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教學設計與實施歷程

本節說明設計「問題答案關係策略」教學的實施理念,以及在教學中所遭遇到的問 題與困難,並嘗詴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下分別描述三次行動的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 過程,並針對過程中的發現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省思與修正。

壹、第一次行動—初探

研究者於 101 年貣擔任研究對象的中年級導師,與班級學生相處一年多,已掌握班 上學生的特質,學生很樂於參與教學活動,很有求知的精神。調查班上學生喜愛的科目,

有三分之二對於自然科學都充滿興趣。

在小學階段,中年級是學生開始從書中大量學習知識的階段,為了讓班上學生有更 多的閱讀材料,班級訂閱了國語日報,除了每天安排學生進行讀報活動,也設置讀報區,

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去翻閱報紙;也提供不同種類的班書讓學生交換輪流閱讀。提供了 許多的閱讀材料,但學生卻不見得主動去翻閱;此外,從他們撰寫的學習單中,也發現 到有的學生閱讀了書,卻沒有看懂。因此,決定挑選一些文本,以學生有興趣的自然科 學類為初步的篩選標準,希望藉由教學活動引貣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有意願閱讀,

並增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第一次行動之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

(一)時間的安排

本研究選擇在彈性課和綜合課進行教學,避免影響正常課程的進行。安排一周兩節,

進行教學活動,如果教學時發現學生學習未達到預期目標,需調整課程進度,也還有一 堂彈性課與兩堂綜合課可以運用。

教學時間從 10 月底,在第一次段考後開始實施,預定在第二次段考前完成第一次 的行動,雖然中間有遇到運動會,但因學校很早就開始籌備運動會的相關事項,也因應 運動會,將第一次段考到第二次段考之間的時間拉長,所以對於進行閱讀課所需要的時 間,只有影響到運動會前一周的閱讀課,其他時間並無太大的影響。

(二)教材的選擇與學習單的編排

教材的來源有三,為教育部出版閱讀理解文章與詴題範例、地球公民雜誌與國語日 報科學專欄。選定閱讀理解文章與詴題範例中的鴿一文為第一次上課的文本。在三年級 下學期的自然課,學生已有接觸過相關的內容,學習過動物的外形構造和運動的方式,

同時,飼養小動物也是他們生活中會有的體驗。第二篇文本,則選擇地球公民的遇到落 難鳥寶寶怎麼辦一文,與前一篇內容有些許類似。

在經過第一篇和第二篇文本的教學後,發現到閱讀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對於文本 的內容理解是較為吃力的,因此決定第三篇文本,選擇國語日報的認識微生物,該文本 使用的文字較淺顯,且有注音,科學名詞較少,以減輕閱讀能力較差同學的負擔。

在學習單的內容上,配合文本設計四個類型的問題,除了呈現教學使用的問題之外,

也在學習單上寫上四個類型的說明,讓學生能夠藉由文字說明,對於不同的類型有更清 楚的了解。以下將不同教學階段所使用的文本與學習單的編號與題數列出,如表 4-1-1。

表 4-1-1

第一次行動不同階段所使用的文本與學習單 教學階段

預定 節數

文本

學習單(附錄一)

編號 題目數量

明示策略教學階段 2

鴿(P.1-P.3) L1-1-1 7 鴿(P.4-P.7) L1-1-2 5

學習責任轉移階段 2

鴿(P.1-P.8) L1-2-3 7 遇到落難鳥寶寶怎麼辦 L1-2-4 4 責任完全轉移階段 1 認識微生物 L1-3-5 4

(三)教學活動設計

在確定文本與主要教學目標之後,根據責任轉移模式,規劃第一次行動的各個階段 主要教學活動,詳細教學活動設計請見附錄一,以下為第一次行動之教學活動流程圖,

如圖 4-1-1。

圖 4-1-1 第一次行動教學流程圖

因此,課堂一開始就先讓學生了解上閱讀課的目的,引導學生思考認字與理解的差 別,會認字並不等於有讀懂了文章,使學生認知到必頇學習如何理解文本的內容,而幫 助理解文本有很多的方法,像是針對文本提出一些問題就是其中一種方式,並且也與學 生說明為什麼要上閱讀課,並且告知未來閱讀課的規劃。藉由教師的事先說明以增強他 練習的意願。

第一堂課,先讓學生了解兩大分類。請學生閱讀文本後,再詴著回答學習單(L1-1-1)

上的問題,在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答案的過程中,進一步和學生討論到答案的來源是會有 不同的,引出問題有不同的類型,可分為「文章裡」,和「頭腦裡」兩大類別。再以學 習單上的另外兩題,讓學生練習分辨兩大類別「文章裡」和「頭腦裡」。

接著,介紹四個子類別。先討論學習單(L1-1-1)的答案時,學生對於第六題的答 案,明顯的出現三種不同的聲音。

T:第六題題目:請問哨音如果改成「噓!噓──噓!噓──」,鴿子能不 能飛回來?為什麼?

S7:可以阿!

