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營一個教師行動研究網路社群之行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經營一個教師行動研究網路社群之行動研究"

Copied!
1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鴻博. 博士. 經營一個教師行動研究網路社群 之行動研究. 研究生:劉三寶.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撰. 四. 年. 九. 月.

(2) 經營一個教師行動研究網路社群之行動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經營一個互動良好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 行動研究網路社群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以及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及改 進策略。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方法,自 92 年 8 月起進行為期約 2 年的 研究。研究者扮演參與觀察者的角色,收集的資料包括調查問卷、訪談資 料、網站紀錄等並以質性的分析獲得以下重要結果: 一、本研究以 xoops 作為教師專業社群的網站平台,運用其內建的完整功 能,並充分發揮其彈性、易於管理的特性,建立了一個能促進教師專 業成長的網路平台,並有具體的成果。 二、本社群運作時所遭遇的困難分別為成員上網意願不高、研討議題過於 學術化、成員未具共同經驗及成員個人的不利因素等。 三、經營教師專業社群的有效策略有:篩選合適的成員、成員之間具備共 同經驗、主動報導社群訊息、熱心的討論版主持人、虛擬與實體活動 的相互配合、合適的研討議題。 四、社群經營者必須積極促進社群成員的互動,促進成員互動的因素有網 站資訊的即時更新、提供回饋與協助、成員間的情誼與信任、增加成 員意見的參與機會、豐富的資源。 五、研究者以行動研究的方式在不斷的反思與修正過程中,獲得的專業成 長有社群經營與管理、行動研究能力的增長及教師參與專業社群活動 信念的改變。. 關鍵字:網路社群、教師專業成長、行動研究. I.

(3) Action Research on Running a Teacher Action Study Virtual Community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how to run a successful Teacher Action Study Virtual Community (TASVC) in the domain of Science and Life Technology. When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TASVC, teachers are believed to make great progress in their professional field by incessantly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inclusive of finding out the difficulties they face in the course of good interaction and providing themselves with th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ccordingl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has conducted this study for about two years since August, 2003. During that period, the researcher plays the role of a participatory observer who collects such data as Q and A survey, interviewee’s information, and web literature. By taking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researcher reaches the key outcomes as follows: 1. This research makes use of xoops as the web platform for TASVC members to operate. With its complete in-built functions, the xoops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atible elasticity and easy manipulation. Thanks to the very features in xoops, those teachers interested in TASVC are accessible to there where they can foster thei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the result the exercise of xoops brings about is both substantial and appreciable. 2. When exercised practically, TASVC is inevitably faced with such difficulties as most members reluctant to go webbing, the subjects for discussion too academic, members lacking common experiences, and all the unfavorable factors existing within each member. 3.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running TASVC are composed of sifting competent TASVC members, finding out the members who have experiences in common, exhuming the members who are willing to send TASVC messages,searching for those enthusiastic panel anchors, coordinating the real activities with the virtual ones, and selecting those suitable topics for discussion. 4. The TASVC runners are obliged to hasten the intimate interaction between all the TASVC members by using such tactics as promptly renewing website information, offering feedback and assistance to the members, deepening the friendship and trust between all the members, adding more opportunities for all the TASVC members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and providing abundant resources for the members to use . 5. Adopting the way of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gains inspiring professional II.

(4) growth in the process of unceasing contemplation and rectification. Knowing how to run and administer TASVC, understanding how to enhance the researcher’s action study ability, and learning how to encourage and help teachers to take part in TASVC are all most valuable and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the researcher has had in running a TASVC. Keyword: Virtual community, Research..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 III. Action.

(5) 目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二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緒. 錄. 論 .............................I. 研究動機................................................1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2 名詞解釋................................................2 研究限制................................................4. 文獻探討 ............................5 虛擬社群................................................5 教師專業社群...........................................12 知識管理...............................................29 教師專業成長...........................................38. 研究方法 ...........................45 研究情境與對象.........................................45 研究流程與進度.........................................51 資料的收集與分析.......................................55.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 .......................62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網站平台的建置與運作...................................62 行動研究網路社群的運作.................................84 研究者的專業成長......................................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4 第一節 第二節. 結論..................................................114 建議..................................................121. 參考文獻 ..................................123 壹、中文部分..................................................123 貳、英文部分..................................................125. 附錄 ......................................127 附錄一 國小教師行動研究方法與實務研習問卷調查.................127 附錄二 網路問卷..............................................133 附錄三 第一次訪談大綱........................................137 附錄四 第二次訪談大綱........................................138 附錄五 第三次訪談大綱........................................139 IV.

