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動的第一階段---計畫與現實的攻防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行動的第一階段---計畫與現實的攻防

本階段自 104 年 11 至 12 月初,根據前置工作期所做的學生能力評 估以及班級經營等準備工作,以及參考相關理論和過去試行的經驗,擬 定了第一課的教學計劃,卻也在一次次教學後的現實感,打破原本腦海 中擬定的想像,即使於第二課重振旗鼓後,仍免不了計畫與現實的拉扯,

不過,也從中更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慢慢摸索適合的課程實施方式。

壹、 第一階段的教學時程與設計

原訂課程初步規劃,每一課應包含識字、詞彙、句子和篇章四個語 文成分,換言之,每一課所花的時間約莫四節課,等於需要兩個禮拜國 語文補救教學的時間才能上完;後來,發現本行動研究只有 11 週,為保 留彈性時間,又希望每一個語文成分能有多次教學及練習的機會,因此 將識字、詞彙合併成字詞教學。

原訂第一課教學設計時,直覺地仿效語文科目前常實施的模式,從 上到下先從篇章大意進行教學,再往句子、字詞延伸;後來上完第一課 的篇章大意後,突然意識到:「考量需做各課識字流暢性的學生,若把識字放在 最後一堂課,根本沒有時間做練習,原定句型改為最後一堂課再上。」(R/教誌/1040915)

另方面,發現部分的句型教學有助於大意理解:「這次準備的並列句型,第 一句通常是主題情境的描述,後面再由其他分句並列來補充說明,剛好與四年級大 意教學時句型分類的命名概念相符,都是要讓他們知道後面句子都是在補充說明第 一句的主要概念。」(R/教誌/1041123)當初,只關注如何讓兩個年級的課程同 時進行,忽略了學生的能力,以及各語文元素在教材的階層關係對補救 教學的重要性,於第一課正式教學後,這些概念才慢慢具體,因此,第 二課的教學順序修改成從下到上的模式,先教字詞,再教句子和大意,

99

100

也變成日後固定的模式。將教學實施的細節整理於表 7。

為交代教學情境脈絡,以下先配合第一課的教學順序-大意、字詞、

句型三大項分別說明之。

貳、 第一階段-大意教學

一、 教學設計與規劃 (一) 第一次教學

瀏覽過三、四年級的國語課本後,發現兩個年級的課文文體有不同 的走向,四年級課文大多以長篇故事為主,而三年級的課文卻較多是說 明文和記敘文,另外,兩個年級在課文內容方面也未找到其共通性,所 以在作教學設計時,就計畫以兩組輪流教學的方式進行。

而教學順序的安排,則考量在前置期,為了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已 帶過學生看過幾篇故事,並討論出故事結構、重述故事等,所以相較於 三年級,四年級課文中的故事體應該是學生熟悉的,因此,流程的安排,

老師就先教導三年級學生,結束後再換四年級學生,而同時間,另一個 年級的學生就作小組學習,完成老師所設計與大意相關的學習單。

教導課文大意時,主要是以課文結構為基礎,再讓學生練習說大意、

寫大意,然而,因為三年級的文體未在前置期事先教學過,所以兩個年 級的提問方式會略有不同。對三年級學生,老師會先提問課文中的內容,

再從學生回答的內容,引導他們提取出本課課文的課文架構:

<康軒三上第七課 馬太鞍的巴拉告>

師:到底什麼是巴拉告?

三年級:可以讓魚安心生長的地方。

師:為什麼要讓魚生長在那裡呢?阿美族人為什麼要使用巴拉告?

S8:不用出海就可以抓到魚了。

師:喔~我們來看一下第一段,什麼叫巴拉告,把前面的句子念一遍。

101

三年級:(念第一段課文) 居住在馬太鞍溼地的阿美族人,有一種特別的捕魚方 式。他們不用到處找魚,而是打造一個適合魚生長的魚屋,讓魚自己住進 來,用阿美族的話來說,就叫做「巴拉告」。

師:所以我們再複習一次什麼是巴拉告,巴拉告是一種捕魚的方式,他們建造 一個魚屋讓魚住進來,就不用到處找魚了(指著螢幕上的結構圖)。這個就是 在介紹巴拉告,所以這個可以稱做什麼?跟這一課的主題有什麼關係?

三年級:構造。

師:如果是構造,應該會介紹他裡面有什麼東西、有幾層,可是這個只有告訴 你什麼「叫做」(加重語氣)巴拉告。

三年級:(安靜)

師:好,這個比較難。第一段說的這些...(把第一段課文快速念過),最後一句 說「這就叫做巴拉告」,所以前面那些話都是在介紹什麼是巴拉告,讓大 家知道什麼「叫做」(加重語氣)是巴拉告,這個就可以稱做巴拉告的定義。

所以,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巴拉告,你就可以用先用定義去說給別人聽。

好,那你們再來說一下巴拉告的定義。

三年級:(看著螢幕的課文結構圖)巴拉告是一種捕魚的方式,蓋了魚屋讓魚可 以住進來(R/影片/1041110)

師:建造巴拉告之後,他們就不用出海捕魚,而且生態會生生不息,所以這兩 件事是在說明巴拉告的什麼呢?

