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策規劃整合環境思考之探討:可能的改善方向

本研究選取能源政策應用政策環評案例作為探討對象,最主要原因為其為目 前國內爭議性最高,利益關係人最廣泛的政策,同時至目前為止,因為核能爭議 以及政黨輪替等諸多原因,此案例擱置許久無法送進環保署。因此政策環評此制 度未來若應用在這類複雜性高的政策時,流程應該怎麼走?此制度在台灣應該要 往何處去?以及應該如何改善,本研究應該可以提供一些建議

6.4.1 政策規劃建議

評估結果認為,目前將政策環評與政策規劃整合的過程中,仍有相當多的挑 戰需要克服。而以下針對未來可以改善的方向予以討論。

1. 政策規劃模式需要改變

當應用衝擊導向式的政策環評,至政策層級時是不足夠的。無效的地方在於 無法整合環境思考、環境議題於政策規劃過程中。因此政策環評對於政策的規劃 其實幾乎沒有影響性。這類型的無效其中一個原因為政策規劃過程是沒有遵循一 個既定的結果,非理性的模式。而衝擊導向式政策環評是遵循理性規劃的邏輯,

有一定的既定流程,然而這樣的既定流程與政策規劃過程顯得格格不入,無法融 合。因此政策環評有必要擴張或重新定義自己角色,以反映真實的政策規劃情 況

本研究從訪談經驗以及觀察理解,目前的理性規劃過程限制了環境思考的協 商空間,反而只聚焦在依據理性資訊來如何選擇最佳的替代方案。然而,目前的 政策規劃過程無法整合更多較具策略性的方式來加強環境思考,例如參與式方法 以及合作式規劃方式。然而,當決策者想要加強政策環評效益,其中一個方向即 是改變傳統的政策規劃方法。在第二次與能源局官員訪談過程中,受訪者也認為 未來政府的角色勢必要調整,應該成為一個平台來提供各產業界所需要的共同的 資源,站在輔助的角色。因為不斷進步的能源科技技術變化太快,以至於能源轉 型的過程需要依賴於更有彈性的政策規劃過程,而非舊有的線性規劃方式。政府 單位(A)提到:

94

應該是要不一樣(政策規劃方式),就你講那個思考的週期要變成就是說你可 能以前規劃一個產業你可能要一年半年,一個季,現在不行了。你搞不好錯 過了這一季,你就剛好錯過了商機阿,我們的產業也是一樣啊pv產業阿……

我們現在規劃太陽發電是兩年,風力四年。太陽發電只有兩年意思就是,我 兩年做完就開始要檢討了,可能以後又變半年檢討了不知道啦,類似這樣子。

就是時間太快的話,他就計畫的檢討就會縮短了……我是比較覺得(政府)應 該是共通的資源平台,就是說大家都需要這個資訊,就不要太多人去花這個 資源在這上面,就政府來提供。那要找出那些需要的共通資源,這就政府要 做的,其他就是要可能靠產業自己去發揮。那我覺得這樣才是對的啦。(政 府單位(A))

因此能源局確實有體認到其角色也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造成其決策模式以 及規劃的時間應該要不一樣。不再是以前有自己內部的較為封閉式的專家決策。

另外,除了政策規劃本身的模式以及政府的功能要改變外,如何整合政策規劃模 式以及政策環評流程也是相當重要。

2. 政策規劃與政策環評流程需要整合

在目前台灣的政治脈絡中,可以發現政策環評制度是一個格格不入的制度,

而其格格不入的主因還是在於環境議題,此價值觀無法有效的透過政策環評整合 在制度與政策規劃中。

簡單來說,雖然全國能源會議以及能源開發政策皆提到環境目標,然而目前 環境面向與其他的能源面向或是社經面向,是各自獨立的存在,互不整合。因此 未來所需要克服的挑戰在於整合上的挑戰,且涵蓋兩種整合:

一、流程的整合:將政策環評流程應用於政策規劃,對於政策環評流程以及政策 規劃過程的整合

二、議題的整合:政策環評主要為在政策規劃過程納入環境面向,因此將政策原 本的主軸(例如:能源或經濟面向)與環境面向整合

上述兩種的整合其實又互相支持,也就是許多文獻皆提及流程的整合會加強 政策環評的效益,並促進政策規劃中的環境思考。然而不論是哪一種整合,皆會 碰到許多的挑戰。包括制度上、政治文化上等非技術性方法的困難。

在流程整合上,不論是誰主導政策環評制度,都要面臨政策規劃過程與政策 環評流程的整合,當然如果此兩種程序是由不同團隊操作,則整合的過程還需要 考量不同團隊的溝通的挑戰。若達到上述的目標,政策環評有機會達成”單純評

95

估政策的物理性衝擊”,也就是衝擊導向式的政策環評以外的目標,而具有 “策 略性本質”的策略式導向環評。

未來如能夠改善政策規劃過程納入環境思考,加強 “整合” 上的效益是要思 考的方向。並且,面對這個核心議題時,有以下五點方向政策環評操作者需要思 考:

1. 兩個程序的整合上時機點:政策環評程序以及政策規劃程序

2. 可能面對不同專家群的溝通及合作:對話、如何合作?甚麼時候合作?合作甚 麼?