(6) 附錄六 網站流量統計表........................................140 附錄七 科學教師行動研究網電子報..............................141 附錄八 國小教師行動研究方法與實務研習計畫課程表..............143 附錄九 科學史融入教學研習課程表..............................145 附錄十 科學教師行動研究網站知識管理師設置辦法................146 附錄十一 研究者反省日誌......................................147 附錄十二 網站 logo 票選活動...................................149 附錄十三 網路研習報名系統....................................150 附錄十四 研究小組測試用網站..................................151. V.

(7) 表目次 表 2-1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3-4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5-1. 教師專業成長的定義 .....................................39 站務人員工作分配及背景 .................................48 研究進度表 .............................................54 受訪者一覽表 ...........................................56 資料編碼代號表 .........................................59 94 年 4 月 15 日至 7 月 2 日網站瀏覽頁統計表................83 94 年 8 月 4 日網站上的週統計表...........................86 93 年 10 月 15 日網站主題發表排行表......................107 第一、二年社群運作比較表 ..............................116. VI.

(8) 圖目次 圖 2-1 圖 2-2 圖 2-3 圖 2-4 圖 2-5 圖 2-6 圖 2-7 圖 2-8 圖 2-9 圖 3-1 圖 3-2 圖 3-3 圖 3-4 圖 4-1 圖 4-2 圖 4-3 圖 4-4 圖 4-5 圖 4-6 圖 4-7 圖 4-8 圖 4-9 圖 4-10 圖 4-11 圖 4-12 圖 4-13 圖 4-14 圖 4-15 圖 4-16 圖 4-17 圖 4-18 圖 4-19 圖 4-20 圖 4-20 圖 4-22 圖 4-23 圖 4-24. 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環境架構及功能要件 .............17 影響網路使用者參與虛擬社群的因素 .......................18 虛擬社群建立臨界數量三個切入階段 .......................20 會員發展四階段 .........................................24 知識管理的對象包含資料、資訊、知識、智慧 ...............31 個人知識與組織知識 .....................................33 知識管理重要元素架構圖 .................................36 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 .....................................41 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關係 ...........................43 網站平台主機架構圖 .....................................47 行動研究歷程的階段圖 ...................................51 研究步驟流程圖 .........................................53 網站會員查詢功能 .......................................59 網站內容初步規劃圖 .....................................63 科學教師行動研究網首頁 .................................66 新聞區頁面 .............................................67 討論區頁面 .............................................68 研習資訊頁面 ...........................................68 檔案下載頁面 ...........................................69 網站連結頁面 ...........................................69 會員查詢頁面 ...........................................70 站內搜尋頁面 ...........................................70 93 年 11 月網站首頁.....................................71 94 年元月網站首頁......................................72 94 年 4 月網站首頁......................................72 網站導覽 ..............................................74 FAQ-問題與解答 ........................................75 檔案上傳 ..............................................76 網站人才庫頁面 ........................................77 網站日誌圖 ............................................78 互動積極的獎勵辦法 ....................................79 網站上互動積極的成員與小組 ............................79 網站科學史融入教學討論版 ..............................88 94 年 6 月份網站日統計圖................................90 94 年 7 月份網站日統計圖................................90 新聞區票選網站 logo 活動 ..............................111 93 年 7 月 10 日行動研究發表心得........................113 VII.

(9)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經營一個互動良好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 行動研究網路社群與建立一個合適的網站平台,以及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 及改進策略。本章將針對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詞解釋、與 研究限制提出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知識就是力量』傳達著知識的重要性,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以及企 業競爭的加劇,近年來知識管理科學的研究逐漸受重視並蔚為風潮。有許 多企業組織對於如何善用「組織知識」的興趣濃厚,也紛紛導入許多知識 分享的工具,例如:網際網路(internet)、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 電子郵件系統(e_mail)等,並相當重視「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議題。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帶動了整個教學環境的改變,網路社群也因應 而生。網路社群創造一個生動的環境讓教師可以自由的交流,而且教師在 社群中持續的互動,可創造出一種相互信賴與彼此瞭解的氣氛(Hagel & Armstrong,1997) 。研究者在黃鴻博教授的指導與協助下,參與國科會研 究計畫「台灣中部地區科學教師合作行動研究網絡建立之研究」的研究小 組,計畫之目的在推廣國小教師進行自然科學教育之合作行動研究,建立 區域性國小科學教師進行合作行動研究之支援網路與社群。研究小組成立 了科學教師行動研究網,研究者擔任科學教師行動研究網站務工作的處理 與維護。科學教師行動研究網成立的宗旨,主要是希望利用網路的特性及 知識管理的概念,集合多數教師的專長及知識,讓想要從事行動研究的教 師,能夠在此迅速獲得一些資源與協助,以解決在教學上所遭遇的困難並 促進本身的專業成長。而研究者希望以行動研究的方式瞭解如何建立一個 互動性良好的網路社群與網站平台以幫助教師的專業成長。 1.

