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科技影響下之師生關係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小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習科技影響下之師生關係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小學為例"

Copied!
1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沈姍姍 博士. 學習科技影響下之師生關係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小學為例. 研 究 生: 陳妍彣 撰. 中. 華. 民. 國. 一○四 年 六 月 1.

(2) 謝誌 回想當初踏入師大的徬徨,轉眼間碩士論文也已經要畫下句點了。三年的碩 士時光,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從未體會過的辛酸苦辣大概在這三年嚐盡,這 一路上,多少次想放棄的念頭,多少次覺得自己撐不下去,最終,也跌跌撞撞的 走過來了。 碩士的生活算是過得多采多姿,幸運的在剛踏入教育所時,與系辦的大家成 為好朋友,謝謝哲均、雅綺、天豪、友嵐…等等大家的照顧,不管是在課業學校 的困惑,甚至是生活中的迷惘與無助,都有著你們的陪伴。碩士所的同學們更是 不可多得的人才與好友,謝謝瑜庭、珈彣、維立、柏廷、郭蓉、文宣、健誌、佳 穎…永遠忘不了我們一起參加金頭腦,一起為了課業互相幫助,一起聊天、喝酒、 唱歌、逛街,完全實現了所謂的「菸酒生」生活,生活因為有你們的陪伴,所以 更加精采!也謝謝所上的學長姐及學弟妹們,大家就像個大家庭一樣,互相幫助 互相打屁,特別謝謝黎偉、恭任與孔一每次總是能夠伸出援手,義不容辭!謝謝 佳穎就像照顧妹妹一樣的疼愛我,謝謝映安在最低潮的時候,不放棄我的陪伴! 承欣更像是我在臺北的另一個依靠,感謝妳的話無法多說什麼,敬我們的十三年 友誼,謝謝在新竹的哲誠、致寰與士量,因為有你們的陪伴,讓我永遠知道就算 我跌倒了你們永遠都不會放棄我!謝謝小婕、寶寶兩美,大學生活的情誼能夠延 續至現在,雖然我們分隔三地,但是感情卻越來越近! 碩士階段的學業完成,謝謝指導教授沈姍姍老師對我的包容與耐心,悉心的 指導我順利完成碩士論文,在這過程當中指引我方向,包容我的錯誤與鼓勵,謝 謝您就像我的嚴父慈母,不僅在課業上帶給我更多的知識,也關心我生活中的種 種事情,也謝謝我的口試委員洪仁進與邱富源老師給予我的意見,讓我的論文能 夠更加完整。最後,更謝謝我的父母與家人,在這一路跌跌撞撞的過程,你們是 永遠的支柱與後盾!. 陳妍彣 2015 夏 i.

(3) 學習科技影響下之師生關係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小學為例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習科技影響下的師生關係,試著對學習科技進入教師之後, 為教師與學生所帶來的改變與影響,進而了解師生互動以及教師在教室當中的權 力運作是否產生改變。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小學之學習科技使用情況。 二、探討在學習科技應用後,對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影響。 三、探討在學習科技應用後,教師在教室中權力的變化。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以台北市的學習科技指標學校為研 究場域,挑選一個五年級班級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師生訪談輔以一個月的參與觀 察。主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學習科技發展讓教與學更豐富與多元,卻又受限於某些缺失導致困境。 二、學習科技使用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 三、教師為學習科技運用之關鍵角色。 四、使用學習科技後教師權力並未削弱,但學生被授予較大的自主權。. 關鍵詞:學習科技、師生互動、權力關係. ii.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Technology-A study in Taipei c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effects of lea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tried to learn the changes and influenc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af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involved. And then we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op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mong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he study field is the model school of stud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aipei, We chose a fifth-grade clas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conducted depth interviews supplemented by participating observation in a month.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echnology makes learning and teaching more diverse and abundant, but is limited by its defect. 2.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the frequenc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improv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The teachers are the keys of technological implementation. 4. Un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technology, teachers’ power does not diminish, while the students’ autonomy increases.. Keywords: Learning Technology, teacher's power,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iii.

(5) 目錄 謝誌…………………………………………………………………i 中 文 摘 要… … …… …… … … …… … …… …… … … …… … …… …… … … … i i 英文摘要…………………………………………………………………………iii 目錄…………………………………………………………………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 題 意 識 與 研 究 目 的 … … … … … … … … … … … … … … … 1 第二節 名 詞 解 釋 … … … … … … … … … … … … … … … … … … … … 7 第二章 文 獻 探 討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第一節 學習科技的發展………………………………………………11 第二節 學習科技在台灣發展…………………………………………21 第三節 學習科技下師生關係…………………………………………30 第三章 研 究 方 法 與 架 構 … … … … … … … … … … … … … … … … … 4 1 第一節 研 究 架 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第二節 研 究 場 域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 第三節 研 究 對 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 第四節 研 究 流 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4 7 第五節 研 究 方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 第六節 研 究 倫 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 第四章 研 究 討 論 與 結 果 … … … … … … … … … … … … … … … … … 5 5 第一節 科 技 小 學 運 用 學 習 科 技 之 現 況 … … … … … … … … … … … … … 5 5 壹、 科 技 的 淘 汰 換 新 … … … … … … … … … … … … … … … … … … 5 5 貳、 運 用 學 習 科 技 的 優 點 與 缺 失 … … … … … … … … … … … … … 6 0 參、 科 技 小 學 學 習 科 技 發 展 之 困 境 … … … … … … … … … … … … 7 3 第二節 學 習 科 技 下 的 師 與 生 … … … … … … … … … … … … … … … … … 7 7 壹、日常生活中的師與生…………………………………………79 貳、科技帶來後的微改變-教學互動歷程…………………………90 第三節 教 室 中 權 力 的 運 作 關 係 … … … … … … … … … … … … … … … … 9 8 壹、 教 師 與 學 生 角 色 的 變 化 … … … … … … … … … … … … … … … 9 8 貳、 權 力 關 係 的 運 作 … … … … … … … … … … … … … … … … … … 1 0 0 第五章 結 論 與 省 思 … … … … … … … … … … … … … … … … … … 1 0 7 iv.

(6) 第一節 結 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7 第二節 研 究 建 議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參考文獻……………………………………………………………115 中文部分…………………………………………………………115 英文部分…………………………………………………………119 附錄…………………………………………………………………121. v.

(7) 表次 表次 表 3-1 受訪教師與行政人員之簡介 ……………………………………… 45 表 3-2 受訪學生簡介 ……………………………………………………… 46 表 3-3 教師正式訪談日期地點與次數 …………………………………… 52 表 3-4 進班觀察表 ………………………………………………………… 53 表 4-1 行動班級課表 ……………………………………………………… 79. vi.

(8) 圖次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41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48 圖 4-1 行動班級教室環境空間圖 ………………………………………… 105. vii.

(9)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二十世紀後期,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達,開啟了一個新的世代,也為人類生活 帶來不一樣的轉變。而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更是順應人類的需求,深入人類的生活、 專業領域各層面,提高了便利性與自由性;而資訊的取得、運用、以及操弄,逐 漸地取代傳統式的方式與資源,成為新世紀經濟、政治、社會的主流和趨勢(李 英明,2001:3-10)。 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下,教育這塊專業領域當然不免受這股潮流的影響。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已成為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世界先進國家以透過資訊基礎建設來提 升教育的革新作為要務。美國在 1999 年至 2003 年,推動了 PT3 (Preparing Tomorrow’s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計畫,以四億美元作為師資培育機構研發教 師學習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案的經費 (Brush, 2003;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4) ,而總統歐巴馬在 2009 年國家《資訊教育白皮書》提出一系列對美國科學、 科技及創新的策略,強調美國教育須培養學生科學(science) 、科技(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 ,簡稱 STEM 能力,期望科技進入教室, 建立以科技為基礎的課程,協助發展 21 世紀學生所需要的技能。此外,英國則在 1998-2002 年間,推動《全國學習高速網》 (National Grid for Leaning, NGfL)計 畫,並將此計畫延伸到 2004 年,估計在 2001-2004 年期間,投入學校改善資訊 設備軟硬體的經費將超過十億英鎊(National Grid for Learning, 2004)。 資訊科技帶來的衝擊和全球化競爭環境下,擁有資訊相關技能意味著更具有競 爭力,臺灣在這股世界潮流下,也努力提升學生運用科技能力,以增進學習、生 活能力及競爭力。我國教育部在 1997 年起,陸續推動「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 1.

