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學效能理論

國內外探討有關教學效能理論的研究相當多,但由於研究者所持觀點、目 的與研究角度不同,因此教學效能之定義尚未有一致的描述。目前國內有關教 學效能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於「教師自我效能」(teacher efficacy)的研究,

採此一觀點的學者,通常認為教師能主觀地評價自己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一種 知覺或信念,這種知覺或信念分為兩種,包括個人的教學效能與一般的教學效 能(張碧娟,1999)。然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果高與低的因素非單一的教學行為 可解釋,所以,也有部分學者從從「教師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ung)的 行為層面來探討教學效能,其主要論點是以有效教學為重心,指出教師在實際 的教學工作中,能發揮正面積極的人格特質,講求教學方法,精熟各種教學能 力與技術,激勵關懷學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或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以追 求最好的教學成效,達到特定的教學目標(陳木金,1997)

本節擬就教學效能之意義、教學效能之內涵及其他教學效能的相關研究,

逐項作探討。以作為本研究進一步探討過量教育與教學效能之間的理論基礎

壹、 教學效能的定義

國內學者對於教師效能隨著教育改革的步伐,有愈來愈多的著墨與建議,

雖然並無提出新的理論架構,但眾多的研究在師生的互動與整體學校教育的品 質提昇有很大的助益。「教學效能」的定義諸多紛紜,從國內外研究者的看法可 以得知對於教學效能之定義尚未有一致的描述。因此綜覽國內外學者對教師教 學效能的定義,可對此一領域有更加明確的認識。以下即為研究者蒐集有關資 料後並依國內外學者、年代分項說明:

一、國內學者對教學效能的定義

孫志麟(1991)教學效能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時,對於自己教學能力的信 念,此一信念包括教師對於自己能夠影響學生學習,及抗衡外在環境對教學影 響等方面的能力判斷。

李俊湖(1992)將教學效能定義為:教師在教室中透過師生互動歷程,運 用一連串多樣複雜邏輯的策略行動,來改變學生的行為,達成教育的目的,此 一活動能符合教學有效性,即為教學效能。

吳清山(1992)認為教師效能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使學生在學習上 或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以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

張春興(1996)認為教師效能是指在教學歷程中教師所表現的一切有助於 學生學習的行為。教師所表現的行為方式是否對學生學習有所助益,則決定於 教師行為與學生學習成就之關係。

陳木金(1997)教師透過教學自我效能信念、系統呈現教材內容、多元有 效教學技術、有效運用教學時間、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班級氣氛等六 個向度,來創造一個有效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學習氣氛,促進有效教學與學 習。

林進財(1998)歸納教師效能的意義為教師效能是包含多層面的概念、是 一種能力與信念、教師效能是適用於各種特殊情境與教師效能的自我效能感。

張碧娟(1999)教師為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時所表現出的有效教學行為,

這些行為能夠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

蔡麗華(2001)教師在教學各方面表現的績效,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程 度。

洪瑛璘(2001)教師教學效能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時,對學校教育的 功效與教導學生學習所持的信念與整體性的知覺。教師教學效能由兩個不同層

面所構成:一般教學效能與個人教學效能;教師的教學行為是統合此兩個層面 的信念與預期所產生。

陳慕賢(2002)教學效能講究績效,涵蓋教師自我效能及有效教學。教學 效能是情境化的,與教師、學生、班級、學科、時機、社區等特性有關。

馮綉雯(2003)將教學效能之意義界定為: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的肯定,

並能在教學過程中,依照學生差異,安排適當且有效之教學活動,達成教育目 標的主觀知覺及評價。

劉淑雯(2003)教師能運用其教學的專業能力、技巧及經驗,預期每位學 生的學習狀態,設計適當的教學內容;並且對於學生和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受 到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有良好的調適與應變能力,協助學生在生理及心理上 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效。

黃秋柑(2004)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夠依據教學計畫教學,運用多元的 教學策略,依學生之個別差異安排有效教學活動,營造良好學習氣氛,以達成 教育目標,促進有效教與學。

二、國外學者對教學效能的定義

Good(1979)認為教學效能是指教師在學生標準化成就測驗上的得分能夠 比預期還要高的能力。

Gibson and Dembo(1984)將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應用到教師教學效 能上,包含:

(一)效能預期(自我效能信念)是指教師對自己能夠影響學生正面改變 的能力之評價與信念,能正面影響學生學習。

(二)結果預期(result expect)是反映在教師相信能控制環境的程度:

不管學生的家庭背景、智商、學校環境如何,都是可以被教導的。

(三)個人教學效能(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指教師對自己所具 有幫助學生學習的教學能力和技巧之信念。

(四)一般教學效能(teaching efficacy):指教師對自己能夠克服環境

(如家庭背景、父母親的影響)以改變學生的能力之信念。

Hoover-Dempsey,Bassler and Brissie(1987)認為教師效能是教師在信 念上認為他們的教導是有效的,他們教導的學生能獲得學習成果,當他們需要 協助的時候,有一套專業的知識體系。教學效能顯示一位教師對本身教學能力 的自信程度,這種信念與教育結果有正面的相關。

McHaney&Impey(1992)教學效能包括課程設計和課程發展、教學的觀念 化。教學的統整化、問題解決的能力,課程教材的呈現方式,課外作業的指定 及教學活動的評鑑。研究者使用臨床視導的模式進行研究(clinical

supervision model)分析和評量,指出教師教學效能包括下列幾個面向:

(一)課程設計和發展。

(二)教學觀念化策略。

(三)教學統整化策略。

(四)問題解決的策略。

(五)課程教材的呈現方式。

(六)課外作業的指定策略。

(七)教學活動經驗的評鑑。

Bandura(1997)教師效能即為教師在各種情境下,對於自己能克服問題的 能力信念。

Griffith(2002)認為有教學效能的學習環境包括下列幾個面向:

(一)有秩序的學習氣氛。

(二)重視學業。

(三)高品質的教學。

(四)明確的教育目標。

(五)高期望與團隊合作。

(六)健全公民之實踐。

(七)家長參與。

Pollway(2005)認為教學效能是指教師為完成教學目標,於教學時所表現 的教學行為,這些行為能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其重點在於教師有效教學行為 的分析,亦即教師做到專業素養與課程準備,教學技巧、教學熱忱、呈現教材 與內容,多向度教學評量等行為。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看法,研究者將教學效能之意義界定為:「教師對自我 教學能力的肯定,並在教學活動中,能因學生個別差異,安排或設計有效的教 學活動,透過師生互動的歷程,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營造良好學習氣氛,

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多向度的教學評量等行為,以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 信念。」

貳、 教學效能的內涵與指標

由於時勢潮流所趨,國人對教育品質的提昇日益重視,有關教學效能的研 究也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但由於研究工具及研究途徑不同,對教學效能的 內涵強調的重點亦不同。有些學者是從整體教學的觀點歸類教學效能的層面及

向度;也有些學者是從教師有效教學的行為或條件來探討;亦有學者從教師有 效的教學行為進行探討。以下表 3-2-1 與表 3-2-2 先摘述各學者對教學效能所 探究的內容,再歸納學者的觀點,並進而建構出本研究之架構:

一、國內學者對教學效能的研究內涵

表 2-3-1 國內學者對教學效能研究內涵的論述

研究者 年代 教學效能的內涵

孫志麟 1991 增進教師自我效能的七個途徑:培養教師反省思考的能力、

提供教師自我效能的訊息來源、改變低自我效能教師的信 念、發展教師自我激勵的技巧、建立教師評鑑回饋系統、促 進教師合作學習及經驗交流、改善教學情境的整體因素。

李俊湖 1992 將國小教師教學效能歸納為四個層面:計畫策略、教學策 略、評鑑活動、管理活動。

陳木金 1997 將國小教師教學效能分為六個向度:教學自我效能測驗、系 統呈現教材內容、多元有效教學技術、有效運用教學時間、

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班級氣氛。

林進財 1998 可分為三各層面來探討:教學前的思考與決定(良好的教學 計畫、掌握學習者的特質、精湛的教師知識、有效班級經 營);教學互動思考與決定(有效運用教學時間、精熟並運 用各科教材教法、統整教學線索及影響因素);教學反省評 鑑決定(反省思考自己的教學活動、追蹤學習者的理解情形 並提出適當的回饋、有效掌握學生行為與教學行為的線索)。 張碧娟 1999 將教學效能分為五個層面:教學計畫與準備、系統呈現教

材、多元教學策略、善用教學評量、良好學習氣氛。

蔡麗華 2001 將教學效能歸納為:教學計畫與準備、教師專業知能與教學 技巧、班級經營管理、教學成果與評量、學生學習表現。

劉淑雯 2003 認為教師效能應分為二個層面:1.個人教學效能 2.一般教學 效能。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國外學者對教學效能的研究內涵

表 2-3-2 國外學者對教學效能研究內涵的論述

研究者 年代 教學效能的內涵

研究者 年代 教學效能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