(10)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以科學教師行動研究網站與社群成員為研究 對象,研究者在不斷的反思與修正的過程中,據以提出改進策略,以期建 立一個互動良好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行動研究網路社群與建立一 個合適的網站平台,分享彼此的經驗與知識並累積成果以促進教師的專業 成長,也希望進一步提升研究者的專業素養。 因此本研究將針對以下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如何建構一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行動研究的網站平台? (一)網站的內容應包含哪些主要項目? (二)網站平台應包含哪些功能? (三)社群成員如何運用網站平台分享知識、累積成果? 二、如何經營一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行動研究網路社群? (一)網路社群運作的方式為何? (二)運用策略改善社群成員互動的情形時,所遭遇的困難與改進情 形為何? (三) 探討促進社群成員互動的因素為何? 三、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的專業成長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包含生物、理化、地球科學、生活科技等舊有學 科。其基本內涵包含物質與能、生命世界、地球環境、生態保育、資訊科 技等的學習、注重科學及科學研究知能, 培養尊重生命、愛護環境的情 操及善用科技與運用資訊等能力, 並能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教育部,民 89b)。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課程規劃始於國小三年級,因此,本研 究所謂「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是目前任教國民中小學之自然與生活 2.

(11) 科技教師。. 貳、網路社群 網路社群,又稱為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1980 年代中期, 即有網路社群出現,那時絕大多數都不是商業導向,只是一群興趣相投的 人在網路上交流情感、互通訊息;即交誼性質居多,精明的商人亦能從其 中尋找商機,藉由網路社區內的互動,建立顧客忠誠度,並由此獲取報酬 (郭恬如,民 88) 。而本研究所採用之網路社群定義為「運用網際網路進 行溝通、討論,並具有共同興趣或需求的一群人」。. 參、教師網路社群 儘管教師專業社群的名稱皆不相同,但是根據 Louis,Marks 與 Kruse(1996)的看法,大多數教師專業社群皆具備以下五項明顯的特性: (1)共同的規範與價值(2)專注於促進學生學習(3)教師間反思的對 話(4)能分享專業知識與(5)協同合作。. 肆、自然與生活科技網路社群 科學教師行動研究網(http://action.ntctc.edu.tw)成立於 93 年元 月,其宗旨為希望透過網路的功能及知識管理的理念,提供一個虛擬的環 境,讓老師得以跨校、跨地區彼此交流、分享知識與經驗。讓想要從事行 動研究的教師,能夠在此迅速獲得一些資源與協助,以解決教師在教學上 或從事行動研究時所遭遇的困難並促進本身的專業成長。會員身份大多是 現職的國中小老師,至 94 年 6 月 18 日共有 84 人註冊成為會員。. 3.

