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教學設計方案

本研究之教學設計方案係根據跨年級補救教學班級實施差異化教相 關理念與原則融合而成,茲就教學時間、教學材料、課程初步規劃、學 習評量及班級經營等方面說明本研究之方案。

壹、 教學時間

本研究於校內第一次月考結束後開始進行教學,時間 104 年 10 月 27 日至 105 年 1 月 15 日,於每週二、五於課後進行補救教學,每次上 課約 60 分鐘(1.5 節課),為期 12 週,共 24 次課程。

貳、 教學材料

本研究對象其班上所使用的課本分別為康軒版第五冊(三年級)、康軒

版第七冊(四年級),內容皆為四個單元,共十四課,本研究介入時間點應 由各冊之第六課開始教學。實際挑選兩個年級教學文時考量因素有二,

以故事體為優先,並且課文是原班級先教過的,但三年級的課文在該時 間點並無適合的故事體,因此挑選其他文體時盡量使其重複,讓學生能 熟悉文體架構。整學期的課程安排如表 4。

66

67

另外,依據課堂觀察,及參考九年一貫指標和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 容,亦選擇將詞彙、寫大意的內容放入共同補充課程學習目標中。

其餘學生個別學習目標,例如 S7 學生各項測驗都有中等或以上的表 現,唯獨聽寫測驗結果低落,多空白未寫,PR=8,參考學習單和月考成 績,發現月考的看注音寫國字的題型,幾乎都能寫出,而且字型都正確,

學習單上自發性書寫的文字,字型也都沒有明顯錯誤,但同音字誤用多,

或使用注音替代,推測可能是字義上的應用能力較弱,只能用強記應付 月考固定範圍的題目,但未能累積基本字義的應用,因而學習目標設定 為字義的應用,而非書寫生字,S3 的書寫問題也類似。

S1、S3 學生在識字流暢性測驗的看字讀音成績都低於該測驗版本的 適用性的標準,施測時發現學生可能為了求快,一些不確定的字都跳過,

但在造詞時卻又能在不確定的狀態下說出答案;S7 識字狀況也類似,測 驗時怕說錯字音,索性跳過不說答案;而幾次課堂中練習朗讀課文(無注 音)或題目時,發現他們其實都可以正確唸出,判斷其認字需要靠字義檢 索,難以用字形去提取字音,識字仍不成熟,所以應加強孤獨字和區辨 字形。

S10 學生在標準化測驗的結果與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則有較多不一 致的情形,從課堂觀察發現其基本能力應該偏弱,學習反應較慢、沒信 心,例如閱讀測驗施測當天,測驗時間結束仍約一半題目未作答,聽覺 理解施測也是如此,前面 3 題完全空著沒寫,似乎跟不上速度,兩種測 驗結果皆低於切截點。識字問題與 S1 等學生狀況類似,但流暢性較弱,

給予其他版本的三年級課文朗讀,大致能唸出,但速度慢;書寫方面,

聽寫測驗為相對優勢,然而參考學習單表現,句子以簡單句居多,書寫 多用注音。綜和評估後,判斷學生整體能力應未達到一般能力水準,暫 以補救教學目標為主,待教學介入後,觀察其表現再調整之。

另外,問卷調查整理學生學習經驗,歸納出重點,第一,學生喜歡 的科目以藝能科居多,第二,回答國語科考試最厲害的題型時,多數學

68

生反應特別大,紛紛詢問如果沒有的話怎麼辦,顯示自信心普遍不足,

提醒教師在上課須多些鼓勵與肯定,第三,超過一半學生以非常堅定的 語氣回答他們回家是絕對不會複習功課或看其他課外書的,平常在學校 也觀察到課堂中的空白時間或下課時間,學生寧願寫功課,也不會看書。

因此將增加主動閱讀時間亦納入學習目標中。

而聽覺理解理解測驗結果學生普遍表現不佳,礙於時間以及課程設 計,未將之列入學習目標中,但相關文獻提醒面對聽覺理解能力不佳的 學生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更注意簡化口語詞彙、重複關鍵字、慎選 句型,或提供其他感官訊息引導學生學習等(孔淑萱等,2013),研究者授 課時應特別注意。

