術相關院、系、所與學位學程,發展及厚植客家知識體系。 39. 前項獎勵額度、標準及方式之辦法,由客家委員會定之。.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97 年 10 月 22 修訂) , 第 7 條(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37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101 年 5 月 29 修 訂) ,第 6 條第三款。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38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103 年 6 月 30 修 訂) ,第 4 條。 (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200-1030630) 39 《客家基本法》, (107 年 1 月 31 日公布) ,第 16 條。(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40005) 36. .26..

(40) 與修訂前的《客家基本法》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相關條文並列比較,《客家基本 法》 (99 年 1 月 15 日制定、1 月 27 日公布)第十一條:. 政府應積極獎勵客家學術研究,鼓勵大學校院設立客家學術相關院、 系、所與學位學程,發展及厚植客家知識體系。. 得以發現,就修正前之法規而言,其「獎勵客家學術研究」之措施著重於 「鼓勵大學校院設立相關願、系、所與學位學程」 ,修正後則將「積極獎客家 學術與在地知識研究」納入條文,並明文「獎勵額度、標準及方式由客家委 員會訂之」 。於此,此次修法不但點明了發展、厚植客家知識體系應包含獎助 客家在地研究之外,更確立了客委會從事獎補助客家學術以「發展客家知識 體系」之法源,係源自有「客家根本大法」之稱的《客家基本法》。 由於《客家基本法》授權客委會訂定獎勵額度、標準及方式,於是客委會 著手於相關辦法之擬訂,於 107 年 9 月 12 日訂定《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 助辦法》 ,並於 108 年 1 月 1 日施行。此辦法對於獎助對象、獎助項目、獎勵 方式、計畫施行方式皆有更為詳細、明確的規範。獎勵對象部分,《客家知識 體系發展獎勵補助辦法》第二條有云:. 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得依本辦法獎勵從事客家學術與在地知 識研究等與客家知識體系發展及厚植相關之自然人、法人或團體。. .27..

(41) 此條敘明了本辦法獎勵之「客家知識體系發展」,其中包含了「客家學術」與 「在地知識研究」二者,而獎助對象除了學者、專家等自然人之外,大專院 校(法人)或是民間客家研究相關團體也得適用本辦法申請獎補助。接著, 第三條闡明了補助計畫之項目共下列七項:. 一、客家學術與在地知識個別型專題研究計畫之推動。 二、大專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綜合型計畫之推動。 三、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之研撰。 四、客家研究全職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人員之培育。 五、客家學術與普及著作之出版。 六、客家知識體系發展之相關國內外交流合作。 七、其他有關客家知識體系發展之事項。40. 其中,第一款「客家學術與在地知識個別型專題研究計畫之推動」即原先之 「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第二款「大專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綜合型計畫 之推動」則為「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之延續;第三款「客家研 究博碩士論文之研撰」則為本文核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除了延續先 前的「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外,獎助對象與項目尚加入了「博士生以及 博士後研究人員之培育」 (第四款) 、客家著作出版(第五款)、國內外學術交 流合作(第六款)以及其他相關事項(第七款)。 至於獎勵辦法, 「客家學術與在地知識個別型專題研究計畫」係以補助有. 《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助辦法》 (107 年 9 月 12 日訂定) ,第三條。(來源: 客家委員會網站, 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2&PageID=40282) 40. .28..

(42) 關之專題研究計畫、綜合型計畫相關經費為之,其額度最高為 50 萬元; 「大專 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綜合型計畫之推動」則是以補助 200 萬元為最高,並視 情況斟酌之; 「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之研撰」則是以發給獎牌、獎狀以及獎勵 金並公開表揚,其中獎勵金為 3 至 15 萬元;「博士生與博士後研究人員培育」 則是於客家研究全職博士生入學後前三年,每月發予獎勵金 2 至 4 萬元、全職 博士後研究員則發給每月 5 至 7 萬元獎勵金,每次核給一年,最多可延長三 次; 「客家著作出版」則以每冊最高 30 萬元(叢書最高 150 萬元)以獎勵客家 學術性以及一般普及性讀物之出版;「國內外學術交流合作」則是補助客家研 究之交流活動 5 至 200 萬元,包括學術研討會、工作坊、國際學人專訪等等皆 可申請。41 關於獎勵的審議方式,則延續以往以「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簡稱「學發 會」 ) 」研議、規劃相關辦法,並審議各項申請案件、獎勵名額與金額等等。 「學 發會」由專家學者組成,共 9 至 13 人,聘期二年,期滿得續聘之。42獎助進行 的項目以及方式,則是由客委會逐年訂定計畫實施,計畫內容內含申請時間、 43. 申請資料、獎勵項目、方式與模式、對象、審查程序、經費核撥等等。. 綜觀《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助辦法》的訂定,係屬於《客家基本法》 之授權,也得以發現客委會有意擴大客家知識體系獎補助的範圍,如擴及博士 生、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獎助,並增加補助客家學術性、普及讀物之出版,以填 補「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於 2007 年結束後的空缺。 除此之外,客委會在制定此等獎補助政策時也一定程度參考了科技部「補 助專題研究計畫」 、農委會「補助一般科技計畫」等學術補助方案,例如與受. 整理自《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助辦法》 (107 年 9 月 12 日訂定) ,第 3、4、8 條。 42 《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助辦法》 (107 年 9 月 12 日訂定) ,第 6 條。 43 《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助辦法》 (107 年 9 月 12 日訂定) ,第 5 條。 41.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將義民爺神龕迎接到關西太和宮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How would this task help students see how to adjust their learning practices in order to improve?..

1.9 Chapters 3 to 7 cover the concerns and suggestions received and elaborate on our support measures covering the five proposed actions, including enhancing schools’

220V 50 Hz single phase A.C., variable stroke control,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cabling conformed to the latest B.S.S., earthing through 3 core supply cable.. and 2,300 r.p.m.,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客座助理教授.. 妬不男 ﹕男根似無,見他行婬,因生 妬心,遂感有根

• 在五歲前,是兒童發展學習能力和建立知識的關鍵時期 (CDC at Harvard University, 2007; Ministerial Council for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Y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