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三節 教室中權力的運作關係

西諺云:「有怎樣的老師,就有怎樣的學生」,可見教育之成敗乃繫於教師,在 在凸顯出教師影響學生的重要性。學習科技強調以學習者為主的學習環境,讓教 師從原先的角色轉變成協助者,學生在學習科技的學習環境下,可能感受不到教 師的存在(張國恩,2001),教師只是以輔助的角色協助教學活動的進行,學習科 技也提高了學習者與教師、教材內容、和其他學習者的互動,但這樣的轉變,是 否使教室當中的權力關係有所改變與不同?因此,這節先探討學習科技下的教師 角色是否轉變?轉變為何?進而探討教室當中的權力關係。

壹、 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變化

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整個教學歷程當中最主要的兩大角色,互動的歷程當中,

教師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呈現出教師的外在行為與態度,進而悠關整個教室中 班級經營、教學歷程、學生的學習動機等方面。傳統的教室當中,教師除了擁有 知識,更是知識的傳遞者,學生被動的接收知識與吸收,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與 環境。在學習科技影響下,強調教師角色與以往的不同和改變,從知識傳遞者轉 變為引導、輔助、協助者。

老師在教學當中扮演著提供…提供多元的學習管道跟素材,讓學生有更 多元的學習,…那多元的素材包含我們可以先替他們找好哪些東西,然後你有 很多管道,…就是你可以讓他的學習管道變更多,學習素材變更多,老師就是 變成是提供的人。

(20150511 導師訪談)

行動班級的導師認為學習科技進入之後,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有所轉變,教師 成為協助提供學生學習教材、方法與管道的提供者,輔助學生學習的過程,在課

99

堂中,學生只要掃瞄 QR Code 便能夠自主的學習教師所提供的課堂素材,閱讀完 之後與同儕進行討論,教師或同儕之間互相給予回饋,無法回答的問題學生能夠 直接以自己的方式去搜尋資料,整理好後,上台報告或是告訴教師,上台報告的 方式、內容與素材教師也不會侷限(觀 20150514, 20150519, 20150525, 20150528)。 導師認為在運用學習科技的教學中,教師已並非傳統的主述者,不是教師說了什 麼就是什麼,教師需要利用提問去引導學生,歸納與整理知識,導師:「你只是提 他們就可以去討論然後歸納去形成自己的想法,那這個想法我們可以引導他類似 我們的想法,可是我們不必直接告訴他我要你這樣想…」(20150511 導師訪談),

另外,數學教師也持著相同的看法,認為:「老師像是主持人引導學生,不像傳統 老師只是一直講…」 (20150513 數學教師正式訪談)。

由此可知,教師從主導知識權力的傳遞者,轉變為協助者、輔助者角色之外,

教學中的引導者也是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之一,教師在教學上的角色已經從在幕 前的演員變為如同退至幕後的製作人,是在背後引導與安排,並非是放掉教師對 於課程的主導讓學生漫無目的的學習,掌控整個課堂的流程,不讓學習偏離軌道,

掌控時間跟學習的速度。

學習科技下以學生為主的學習環境,強調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翁,雖然教師的角 色退為幕後,但是其實還是引導與安排課程的幕後推手,掌控教學流程與控制教 學時間,教師對於課程規劃與主導性還是很強。

學習科技影響下的教師角色在教學中的轉變最為明顯,但行動班級的教師認為 身為「導師」的角色卻沒有特別的與以往不同。

導師主要還是生活的輔導與管理還有品德,那多了那個的話,大家的約 定就是要先做好,用行動載具可是又不要沉迷,不要濫用或是不要偷偷用,不 要偷偷上網,這些的公約和默契都要講好的話,有這台是很不錯的阿,就是幫

100

助學生,倒不是幫助我的班級管理或是什麼,也不會影響到我要傳達給學生的 東西因為行動學習而有所改變,因為我覺得大家共通的部分都是一樣的,跟那 一台完全沒有關係,他只是讓他在學習部分很便利,然後減少數位落差或是城 鄉落差的東西這樣。

(20150511 導師訪談)

最主要的因素是,在國小階段中,導師的角色主要還是管理學生生活上的輔導、

品格的養成、品德的培養…等。教師希望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從生活中教 師的行為、態度以及傳遞給學生的道理,到班級經營中的管理方式中影響學生,

因此,學習科技下的學習歷程、教學模式以及師生互動方式雖然有所改變,但導 師角色卻沒有特別的差別,無論學習科技的進入與否,導師終究需要教導學生知 識以外的東西,教師也曾說:「來學校除了學知識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群性 跟品德…」(20150514 導師非正式訪談)。

