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化課程中的情境式學習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學設計

3.4 文化課程中的情境式學習

「情境式學習」強調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研究者希望把它的教學策 略應用到發展型文化課之設計。因為,情境式學習的教學策略可以幫助把 語言課程中的“書本上文化"衍生到真實環境的聯結。

其中,Collins(1994)42針對情境式學習的教學策略提到六項作用:

表二- 2: 情境式學習 教學策略表

教學策略 內容與效果

真實性 技能與態度必須從它們應用的真實環境中學習。此策略,可以讓

學生將所學得的知識能夠立即應用於生活中

交織性 學生在完成任務和熟習特定知識技能間交替學習,此種雙重焦點

的學習,使學生能一面學到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一面學到可應 用到不同的情境的共同知識。

聯結性 此策略主要在引導學生對他們所做、所學的要深入思考,以便應

用到其他情境,聯結性的教學策略有助於知識的遷移。

反思性 引導學生不斷地思索自己的做為,並以此和他人做比較。不斷地

反思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完成任務的作法是否有效。

循環性 讓學生翻覆進行計劃、執行和反思的學習循環,其用意在於使學

生精益求精,習得更精練的知識技能。

多元媒體使用 考量媒體的特徵,選擇、應用多元媒體以提昇學習的效果。

(資料來源:蔡鍚濤、楊美雪(不明)情境式學習的教學設計,

載於世昌(主編),華語文教學設計講義,2007,P94)

其次,探討教學環境,「情境式學習」中的「環境」是指能促進及支援 學習的事物、場所及情境。蔡鍚濤,楊美雪(1994)把情境式學習環境分為:

硬體環境、軟體環境、情境環境之三種。(參照:圖二-4)

42 引用:蔡鍚濤、楊美雪(不明)情境式學習的教學設計,載於世昌(主編),華語文教學 設計講義,2007,92-96

圖二- 4: 情境式環境概念圖

(資料來源:蔡鍚濤、楊美雪(不明)情境式學習的教學設計,

載於世昌(主編),華語文教學設計講義,2007,94)

硬體環境如教室、圖書館、博物館等;軟體環境指書本、影片、電腦 軟體等;情境環境指的是,任何待完成或待解決的任務所存在的人事物時 環境。

我們發展型文化課設計的時候可以應用情境式環境的三個因素,來構 成理想的學習環境。

軟體環境

硬體環境

情境環境

第三章 內容本位教學法應用現況分析

本章進行調查「內容本位教學法」應用現況。構成進行兩種分析,一是 分析在日本的中文市場裡它的採用情況與程度階段,二是以訪談方式來分析 實際以「內容本位教學法」為主的課程內容,及探討其學習方法與效果。

最後透過兩種不同的調查來探討以後設計內容本位教學法為主課程時 的課題與建議,可以做為往後研究發展的重要參考。

第一節 日本市民大學的語言課內容分析

在使用「內容本位教學法」為主的課程裡,英語課還是比較常見。舉例 說明在日本關東區43所有的市民大學開的語言課,這是一般的國立大學、公 立、私立大學為了一般人開的課程。因為它的目的是提供所有的人各領域的 學習機會的,不具備學分性質,因此它的上課方式、內容不受拘束,非常多 樣化。

現況分析採 2008 年 12 月日本關東區市民大學開的所有的語言課,先分 析英文教學課程,在 200 所以上的大學開設了 1103 門英語課程。44

表三- 1: 市民大學開的語言課分析表

教學內容與程度 課程

英語會話 初級 297

英語會話 中高級 197

英語學習 初級-高級 238

商業英語 專門英語 150

英語文化 英語文藝 209

其他 12

綜計 1103

43 日本的關東包含:東京、神奈川、埼玉、群馬、千葉、栃木、茨城。

44 2008 年 12 月 1 日取自:公開 JAPAN:http://www.koukaikouza.jp/index.php

(直譯:透過學習中國茶藝來學

除了課程C以外,三個課程之中沒有語言教學的活動。

因為市民大學的語言課程並不採計學分,而且教學對象之範圍普遍化。

因此在未來學生對中國文化教學的需求一定會提高,而且從另外個角度來 看,如果市民大學語言課程的教學模式能再多元化,中國文化內容能更豐富 化,一定會吸引更多學生的興趣,他日一定可以成為中文教學推廣之推手。

我們了解中文教學跟英文教學相較,可以說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

第二節 內容本位教學法為主課程分析

以目前來說在日本的中文教學上,採用 CBI 教學法的還是相當罕見,可 是它在日文教學上已經是常見的一種教學法。在此章節,將會訪談 3 位日語 語言教師,做為分析實際課程內的 CBI 教學法的應用情形。

葉德明(華語文教材教法研究講義 2007)說語言教學之原則以目標 (Why),學生(Who),地點(Where),時間與程度(When),教材(What)來構 成,因此訪談的內容基礎將以這些原則來進行。另外,我們需要考慮課程上 的“語言教學"與“內容教學"的配合問題,因為 CBI 教學法,尤其是 The Theme Based Model 的課程它的上課模式、教學方法都沒有固定的原則。因 此課程上的“語言教學"與“內容教學"配合問題都靠教師的課程設計。

這次訪談內容以三個重點來構成:

