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機制探析

第一節 獎助源起與背景

客家族群在臺灣雖在人數上屬於第二大族群,但往往卻處於「無聲的族 群」、「隱形的一群」之境地。1光復後,政府為有效統治臺灣,將國語作為語言 統一的工具,開始推行「國語運動」,並以不合理的措施打壓其他在地語言(包 括客語)的傳承與發展。2直至 1980 年代末期,民風漸開,1987 年 7 月 14 日,

蔣經國發布總統令,宣告臺灣地區自 7 月 15 日解嚴,3自此開始的十年間,臺 灣政治進行了一場寧靜革命由威權政治轉變為真正的民主政治。4政府對社會 控制的鬆綁,使有志於客家語言、文化傳承者先後透過各種管道發聲,投入客 家文化傳承的行列。

1987 年《客家風雲》(今已改組為《客家雜誌》)雜誌創刊,激起許多熱心 的客家人士紛紛投入客家事務,加入了原來就活躍於客家運動的團體,如世界 客屬總會及客家崇正會等等。5《客家風雲》雜誌除定期出刊以及辦理客家特 色的活動之外,1988 年下半年尚籌組了「客家權益促進會」,該會主導了是年 12 月 28 日於臺北舉行的「還我母語遊行」,其主要訴求有三:

1 鍾肇政,《臺灣客家族群史•總論》(南投市 : 臺灣文獻館,2004 年),頁 48。

2 陳宏賓,〈解嚴以來(1987-)臺灣母語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頁 54。

3 〈總統府令宣告臺灣地區自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起解嚴〉,《從解嚴到戒嚴》,戰後臺 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臺北市:國史館,1998 年)頁 497。

4 高明士主編,《臺灣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頁 276-277。

5 蕭新煌,《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南投市 : 臺灣文獻館,2004 年),頁340。

一、全面開放客語及各方言廣電節目。

二、修改《廣電法》對方言的限制條款為保障條款。

三、建立多元化語言政策、國語與母語教育並重。6

本次遊行最大的意義在於客家人終於走上街頭了,臺灣客家人透過理性思 考,以爭取憲法平權作為基本訴求,並以族群為名的集體運動方式,在爭取臺 灣民主的反對運動中,取得了發言地位,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7並成功地引 起社會對客家族群的注意,激發了客家意識以及凝聚了客家族群內部的認同。

8於是,《客家風雲雜誌》的創辦與「1228 還我母語遊行」可以說是客家意識興 起的關鍵,也被視為客家運動的肇始。9

1988 年揭開序幕的客家族群社會運動,促使了客家政策、行政、法 律的提升,以及傳播、學術機構化的落實,包括 1994 年客家電臺開播、2001 年全世界第一政府客家事務主管機關行政院客委會的成立、2003 年客家電視 臺開播等等。10陳水扁當選總統後,於 2000 年 5 月 11 日第 2681 次行政院會 議中通過《行政院客家務事委員會籌備處暫行組織章程》及《行政院客家事務 委員會組織條例》兩草案;同年 5 月 18 日將前者公告週知,並將後者送立法 院審議,最終立法院於 5 月 4 日三讀通過《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組織條例》,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正式於 2001 年 6 月 14 日成立。

6 〈社會觀察大家談〉,04 版,《聯合報》(臺北市),1988 年 12 月 29 日。

7 范振乾,〈臺灣客家社會運動初探〉,收入《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頁 193。

8 丘昌泰,〈客家政治與經濟導論〉,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 12。

9 邱榮舉、謝欣如,〈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政治與歷史》頁 11-12。

10 蕭新煌,〈臺灣客家研究的典範轉移〉,《全球客家研究》(第10 期,2018 年 5 月), 頁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中,清楚訂客委會之職掌共十項:

一、客家事務政策、制度、法規之綜合規劃、協調及研議事項。

二、客家文化之保存及推動事項。

三、客家語言、客家民俗禮儀、客家技藝、宗教之研究與傳承 規劃及協調事項。

四、客家教育之規劃協調、客家人才之培育及訓練事項。

五、客家傳播媒體、文化團體與文化活動之推動及獎助事項。

六、客家事務相關資料之調查、蒐集、分析及出版事項。

七、促進族群融合事項。

八、海外客家事務合作及交流事項。

九、議事、文書、印信、出納、庶務及公共關係事項。

十、其他有關客家事務事項。11

其中第二、三、四、五、六款與客家文化傳承、發展直接相關,並闡明客 委會有研究、推動、獎助、蒐集客家文化相關資料等職責。

客委會專責推動全國客家事務及相關行政,但由於行政措施有其侷 限、缺乏法源依據,以至於無法普遍而深入地推展各項工作。於是,為了建立 制度性規範以確立客家事務未來基本方向並建構客委會施政總目標,2008 年 客委會開始積極推動客家基本法之立法工作,立法院於 2010 年 1 月 5 日三讀 通過《客家基本法》全文 15 條,並於 1 月 27 日公布、施行。12其中,《客家基