總而言之,學習科技影響下,教學上的型態改變也造成教師角色的變化,知識 傳遞的主導權已不完全被教師掌握,知識學習的主人翁已是學生,教師只從旁給 予適當的協助與輔助,但教師對於課程的引導性還是很強,課程的掌握度還是很 高,即幕後的知識課程引導者。

貳、 權力關係的運作

教室當中教師權力關係的運作可以從行政方面、教學方面、班級常規、環境規 劃、師生互動,以及親師互動方面看出;或者是教師於課堂中的控制型態,分為 兩種,一種為結構控制,如管理課程的活動、決定課程活動的開始與結束、制定 教學內容的進度等等;另一種為主題控制,如選擇教學的方式。另外,以教室中 的互動而言,可以分為開始、回應與評價三大範疇,其中只有回應這部分才有包 含學生的發言,其餘兩者皆屬於教師的行為特權。在學習科技影響之下,教師的

101

權力是否改變,將從教室中的教學狀況、班級常規、環境規劃以及師生互動來分 析。

一、教學狀況

依照著課表進行一整天的行程是每間學校的日常,而行動班級也不例外,班級 上的學生一樣是照著課表的行程來走,基本上,課表所發揮的功能是讓學生與教 師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好的規劃,而表定的時間與安排的課程,除了教師 擁有權力可以互相調課、換課、或是另外有活動安排之外,學生是沒有任何權力 決定想上什麼課就上什麼課的,甚至是,有時候連下課時間也不一定能夠自由活 動,有時候上課的時間拖到,教師就會用下課的時間繼續將課程進度上完,或是 處理班級上的事物。

在課堂中,教學的活動內容、決定課程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都是教師權力,在 行動班級中,常常會看到教師這節課要上國語,一開始先處理班上事務之後,結 果卻上了社會(觀 20150525)。亦或是由於學校有安排每學期的進度,行事曆的存 在也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度,因此,教學內容與進度也都是教師事先規劃好的。教 學進行的使用方式,如何引導、輔助與協助學生學習,運用的教學策略,這也是 教師自行決定,數學教師說過:「課程規劃還是我們老師在掌握…」(20150513 數 學教師正式訪談),無論是時間上的掌控、上課速度的快慢、最後課堂中所要傳授 的知識…等皆是教師的權力。另一方面,在教學方式的選擇,行動班級中的導師 最主要以大量的提問教學方式,無論是否使用學習科技進行教學,一般的傳統教 學中,導師也會以提問進行,學習科技教學下,教師也以提問引導學生,由此可 知,教學方式的進行依舊是教師所決定,並未因為學習科技的進入而產生太大的 影響。

由此觀之,教師在課堂中的權力依舊,從 Lemke(1990)所提出的控制型態中

102

也可以完全看出教師無論對結構控制與主題控制仍然擁有極大的控制權力。

二、班級常規

在班級常規方面,本研究將聚焦於課堂進行中的變化,傳統教學中,學生必須 安靜無聲地坐在位子上聽課且不太能夠互相討論課堂上的話題,或是只能舉手時 發言回答教師,運用學習科技進行教學時,教師雖然要求學生的上課秩序,但大 多數的時間是與學生頻繁的互動,讓他們能夠邊使用行動載具操作邊回答問題,

一來是在操作上教師會和學生共同操作與解決突發的狀況,二來是小組討論的方 式也增加同儕之間互相交流與談話的次數,最後,課程的延伸與多樣化讓教師不 是知識的全知者,因此,也讓學生能夠不斷提出自己的想法與疑惑,上課的秩序 不同於以往鴉雀無聲,或是學生只能是「聽」課而已,在課堂中「說話」的機會 大大提升,也讓教師對於上課秩序的控管不那麼嚴格。

除了秩序的管理之外,座位的安排也是課堂常規之一,教室座位整體的規劃以 教師的想法安排。教師:「…會這樣安排是一方面是受限於空間上,就想說我位子 這邊空曠一點不然他們圍過來會很擠,一方面也是因為要讓他們小組坐…我這樣 坐在後面就算上課坐在這裡他們也看得到,而且也都看得到大家在幹嘛…很方便 阿」(20150528 導師非正式訪談)。一開始教師會先徵求學生們的同意是學生要自 己決定和誰同組,但教師有權力能夠進行調整。

座位的安排以教師的考量為前提,如下圖 4-1 行動班級教室環境空間為研究者 一開始進入班級時的座位圖。

103

104

三、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是一動態歷程,師生之間經過不斷地協商、溝通、調適,進而達到雙 方之間的平衡。從師生的互動中更能檢視出彼此之間的權力關係,以往的教學現

師生互動是一動態歷程,師生之間經過不斷地協商、溝通、調適,進而達到雙 方之間的平衡。從師生的互動中更能檢視出彼此之間的權力關係,以往的教學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