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題目探析

第三節 獎助博碩士論文個案分析

本節擬從民國 92 至民國 107 年度「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共 823 篇獎助論文中,挑選碩、博士論文各三篇,分析其內容,包括研究主 題、研究對象、問題意識、方法論等;其次再將此六篇論文置於「客家研究」

發展之脈絡中綜合分析,以深入了解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呈現 之學術研究全貌。

為達此目的,本節先依照下列幾個原則挑選個案分析之論文:

第一,分別從「成長期」(民國 92 年度-民國 97 年度)、「高峰期」(民國 的客家教育(1895-1945)〉,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102 年。

教育學門 綜合教育 學類

6 104 任婕,〈改不改宗?客家人的文化觀 主題的深化。編號 5:江孏乙〈日治時期臺灣桃竹苗地區的客家教育(1895-1945)〉

一改教育學門研究論文一向將焦點置於客語教育,而試圖統整日治時期桃竹苗 地區的客家教育面貌,為教育學門獎助論文從個案到統整之代表;編號 6:任 婕,〈改不改宗?客家人的文化觀與宗教信仰選擇-以客福協會為例〉則是與 以往客家宗教相關研究多聚焦於民俗信仰不同,改以研究客家基督徒面對改宗

的抉擇。編號 5 與以往同學門之研究更具有統整性、編號 6 與以往客家宗教為 主題的研究更注意到了其他宗教與元素,此二種特色皆凸顯了「客家研究」的

「成熟化」與「深化」。

一、個案分析

(一)江俊龍,〈兩岸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論文,民國 93 年。

第一篇為江俊龍〈兩岸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為「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 優良博碩士論文」第一篇受獎助之博士論文,亦是民國 92 年度唯一一篇。拿 到博士學位後,江俊龍繼續深耕於學術界,先後任教職於屏東師範語文教育學 系、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灣語文學系、國立中正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現任教於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與社會科學學系專任副教授。117

該文基本上承襲了江俊龍對於臺中大埔腔客語的一貫關心。民國 85 年,

江俊龍碩士論文〈臺中東勢客家方言詞彙研究〉118即注意到了東勢地區客家語 言的特殊性,其博士論文則是承繼了碩士論文對東勢大埔腔調客語詞彙的研究 所開展。

若論臺灣客語本質,其實皆為不同祖籍之客家移民入臺後,隨著時間與閩 南話、原住民語等產生融合之變體。誠然,臺灣客家語以海陸、四縣二種腔調 最為強勢,其他腔調的客語,如臺中東勢地區使用之「大埔腔」客語,因使用 人數較少而較不被重視,以致於有許多誤解,如大埔腔調客語是「受閩南語影 響的非純正的客家話」,或者說是一種「聲母接近海陸腔,聲調近似四縣腔的

117 相關資訊源自「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網站/師資介紹」

(http://hakka.ncu.edu.tw/hakkadepartment/teacher01)。

118 江俊龍,〈臺中東勢客家方言詞彙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5 年)。

合體」,究其所以其實都非實情。有鑑於此,江俊龍之博士論文廣泛地收集「大 埔腔」相關的語音資料,包括原鄉廣東省大埔縣以及臺中東勢的縣志、族譜、

語言相關出版品、客家辭典等,透過分析、比較兩地大埔腔客語之聲調、語音、

詞彙、語法,達到確立原始大埔鄉客語的樣貌,以及播遷至臺灣後發生何種轉 變之研究目的,以辯證種種對於大埔腔客語的誤解。

江俊龍此文為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在教育部「教育程度及學科標準分類」

中被歸類為人文學門、中國語文學類,也顯示某種程度而言,此研究是將客語 放在中國各語系的脈絡中探討;在學科理論方面,顯而易見的,江俊龍使用的 是語言學的理論,其中包含了語音學、詞彙學、語法學、方言學等概念與方法。

縱觀各年度客委會獎助論文,以「語言學」之理論、方法探究「客家語」

者不在少數,即便各年度獎助論文之數量有所增減,但此種取徑仍可見於各年 度的獎助論文之中,江俊龍此文即是其中之代表。其原因除了前文所述之 1988 年「客家還我母語運動」之肇始,即是將客家語言作為「議題設定」,自然而 然刺激了客語的研究之外,腔調的多元亦是研究者長期聚焦在客家語言的原因 之一。客家語自大陸原鄉隨著客家移民播遷至臺灣後,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 形成在地化、多元化的多個次語系,地形的隔絕、客家族群的散布更是加強了 各地腔調的特殊性,進而提供了研究者許多課題、材料得以發展相關研究而不 輟。

(二)陳思萍,〈臺灣日治時期近山茶工廠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 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96 年。

第二篇是民國 94 年度受到客委會獎助之客家研究學位論文:陳思萍,〈臺 灣日治時期近山茶工場研究〉,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 士論文。臺灣製茶葉的發展至今已兩百年,製茶技術於清領時期由中國大陸沿 海傳入臺灣,1895 年清廷於中日甲午戰爭中失利,臺灣改隸日本統治,日本