(12)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有如下的限制,茲分述如下:. 壹、研究者的限制 「在研究者即是工具」之質的研究中,資料的效度與信度,相當大程 度取決於研究者的方法論技巧、敏感度與技巧(吳芝儀、李奉儒譯,民 84) , 並對研究情境及結果不做預設立場,但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本身態度與 價值觀的影響卻不易去除,造成本研究的限制。. 貳、研究範圍的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以教師網路社群「科學教師行動研究網」的會員為 研究範圍,所得研究結果不宜進行概括性的推論。. 4.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是基於知識管理的理念,研究者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如 何建立一個互動良好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行動研究網路社群與網 站平台,以分享教師彼此間的想法、心得、經驗與知識,並累積成果,以 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本章共分四節來探討,第一節介紹虛擬社群的意義 及設計理念,包括虛擬社群的意義、虛擬社群的經營、虛擬平台的建置; 第二節介紹教師專業社群,包括教師專業社群的意義、教師專業社群平台 的設計第三節介紹知識管理的理論,包括知識管理與知識分享;第四節介 紹教師的專業成長。. 第一節. 虛擬社群. 壹、虛擬社群的定義 Rheingold(1993)是虛擬社群早期的研究者之一,同時也是網路社群 先驅之一「The Well」的創辦人,認為虛擬社群是一種社會體,它的發生 來自於虛擬空間上有足夠的人、足夠的情感與人際關係在網路上的長期發 展。Rheingold 認為從報紙出現以後,人們便開始跨越傳統社區的藩籬, 從各種大眾或小眾媒體上找到與自己有相同閱讀興趣的人,因而衍生出虛 擬社群的社會現象。然而直到網際網路的出現,才真正發現虛擬社群的價 值。. Hagel 與 Armstrong(1997)認為:虛擬社群的真正意義在於藉由網際 網路把人們聚集在一起,透過一個讓人們自由交往的生動環境,使成員在 社群裡持續互動,分享共有興趣(利益)與需要,創造出相互信賴與彼此 瞭解的氣氛。. 5.

(14) Romm,Pliskin 與 Clarke(1997)認為相較於以視聽媒體(如無線電, 電話,傳真,電視,視頻,或者電腦)為工具的簡易媒介,虛擬社群所具 有的”韌性”(“Robustness”)更加凸顯,其特點為所有成員具備共同目 標與理想,高度穩定,成長,忠心與承諾特質。Romm 認為即使實際上多數 虛擬社群在”韌性”上不如實體(Face-to-Face)社群,然也可稱得上為一 暫時性社群(引自王孟邦,民 90)。 羅家德(民 89)虛擬社群真正的意義是將人們聚集在一起,透過網路 建立起互動的基礎,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興趣、人際關係與交易)。 事實上虛擬社群並無一標準的定義,然而姑且不論其論點孰是孰非, 虛擬社群確實已帶來諸多包括社會、法律、管理等方向的研究議題以及龐 大的商業應用潛力(Romm,1997;Hagel & Armstrong,1997)。從早期的社 會觀點,到近來強調在商業上的應用,虛擬社群因資訊與網路科技的發展 而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綜合上述對於虛擬社群的定義,國內外學者各有不同的表述,探究其 精義大多認為虛擬社群是「透過網路為了彼此的目標或興趣進行互動與交 流的一群人」。 而本研究所採用之虛擬社群定義為「運用網際網路進行溝通、討論, 並具有共同興趣或需求的一群人」 。. 貳、虛擬社群的類型 虛擬社群的種類非常多,國外學者對虛擬社群也有諸多不同分類方 式,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依會員需求分類 社群成員參與社群的需求不盡相同,社群組織者為求社群的發展,就 必須儘可能滿足會員的所有需求。Hagel 與 Armstrong(1997)依據人類的. 6.

(15) 需求將會員的需求分為四類: (一)興趣型(communities of interest):以特定興趣為主旨的社 群,是目前最普遍,也可能是最容易建構的一種社群模式,如 果會員對某項主題感興趣,就會盡可能獲得所有相關的訊息, 一旦他們發現一群跟他有相同興趣的人,很自然地就會聚集在 一起交流並共享資訊。大多數人都會有一些熱中的興趣與嗜 好,例如旅遊、運動與養寵物等。虛擬社群的建立因素之一, 便是將散佈於世界各地中、對某一主題有相同嗜好的人群集起 來。 (二)關係型(Communities of relationship):一些生活上的經驗、 信仰宗教、健康狀況以關係為主的社群。人生不同的階段都會 有一些新的及強烈的生活體驗,使我們渴望與跟我們具有相同 經驗的人接觸與分享。虛擬社群為這些具有共同人生經驗的人 們製造相知相惜的機會,並超越時空限制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 係。 (三)幻想型(Communities of fantasy):網路環境創造一個讓人們 可以幻想與娛樂的空間,滿足了人們逃避現實的需求。網路環 境為我們帶來充滿無限可能與創意的新世界,當然吸引了許多 愛好探險的人們聚集在網路上。例如網際網路上的名為 「ESPNet」的運動社群,參加的人可以成立自己的夢幻球隊(用 真實世界的球員名字) ,然後跟其他會員成立的虛擬夢幻球隊來 一場世紀爭霸戰。 (四)交易型(Communities of transaction):成員上網的目的在於 資料的收集與交換以及取得一些經驗與看法。社群參與者在網 路上進行「交換」情報的行為,廣義來說也是為了滿足「交易」 的需求。只要社群成員同樣對某種產品與服務感到強烈的興 7.