(10) 「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以及「挑戰 2008 國家重要發展計劃—e 世代人才培育 計畫」等資訊教育相關計畫(教育部,2008) 。2006 年,教育部為了帶動未來四年 資訊教育發展願景,委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資訊學會」著手進行整體規劃,並 費時一年多及動用千餘人共襄盛舉完成了「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 ,訂定 了教師、學生、設備、課程、學習等目標,詳細提出學生能善用資訊科技、激發 創意思考、共享數位資源和保障數位機會等核心理念,期望臺灣在 2012 年,每位 學生能夠妥善利用資訊科技,以增進學習與生活能力,且教師能適當地利用科技 進行教學提升教學品質,教室能夠提供師生均等的數位機會(教育部,2008)。 臺灣首先在硬體設備的積極推動下,教育部於 1999 年編列了六十四億七千萬 設置全國中小學電腦教室,朝著班班有電腦的方向邁進。從經歷了電化教育、視 聽教育、視聽傳播、教學科技一直到現今的學習科技時期,在科技的發展下不斷 地推出電子書包、互動式電子白板、數位學習平台…等,各縣市積極在中小學學 校設置電子白板,運用科技提升教學品質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行動載具可提供 無所不在的學習,讓學習能夠隨時隨地的展現,且提出「未來教室」 (future classroom) 的願景與理念,希望幫助傳統教室轉型,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力為目標。而國科 會也積極與相關學校合作以電腦平板融入教學、行動載具為應用、電子書包使用 等學習科技相關計畫,期望透過計畫來達到學習科技的推動與提供有力的數據。 教師為引導學生習得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關鍵人物,在 2008 年「教育部中小 學資訊教育白皮書」當中,指出了教師不僅應該要具備學科專業知識與能力,更 應具備應用資訊科技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的能力。研究者自身的經驗,在大學教 育系修習的學分課程,大多數都與資訊科技技能有所相關,如:修習 3D 動畫製作、 學習計算機概論等學分課程,另外,上台試教演練皆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為主, 教材的選擇大多數也利用網路上的資料與來源,課程的進行方式已不再是傳統的 2.

(11) 教師講述方式,融入了遊戲、同儕合作、討論等,顯示教學方式也因應此轉變而 有些微的變化,由此可知,教育已和學習科技無法分離,在學習科技的發展與進 入後,我們無法再回到最傳統教室的教學型態。 暫且不論政策或計畫的成效為何,這些均企圖將學習科技與學校教育、教學活 動加以結合,此外尚有許多關於學習科技的研究興起,包括:教師因應於新科技 於教學效能的探討、學習科技使用下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動機是否提高、學習科技 對學習、教學的改變所帶來的影響…等,揭示了政府與學者們在這塊領域的關注。 我 國 資 訊 教 育 的 發 展 是 從 1967 年 的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開始,從設置電腦教室,一直到班班有電腦的政策,再經由電腦 課程的實施,到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資訊融入教學,這樣的發展脈絡是學習科技 (Learning Technology)的演變過程(張國恩,2001)。早期的學習科技注重如何 利用科技建立一個學習環境,此環境只提供和科技設備相關的教學資源,讓教師 利用此資源,使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此時教師只是運用科技教學資源作為教學輔 佐,在教室的關係當中,知識是依舊被教師傳授,並非學生自身建構知識。然而 受到建構主義的影響,認為學生應自發性的發掘問題、體驗環境、建構自身的知 識,現今學習科技的發展注重如何把科技當作學習工具,學生利用此工具發展知 識,或是學生將此工具當作學習伙伴(Learning Partner),取代了教師傳授知識的 角色。據此,學習科技的運用改變了師生關係,在「從科技學」(Learning from Technology)轉變成「用科技學」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的過程,前者為教師 利用電腦科技工具展示教材以利講述,進行評量記錄等進行教學,學生並未有主 動探究問題建構自身知識的能力;後者為教師設計教案時,先引發學生的動機與 疑惑,讓學生去運用科技資源探究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去尋求答案,教師的角色 是協助與輔導學生解決問題,學生主動建構自身的知識,並非從教師的解說簡報 3.

(12) 或是網路資源當中直接獲得答案。換句話說,前者是將科技視為工具,藉由教師 帶動學生學習,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以利進行教學,而學生從中發展出主動 與合作學習素養;後者則為強調培養學生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學習以及日常生活中 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養成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正確觀念、態度與行為。此外,在 學習科技應用的教室裡,數位化的教學媒介勢必影響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方 式,進而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方式,而學習科技講求的人機互動與學習者的自主性, 也將影響著學生學習態度、動機、以及成效,綜上所述,師生關係的改變在此脈 絡下變成一重要的議題。 在教學歷程與因學習科技介入的改變下,從傳統教學中的「老師教,學生學」 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讓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變為主動建構知識的 學習者,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與擁有者,變為輔助、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張國恩, 2001) 。學習科技的興起,不僅改變了教室設備、傳遞工具、教學媒介,例如:使 用電子書包、電腦工具、小筆電、數位筆、電子白板,甚至是電腦平板…等,也 改變了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角色。換句話說,學習科技的介入、教學資源數位化的 整合與共享影響了教師在課堂中使用的教學媒介,教師為了因應此變化而改變了 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習變成了教師、同儕合作以及學生主動 建構學習的自主性,比起傳統的教師講述教學活動,教室當中的主體已經轉變為 以學生為主,這可能是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新的學習環境下,與 以往的傳統教師只是利用講述的方式在傳遞知識的教學與學生接收學習的環境中, 有著相當的差異。 此外,在「用科技學」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的環境下,學生與教師是互 相學習的角色,從研究者自身的教學經驗而言,教師引起學生的動機,讓學生產 生好奇心,利用和教師問答的方式去尋找問題,再經由與同學之間的討論與實際 4.

(13) 操作實驗,去尋找問題的解答,最後知道答案再給予回饋,在這樣的學習與教學 環境之下,學生面臨的問題與產生的疑惑都會像教師提問,教師以和學生互相討 論的方式得出解答,而若教師遭遇無法瞭解答案的時候,也會向學生學習與改進, 或是教師與學生在課程當中,有相互不清楚的問題時,教師與學生會一起使用科 技來進行學習,不僅是互相從彼此之間學習,更一起利用科技來進行學習,因此, 在這樣的脈絡與情況下,學生與教師都是學習者的角色,強調師生共同學習。 在網際網路、電子白板、電子書、行動載具等科技工具的使用、學習科技介入 後,課程內容將不再侷限於某科的範圍,課程學科的界線將不再劃分的那麼清楚, 而整合化的課程讓教學活動改變,學習科技下的學習也不只侷限於教室當中,行 動載具的方便性,讓學習可以帶著走,學習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學校溝通平 台和線上學習系統的設置等讓學生在課堂當中得到即時性的回饋,也使得教師、 家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繫更加便利。舉例來說,在傳統的教學情況中,教學 模式以師生問答來進行的話,教師基於時間有限的條件下,一次頂多讓五位學生 來回答問題,但是在學習科技即時回饋機制的特性下,每位學生都能夠獲得教師 的回饋,這個學習的歷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可能提升了教師 的教學品質。除此之外,學習科技不僅只在教學歷程當中改變,傳統的師生、親 師的關係也會有所變化,如:以往以依靠聯絡簿與電話的方式聯繫,現今以網路 上的社群網站、學校網頁的親師平台媒介,改變了以往聯絡簿通知功能。 在學習科技的興起的趨勢下,學習科技進入教室,改變了以往師生互動的關係 與方式,教師能夠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舉例來說,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運 用中,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電子白板能讓學生上台簡單操作,利用數位化的影 片、音樂、圖片等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提問、回答問題、以及討論,都使師 生互動的頻率變高,課堂中使用的科技用語也變多(劉正山,2008) 。此外,師生 5.