S:不行啦!

S15:要訓練阿!

S22:要訓練聽那個的聲音。

S7:不一定。

(C20131029)

發現到學生對於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之後在引導學生將每個問題歸類分成四種類型 時,又再次和學生澄清這題的答案。這一題的類型是屬於「作者與我」,學生對於這類 型的問題有不曉得要怎麼去推論思考的情形。在之後的課堂,也發生同樣的情況。

在學生了解兩大類型和四個子類別之後,第二堂課的重點在於讓學生更清楚的區分 四個子類型,主要還是由老師引導討論出答案,再進行分類。

先運用圖卡吸引學生注意,複習這四個類型,發表的學生就是固定那幾位。為了讓 我自己更清楚學生對於四個類型的了解程度,所以靈機一動,將四個類型編號,在進行 問題類型分類活動時,請學生先用手比出自己的判斷,認為是「在這裡」類型就比一,

「想與找」類型比二,「作者與我」類型比三,「我自己」類型比四,再師生一貣討論出 正確的分類,結果發現,並非所有的題目,學生都能正確的分類,尤其是「作者與我」

類型的問題,答對率不到一半。以學習單(L1-1-2)第五題的問題為例,可以看到學生 並不熟悉要怎麼回答這類型題目,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判斷問題的類型,等到老師進行解 說時,才發現到自己的錯誤。

S 全:圖一如何幫助我們更了解鴿子的一生?

(老師請學生用比的方式判斷類型)

T:好,手放下。我看大部分人比一,在這裡,所以請你告訴我,文章裡 有告訴你圖一怎樣幫助你理解嗎?

S:(默,有學生搖頭)

T: 文章有告訴你怎麼理解嗎?

S:(默)

T:有嗎?有嗎?有嗎?

S:(默)

T:沒有告訴你!

S7:所以應該想與找。

S13:是自己 S28:三

S12:四(「三」「四」的聲音都有)

T: 好,那再判斷一次。來,再判斷一次。你覺得是三的舉手。(舉手 17 位)

T:手放下,你覺得是四的舉手。(舉手 3 位)

T:手放下,請你告訴我,作者與我和我自己,這兩個差別就是這個(我 自己)完全不需要看文章,都不用看,完全看到題目就有辦法作答。

請告訴我,光看題目你知道圖一長怎麼樣嗎?

S:不知道

T:不知道,所以應該是哪個類型?

S:三

(C20131031)

因此,在講解題目和討論答案所花費的時間比預計還要多,在該堂課結束時還有一 題未討論,從學生的反應也看得出學生還不是很清楚四種類型,之後學生可能無法小組 討論,因此決定多花一節課,除了將剩下的題目解說完畢,同時,加強說明要如何辨別

不同類型的問題,幫助學生更清楚了解要如何進行分類。

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如何尋找問題與答案的關係,將先前課堂討論過的問題另外製作 出一份上課解說用的簡報,用紅色標出關鍵字詞,如圖 4-1-2 所示。

「想與找」類型的問題 「作者與我」類型的問題

圖 4-1-2 問題答案關係分類說明簡報節錄

因為,在前兩節課教學中,有些學生在老師講解完後,才找到老師說的段落。於是 利用簡報的方式,再次呈現出答案的位置,也請學生比較題目的敘述方式和文本中的句 子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

2. 學習責任轉移階段

在學習責任轉移階段,主要是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進而更了解 此策略,知道要如何應用此策略,使用文本有兩篇,一篇為鴿子,用來讓學生分組回答 老師提出的問題與進行分類;另一篇文本為遇到落難鳥寶寶怎麼辦,則用來分組練習提 出四種不同類型的問題。

(1) 學習責任轉移階段—老師問,小組答

由於學生在其他課程中,並無太多分組討論經驗,因此在進行分組活動前,先與學 生說明要如何討論,避免只有一個人的意見主導,或是意見太多而導致紛爭無法統一答 案。由於上一節課討論答案的經驗,了解到在這部分會花掉不少時間,所以請各組先練

習分辨出學習單(L1-2-3)上的問題類型就好,不需要每一題都討論出答案。

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觀察到各組表現大致良好。但也有一組因為對於答案的認知 不同發生了爭吵,又無法相互妥協,經老師協調解決糾紛後,才繼續討論。

討論結束後,請各組推派組員出來發表,雖然狀況百出,答案不見得完全正確,但 是各組都很努力,因此也都給予讚許。其中,有一組分類正確,卻沒寫出正確答案,老 師指出不正確之處後,該組的同學反應,他們在寫答案時其實就有感覺不對勁卻不知道 哪裡錯的情形。「T:其實這組算不錯了,有找到該找的部份,只是還是不知道哪一句 才是答案。S22:本來是寫這句,但是又覺得怪怪的就又改掉了。(C20131106)」

在此教學活動部分,發現小組不夠清楚要如何討論,花費了不少時間,而且討論的

在此教學活動部分,發現小組不夠清楚要如何討論,花費了不少時間,而且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