(16) 趣,當他們開始聚集在線上交換情報與討論購買經驗時,虛擬 社群自然就會發展出滿足「交易」需求的能力來。 二、依應用型態分類 虛擬社群型態已從社會族群轉變為商業用途,以作為電子商務的利 器。有學者認為企業內網路(intranet)也應該納入社群經營的觀念,以 促進同事間的溝通、創意的激發,以及知識的累積(Liff,1998)。 除了企業內部應納入虛擬社群功能外,企業間的社群也形成了電子企 業社群(e-business community)(Tapscott,et al,1998)。使用網際網 路或其他媒體作為合作或競爭平台的供應商、配銷商、貿易商與顧客網 路,為企業對企業(business to business)的虛擬社群。. 參、虛擬社群的設計理念 邱貴發(民 85)虛擬社群的設計理念可分別從靜態的結構設計、動態 的結構設計、及其他的設計考量三方面來說明: 一、靜態的結構設計 虛擬社群的靜態結構設計指的是環境的建置,其規劃理念源自於實務 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 。一個實務社群必須具備基本結構、工具、 與人員等三個面向,其重點如下: (一)基本結構考量 虛擬社群應屬於 Internet 式的廣域網路結構,而不是區域網路 式的結構。 (二)工具考量 虛擬社群應以 Internet 上的工具來建造,如整合 WWW、BBS、 FTP、 e_mail、online chat、mailing list、database Protocal、search engine 等,皆是可行的方向。 (三)人員(社群成員)考量. 8.

(17) 成員的考慮應朝目標導向(goal-direction) ,即以學習社群成 立的目標來考量成員。如果是以某領域的學習為目標(學習領 域的知識、技能、與態度) ,則成員應包含領域的研究者、實際 工作者、與該領域教師、及學習者。 此外,在實務社群理念中 是沒有專門教師的存在,換言之,社群成員皆是實務工作者。 學習是在實際的社群參與中形成的。 二、動態的結構設計: 完成了靜態的結構設計後,接著便考量社群結構中該有的活動,包括 接觸(access)、溝通、合作、與知識分享等,使社群成員進行參與式學 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 ,因此虛擬社群的動態結構將包含下列考 量: (一)接觸(access) 社群成員有多少接觸專家與學習資源的機會? (二)溝通(communication) 同步與非同步溝通的使用時機為何?社群成員中溝通對象與溝 通方式為何? (三)發表(learn to talk) 社群成員應能發表意見、回答問題、提出疑問,以及社群中應 有網路禮節及網路倫理。 (四)合作(collaboration/cooperation) 社群中的分工合作如何進行與安排? (五)知識分享(knowledge sharing) 如何分享討論與研究結果?如何使社群成員有參與感與貢獻 感?如何有效管理社群內的學習資訊與內容? 三、其他設計考量 (一)學習材料的考量 9.

(18) 「分散式智慧」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主 張 學 習 不 僅 要 團 體 中 的 每 一 份 子 群 策 群 力,各 盡 其 長,還 要 善 加利用物品及工具,才能分享原本分散於各處的知識, 逐 漸 提 昇 社 群 份 子 的 知 能 。 以分散式智能的觀點來看,知 識是存在人或物件上,因為存在於實際的人與物件上才是實務 知識。學習材料則應在討論中形成,以社群參與與互動的方式, 來建構與累積屬於此社群的知識。在實務推展過程中,學習材 料或學習資料庫的建置有其必要性,且應把握學習者主動學習 的理念來建置。 (二)學習輔助工具的考量 學習輔助工具是為了讓學習者能夠順利學習,其工具包含了討 論工具、線上字典、或筆記簿等,皆是可行的輔助工具。 (三)經營者(moderator)的考量 經營者的設置十分重要,因為虛擬社群的經營者將負責引導與 協調社群的運作。. 肆、虛擬社群平台功能之介紹 羅家德(民 89)指出,只有人際間的互動與關係、經驗的累積與凝聚, 才能真正創造出虛擬社群的真實價值。因此虛擬社群的功能設計便是以促 進社群成員互動溝通與經驗累積為出發點,張基成、楊昭儀(民 88)曾提 出企業教育訓練人員專業成長網路社群應具備之六大功能要件,其中包含 討論區、專業能力本位課程區、資源分享區、新知活動通報區、網路資源 連結區、及其他功能區,分述如下: 一、討論區 討論區可以分為同步與非同步兩種,並認為討論區可以聘請專家學者 或資深有經驗的專業人員擔任經營者、仲裁者或協調人,來帶動及協助討. 10.