當局也帶來了有別於以往的製茶技術,改變了臺灣製茶工業的樣態。有鑑於此,

陳思萍研究聚焦於臺灣日治時期近山地區(平原與山區接壤處),包括臺北盆 地周邊的石門、深坑、石碇、坪林、三峽,桃園臺地上的龍潭,新竹的北埔、

峨嵋,以及南投的埔里、魚池等地的製茶工廠,透過史料文獻分析、田野訪談 等研究方法,探究其製茶產業興起背景、茶工廠類型與運作方式,並更進一步 分析茶工場中萎凋室、發酵室以及評茶室等最具有代表性之空間的建築特色。

陳思萍基於對文化、產業遺產的重視,而開展了此文的問題意識。其畢業 系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為一跨領域、以古蹟保存 為核心之研究機構,教學與研究重視聚落、古蹟以及歷史建築的種種藝術形式 分析,近年來研究主題擴及社區總體營造、鄉土教材編寫、民俗文化研究等多 元化方展,並於民國 100 學年度跟同校「傳統藝術研究所」整併為「建築與文 化資產研究所」。119

於此,陳思萍的論文歸於「建築學門」中的建築學類。探究其研究方法,

除了以「歷史學研究法」梳理日治時期茶工場發展狀況以及源流外,尚運用人 文地理、建築與都市設計等學科方法,對於茶工場作空間分析,包括各種特殊 空間之設計原理與實際應用。

若細細審視本文與「客家」之連結,在於其討論研究對象「茶工場」時,

其分布區域的桃園龍潭、新竹北埔、關西等地為客家族群的聚居區,其茶場之 建造、從業者多為客家族群。但是,該文中對於其他並非客家族群聚居區域,

如臺北盆地周邊的淡水、三芝、石門、深坑、石碇、坪林,南投的埔里、魚池 等區也是研究對象。再觀其研究動機以及論文論述架構,更可以發現其是以「近 山茶工廠」為研究核心,屬於非以客家為主體出發之研究,較傾向為以「客家」

119 整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網站」

(http://1www.tnua.edu.tw/~TNUA_CCR/members/super_pages.php?ID=members5)。

作為研究變項者。

(三)薛雲峰,〈臺灣客家史觀:以義民與 1895 乙未抗日戰爭為例〉,國立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 98 年。

第三篇則為獎助「高峰期」之博士論文,其獎助年度為民國 98 年的薛雲 峰〈臺灣客家史觀:以義民與 1895 乙未抗日戰爭為例〉。清廷於中日甲午戰爭 失利後簽訂中日馬關條約,臺灣被割讓予日本。隨後,1895 年日本統治當局 派遣軍隊於澳底登陸,準備進行接收工作。起初接收工作未有阻礙,直到日軍 進入桃竹苗等客家聚居區時受到當地漢人(客家人為主)頑強的抵抗,其規模 之大、雙方犧牲之慘烈,使後世史家稱之為「乙未戰爭」。

以往研究對於日軍於桃竹苗受到激烈抵抗之原因,多著重於「民族情結」

方面,即漢人不願被異族統治的觀點解釋,對於反抗者多為「客家人」此一特 殊性並未詳加解釋,甚至是存而不論。有鑑於此,薛雲峰透過史料梳理,試圖 建立以臺灣客家族群本身對於乙未抗日戰爭之觀點。從其研究成果來看,薛雲 峰認為客家以保衛鄉梓的「義民」早在康熙年間朱一貴事件後即有相關的組織,

一直為清領時期維持地方秩序之力量,為「長時段」存在的一種價值觀,而因 此乙未戰爭客家地區強烈抵抗日人也是屬於這樣的價值觀、地方力量的延續。

薛雲峰此文為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本文將其歸類於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中的「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國家發展研究所 係一科技整合之研究所,對政治、法律、經濟、社會、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等 領域進行研究,培育相關社會科學人才。120觀薛雲峰文,其主要使用歷史學研 究法,包括了先以「文獻分析法」分析相關史料建構歷史事件之全貌,再以法 國年鑑學派史家布勞岱爾之「歷史的長、中、短時段」理論作出歷史解釋,建

120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網站/本所簡介」

(http://www.nd.ntu.edu.tw/zh_tw/about)。

立以客家族群出發的歷史觀點。

薛雲峰此文係以因在乙未戰爭中客家族群的角色並未受到重視而開展其 研究,並達到建立客家史觀之研究目的。顯而易見,此研究具有強烈的客家意 識包含其內,以前文張維安的說法來說即是具有「強烈的客家關心」以及具有

「客家意識」之客家研究,這也是筆者挑選其作個案分析之最大原因。

「客家意識」之客家研究,這也是筆者挑選其作個案分析之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