(14) 共同學習的情況下,教師與學生的一起利用科技學習,勢必也增加了互相討論及 操作的機會。 在資訊空間下的師生關係已經突破學校教育的傳統物理性限制以及師生關係 的規訓(陳儒晰,2004) ,使用行動載具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帶出教 室,讓學生能夠在教室以外的地方學習,另一方面,視訊教學也讓師生互動不必 依靠規定的課表進行,或線上學習也不必面對面的接觸與聲音的傳遞,學習科技 的介入,教室當中的權力關係已不再是教師為上位者,學生居其下位的權力關係 模式。教室的權力關係似乎因為學習科技的介入、教學媒介的數位化下,教師的 教學方式受到劇烈的影響與改變,因此,教室當中的權力關係,是否與傳統教育 教室當中,教師為權威者與擁有知識者相同呢? 在經濟、教育資源、家長教師重視等豐富優質的條件下,台北市為推動資訊融 入教學的首要都市,台北市教育局在 1999 年開始推動資訊教育,並著手陸續推動 各項計畫,無不看出台北市教育當局對於資訊融入教學的重視,此外,在台北市 教育局的積極推動下,台北市的各個學校也撥出學校經費推動學習科技,更有兩 所國小為資訊融入教學優質示範學校,因此,經研究者的考慮後,決定以台北市 作為研究的選擇。 承上,研究者欲以教育社會學的視角切入,了解教室中學習科技的應用,教師 的角色下的師生互動與權力關係的改變,現今的教學現場教師又是如何應對以及 因應這樣的改變? 綜合上述,有以下研究目的: 一、 探討小學之學習科技使用現況。 二、 探討在學習科技之應用之後,對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影響。 三、 探討在學習科技之應用時,教師在教室中權力的影響。 6.

(15) 進一步的待答問題如下: 一、探討小學之學習科技使用現況。 (一)學習科技使用情形? (二)學習科技的優點與缺失為何? (三)科技小學之學習科技困境? 二、探討在學習科技之應用之後,對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影響。 (一)在學習科技之應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二)在學習科技之應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方式是否改變? 三、探討在學習科技之應用時,教師在教室中權力的變化。 (一)學習科技支應用後,教師的角色如何變化? (二)學習科技之應用後,教師權力是否較為削弱?. 第二節. 名詞解釋. 一、學習科技(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在國內大多數的人使用「資訊融入教學」來代表 ICT 融入教學(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in education),資訊融入教學簡單而言,就是將 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教學之中,用以支持與輔助學習的教學與學習工具, 使其能夠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一部分。資訊融入教學又細分為「教學科技」以及「學 習科技」 ,前者為教師端為主的科技工具,後者為學生端的科技工具,但教室當中, 形成一個有意義的學習與教學歷程,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而近年來,受到建構 主義的影響,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日益受到重視,現今臺灣的資訊融入教學 發展至今,從用科技取代教師成為知識傳遞的工具,目前已著重在學生將科技當 作學習夥伴,利用科技來自主學習與建構知識,又因全球資訊網的興起,資訊的 7.

(16) 數位化、網路化以及跨平台化已成為趨勢,讓學習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也因媒 體的科技的匯流與加入,讓學習更加多元及創新。因此,本研究將以學習科技來 表示資訊融入教學,學習科技和資訊融入教學將交替使用,將資訊科技工具融入 教學,用科技來支援學習者的學習,藉以了解現今國小教師運用學習科技現況。. 二、師生關係 本研究的師生關係涵蓋了師生互動與權力關係,以下為詳細的解釋:. (一) 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關係指發生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雙方經由語言、文字、肢體、符號、 非口語等方式進行溝通方式,彼此之間互相影響與改變(曾心怡,1999) 。師生互 動則指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藉由口語或非口語溝通行為當作媒介,將所欲傳 達訊息給予學生,學生亦藉由各種媒介與方式給予回饋,形成不斷相互影響、調 適、改變之動態歷程(林美紅,2009)。 本研究以學習科技融入教學後,教師與學生師生互動關係的歷程與經驗,並以 社會學的角度去探討與分析。. (二)權力關係(Power) 權力(Power)一詞已經蘊含於社會科學各個研究領域當中,以教育社會學的 角度而言,學者 Weber 對權力一詞提出如下定義:權力意指行動者在一社會關係 中,可以排除抗拒以貫徹其意志的機會,而不論這種機會的基礎是什麼。分析 Weber 對於權力的定義,權力的運作過程必然有權力的施予者與接受者兩種角色,兩者 之間必定存有一種社會關係。權力的施展過程中,權力施予者必須排除任何抗拒 8.

(17) 的力量,執行施予者的意志與命令,而接受者接受其命令與指示,兩者之間便出 現支配的作用(李智威,2012) 。傳統教學中的「教與學」現象表現出的是教師不 論在其時間、空間的管理上以及教學的方式中,都有其權力運作的展現。舉例而 言,教師將知識不斷灌輸於學生,學生則是不斷被動地吸收與接受,學生在此教 學過程中是沒有什麼自主權。而在學習科技提倡的學校當中,教學現場的教與學 和以往傳統教學的單向模式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試圖分析在學習科技融入教 學的情境當中,師生互動時權力關係維和?分析教師在教學當中受到制度的規訓 與支配情形、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教室當中權力關係的轉變。. 9.

(18) 10.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共分為三個小節,首先第一段為學習科技概念的介紹,包含了學習科 技的概念分析、內涵、在教育上的應用以及最新發展等;第二節則是探究學習科 技在臺灣的發展、實施與落實情況;第三節則是對國內相關研究的批判。. 第一節. 學習科技的發展. 壹、 學習科技的定義 在資訊蓬勃發展快速的時代下,為了因應時代的潮流,各國推動了資訊與通 信科技(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教育政策, 1980 年代, 英國正式開始了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 研究,這個名詞第一次被提出是源自於 1997 年 Dennis Stevenson 對英國政府提 出的報告中(Stevenson, 1997)。ICT 和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包 含的內涵以及概念不太相同,資訊與通信科技包含了資訊科技,而資訊科技包含 電腦。而資訊與通信科技應用在教學上以及課程當中,培養學生使用科技的技能 以提高國家的競爭能力,因此被認為是必要和重要的。ICT 是教學工具更是學習資 源,不只是外加學習工具,更應該內化為學習者的認知與心智工具的一部分 (Flanagan & Jacobsen, 2003),因此,ICT 融入教學的關鍵在於以學生為中心的學 習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的目的。對此,歐、美或東南亞國家大多數使用“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in education”表示資訊在教育上之應用。我國也 從 1990 年代開始在教育上推動各項資訊、通訊科技的相關政策。資訊融入教學是 11.