(19) 論活動的進行,同時這些非即時的討論資料經過時間的累積,便可以經過 整理而形成學習資源庫或常用問題集(FAQ) ,以提供日後的學習者參考與 查尋。 二、專業能力本位課程區 專業能力本位課程區的概念,是認為社群中可以規劃社群知識專業課 程區。以企業教育訓練人員專業成長的虛擬社群為例,其企業教育訓練人 員專業能力便是依據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ASTD),及其他學者與企業所界定出的教育 訓練人員所應具備的專業能力,作為規劃專業能力本位課程區之參考依 據,及提供社群成員上線學習的機會。 三、資源分享區 以教育訓練為例,資源分享區包含有訓練資源、訓練體系制定與規 劃、訓練課程規劃、訓練媒體選擇與製作、訓練教材設計、訓練方法與策 略、訓練實施與規劃、訓練評量以及各項相關的工作表單,這些資源均可 置於社群網站之中,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四、新知活動通報區 新知與活動通報是在社群中提供最新的訊息與活動,而資訊更新的工 作與資料來源,則有賴於系統管理者的蒐集,以及每個社群成員的主動提 供。 五、網路資源連結區 除了虛擬社群的本身所提供的豐富資源,亦可提供其他相關網站連結 及資訊,以進一步拓展社群成員的學習視野。 六、其他功能區 除了以上幾個功能要件以外,還可提供專家診斷指導區、網路讀書會 等,這些功能的建置可依循社群經營者之時間、人力與相關資源,隨著社 群的成長來逐步完成。 11.

(20) 第二節. 教師專業社群. 本節內容依序為教師專業社群、教師專業網路社群的理論基礎、教師 專業社群網站平台的設計、虛擬社群的建設與發展,主要探討教師專業社 群的內涵與理論基礎、教師專業網站平台的設計理念,最後探討如何經營 虛擬社群。. 壹、教師專業虛擬社群 專業社群不同於一般社群。前者的成員通常具備共享的標準與觀念價 值,並且互相提出批判性反思及彼此進行專業對話(Scribner, Cockrell, Cockrell,& Valentine,1999)。社群的意義,由每間孤立學校內的教師個 體延伸到跨校際的教師群體,促發教師專業社群的形成;教師專業發展的 趨勢逐漸傾向於形成學習社群,以代替過去孤立的單獨學習。於是某些類 型的教師專業社群便產生,如同〝教育團契〞(Educative community) (Bullough & Gitlin,1991)。 儘管教師專業社群的名稱皆不相同,但是根據 Louis,Marks 與 Kruse(1996)的看法,大多數教師專業社群皆具備以下五項明顯的特性: 一、分享標準與價值(shared norms and values) 分享對教育的信念、對教師專業的價值肯定與執業規範。 二、專注於促進學生學習(focus on student learning) 教師專業互動旨在增進學生的學習。 三、反思的對話(reflective dialogue) 教師的對話具有專業的反省與檢討。 四、個人實踐(de-privatized practice) 教師願意與同僚分享自己的實務經驗,同時回饋同僚的分享。 五、合作(collaboration) 除了專業知識的分享外,教師之間願意偕同合作來解決專業上遭遇的 12.

(21) 問題。 目前國內較知名的教師專業網站有李遠哲基金會的「亞卓市」 ,以及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為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所設立的「思摩特網站 (http://sctnet.edu.tw) ,最廣為人知。後者以「知識管理」為理論基礎,希 望提供一個專業團體互動的學習環境,讓教師可以做知識分享與互動。. 貳、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的理論基礎 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運用相關的學習理念如社會建構主義、情 境認知理論、認知學徒理論、認知專家互動模式(Farquhar,McGinty & Kotcho,1996)等,以建立與強化網路學習社群的理論基礎(楊昭儀、徐 新逸,民 86),有助於我們更瞭解網路學習社群的本質及掌握未來設計建 置與實施網路學習社群的方向。 一、社會建構主義 此網路學習社群根據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理念讓教師 參與者藉由網路溝通討論工具與他人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建構出屬 於教師個人的知識體系與系統,並經由這樣知識建構與在建構的過程,逐 漸形成一個共同的教師社區群體意識;而此網路學習社群正式提供一個發 展教師個體知識及社會互動的社會虛擬學習環境。這些溝通討論的網路支 援工具有溝通討論室、公佈欄、電子白版、e_mail 系統、talk 系統、郵 件式討論群(Listservs)、視訊會議系統。 二、情境認知理論 此網路學習社群根據情境認知(situated cognitive)模式強調真實 與生活化的學習環境,透過教師個人的實際參與及專家教師或其他專家學 者的從旁指導,使教師學習者透過網路社會的活動、參與及互動環境來獲 得存在於社會情境的知識,在這個網路社會環境中能夠真正的學習。. 13.