S7:好處。

師:很好耶!這是建造巴拉告的好處,那,我們也可以說是建造巴拉告之後的 結果。(R/影片/1041110)

在老師提問過程,學生必須從課本的文句找出答案,並將答案寫在 學習單裡,最後,就共同完成該課的課文結構。

教導四年級課文架構的流程也類似,不同的地方在於提問的方式。

由於之前已教過故事結構中的基本元素,所以在老師教導三年級學生時,

102

四年級學生就進行小組學習,先在課文找出故事結構相對應的內容,並 畫線寫筆記。等到四年級教學時間,老師的提問就都以架構的基本元素 當作題目,讓學生說出剛才小組學習時所寫的答案。

<康軒四上第五課 海倫凱勒的奇蹟>

師:時間有哪些?

S5:出生?

師:很好,這是其中一個時間點,但我要你們找一下,是哪一個時間點發生問 題的?

S3:幸好在她...。

師:時間,老師問的是時間,她什麼時候發生問題的,什麼時候?

S3:一歲多。

師:好,另一個時間點,蘇利文老師甚麼時候出現?S2 你回答。

S2:七歲。

師:好,S3,蘇利文老師甚麼時候出現的?

S3:她七歲的時候。

師:對,她七歲那年(指著 S3 的課文),這個就是時間,把它畫起來,這個就 叫做時間(R/影片/1041110)

其中一個年級在教師引導課文結構的同時,另一年級的學生須完成 兩份作業,因為是第一次的正式上課,在分組教學前,已帶著學生大致 了解兩項作業的要求,並在小組學習區裡放置學習活動說明的紙板,學 生可以透過文字說明完成學習活動。第一份作業,學生須在空白課文寫 上該課課文結構的元素,並畫線註記,第二份作業則是「句子分類」,考 量教導學生課文結構時,必須將課文語句、內容歸類,思考與該課主題 的相關後,提取上位概念,因此節錄課文中重要的內容,分句呈現,然 後讓學生將這些語句分成兩類,並寫上分類的原因。例如在四年級課文 中,談到安.蘇利文老師對海倫.凱勒的幫助,抓取相關語句列於學習 單裡,包含「在田野裡跑跑跳跳。」、「學會用手語溝通。」、「帶著她在草地上打

103

滾。」、「讓海倫.凱勒用手感受種子漸漸發芽、成長的喜悅。」、「用點字卡讀書。」、

「也用手觸摸別人的嘴唇,學會發聲、說話。」(R/教材/1041110)要求學生將此 六個句子分別剪下分成兩類。兩個年級在小組學習所寫的學習單,形式 是相同的,差別在於進行的方式,四年級學生是在老師未教學前就必須 自己或與同學討論完成,之後於教師教學時間再共同檢討,而三年級學 生則是透過這兩份作業,複習前一段老師所教的內容。

大意教學的第一節課(60 分鐘),就在兩個年級輪替下匆忙結束,與 課前教案設計的預計時間差距太遠。一方面真的是自己為了整學期的課 程進度,急著想要花一節課就將大意教學結束,而忽略了這樣的閱讀策 略對學生來說是新的學習,引導、討論的時間相對長,也忽略學生手寫 的速度和能力會使學習單上的抄抄寫寫需費不少時間。另一方面:「超過 預定時間太多,擔心上不完,有點趕著教完的感覺,也沒有時間和學生共同整理今 日所學的,匆忙下課。」(R/教誌/1041110)這樣的狀況不單只是整學期課程進 度可能受影響,還牽涉到單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是否不當的問題,因為扣 除這一節課原有班級經營和活動說明的時間,要將兩個年級的課文架構 完整的引導教學完畢:「60 分鐘的課,兩個年級若都要輪流教課文大意這類複雜 的策略,可能太過勉強,學習效果也不好。今天連結構都只勉強教完,根本沒讓學 生重新複習,也未練習說大意,時間延遲太多,也可能與三年級說明文文體不熟悉 有關。」(R/教誌/1041110)因考量進度,教學時間的掌控變得重要,預想的 時間規劃與實際操作後差異甚大,造成研究者教學的壓力,也影響教學 品質。但,其中仍有幾項原因值得思考。

的確,兩個年級的教學時間長度略有差距,三年級的說明文體使用 近 32 分鐘才結束教學,過程中,每個問題的提問,引導學生從課文找出 答案,然後再歸納出結構元素,需要不斷修正和討論,又希望把課文架 構完整地教完,只好一次次把換組時間延後。研究者不斷注視時間,心 裡非常焦急,尤其看著學生一筆一劃抄寫的速度過慢時,也忍不住不斷 催促或是要他們等會自己補完,甚至最後幾個提問,也等不及學生的思

104

考,就直接說出答案;之後,改換到四年級時, 約莫 22 分鐘的時間就 完成;時間上的差異,可能是因為四年級課文是故事體,加上先前已在 小組學習時間做了相關預習的作業,所以在引導上所花的時間不會太多,

甚至能夠將小組學習的學習單做大略的檢討,另一原因也可能是四年級

甚至能夠將小組學習的學習單做大略的檢討,另一原因也可能是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