一、教學方式 1 教學目標

2 學生背景 與 語言程度 3 地點

4 上課時間 5 學習內容 6 教材

二、“語言教學"與“內容教學"配合情況

課堂上語言教學有無( 發音、語法、閱讀 等) 1 是否糾正發音

2 是否講解文法 3 是否閱讀訓練 等

三、其效果與課題

分析是以設計提問問卷由三位教師自由回答的形式。目的是利用這種開 放式的訪談可以讓受訪者很自由自在的地回應他們的觀點。

2.1 教學模式類別

先以表格來整理三位日語語言教師(以下以受訪者代號A、B、C來表示) 之 4 型教學模式:(因為B教師提到她有經驗教學的兩種模式,因此需要分 別而列記:B -1 與B -2。)

表三- 4: 教學模式 1

受訪者代號 教師 A

上課地點 臺灣 A 大學 教學對象 臺灣人 20-23 歲 學生語言能力 初級-高級 不限

人數 8 個

上課時間 一共 20 小時 每 2 小時/次

主題內容 日本漫畫

選擇“主題"之根據 學生之興趣

教材 《ブラックジャック》手塚治虫著

上課方式 讓學生預習漫畫,上課的時候討論內容,揣摸與表達男

主角的心情。

表三- 5: 教學模式 2

受訪者代號 教師 B-1

上課地點 臺灣 B 大學

教學對象 臺灣人 大學 3-4 年級學生

學生語言能力 中級以上

人數 約 40 個

上課時間 一共 24 小時 90 分鐘/週

主題內容 日本卡通

選擇“主題"之根據 學生之興趣

教材 卡通片《サザエさん》

上課方式 導入基礎知識與詞彙之後,一起看卡通。

師生共同討論內容及中日文化差異。

表三- 6: 教學模式 3

受訪者代號 教師 B-2

上課地點 中國 C 大學 教學對象 中國人

學生語言能力 中級以上

人數 約 40 個

上課時間 一共 24 小時 90 分鐘/週

主題內容 日本童歌

選擇“主題"之根據 為了提高學生對日本文化之興趣

教材 《歌で学ぶ中国語》アルク出版社

上課方式 先解析歌詞、歌曲背景之後讓學生練唱。

讓學生表達心得與中日文化差異

表三- 7: 教學模式 4

受訪者代號 教師 C

上課地點 臺灣 語言學校個人班 教學對象 臺灣人 國中生

學生語言能力 初級

人數 2 個

上課時間 5 小時 1 小時/次

主題內容 日本童歌

選擇“主題"之根據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教材 歌詞(自編)

上課方式 透過唱日本童歌,學習一些簡單的詞彙。

以上四種類型教學模式都是以 CBI 教學法為主設計構成。共同點是它們 的課程上的“主題內容"都是日本文化。接下來,仔細看教學方式的重點:

●教學對象

除了教學模式 4 以外,另三種模式授課對象是成年人,平均是 20 歲左 右的年輕人。年輕人較喜歡看漫畫、卡通。以喜愛的事物做為教學的切入點,

這種教學模式以後應該會增加。,

●“主題內容"選擇

模式 1 與 2,因為學生希望以“漫畫"為主題來學習日語。可以說上課 的“主題內容"是根據學生的需求來決定。

模式 3 與 4,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對日本文化的興趣,及提高學生的 學習動力而來決定。

●教材

四個模式都沒有使用一般語言課本,直接把“主題內容"本身當做教學 教材。

此外,以漫畫(卡通)為“主題內容"的模式 1 與 2,它們選的題材有 些特徵。《ブラックジャック》與《サザエさん》都是日本的經典漫畫。《ブ ラックジャック》是日本很有名的漫畫家手塚治虫451973 年畫的。他常常被 稱為「漫畫之神」,本身醫科博士的他出版的《ブラックジャック》,男主角 是一位無執照的天才外科醫生。因為內容頗具臨場感,所以廣受小孩及成人 的歡迎。另外的《サザエさん》是從 1969 年在日本富士台開始播放,至今 平均收視率還保持在 20%46的節目。它的內容反映日本傳統的家庭模式及日 本文化教師教 B-1 選《サザエさん》的原因說:

「因為《サザエさん》它內容反映日本傳統的家庭情況,所以利用它可以讓 學生了解日本傳統的家族關係與日本習俗。而且《サザエさん》內容中使用 的日語是標準話。」(受訪者 教師 B-1)

教師 A、B-1 都沒有以現代漫畫為“主題內容"是因為現代漫畫中的日 語有時候並不是“標準日語",而且 B-1 還有考慮以漫畫內容為主題的出發 點,她認為學生可以從漫畫內容吸收日本文化知識。

在此看來,CBI 教學法上雖然教學之“主題內容"可以讓學生選擇,但 是在於取材方面,教師還是可從語言教學的角度來選擇。

● 教學活動

除了以國中生為教學對象的模式 4 以外,其他教學模式的課程活動都 採用討論方式進行,討論之內容有兩種:一是發表自己的意見,二是從跨文 化的角度表達中日文化差異。教師 C 說:

「有的兒童歌,其旋律日本、臺灣都有。遇到這樣情況的時候,我一定會讓 學生用母語歌詞來唱。有時候中日歌詞相同,也有時候有差異。從跨文化的 角度來跟學生討論,學生一定能記憶很深刻。」(受訪者 教師 C)

45 來自:手塚治虫公式網站 http://tezukaosamu.net/jp/

46 來自: 卡通片《サザエさん》公式網站 http://www.fujitv.co.jp/b_hp/sazaesan/

2.2 “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配合情況分析

仔細看四種教學模式中“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配合情況:

● 教學目標

CBI 教學法上之教學目標建立在“語言教學"方面還是“內容教學方 面",是按照學生的需求、教學條件來決定。三位日語語言老師針對教

CBI 教學法上之教學目標建立在“語言教學"方面還是“內容教學方 面",是按照學生的需求、教學條件來決定。三位日語語言老師針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