(22) 教師參與者(某主題領域的專家及生手教師)透過網路工具如 E_mail、Listservs、Video Conferencing 等,在擬真的網路學習情境下, 為一個主題討論與互動。此網路學習社群在學習情境中安排大量的學習脈 絡(context)供教師參與者探索學習,而所有知識的來源,正是來自豐 沛的網路資源以及參與者的實際生活經驗與知識的分享。 三、認知學徒理論 此網路學習社群孕育認知學徒(cognitive apprentiship)理念企圖 於網路上營造一對一師徒制的知識技能傳授方式。此網路學習社群強調知 識由專家與生手在互動的過程中建構出來,教師學習者在由專家帶領的過 程中,觀察及模仿專家的問題解決方式,並針對有疑問的部分,尋求專家 的解答。教師參與者在某個主題上可能是專家,但在另一個主題上,此教 師可能為生手,轉為被指導的角色。 四、認知專家互動模式 此網路學習社群根據認知專家(Cognitive mentoring)互動模式, 將教師學習者及教師專家或其他專家學者之間的學習互動模式與過程以 一定的步驟模式規範之。教師學習者可利用網路上的輔助工具如討論室、 資源超連結、e_mail 系統、talk 系統、郵件式討論群(Listservs)、電 子白板、視訊會議系統等,向外界的領域專家尋求幫助。此專家與生手的 互動過程為 1.教師學習者發現問題,尋求協助;2.專家與教師學習者界定 問題、診斷問題;3.專家與生手共同發展出解決方案;4.教師學習者進行 問題解決,由專家給予協助;5.專家針對解決方案作評估與結論;6.教學 學習者針對解決方案加以修正並再實行。 以上這些理論有助於我們更瞭解學習社群的本質及掌握未來設計建 置與實施網路學習社群方向。本研究第一年的網路互動較偏向認知專家互 動模式進行,第二年則較偏向於社會建構主義的方式來進行。. 14.

(23) 參、教師專業社群網站平台的設計 張基成(民 87)網路學習社群應用於教師專業成長時,其最主要的內 容應包含教師專業知識與經驗的相互交流以及教學與學科資源的彼此分 享。張基成歸納各位學者研究後指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網路學習社群基 本環境架構可規劃包含下列基本功能要件: 一、系統管理者 系統管理者(manager)的主要工作,在於負責整個網路學習社群的 運作及更新。系統管理者的任務,在於對網路學習社群作整體的規劃、管 理與維護,包含學習社群應包含的內容、功能及相關資源的收集等,因此 在建置之前,必須先最好評估的工作,如此建置出的學習社群才能符合參 與者的需要。 二、討論區 線上討論的好處是可以擴充為教師在工作中學習 (on-the-job-learning)的功能,教師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可以進入 學習社群,可以再討論區留下自己的問題,而當有經驗或有能力解決的人 看到這個問題時,就可以留下解決的方案以供參考。當問題與解答逐漸累 積了之後,可以將這些問答集合起來成為一個學習資源集(FAQ) ,讓往後 上線尋求協助者,可以先到此作查詢。 三、教師專業知能區 學習社群內應針對教師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能,聘請大學教授或學者專 家來規劃一系列的專業知能課程與教材,供參與學習社群教師能上網學 習。 四、教學資源分享區 由參與學習社群的教師提供其所在學校教學上的作法與經驗等,將這 些經驗與其他參與者分享。在經驗的分享過程中,可以學習他人的長處,. 15.