(20) 運用學習科技(Learning Technology)的發展,然而,學習科技是什麼呢?對於不 同領域的人,會有不同的定義與解釋。學習科技的定義很廣泛,凡是支持學習者 學習的科技工具並能進行有意義的學習,皆可以稱為學習科技。學習科技是透過 媒體的使用來增強與強化學習。早期的學習科技,國內學者陳德懷、曾志朗(2001) 指出學習科技泛指「應用各種器械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成效的設計與研究」 ,因此, 從最古老的紙、筆、印刷術,一直到粉筆、黑板都算是廣義的學習科技之一。在 我國教育部卓越計畫中,將學習科技定義為資訊與通訊技術支援學習的科技,也 被定義為應用科技於增強教學、學習和評量上。學習科技在科技以及教育思潮的 發展與演變下,不論在國內外,都有相當多的類似名詞出現,過去的一些名詞已 經較少使用,例如: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CAI)、電腦輔助 學習(Computer Aided Learning, CAL) 、電腦為本的學習(Computer Based Learning, CBL)、電腦輔助訓練(Computer Based Training, CBT)等。此外,早期的學習科 技,著重在如何利用科技來建立一個學習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下提供教學資源, 讓學生能從中獲得知識,此種提供教學資源的方式,依舊是「知識是被傳授」的 觀念,而非知識是自我建構的觀點,目的只是要取代教師傳授知識的角色(張國 恩,2001)。較新的學習科技則有不一樣的說法與內涵,例如:「線上學習」、「遠 距學習」、「網絡學習」,電腦輔助評量(Computer Aided Assessment, CAA)、電腦 媒介溝通(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s, CMC)等等。學習科技在建構主義 的學習理論架構下,用來啟發與輔導學生的學習方式。整合資訊科技於各學科教 學之中,將是未來提供各學校改善教學模式的主要政策之一。其以學習理論與教 學理論為基礎,而科技是學習的輔助工具,是幫助知識建構的工具,關鍵在於教 學設計,運用科技來發展學生高層次的技能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且促進學生自主 學習與培養學生適應環境所需之技能(黃國禎,2008)。Roger Rist 與 Sue Hewer 12.

(21) 認為學習科技最主要是希望學習者和工作內容更容易互動,亦指研究人如何和電 腦互動,及如何設計電腦系統使其容易、快速的被使用和提高工作的生產力(Roger & Sue ,1988)。 國內學者張霄亭(2002)指出,學習科技在受到資訊科技以及傳播科技等新 興科技的協助,使得學習者可以利用科技管道及平台進行學習,學習環境的轉變 與提升使得學習內容可以設計得更適性及多元,Yang Okamoto 和 Tseng(2008) 更指出在學習科技領域當中,環境感知與無所不在學習是一項新興的電腦輔助學 習典範。行動載具的出現以及網際網路的覆蓋已達到遍布全世界,根據這個發展 趨勢,我們正經歷從課堂中或電腦中的數位學習移轉至行動載具的行動學習,再 轉至環境感知與無所不在學習,其最終目的皆是在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或工作成效 的本質。 貳、 學習科技(Learning Technology)的內涵與應用領域 學習科技涵蓋了支持學習的資訊、教學的科技、通訊工具、應用以及系統。 因此,學習科技包括以電腦為基礎的學習和多媒體資料,且利用網路和通信系統 來支持學習。學習科技受到學習理論派點的影響,且其目前所應用的學習理論主 要為情境認知和社會建構論(宋曜庭、張國恩、侯惠澤,2005) 。現今學習科技的 發展注重如何把科技當作學習工具,學生利用這些工具發展知識,也就是學生將 工具當作學習伙伴(Learning Partner) (張國恩,1999) 。學生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應該是由“從科技學(Learning from Technology)”轉變成“用科技學(Learning with Technology)”。根據Roger Rist 與 Sue Hewer(1988)提出學習科技的主要應用領 域,詳細說明如下: 一、練習與演習 13.

(22) 練習與演習是以先備知識為基礎,加強先備知識的結構。通常以問答來進行, 且在適當時機給予學生回饋,除此之外,也能夠以遊戲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教導 教導是用來學習新知識的概念和過程。教材通常以結構式方式呈現給學生。 教導軟體通常包含了實際親身體會的工作實例和機會,藉由此,來評估學生對於 問題、解答和回饋的理解力。智慧型教學系統(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ITS) 能夠根據學習者的行為,追蹤以及診斷學習者的學習狀況,並給予正確的回饋以 及適當的調整來滿足學習者。 三、資訊檢索系統 資訊檢索系統以結構化方式儲存知識,且讓學習者可以瀏覽或是搜尋所需的 資訊。包括在線數據庫,例如:字典、百科全書、超文本 (hypertext)和超媒體 (hypermedia)參考系統等等的結構化訊息系統,儲存在網路上不同的節點。 四、模擬 模擬實驗、真實生活或是預設情況。模擬通常是基於互動式圖像以及給學習 者可視化的方式學習,且探討改變操作系統參數影響的能力。 五、微型世界 微型世界創造一個利用電腦來解決問題的環境,且從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 (Piaget)提出的理論衍生出來的。學習者可以在電腦化的微型世界當中,可經由 親手設計、模擬現象,進而學習到知識。而研究者根據教育大辭書上的解釋: 「在 電腦輔助教學領域,微型世界是指運用電腦的軟硬體設備及功能所設計出來,可 以讓學習者操作和體驗的學習環境」。 六、學習的認知工具 學習的認知工具是以建構主義原則為基礎,即學習者需要建構本身對新概念 14.

(23) 的理解。這些工具給學習者一個理解新知識和概念,以及如何連接現有知識和概 念的方式(通常是圖解) 。專家系統和編輯工具可以採用這種方式,讓學習者呈現 他的理解,而這是可以被其他學習者存取。 七、生產力工具 生產力工具包括應用程序,例如:文字處理、電子表格、數據庫、圖解、桌 面排版、演示。雖然這些工具並非專門針對學習科技,如果教學使用這些工具, 可以支持學習來提升學習過程的品質以及提高學生效率。例如:文字處理鼓勵草 擬、反思和編輯,且可從中刪除,學生可以不必重寫任何書面報告及提交的苦差 事。電子表格可以促進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對內容熟 悉和上手,而不是慣性或冗長的計算。數據庫可以幫助學生以及教職人員,組織 訊息和連結課程,並發展他們訊息處理的能力。 圖解和桌面排版軟件能讓教職人員和學生達到高品質的演示。好品質的講義 做出更棒的清晰度,且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這些工具也使學生產生高品質的見 解和鼓勵轉移書面陳述技能的發展,有利於未來就業發展。 演示程序也提供了相對的好處給口語演講,利用圖解和桌面排版包編輯,使 講者將文本和圖解繪製在一起。同樣的,都在幫助學生演示新知識及其應用的理 解力,支持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八、溝通工具 以電腦為通訊媒介的形式,包括電子郵件、電子會議、視訊會議和全球資訊 網(www) 。這些工具讓學習者可以分享想法和訊息進行合作,且以協同合作的方 式進行,也可以被用在學生分配作業和導師評論學生作業的提交和公佈上。 電子郵件是一種非同步通訊媒體,不要求訊息接受者和發送者需要調節時間 和地點的限制。此外,電子郵件可以一對多、一對一。這些特徵是在幫助維護導 15.

