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高等教育是培育國家人才重要的搖籃,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國力強弱、經 濟水準與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人才素質的好壞決定了國家的競爭力與前途。

為了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各國政府不斷的在高等教育數量上擴充,以提升國家 的勞動生產力與人民的生活品質。近年來,台灣地區高等教育的加速擴張,一 方面來自政府增加高等教育的供給,世界銀行(World Bank)於一九九四年發 布的「高等教育-從經驗中學習」(Higher Education:Lessons from

Experience),該文件指出,由於高等教育對各國人力資源的培育產生極大的貢 獻,並成為當代經濟成長的重要關鍵,各國紛紛投注大量經費於高等教育以期 提高國家生產力,高等教育因此而快速地成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愈來愈多的 勞動者希望藉由提高學歷而增加其職場競爭力與報酬的現象,根據人力資本理 論(human capital theory)的論述(Becker,1964),教育投資確實可以累積 人力資本的存量,提高勞動生產力,因而獲得較高的報酬。換句話說,對於個 人而言,教育可以視為對未來的一種投資。在意義上,受教育之所以使個人得 到滿足或效用,是因為透過教育可以獲得生產力的提升,進而提高未來的收益 及更多消費上的滿足。

隨著台灣經濟不斷的成長,藉由教育投資以累積人力資本的觀念逐漸為 社會大眾所接受,台灣國民平均受教育年數也逐年上升。由圖 1-1-1(台灣地區 各教育程度勞動力成長趨勢圖)我們可以看出自 1990 年代國高中以下學歷的勞 動人口是維持平穩或下跌,而高職、大專以上高學歷的人口則急遽成長。然而,

這些高學歷的勞動人口是否能為勞動市場所接納?如果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對

於高學歷勞動需求增加速度趕不上供給增加的速度,則學歷高者不一定能找到

迅速擴充,導致於國內專科及大學以上人力的供給大幅成長;同時,在國際經 濟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海外留學生大量回流,屢屢可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 子(碩士、博士)卻只是去應徵保全或環保局的清潔隊員等,呈現「高學歷者、

高失業率」或「高學歷者、低成就職業」的現象,也就是一個人所接受的教育 水準高過於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準時,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會不會有過量的高 等教育產生,而這些高等教育所造成的生產力會不會因為「高成低就」,而導致 生產力的降低呢?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更一再成為媒體報導的熱門話題。究 竟高等教育所培育出來的人才該如何進入就業市場或高等教育的人所獲得的教 育與薪資不成比例,所造成生產力又是如何?尤其在教師的行業上,增加教師 的教育年數或提高教師的教育程度,其生產力是否能夠真正的提高呢?

「過量教育」課題與教育投資效益、教育資源規劃等課題息息相關,在 國家資源日益窮困情形下,這個研究方向更顯重要。自 Freeman(1976)開始探 討美國過量教育問題開始,這一研究主題已發展了三十多年,其間有關美國

(Thurow and Lucas,1972;Rumberger,1987)、葡萄牙(Kiker and Santos,

1991)、英國(Sloane et al.,1995)、西班牙(Beneito et al.,1996)、香 港(Cohn and Ng,2000)、德國(Buchel,2002)等國家地區均有相當研究成 果,歐洲地區且於 2002 年 11 月底於德國柏林召開“Overeducation in Europe"

國際學術研討會,以便更深入廣泛地研究教育投資績效與過量教育衍生之各種 問題,足見歐美地區對此一問題之重視程度。

我國針對過量教育之研究尚在萌芽階段,目前探討過量教育相關的學 術性研究論文並不多,僅有林文達(1995)、顏敏娟與葉秀珍(1997)、王昭蓉

(1999)、蕭霖(2002)、廖茂榮(2002)、曾敏傑與賴人豪(2003)、詹凱玲(2004)、 曾國寧(2004)、莊禮函(2005)及張惠琪(2006)等學者做過這方面的研究,

其中,林文達(1995)利用十八個國家(含台灣)之總和資料分析過量教育與 失業率間的關係。顏敏娟與葉秀珍(1997)採用 1979 年與 1996 年的「人力運 用調查」資料,以邏輯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模型,探討台灣地區

「教育與職業不相稱」之階層化變遷趨勢。王昭蓉(1999)運用民國 82 年與 86 年主計處「人力資源資料」加以分析,從近年來鉅視面產業結構變遷和教育 擴充的角度,來探討失業率和高教低就的鉅視結構原因。並利用民國 86 年三期 三次蒐集的全國性大樣本「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分 析,探討個人層次變項與失業率和高教低就之關聯性。蕭霖(2002)利用 Mincer 對數薪資函數之標準差模式、眾數模式、資格模式與自行設計之半標準差模式,

