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教師專業成長

本節主要探討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與內涵。

壹、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對於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許多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也從不同的角度 來詮釋,現將各學者的定義整理如表 2-1:

表 2-1 教師專業成長的定義

學者 教師專業成長的定義 Tindill 與

Coplin(1989)

指教師充實自我的專業歷程,如參加專業成長的活動與

Erffermeyer 與 Martary(1990)

教師專業成長是一種透過工作表現,從事與增進有關個

單文經(民 79)根據美國師範教育界的研究把專業成長的內容分類為

(一)豐富的教育專業知識

如與一般教育專業之是有關的,與教材有關的知識。

(二)嫻熟的教學推理能力

含理解、轉化、教導、評鑑、省思、新理解。

李俊湖(民 81)則由個人發展、教學發展、組織發展三個層面來述說 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

(一)個人發展方面:指教師個人人際關係的培養、溝通能力的訓練、

專業生活的計畫與個人問題的支持及解決均能有所成長。

(二)教學發展方面:指教師在教學專業知能的提昇,而此一知能的 增進,應包括教學發展的歷程及結果。

(三)組織發展方面:指的是參與組織決定與管理,經由團體成員的 互動、分享、支持來建立互信,以擴展人際關係,確立組織目 標、方向需求,增進問題解決與組織的改進。

王立行與饒見維(民 81)認為教師專業的內涵為:

(一)結合學科知識與教的教學內容。

(二)將專業知識應用到教學情境,以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對教育工作的認同與奉獻所產生的使命感。

(四)對於知識的來源、結構、程序、價值等的自覺力。

蔡碧璉(民 82)認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為:教師的個人專業知能、

技巧與態度等進步與發展的努力及意願。

沈翠蓮(民 83)認為專業成長的內涵:

(一)有教學知能方面的成長:如教學方法的使用、學習動機的激勵 等;

(二)在班級經營方面的成長則有:善用班級自治管理、獎懲原則來 管理學生;

(三)在學生輔導方面的成長則有:了解學生的個性及能力來輔導學

這個教師專業發展體系,將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作了完整的架構,其 中「教育環境脈絡知識」的教育專業知能,讓教師以較宏觀的角度對於教 育改革的政策、教育環境及外界對教育的期待等作瞭解,讓教育不再是個 封閉的社會系統,而是與社區社會互動的。

綜上所述,對於教師專業成長所應有的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來 論述之:

(一)教師的基本知能

包括教師人際關係的培養、溝通能力的訓練、創造與批判思考 的能力、問題解決的能力,甚至於教師與同事、家長之間的對 話溝通等均是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知能。

(二)教師教學專業的知能

指教師在教學、輔導、教育政策與研究的相關知能。如班級經 營、學生輔導、教育新知與研究等。

(三)教師專業態度與精神

包括教師個人的態度與信念,如能積極主動瞭解新知以增進個 人專業成長。

參、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關係

陳永發(民 91)知識管理應用於教師專業成長,主要可以區分為教師 個人層面與學校層面,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教師個人專業成長的知識管 理,乃是透過教師的實踐與反省,將專業經驗與知識加以外顯化、精進的 歷程。學校層面專業成長的知識管理則是透過分享、協同反省、應用與轉 化的歷程,以促進教師們之間的教學實務理論的成長、創新與轉化。

Hargreaves(1999)所言:「教師經常忽視本身的專業知識,造成教師

肆、專業社群與教師的專業成長

陳美玉(民 91)學校教師,因限於建築結構的呆板、制式化、缺乏彈 性,且在專業實踐過程中,較少被鼓勵進行專業合作與對話,或是相互觀 摩,以致於在日常的專業生活中,具有極高的個人主義與孤立色彩。然而 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隨著教師專業發展管道的更加便利與多元化,勢必 增強教師隔空進行專業討論、反省、經驗分享、心裡及策略上相互支援的 機會,使教師更有意願參與各種性質的專業社群,以滿足專業發展上的不 同需求。陳美玉又指出,邁入網路世紀後,由於受到網路資訊科技的推波 助瀾,將提供理論者與實踐者更多對話的空間及機會,為理論與實踐的高 層整合形成新契機。日後教師或學者專家、研究者都可透過線上教室、討 論區與研討會,在不同時空限制的環境下,進行既開放又有彈性的專業討 論。

陳美玉(民 91)指出參與專業社群的最高價值,乃在於網路專業社群 提供專業討論、分享、策略運用及心理上相互支持的有效管道,可以減輕 教師專業生涯中的孤立感,並且可以增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動機,甚至是獲 得教學策略與理念的分享,對於教師專業視野的擴展,必能發揮極高的效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