(24) 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三者之間的溝通,因為他們克服了距離和時 間的限制。電子郵件對於課程管理者來說,特別是距離或是參與開放學習,也是 一個有效工具。 電子會議是非同步且可以被用於使用者選擇的位置,給他一個通往適當工具 的捷徑。它提供一個結構化的討論會,因為具有非同步性,可以交流思想,進而 促進了參加反應。它可以被用來代替或增強。例如:面對面的研討會,一個學生 以電子的方式參與和其他的團體以互相討論的方式參與有明顯的提高參與的動機。 這裡的貢獻是電子“保存”,參與者和導師能夠在有效的在期間或是會議結束時,不 斷給予評論和回饋,這個保存的因素可能提供了一個很好傳播媒介的評量。電子 會議不需要被文本限制,任何電腦文件形式都可以被處理,例如:圖形和儲存的 聲音。幫助人們在工作時也能進行溝通於協同合作,多樣化的開會方式讓身處在 不同地點的工作小組成員,能在同時(或方便時)互動並交換彼此的想法。 不像電子會議,視訊會議是同步的,參與者在真實的時間互動,不僅一對一、 一對多、或是多對多。雖然視訊會議的主要的缺點是旅行中常常需要的適當工具, 除非他們有桌上型電腦設備支持視訊會議。蘇格蘭提倡的目標為促進使用視訊會 議的教育系統,以供應視訊會議套件和網路設備,優先考慮視訊會議的流量。除 了提供一系列在線通訊工具,在線通訊可以提供進入 WWW 的捷徑。WWW 由數 以百萬的訊息網站之間的訊息提供者建立超文件/超媒體連結。通過瀏覽特別關 聯的網站,可能可以發現在這個網站的一個連結到其它聯結。WWW 是可以支持 多媒體頁面和文件,絕不是一個被動的資源。重要的是,這是教職員和學生在網 路上搜尋他們感興趣的地方,通過在線評論形式回饋和創造網站給使用者在教學 和學習過程中使用。. 16.

(25) 教育工作者多能認同透過學習科技工具進行輔助教學,能夠使得資訊來源多 元,並能提供快速學習、降低學習成本、提升學習品質、增加參與率及培養為自 主學習的態度。學習科技更是一個跨領域的研究,其中包括資訊硬體、資訊軟體、 學習內容、認知科學、教育學等。資訊硬體主要是硬體工具和網路,如電子書包、 電腦、平板電腦、各等級的伺服器、無線與有線網路等。學習內容則是以多媒體 為主,包括電子化的內容、整合和淬取各學科專家的知識與資料、多媒體開發工 具等。此外,現今學習科技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參與有意義的學習,學習 才能更有效率,學習之後記憶除了要保留之外,更要懂得活用不僵化。 參、 學習科技在教育的應用 若要說學習科技最早的出現,是 1920 年的廣播教學,廣播為科技工具的一個 代表作,早在 1940 年代的遠距教學,美國應用科技與軍事上,運用影片來訓練散 步各地的美軍,這就是一種學習科技運用的實例。到了 1960 年代教學影片的製作 越來越普遍,且應用的層面更為廣泛。1970 年代以後,電視成為傳播的管道,錄 影帶也開始使用,原來的教學影片播放管道更加多元化。1990 年代電腦與網路開 始普及,出現了以電腦為主的學習,即電腦輔助訓練(CBT, Computer Based Training) ,而互動式的教學光碟緊接著出現,且透過電腦來播放使用。現今普及的 網際網路更孕育出全球資訊網(WWW, World Wide Web) ,數位學習平台更是因應 而生,運用同步與非同步的互動機制,讓教學設計者能夠有更多的選擇與輔助工 具。從 1990 年代開始,數位學習、網際網路、瀏覽程式、以及電腦成為密不可分 的連結工具。目前所使用的非同步教學,多以搭配網路教學平台為主,然而,Web2.0 時代下所衍生出人性化介面,強調參與、合作與分享的平台或社群網路也成了學 習的另類管道。例如:部落格、社群網站,也提供數位學習多樣化的介面選擇, 親師、師生之間的溝通與分享教學成果及學習管道的機會,都能利用線上資源管 17.

(26) 道與方式來達成,另無線網路的逐漸成熟,利用行動載具提供無所不在的學習(張 霄亭,2009)。 另外,Jonassen, Howlad, Moore 以及 Marre 提出教師應該考慮如何應用資訊 科技讓學生主動學習(active) 、建構學習(constructive) 、意圖學習(intentional)、 情境學習(authentic)、與合作學習(cooperative),茲分述如下(轉引自翟本瑞, 2001): 一、主動學習 學習者能夠在一個自然的情境脈絡之中,主動積極地去從事有意義的工作, 讓學習者能夠操作環境中的物件,觀察他們進入之後所產生的結果,且建構他們 對於現象地詮釋。 二、建構學習 學習者能夠清楚地說出自己學習到些什麼,以及能夠反思其觀察與學習的活 動。運用困惑與問題當作引起動機,促使學生能夠將新知識與先備知識相結合, 使他們能夠建構自己的心智模式,進而去建構新知識。 三、意圖學習 學生擁有主動積極的意願與態度要去達成某個目標的時候,自身就會監督、 控制、調整個人的動機、目標、行為、學習策略以及投注的心力,讓自己能夠完 成心中的意圖。學習科技系統能夠讓學生清楚表達其學習歷程,學到了什麼、運 用了哪些策略、發現什麼答案、反思整個過程,他們除了理解,更有能力能夠在 新的情境環境下建構知識。 四、情境學習 學習是不能捨去情境脈絡的,若只使用系統步驟學習的話,是無法培養學生 問題解決的能力,因為學生也會不知道如何將知識與新的情境脈絡連結。近幾年 18.

(27) 來的研究指出,將學習任務放置在有意義的真實情境或是模擬的個案導向、問題 導向的學習環境之下,不僅能讓學生易於了解,也能讓學生更具有連貫性遷移到 新情境中。因此,我們需在真實生活情境中教導新知識與技能,並提供迥異的情 境脈絡給學生,以應用他們所學到的。我們不但要使學生能夠解決結構良好的問 題,也要能夠解決結構複雜且不完整的問題。 五、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以小組成員間需要充分的對話,成員間必須透過互動討論來達成完 成任務所需要運用方法的共識。教師只要給予特定的學習任務或是問題,學生自 然就會向外尋求幫助、意見與知識。而合作學習在科技的介入之下,學習環境並 不一定只侷限於教室以及校內,當此情況下,學生成為知識建構社群的一部分, 他們就能夠知道解決問題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解決的方法。 綜上所述,學習科技的應用不僅注重科技工具的設置,還須搭配教師的教學 方式,學習科技強調學生主動建構自身的知識,不僅要活用新知識,更要懂得如 何將新舊知識結合,因此,學習科技在科技工具以及網際網路的更換下,教師的 教學方式也是學習科技不容忽視的一個面向。 肆、 學習科技最新發展 由於資訊與科技的日新月異、不斷的推陳出新、汰換的速度高,近年來,我 國將學習科技重點轉為以學生為中心外,更加注重數位學習(E-learning) 。網際網 路的發達,且具有便利性、時效性、開放性、多樣性、個別性與互動性等等的特 性,讓學習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且擁有更大的彈性,教育部近年積極的 推展資訊融入教學,無論遠距教學、線上學習、數位學習等蓬勃發展,以 IPAD 為 學習工具,結合無線上網形式,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的學習更成為一股新趨勢潮 流。在學習科技的影響之下,我國政府教育施政理念中提及,在面對數位化及雲 19.

(28) 端運算的全球趨勢,為了要因應網路及數位科技對於教育環境及學習模式帶來的 轉變,教育部啟動「數位學習推動計畫」 ,從民國 103 開始推動,為期共三年,提 升網路寬頻與校園無線網路的品質,為教師與學生提供所需之優質雲端數位資源 與服務,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打造數位學習典範之學校,讓學生自主學習, 且與民間產業連結,產學合作下,讓資源、產商、學校共同發展。在數位學習推 動計劃中,提出了五大發展重點: 一、 提升教育學術研究骨幹網路頻寬效能 計畫打造出一環狀學術研究網路,提升應用品質厚植學習基礎環境,保障各 學校網路的順暢性與需求性。 二、 建構校園雲端環境,提升校園無線網路品質 提升校園無線網路的覆蓋率以及品質,期望能整合行動學習所需要的數位服 務,以利資源的共享與暢通性。 三、 建置教育雲端應用及平臺服務 整合各縣市的教學教育資源,以利豐富各縣市各校的資源,且發展具備多元 載具的應用程式(App)、學習資源與書櫃、提供派送服務、數位資料儲存、歷程 管理、學習評量與聯絡簿等功能之雲端學習服務,支援行動學習之推動與實施, 並開啟線上資源共享機制,讓資源不重復。 四、 推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數位學習 大力推動數位學習,促進教師使用學習科技、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開創與以往不一樣的學習歷程與方式,培養學生具備溝通協調能力 (Communication) 、團隊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複雜問題解決能力(Complex problem solving)、獨立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及創造力(Creativity)等 21 世紀關鍵核心能力。 20.