11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民國 90 年 5 月 16 日制定,104 年 12 月 16 日廢 止),第3 條(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00129)。

12 鍾國允,〈客家基本法之分析〉,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臺北市:智

本法》第 11 條明定:

政府應積極獎勵客家學術研究,鼓勵大學校院設立客家學術相關院、

系、所與學位學程,發展及厚植客家知識體系。13

以及第 13 條:

政府應積極推動全球客家族群連結,建設臺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 與研究中心。14

除此之外,自民國 92(2003)年度起,「促進客家知識體系發展」都見於 客委會施政目標中,更彰顯了客委會施政總目標對於推廣、獎勵客家研究以建 構客家知識體系之重視。

有鑑於此,客委會於民國 91 年開始籌辦各式各樣的文化重建運動,開啟 了客家語言、文化復興的契機。15接續其後,客委會成立「客家學術發展委員 會」,負責「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之規劃、審議、評核及其他有關客家知 識體系發展辦理事項。16

勝文化,2010),頁 50-51。

13 《客 家基本 法》( 2010 年 1 月 5 日制定 ), 第 11 條( 來源: 植根法 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0000900-1070131)。

14 《客家基本法》(2010 年 1 月 5 日制定),第 13 條。

15 陳定銘、吳珮菱,〈行政院客委會獎補助客家學術研究之內容分析──以獎助優良博 碩士論文為例〉,頁164。

16 陳定銘、劉小蘭,〈客家獎補助政策之作業機制〉,收入江明修主編,《客家研究社 群省思與政策對話》(臺北市:智勝文化,2013 年),頁 43。

民國 92 年開始,客委會陸續挹注經費至各項獎補助計畫以發展客家知識 體系,包括:「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 書資料計畫」、「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以及「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 計畫」。

「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是客委會為結合國內各大學校院 資源以提升客家學術研究與促進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而訂定。國內已立案之大專 院校已設立(或籌備中)客家學院或相關系所或研究中心者,得以申請補助,

補助金額以二分之一為上限。17

「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則是 2003 至 2007 年間,凡大專院校 設有客家學院、客家研究相關系所、開設客家相關課程之大專校院或學術研究 機構者,若是需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者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客委會將予 以補助。其中,「圖書資料」除了普通圖書、參考工具書、期刊、報紙之外,

政府公報、新聞剪輯資料、電子出版品、錄音帶錄影帶 DVD 等影音資料亦有補 助。18由此可見,客委會希望大專院校中客家研究機構能廣泛地蒐羅客家相關 圖文書籍、資料,以助客家研究的推行、深化與發展。

「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則是為鼓勵本國籍學者從事客家研究而訂定,

學者以研究計畫向客委會申請,由專家學者組成審查小組予以審查,每一研究 計畫之補助經費以四十萬元為限制。19

17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作業要點》(2003 年 3 月 31 日訂定),第1-4 條。(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400-1030815)

18 整理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作業要點》(來源:客委會 網站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4&PageID=21041)。

19 整理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作業要點》,2003 年 2 月 21 日 制定版本。(來源: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380001002100-1060206)

「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則是藉由獎助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 公私立大學研究所博、碩士研究生,以鼓勵其撰寫客家相關主題之研究。20

綜合上述,客委會於民國 92 年度(2003)開始推動四項獎助客家學術研 究以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之計畫,「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

鼓勵大專院校成立客家研究、教學機構,創建學者能夠從事研究、培養後進之 場域;「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則是廣泛的鼓勵全國各學門研究者以自身學 門知識與規範投入客家相關研究;「獎助優良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計畫」則注 重培養學術研究入門的客家研究興趣,希望能藉此開啟更多學術研究者能夠投 入客家研究之契機;「補助購藏客家相關圖書資料計畫」則是有意識的收納客 家研究成果外,並存有當代客家多元來源之資料以供後人研究。於此,得以發 現此四項獎助政策涵蓋了學術體系的場域、硬體、動機等面向。

在客委會有意識的推動之下,此四項獎助政策已收到不少成果。放眼國內 大專院校,設有客家研究機構者迄今已達 38 所、21獎助之博碩士論文已累積 800 餘篇、獎助客家學術研究逾 500 種、購藏客家圖書補助總金額超過 2520 萬元,22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