分析過量教育、適度教育或不足教育間與薪資所得之關係。廖茂榮(2002)利 用 Mincer(1974)的「薪資所得模型」,分析民國 81 年與民國 90 年兩個時間點 之人力資本投資與薪資所得間的關係。並利用 Clogg 和 Shockey(1984)的「教 育與職業不相稱之判別指標」對上述兩時間點分析,探討教育擴張是否會造成 國內勞動力低度運用現象。曾敏傑與賴人豪(2003)以多變量邏輯迴歸分析 1984 年、1993 年、2001 年行政院主計處「人力運用調查」資料,探討初入職場大 專畢業生的勞動力低度運用狀況。詹凱玲(2004)針對台灣地區勞動市場中過 量教育者做剖析,檢視其教育投資與薪資報酬率之間的關係。曾國寧(2004)

探討知識經濟發展前後的台灣勞動力低度運用現象及其因應對策,其採用 1991 年及 2003 年行政院主計處「人力運用調查」之統計資料,對性別、年齡、婚姻 狀況、教育程度等人口學變項及行業、職業、工作身份、工作地點等工作變項,

探討工時不足、所得偏低、教育與職業不相稱等低度運用的情形。莊禮函(2005)

採用中央研究院 1997 年與 2002 年「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的樣本,

以勞工「自我評估法」來界定「職位所需教育程度」,針對過量教育的三大議題 進行實證分析。張惠琪(2006)探討高雄地區國民中學教師是否存在過量教育 的情形,其所造成之薪資差異是否顯著,以及形成過量教育之原因。大部份的

研究者僅限於過量教育形成原因的探究,部份從鉅觀的職業與產業結構的變遷 面切入,有些則檢視過量教育比例逐年攀升的趨勢,對於勞動者職業生涯所造 成的生產力的研究,則付之闕如。而且,這些研究大多將這個現象視為嚴重的

「社會性低度就業」,認為「過量教育投資」容易造成人力資源的閒置與提高失 業危機等諸多對總體生產力的負面影響。這種立基於「生產力降低」預設的論 點,或許言之有理,但仍未獲得直接且充分的經驗證據所支持,而且「過量教 育」是否意味人力資本的浪費,也引發學界的論辯,至今未有定論(蔡瑞明、

莊致嘉、葉秀珍,2005:P70)。因此透過過量教育的研究,瞭解過量教育的研 究模式,並進一步瞭解國民中學教師過量教育問題的嚴重程度是為本研究動機 之ㄧ。

另一方面,根據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截至 94 學年度為止,全國國民中 學教師總額 48,816 人中,已有 8,099 人具有研究所以上的學歷者,佔國中教師 總人數的 13.9%,由統計資料可知,無論是教師獲得研究所學歷的人數或所佔 比例都較 85 學年度時的 2,715 人及 4.9%成長了三倍多(參見表 1-1-1、圖 1-1-2)。尤其自 91 學年度開始,每年平均以 2%的速度在增加中。

表 1-1-1:國中教師具有研究所學歷人數統計一覽表

由此可知,有越來越多的教師投入研究所進修的行列,這股研究所進修 風潮是否會越來越旺盛,有待繼續觀察。但是國民中學師資所要求的教育程度 為大學畢業,而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國民中學教師願意在工作之餘,耗費時 間、金錢、體力從事研究所進修活動,是否有過量教育的情形發生。所以本研 究擬將探討臺北地區國民中學教師是否存在過量教育的情形,是為本研究動機 之二。

有關教學生產力的研究一直為學者所關心,教師教學是否有效,直接影 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關係到整個國家教育的品質,因此提升教師教學生產 力不僅是學者所關心,也為教育機關、學校、學生家長及社會大眾所關切。近 年來,各國對教師教學生產力愈來愈重視,我國也隨著社會的變遷,經濟的快 速成長,投資在教育的經費日益增多,不僅廣開多元師資培育管道,同時也投 資許多經費於教師在職進修,這些措施無非在有效提升師資水準,進而增加教 師的教學生產力。為瞭解當前國民中學教師教學生產力的實際現況與內涵為本 研究動機之三。

我國培育國、高中師資之主要教育機構為三所師範大學,中學師資要求 資格為大學畢業及修畢教育學分。為提升中學教師教學品質,三所師範大學陸 續開辦教學碩士專班,供中學教師進修,教師們於取得學位後可在原職級往上 跳級,薪資福利增加,因此吸引不少中學教師進修,或者向學校申請留職出國 取得學歷,這一股風潮於中等學校間正方興未艾。民國 83 年師資培育法通過後,

各大學也紛紛設立師資培育的相關學程,甚至針對提昇教師的專業知能來開設 碩士專班,這種現象使得目前中學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歷者比例大為提升。就 知識經濟發展言,教師充實專業知能,故可滿足知識快速更新之時代需要,促 進教師專業發展,進而反映在學生學習成就及行政組織績效上。教師在取得更

高學歷後是否即能提升教學品質及成效,工作意願是否會隨之提升,這都值得

高學歷後是否即能提升教學品質及成效,工作意願是否會隨之提升,這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