(29) 五、 提供全民開放式線上課程 學習科技發展越來越進步,而除了高等教育的實施,慢慢進而到中小學教育 中,政府要關注的不僅僅是學校教育,更是推廣至大眾化,使全民都能夠擁有教 育資源,因此,積極鼓勵產學合作,發展新一代開放市縣上課程,提供全國人民 自主、公平、開放的自我終身學習,期望國民能夠活到老學到老。 總而言之,在資訊教育多年來的發展,我國政府現在著重學習科技的發展, 學習科技成為國家重點推動產業,不僅強調教師與學生利用行動載具、數位科技、 網際網路等,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模式、型態,達到有意義的學習, 提供學生自主的自我學習等之外,更期望能夠將學習科技的學習推廣至全民大眾, 打造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並提供教育資源與資訊的共享與普及化,讓學習 不只侷限於學校教育,更讓社區、企業、大眾皆能享用!. 第二節. 學習科技在台灣的發展. 本章節先從時間序流來看我國資訊教育的發展,並根據張國恩在 2001 年於 「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提出我國資訊融入教學與學習科技 發展的比對,本研究將參考張國恩的研究,與 Jonassen(2001)提出學習科技發展 三階段做一比對,最後將聚焦在台北市的資訊教育政策的發展與現況。 壹、 全國發展與現況 早期的學習科技在台灣並未被細分為以學生端為主的科技運用學習,廣泛的 稱為資訊教育,重視電腦設備的學習,而我國的資訊教育發展相當早,始於從西 元 1962 年交通大學設置電腦設備,一直到西元 2001 年 6 月時,資訊教育總藍圖 出現之後,幾十年的努力之下,直到現在。資訊教育的發展是由上而下,從大學 21.

(30) 開始,進而中學到小學,最後是大眾化。在資訊教育越來越受到國際重視,臺灣 也緊跟著世界的腳步,我國的資訊教育的發展是經由電腦課程的實施,從二人一 機,一人一機,直到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資訊融入教學。知識建構主義者強調以學 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的說法,使學習觀點改變(張國恩,1999),學生與教師的 關係更轉變成「師生共同學習」,教師在教學歷程中,轉以輔助學生學習,學生 改以主動的去探索及建構知識。就目前而言,資訊科技是學習科技最重要的應用, 其發展趨勢是從電腦輔助教學開始,教師與學生的資訊素養與電腦技能的訓練, 到資訊融入教學。國外學者大多數將學習科技稱為 ICT 融入教學(ICT in education), 而我國將此稱為「資訊融入教學」。Jonassen 等學者 (2000)曾提出學習科技有 三個階段的發展,分別是「從電腦學(Learning from Computer)」 、 「學電腦(Learning about Computer)」、與「用電腦學 (Learning with Computer)」。Jonassen 的三 階段發展若是對應到我國的資訊教育發展,分別可以是電腦輔助教學,電腦課程 的實施,與資訊融入教學。如下詳細說明(張國恩,2001): 一、 電腦輔助教學 電腦輔助教學是「從電腦學」的實際例子。主要的目的是幫助教師的教學, 讓學生在教師的教學過程當中獲得知識。因此,教師在這階段還是扮演知識傳遞 者的角色。教學過程可以分為:教材講授、學習引導、作業練習、與學習評量等。 此採用的教學策略大致上分為教導式(Tutorial)、練習式(Drill)、模擬式 (Simulation)、遊戲式(Game)、測驗式(Test)、與建構式(Construction)等。 教導式軟體適用於教材講授、練習式軟體可以讓學生練習作業寫作、測驗式可以 替學生做學習評量等。而在此階段的教學策略的觀點就是「從電腦學」的觀點出 發,因此,教師利用教學媒體或數位教材利用講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而近年來 網際網路的發達,有許多網路資源唾手可得,這些網站雖然能讓教師以及學生擷 22.

(31) 取,但對於學習科技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將資源與教學結合,而不是只是擷取資 訊形成教材或內容而已。許多老師會截取網路上的多媒體資訊,經由簡報作成投 影片授課,但這一樣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一樣是知識的傳遞者,學生單向的 吸收與接收。此外,電腦輔助教學的其他策略,如模擬式、遊戲式、與建構式等, 皆已經考慮「用電腦學」的重要。這些策略都強調學習環境的建立,並提供了各 類學習工具讓學生能夠操弄學習活動,且學習環境大多是開放式的,是允許學生 擁有最大彈性的操作,可以與遊戲結合並提高學習動機。由此可見,電腦輔助教 學的教學策略已漸漸從「從電腦學」轉變為「用電腦學」了。 二、 電腦課程的實施 在資訊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之後,教育部從 1997 年起,陸續的推動 一系列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包含: 「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以及「挑戰 2008 國家重要發展計劃—e 世代人才培育計畫」等(教育部,2008)。在「提升國民中 小學資訊教學環境計劃」中,教育部為因應資訊的設備的快速發展,提供完善的 教學設備以利教學,加速推廣資訊教育且辦理資訊設備更新。2006 年,為了帶動 2008 年至 20011 年,資訊教育發展願景,完成了「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 其中,提出了資訊教育應用能力涵蓋了軟體應用、硬體應用以及網路應用等能力, 且訂定了善用資訊科技、激發創意思考、共享數位資源和保障數位機會等核心理 念,期望實施四年之後,學生能夠善用資訊科技,增進學習與生活的能力,教師 能妥善利用科技進行教學提升教學品質,教室能提供師生均等的數位機會,且能 夠從學生資訊科技能力、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數位教學資源、資訊通訊基礎 建設、資訊教育合作、資訊教育制度等六個面向來了解。 (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 白皮書,2008) 。因此,每位學生皆需建立基本電腦素養與技能,而九年一貫將資 訊列入重大議題融入其它學科的教學,意味著電腦學習與融入教學並行。而學習 23.

(32) 科技發展趨勢和資訊教育的發展是由電腦學習的階段一直到融入教學的階段,因 此,現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資訊教育規劃可以說是一個過渡時期。此階段也可以 說是國中小的所進行的「電腦課程」 。電腦課程的內容大致上是基本概念、軟硬體 的應用、以及資訊素養等。然而,此階段最重要的還是學生利用資訊科技融入各 個領域的能力。例如:能夠上網搜尋資料以便製作報告,或是利用簡報方式上台 呈現作業或是分享經驗等等。 張國恩(2001)提到電腦課程的實施是學習科技的一過渡階段,發展還未成 熟,在此過渡階段,必須考慮下列三項條件:1.大多數學生是否已經能夠自行使用 電腦;2.是否已經普遍認知到電腦為學習工具的重要性,並非是電腦本身這個工具; 3.電腦課程設計是否從「學術面向」轉移到「應用面向」。 首先,第一項關係著學生會不會、能不能、懂不懂得使用電腦,在電腦以及 網際網路的普及,除了班班有電腦之外,家家都有電腦或是網際網路的連線,或 公共場合皆有網路可使用,因此,學生從小便已經開始學習,無論在學校或是家 中,電腦操作與上網練習的機會增多,電腦學習環境逐漸與日常生活結合。其二, 在推動資訊融入教學之後,大多數的學生、家長、教師皆可以認知到其重要性, 但依然以使用電腦為主,非考慮學習的需求,導致「為融入而融入」 (張國恩,2001) 。 舉例來說,為了實施資訊融入教學,課堂上教師大多會使用投影片播放、網路搜 尋資訊、或是電子書等等,但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依舊是以教師為 主,最主要的是,大部份的學習活動都只是將電腦當作一個教學媒介、學習資源 而已,並非是學生與電腦一起學習。最後,強調就算軟硬體設備的完善與環境良 好,但若對資訊融入教學的精神、資訊、學習之間的關係認知不足的話,也無法 達到資訊融入教學,因此,教師是否了解資訊融入教學的精神與方法是最重要的 課題。 24.

