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內容本文教學法應用現況分析

2.1 教學模式類別

先以表格來整理三位日語語言教師(以下以受訪者代號A、B、C來表示) 之 4 型教學模式:(因為B教師提到她有經驗教學的兩種模式,因此需要分 別而列記:B -1 與B -2。)

表三- 4: 教學模式 1

受訪者代號 教師 A

上課地點 臺灣 A 大學 教學對象 臺灣人 20-23 歲 學生語言能力 初級-高級 不限

人數 8 個

上課時間 一共 20 小時 每 2 小時/次

主題內容 日本漫畫

選擇“主題"之根據 學生之興趣

教材 《ブラックジャック》手塚治虫著

上課方式 讓學生預習漫畫,上課的時候討論內容,揣摸與表達男

主角的心情。

表三- 5: 教學模式 2

受訪者代號 教師 B-1

上課地點 臺灣 B 大學

教學對象 臺灣人 大學 3-4 年級學生

學生語言能力 中級以上

人數 約 40 個

上課時間 一共 24 小時 90 分鐘/週

主題內容 日本卡通

選擇“主題"之根據 學生之興趣

教材 卡通片《サザエさん》

上課方式 導入基礎知識與詞彙之後,一起看卡通。

師生共同討論內容及中日文化差異。

表三- 6: 教學模式 3

受訪者代號 教師 B-2

上課地點 中國 C 大學 教學對象 中國人

學生語言能力 中級以上

人數 約 40 個

上課時間 一共 24 小時 90 分鐘/週

主題內容 日本童歌

選擇“主題"之根據 為了提高學生對日本文化之興趣

教材 《歌で学ぶ中国語》アルク出版社

上課方式 先解析歌詞、歌曲背景之後讓學生練唱。

讓學生表達心得與中日文化差異

表三- 7: 教學模式 4

受訪者代號 教師 C

上課地點 臺灣 語言學校個人班 教學對象 臺灣人 國中生

學生語言能力 初級

人數 2 個

上課時間 5 小時 1 小時/次

主題內容 日本童歌

選擇“主題"之根據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教材 歌詞(自編)

上課方式 透過唱日本童歌,學習一些簡單的詞彙。

以上四種類型教學模式都是以 CBI 教學法為主設計構成。共同點是它們 的課程上的“主題內容"都是日本文化。接下來,仔細看教學方式的重點:

●教學對象

除了教學模式 4 以外,另三種模式授課對象是成年人,平均是 20 歲左 右的年輕人。年輕人較喜歡看漫畫、卡通。以喜愛的事物做為教學的切入點,

這種教學模式以後應該會增加。,

●“主題內容"選擇

模式 1 與 2,因為學生希望以“漫畫"為主題來學習日語。可以說上課 的“主題內容"是根據學生的需求來決定。

模式 3 與 4,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對日本文化的興趣,及提高學生的 學習動力而來決定。

●教材

四個模式都沒有使用一般語言課本,直接把“主題內容"本身當做教學 教材。

此外,以漫畫(卡通)為“主題內容"的模式 1 與 2,它們選的題材有 些特徵。《ブラックジャック》與《サザエさん》都是日本的經典漫畫。《ブ ラックジャック》是日本很有名的漫畫家手塚治虫451973 年畫的。他常常被 稱為「漫畫之神」,本身醫科博士的他出版的《ブラックジャック》,男主角 是一位無執照的天才外科醫生。因為內容頗具臨場感,所以廣受小孩及成人 的歡迎。另外的《サザエさん》是從 1969 年在日本富士台開始播放,至今 平均收視率還保持在 20%46的節目。它的內容反映日本傳統的家庭模式及日 本文化教師教 B-1 選《サザエさん》的原因說:

「因為《サザエさん》它內容反映日本傳統的家庭情況,所以利用它可以讓 學生了解日本傳統的家族關係與日本習俗。而且《サザエさん》內容中使用 的日語是標準話。」(受訪者 教師 B-1)

教師 A、B-1 都沒有以現代漫畫為“主題內容"是因為現代漫畫中的日 語有時候並不是“標準日語",而且 B-1 還有考慮以漫畫內容為主題的出發 點,她認為學生可以從漫畫內容吸收日本文化知識。

在此看來,CBI 教學法上雖然教學之“主題內容"可以讓學生選擇,但 是在於取材方面,教師還是可從語言教學的角度來選擇。

● 教學活動

除了以國中生為教學對象的模式 4 以外,其他教學模式的課程活動都 採用討論方式進行,討論之內容有兩種:一是發表自己的意見,二是從跨文 化的角度表達中日文化差異。教師 C 說:

「有的兒童歌,其旋律日本、臺灣都有。遇到這樣情況的時候,我一定會讓 學生用母語歌詞來唱。有時候中日歌詞相同,也有時候有差異。從跨文化的 角度來跟學生討論,學生一定能記憶很深刻。」(受訪者 教師 C)

45 來自:手塚治虫公式網站 http://tezukaosamu.net/jp/

46 來自: 卡通片《サザエさん》公式網站 http://www.fujitv.co.jp/b_hp/sazaesan/

2.2 “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配合情況分析

仔細看四種教學模式中“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配合情況:

● 教學目標

CBI 教學法上之教學目標建立在“語言教學"方面還是“內容教學方 面",是按照學生的需求、教學條件來決定。三位日語語言老師針對教 學目標的看法也按照學生的情況來做彈性的設計。

「我認為學生透過學習語言,同時也能學習其文化內涵,因此我沒有特意 區分教學目標。」(受訪者 教師 A)

「語言教學之目標為習得與文化有關的詞彙與文法,文化教學之目標為了 解日本的家庭習慣、人際關係、日常生活」(受訪者 教師 B-1)

「語言教學之目標為習得與文化有關的詞彙與文法,文化教學之目標為透 過唱日本歌,來分析日本人之思想。」(受訪者 教師 B-2)

「沒有特意區分教學目標,可是我希望學生在透過習唱日本童謠,進而喜 歡日語與日本文化。這是最大的目標」(受訪者 教師 C)

● 課程上之“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配合問題

關於 “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配合之問題,三位教師都回答:他 們在課程中沒有特意區分“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

● 課程上之“語言教學"要素

筆者針對三位教師提問,在課程上做發音、文法以及讀解文章的練習或 活動之有無。教師 A、B-1 及 B-2 都回答“有"。雖然他們在課程上沒有特 意區分 “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可是還是在進行語言教學活動的同 時,也做發音、文法、讀解的練習。

另外教師 C 回答她沒有特意做這些練習。只是在念歌詞的時候,注意日

語發音。

其次,也有提問「當學生發言時,若他們有發音或文法上的問題,會不 會糾正之問題,三位老師都回答,“會"。其中教師 A、C 說:

「學生發表的時候,若他們說法有誤,說完之後予以糾正。可是得視情況而 定,若他們的表達只有語言上的錯誤,還是懂意思的話,則較重視溝通之流 暢,而不用糾正。」(受訪者 教師 A)

「因為教學對象是國中生,所以我對這些問題非常注意。因為教學之第一目 標是保持他們對日語學習之動力,所以很少直接糾正他們的錯誤,如果他們 表達上有語言方面的錯誤,我會先記錄下來,不用馬上糾正。每一個教學活 動結束之後,再提醒他們語言上之錯誤。」(受訪者 教師 C)

他們較重視課程活動之流暢。而且很用心的保持學習者的學習原動力為 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