3. 要面對政策規劃的背後的治理體制挑戰:可能包括不同行政部門的政策規劃 的模式、行政體制差異、合作方式以及課責性

4. 要面對不同部門的合作:如何合作?甚麼時候合作?要合作甚麼?

5. 思考政策環評更多策略性本質:由於機制是眾多挑戰的核心,機制背後是溝 通、合作、規劃,治理等問題。有好的機制是重點,而整合則是眾多挑戰需要的 背後態度。

3. 在政策規劃前期可納入常態性的獨立平台

由於政策層級較高,因此常存在高度的爭議,不同利益關係人常有不同看法 也屬正常。然而在本研究中發現,不同政府單位在同樣面對爭議性高的政策時,

若能採取較為主動的作法,在其規劃前期及時討論關鍵議題,尋求共識,可能有 機會得到較好的結果。

一位環境專家學者(S)受訪者曾提到美國因應類似爭議的作法,會找尋一個

「局外人」角色,來了解局內的每一位利益關係人的想法,並整合大家的意見。

此種作法可以讓各種立場的利益關係人較能清楚理解別人真正的意見為何,並且 有機會找到共同點,其提到:

是像一個 environmental consultant. 她是像一個類似 public policy consultant.

可是她的角色呢, 就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立場. 然後他就是進來然後幫…因 為她就是neutral。然後他幫每一個人, 了解, 就是大家一起了解每個人立場 怎麼樣, 然後大家再聽……就是會有自己的… 自己看不到的。所以你需要一 個外面的人, 大家可以信任的。她進來,然後聽到每個人之後寫下來, 聽到 你要說這個……你現在是你一個人在旁邊,然後你問大家問題, 然後寫下來,

然後你再看,okay。你現在很容易看到哪一個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立場哪一 部分是有一樣的。然後再看有沒有哪些共同的點. 然後你會希望也許就是說

96

有共同的點。(環境專家學者(S))

以台灣為例,如何找尋局外人是一個後續可以思考的方向。若是短期內政策 環評法規無法做修正,也就是環評委員會依然在後期才扮演角色,則依照東部運 輸政策環評經驗,其實政策規劃部門也可以作為獨立平台的角色,來與各利益關 係人做討論,找出目前問題爭議點。然而政策規劃部門在自己角色上的認知轉換 就變得十分關鍵,政府單位必須自己體認到政策環評在接下來至少會有範疇會議 以及公開說明會等公眾參與程序,因此諸多不同立場的意見是不可避免的,與其 等到後期大家在會場上吵成一團,不如在政策目標未定時,及與利益相關人共同 討論出可接受的方向。因此做為政府單位,除了原本的政策規劃的職責外,需要 有開放的心胸,作為不同利益相關人間彼此溝通的橋樑。

以能源政策為例,由於核能的爭議性,並非能源局可以處理,或是說行政院 也不想讓能源局決定其方向或結果,而造成爭議性問題以理性規劃方是由專家單 位來確定政策目標。然而這樣做法可能引起利益相關團體的不信任,以及降低政 策接受度。因此目前政策環評程序中缺乏可以面對這樣議題的程序。

本研究認為,當政策目標具高度爭議性時,可以參考東部交通政策環評的作 法,也就是在政策規劃初期,問題意識的形塑以及政策目標擬定時候,即廣邀利 益相關人來共同討論可接受的價值觀以及政策關鍵議題。也由於政策目標的確認 是由共同協商的方式確認,問題意識可以討論層次較高的 “為什麼”以及 “各 種行動可能的因果關係”,彈性變動的空間仍然存在,也有助於降低後續的政策 爭議。另外時間點相當重要,必須明確的有規範在政策規劃初期,政策環評程序 即應該開始操作,因此協商的效果較佳。

不同政府單位的主事者面對上級單位因為不同的態度,而確實可能產生不同 的政策規劃方式,也影響政策環評的操作流程,而帶來不同的效果。雖然東部政 策環評與能源開發政策環評的政策性質不同,影響區域也不同,然而能源政策可 以借鏡從東部案例經驗至少有兩點:

1. 公眾參與的時間點:此時間點應該越早越好,因為越早其才有可能針對尚未

1. 公眾參與的時間點:此時間點應該越早越好,因為越早其才有可能針對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