(33) 三、 資訊融入教學 此階段就是現今學習科技的階段,角色逐漸由「將科技當做老師」、教學媒 介、以及教學工具,轉換成「將科技當作學習夥伴」。知識建構注重學生能夠用 已經知道的先備知識自我表達新學到的新知識,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有機會可 以重新建構與整理自身的概念、理論、與信仰,達到有意義的學習,並讓學習更 加鞏固(張國恩,2001)。以問題解決導向為引起動機的教學,在整個教與學的 過程當中,利用問題的引導,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 經由觀察、假設、親身體會尋找答案,在不斷的嘗試錯誤失敗、搜尋與蒐集相關 資料、尋求同儕的協助與幫忙等,最後得到答案,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與方法, 直到最後教師才給予最終的正確答案與過程協助等。這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以學 生為中心的學習型態與環境下,讓學生不僅能夠達到學習目標、自我導向學習、 解決生活世界問題能力,更能讓學生樂於學習。 由此觀之,學習科技的發展從利用科技學習,慢慢轉變為與科技一起學習。 從全國的發展與現況可以看出,政府在學習科技的積極推動,期望能夠改變以往 的傳統教學方式,將學生培養為可獨立思考的個體,不再只是只會考試讀書、知 識只能用在課堂中、以及能夠學以致用。在學習科技的介入下,跳脫以往「教科 書上說什麼,教師就從教科書裡教什麼,學生就從中學什麼」的學習模式,學習 的知識更為廣泛,學生的自主學習受到推崇與讚賞,但讓人隱憂的是,資訊的大 爆炸也讓教師與家長們擔心資訊的來源,是否適合學生?以及學生是否能夠判斷 資訊的對錯?這都是教師以及家長關心的議題之一。 貳、 台北市發展與現況 全國教育部的資訊教育發展,大致上由台北首都開始,接著高雄(直轄市)、 最後推廣到全國各縣市。台北市的資訊教育發展不算晚,也是政府推動的重點城 25.

(34) 市,更是全國資訊融入教學優質示範學校最多的城市。因此,研究者選擇台北市 作為研究的場域,台北市的資訊教育發展大致上可以分為三期,從最早先的台北 市資訊教育第一期,而後,台北市資訊教育第二期,一直到目前台北市教育局發 布的最新「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雲計畫」,共分為三個時期。 一、 第一時期—西元 1999 年至 2004 年 台北市教育局在 1999 年開始推動資訊教育,第一期計畫從西元 1999 年直到 2004 年,為期三年的時間。台北市教育當局投資新台幣參拾肆億參仟伍佰參拾玖 萬元整,建立高中職、國中、國小優良的資訊教學環境,期望提昇教師運用資訊 科技於教學上的素養與能力,培養學生現代化的資訊素養與能力,發展資訊數位 化的課程教材與軟體,推動行政配合並充分運用社區資源,結合學校與社區,呼 應當前的教育改革,因應資訊化社會的需求,及達成生活資訊化的目標,促進台 北市資訊教育的發展(台北市資訊教育第一期,1999)。此計劃願景重點在於: (一) 建立優良環境 希望打造校校有網路網路皆相通、教室有電腦班班可以連線的學習環境,且能 促進資訊同共享,透過網路與電腦的運用,讓在家也能夠學習。 (二) 提升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上的素養 建立教師運用科技的能力以及使用科技的新觀念,強調各科融入科技的教學方 法與模式,能夠運用網路資源、數位科技、網際網路等資源,將此新觀念融入至 各科的教學教材教法當中。 (三) 培養學生現代化的資訊能力 培養學生每個人皆具備運用電腦的能力,強調人人會電腦、個個會上網。人人 不僅要懂得如何運用電腦的基本技能,更要瞭解電腦與生活上的關係與影響,熟 悉操作、增進使用電腦的樂趣、應用電腦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這些素養與能力 26.

(35) 之外,更要重視網路上的規範與倫理。 (四) 發展資訊化的課程教材與軟體 將資訊應用納入課程當中,豐富課程內容的多元性、活潑性、有趣性,藉以激 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有計劃的發展教材與開發軟體。 (五) 積極有力的行政配合並充分運用社區資源 為達成此計劃願景目標,台北市教育相關各處局及各學校凝聚發展資訊教育的 共識,調整組織、設置相關作業人員、成立管理中心等相關配套措施,且結合社 區之力量,讓學校得到更多的資源與支援。. 二、 第二時期—西元 2002 年至 2005 年 根據台北市教育白皮書第二期(2002) ,台北市在教育白皮書第一期推動兩年 多後,中小學已經完成設置電腦網路控制室,一般學校的教室內均有電腦及可連 上網際網路,直到民國 89 年底,國小每校每三十五班設一間電腦教室,國中每卅 班設一間電腦教室,高中每廿班設一間電腦教室,高職每十班設一間電腦教室, 總計建置電腦教室 481 間,合計 17,025 臺電腦。教室電腦的設備為每班一臺電腦、 一個投影幕、一個電腦網路插座,另每四班分配一臺單槍投影機,及一臺鐳射印 表機共用,預計一直到民國 90 年底前各校皆可達班班有電腦之目標。台北市在推 動教育白皮書第一期之後,將延續第一期計畫目標,繼續推動第二期三年計畫, 計畫重點如下: (一) 建立優良便捷的資訊教學與學習環境 除了班班有電腦外,這次的重點加強「師師有電腦」,為了讓教師能夠將電腦 運用的更加熟悉與習慣,且養成使用電腦及製作教材融入教學的習慣,因此,希 望老師能夠有想要用電腦就能用電腦,且方便讓老師製作教材,在專科教室、圖 27.

(36) 書館、教材製作室等皆設置電腦,圖書館進而轉型為教學資源中心(Instructional Material Center)。在教學方面,建立良好的網路平台,其中包含了,資源管理和 檢索系統、線上評量、教材管理、題庫管理、成績管理、知識管理系統、各級學 校各科教學資源庫、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等,更是設置了無線網路的設備,讓學 習能夠更便利。 (二) 強化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各領域之教學能力 網際網路的發達之後,資訊的流通與可取性變得非常便利與快速,因此,許多 教師以及學生大多會利用此方式去尋找資料,因此,造成教師不太可能只侷限於 課本裡或是自己教課進度內的範圍與資料而已,其所需要做的準備更多,所以教 師必須利用電腦與網路的教具幫助,變成教師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輔助教具與教 學方式。為強化教師使用資訊融入教學與因應九年一貫教師教學能力,各校與民 間團體舉辦資訊相關研習與觀摩,且評量教師的資訊素養。 (三)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資訊教育的重點不在於會不會使用電腦,而是在於學生利用學習科技,是否懂 得自我學習,將知識轉換為自身,因此,建立學生的正確資訊觀念與習慣是首當 之重,訂定學生的資訊能力指標供教師參考以利教師審查,辦理國際師生資訊交 流活動與國際競賽,讓學生與教師能與國際交流互動,提供線上學習,最後,資 訊倫理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視。 (四) 統合社教機構資源與充分運用社區資源 台北市公私立社教機構林立,社教資源廣闊豐富,結合社教機構資源,製作網 頁輔助教學,或協助辦理教師專業研習,開放資源以供學生使用等等,皆不僅是 學校學生、教師、學校人員受益,而是社區的所有民眾皆能有更豐富的資源。 (五) 強而有力的行政支援 28.