肆、 課程初步規劃

本研究在課前依據每位學生的相關學習資料和目標設定,訂定各自 不同的學習內容,見表 5,因而須搭配分組學習或分站教學。學習教材 使用三、四年級班上之國語課本為主,每一單元挑 2~3 課,以前述有效 國語文教學方法與原則進行教學,並視需要補充課外讀本。其教學內容 及歷程重點如下說明:

69

S7、S8、S9、S10 補充 S2、S4

70

此部分教學會分成補救課程和補充課程兩種,補救課程上述內容為 主,輔以教師策略引導、加強有意義的練習;而補充課程的學習目標則 會增加同音字、形近字比對的數量,所增加的部分,鼓勵學生用學會的 組字規則先自行挑戰,再由老師檢核。

二、 詞彙

詞彙學習以加強詞意理解和擴展詞彙為目標。內容以課文中重要詞 彙為元素,再做延伸學習。教學方法可配合字義教學做析詞釋義、造詞,

以及利用同義詞、反義詞、詞彙聯想或是你說我猜等方式,利用不同學 習活動加強詞彙的理解和運用。

三、 句子

句子學習目標為句意理解和造句能力。教學內容從課文中分析重要 句型,例如含修辭和連接詞的句子,以照樣造句的方式讓學生仿作、或 是替換句型、討論連接詞前後句關係等方式增進理解,並配合語句接龍、

句子重組或看圖說話等學習活動,複習並運用所學之句型。

句子學習也分成分成補救課程和補充課程兩種,差異在於使用補充 課程的學生,需要將句子加長,應用至短文中;而補救教學內容除了原 本句型的理解與仿作,教師須注意學生學習歷程的引導和步驟化提示 等。

四、 大意

大意教學其主要目標是透過文章結構的知識讓學生摘大意,以增進 文章的理解。在教學內容部分,於行動研究前置工作時期帶領學生閱讀 兩篇故事,已有故事結構的些許概念,於正式行動研究時,以教過的課 文做寫大意練習,協助學生套入故事結構;少數不適合用故事結構之課 文,則由老師提問引導學生共同完成文章結構。初期教學時,先用討論、

71

配對等方式共同完成文章結構,再讓學生看著結構口述練習,最後才寫 出課文大意。

因考量對 S10 學生的書寫能力未明確診斷,教學初期大意的產出先 暫以填空方式完成即可,之後再視表現調整之。

五、 自學活動

自學活動的設計是鼓勵學生利用時間獨立學習,讓未熟悉的學習內 容有更多練習機會,或是擴充學習經驗等。執行時間為課堂中的空白時 間,例如學生提早完成學習任務,而更鼓勵學生在課後能夠學。

自學活動內容主要包含看字讀音和主動閱讀兩大項,看字讀音除了 課程中的學習,也讓需要補救的學生利用國字銀行、製作字卡等方式累 積識字量並有多次複習機會,增進孤獨字或文章朗讀的流暢度。

主動閱讀的部分則希望學生能增加閱讀課外書機會以充實生活經驗,

書目包含教師提供其他版本課文,或是實體書、線上繪本等,並記錄在

「閱讀存款簿」中(附錄一),記錄這學期閱讀的內容,檢核方式有朗讀給 老師聽、讓老師提問、說給別人聽、或各種閱讀紀錄表(附錄二)等四種可 供選擇。

除此之外,學生可以使用教室內電腦玩語文遊戲、找資料,或是使 用學習紀錄本,在空白紙張中記錄當天或該課所學的內容。

自學活動的安排,除了看字讀音指定部分學生必須學習,其餘都可 由學生自行選擇、安排。並配合班級經營的增強制度鼓勵學生完成自學 活動。

伍、 班級經營

在跨年級補救教學班級中進行差異化教學,因為學生來自於不同班級、

學習不同的內容,又多缺乏學習動機的狀態下,更須注意到班級秩序的

72

管理以及心理上的支持等。包含使用增強制度鼓勵學生主動學習、遵守 規範等好表現,也提供上課行為檢核表讓學生監控自己的學習行為,自 我紀錄和肯定;而在教學流程方面,會提供視覺化的流程說明,並建立 例行事務流程,讓教學更流暢。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