(37) 資訊政策的推廣,一向皆需要各處局與學校等的團結合作,因此,建立群組學 校讓各重點小學能夠加強資訊教育,更能夠有效運作,設置各校資訊教育推動小 組,讓各校能夠將資訊教育政策訂定各為適當,且每校需有一位資訊組長及系統 管理師,方便學校的資訊系統運作…等,最重要的是,讓學校與家庭緊密的結合, 讓資訊科技充滿著生活,學生才能無所不在的學習。. 三、 第三時期—西元 2006 年至現今 資訊融入教學推動自今,在臺灣資訊科技與數位學習環境逐漸成熟之際,為 因應少子化、高齡化、全球化、數位化、暖化的趨勢與挑戰,強調學生應具備立 足於 21 世紀所需的知識、技能與基本能力,台北市教育當局於民國 103 年簽暑「 台北市數位學習教育雲計畫」 ,為期兩年,計畫的目的為充實數位學習教育服務以 及結合雲端服務,建構校園網路環境、教育雲端與平臺、推展創新應用學校,鼓 勵各縣市學校參與行動學習推動計畫。此計畫包括教師整合現有教學資源、建置 評量題庫、補充教學、教師社群…等;學生學習服務、親師生互動及社群、供家 長了解教學進度、以及學習歷程檔案、學習統計、學習分析,使用雲端書櫃,擴 大電子書包的使用,利用學習平台讓學習更加便利等等計劃策略,並將教育資源 完整的整合於雲端,便於學習者與教學者運用,除此之外,主要以教師、學生以 及家長為服務的教育雲端,將其連結更加緊密。 綜上觀之,台北市的學習科技發展以全國教育部的計畫走向一致,從一開始 的電腦設置,以及電腦課程的實施,直到現在,持續的在設備與網際網路的汰換 與推陳出新,希望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也著重於教師的教學專業與相關技能, 期望教師能夠運用學習科技於各個領域。另一方面,除了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 之外,更希望能夠拓展國際視野,增加與國外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29.

(38) 放眼全世界。學習科技在學校教育的積極推動下,台北市更希望社區與企業的融 入與合作,將整個台北市結合成一個共享的城市,不僅教師、學生和家長成長與 受益,更讓全台北市民皆能享有資源。. 第三節. 學習科技下之師生關係. 教學的歷程係由師生的社會互動所構成,換句話說,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便 伴隨著師與生的關係出現。班級情境為一複雜之社會體系,學校文化脈絡、教師 教學信念、學生家庭生活背景等等交織成一複雜的互動型態,師生互動為社會上 極為複雜與微妙的型態。師生之間潛藏著價值與認知的衝突,因此,教育的現場 常常出現一種現象:認真負責任的教師不一定受到學生的愛戴與歡迎;而學生喜 歡的教師,不一定能讓他們獲益最多。根據 Delamont, S.在 1976 年曾提出要了解 教室互動情形的整體架構,必須從符號互動論學者提出的概念談起,尤其為 Mead 在人類互動上的概念。Mead 將人類互動分為兩種類型,即符號互動及非符號互動。 後者如同生物學裡的反射行為,而大部分的人類互動屬於符號性互動,即包括解 釋,人類藉由符號互動理解他人的行為再進行回應、回應之後再理解,如此循環。 於是人與人之間藉由認同(recognize)產生集體行動(joint action),這必須提及 到成功的參與者們的集體行為是依賴認同他們建構「正確地」情況去定義的或根 據其他的參與者的情況定義,因此正確的認同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任何的社會情境,包括教學情境,都有領導者與被領導者。所謂領導即 領導者行為的控制(陳奎熹,1990)。Waller(1932)也提出了師生關係是一種制 度的支配與從屬(institutionalized dominance and subordination)的關係,簡言之, 在師生關係當中有存在著權力關係的運作。 30.

(39) 教師是引導學生習得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以及培養資訊素養的關鍵人物之一, 更是科技整合的核心,科技的變革關鍵的主體並非是科技本身,而是教師本身, 因此,現代的教師不僅僅應該具備學科專門領域和專業知能,更應該具備應用資 訊科技技能與資訊素養(教育部,2008) ,將資訊融入教學,教師也必須知道自己 該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如何使用科技以支持教學與學習,透過利用相 關科技資源作為有效教學的工具以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實踐此有效教學需要教 師知識、信念、自我效能的改變才能有效地達成,由此觀之,教師為其關鍵重要 人物,而在學習科技進入教育的影響之下,教學方式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 式,從以往的以教師為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師生共同學習,在這樣的轉變之下, 教室當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與行為模式改變如何?師生之間的互動又將如何改變? 教室當中的權力關係的又如何影響?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衝擊與變化如何?因此, 師生互動關係成為一重要議題,本節針對師生關係之重要性、師生互動之意涵、 師生關係中的權力關係等相關研究進行探究。 壹、師生關係之重要性 從個體進入學校教育以來,學習時間幾乎佔了我們三分之二的時間,這代表在 學校的時間非常長,與教師的幾乎是朝夕相處,師生關係之間是一種相互需要的 角色關係,師生關係具有制度與正式化的特質,師生關係是因教育目的而形成的 人際關係,是一種教師專業自主展現的專業關係(楊昌裕,2000) ,教學過程當中, 強調教師發揮專業知能、態度與行為,並遵守其專業倫理,以形成有利於學生學 習的人際影響環境(朱金鳳,2013) 。師生關係的內涵與範疇極為廣泛,應包涵所 有教師與學生之間所有的互動過程,而不僅限於教學相關活動與內涵(張楓明, 2006) 。師生關係的重要性,Pliner(1997)曾對成年人做過晤談研究,讓其回憶在 生涯發展過程中,受教師影響的情形,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受到教師影響的主 31.

(40) 要因素可歸納為三方面,一是學生對教師是否有可信任的知覺,二是教師的教學 方法是否能幫助學生個人成長,最後是師生關係是否彼此親近。Pendley(1995) 也曾指出學生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師生間的親密關係及沒有負面的同儕壓力。這兩 項研究可以看出,師生關係是很重要的(轉引自周燦德,1997:頁74) 。美國歷史 學家Adams, H.(1838-1918)曾說:老師的影響天長地久,沒人曉得邊界在哪(引 自林立凱,2009:頁28) 。根據林立凱(2009)依照歷來學者的研究,師生關係影 響的層面有: 一、 學生的學習動機 Olander(1993)的研究指出,不管學生方面或教師方面皆認為師生關係是影 響學生對課程學習動機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於身為學生或曾經是學生,在還未能 自行選擇課程或能自行選擇修習課程時,大家考量的因素之一,都會看是哪位老 師來上課,若是喜愛的教師,則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會高出許多。Arredondo(1995) 研究大學新生與教師間的互動關係對其學習動機的影響,結果發現:師生間的互 動機會越多越頻繁,則學生的學習動機越強(引用自林立凱,2009:28)。 二、 學生的學習成效 若學生察覺到自己受到教師的喜愛與關懷,一般而言,都會表現較為良好, 教師的讚賞與鼓勵,與學生的學習成就正相關。心理學裡的比馬龍效應就是此最 好的例子,學生在受到教師給予更大的期望與期許下,會有更好地表現。 三、 學生的生活適應 劉福鎔(1996)在探討師生關係與國小學生生活適應之相關性的研究中發現: 國小學生的師生關係與生活適應達顯著相關。師生關係所造成的學生生活適應問 題尤以國小學生最為明顯(林立凱,2009)。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inequalities with one unknown, as well as to collec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errors in problem solving..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o

For the next nitrogen delivery 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high-tech industry, nitrogen supply, for example,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initial pH value, and adsorption temperature on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between Cr(IV) ion with a

We try to find thes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te of counting learning form the point of extension education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motiv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rrelative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 employees in the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b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