(24) 並從其他參與者中獲得建議,使自己的教學不斷的進步。 五、新知與活動通報區 新知與活動通報可以電子郵件(E_mail)、新聞群(newsgroups)或 布告欄的方式公告資訊,目的再讓參與者能夠知道社群內的最新訊息。 六、網路資源連結區 除了網路學路學習社群的豐富資源,亦應提供其他相關網站的連結及 資訊或郵件式討論群。利用這樣的管道能與國內外學校教師或教育人員交 換心得,以擴充視野。 七、其他功能區 其他還有專家診斷指導區(含靜態的難題解答 FAQ)及動態的外部的 真正領域專家) 、網路讀書會、虛擬教育商場或圖書媒體展示區、教學論 壇等。 此網路學習社群之系統功能除了包括上述各功能區之外,還可以包括 以下的學習輔助工具如學習歷程記錄與管理或是學習歷程檔案(learning portfolio) 、學習指引、學習資源庫或資料庫、線上輔助說明、資訊搜尋、 群體合作學習工具(如公佈欄、聊天室、視訊會議等)等功能。如圖 2-1. 肆、虛擬社群的建設與發展 一、社群成員的分類 Hagel 與 Armstrong(1997)將社群成員分成四種: (一)瀏覽者:會員剛進入社群時,多為瀏覽者,有些人會留下來,但 多數人不會。因此除非瀏覽者轉變為其他角色,否則對社群經 濟價值的貢獻很低。. 16.

(25) 討論區 教師專業知能. 新知與活動通報. 教學資源分享. 網路資源連結. 網路讀書會. 系統管理者. 教育論壇 虛擬教育商場. 專家診斷指導. 其他功能區. 學習輔助工具. 圖 2-1 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環境架構及功能要件 資料來源:張基成(民 87) (二)建設者:建設者社群內最熱情、最積極創作內容的人,他們會 花很多時間在社群中,同時行凝聚社群的力量。建設者最大的 作用在於刺激會員創作內容的成長,社群經營者亦可考慮支付 酬勞給建設者以獎勵其貢獻,並鼓勵提供更大的貢獻。 (三)使用者:有時也被稱為潛伏者,他們比瀏覽者花的時間較多, 且從社群提供的資訊上獲益良多,但是他們既不太奉獻創作的 內容、也不積極購買產品或服務。不過因為他們待在社群的時 間多,社群經營者可以從他們身上蒐集到豐富的使用習性資料。 (四)購買者:即是積極在社群中購買產品或服務的人,他們會為社 群創造極大的收益以及廣告收入,如果交易對此社群特別重要 17.

(26) 時,購買者就是社群中價值最大的會員。 二、影響網路使用者參與虛擬社群的因素 Romm,Pliskin 與 Clarke(1997)提出一套整合型的虛擬社群三階段模 式,其中第一階段即討論何種變數會影響人們參與虛擬社群,如圖:. 技術. 動機 虛擬社群 任務. 系統 圖 2-2 影響網路使用者參與虛擬社群的因素 資料來源:Romm,Pliskin 與 Clarke (1997). (一)技術(technological): 電子溝通媒體技術的使用,是虛擬社群形成的基本要素,因此 媒體技術的操作性、彈性、易用性、可靠性及容易瞭解等特性, 將會影響使用者參與虛擬社群的意願。 (二)動機(motivation): Romm 等(1997)指出過去社群研究都傾向負面角度,如人們的 保守主義、抗拒改變、認知風格矛盾等,使虛擬社群的研究更 為困難,且研究範圍侷限於組織內部的社群活動。 (三)任務(task): 在任務的因素上,Romm 等學者特別強調資訊豐富理論 (richness theory)。在特定任務下,會選擇何種型式的的溝 通媒介,已經涉及到溝通媒介所能夠承載的的資訊量 18.

(27) (information carrying capacity)。例如要在網路上詢問一 件緊急的事,有可能是採取詢問線上使用者的方式,而不會只 是將問題丟到討論板上,因為他可能無法獲得即時的回應。 (四)系統(system): 這裡所談的系統因素,主要是討論組織環境、結構、文化、及 政治導向理論,較偏向社會規範影響而非個人認知的選擇。 Hagel 與 Armstrong (1997)也提出虛擬社群的互動基礎是為 了滿足人類基本的四大需求為興趣、人際關係、幻想、與交易, 這同時也是誘發人們參與虛擬社群的潛在因素(朱道凱,民 87) 三、社群經營的階段任務 傳統的企業藍圖要求我們先投資建立基礎架構,然後慢慢累積顧客基 礎,如今這套方法已經不管用了。虛擬社群的遊戲規則是迅速的把空無一 人的社群轉變成了一個有臨界數量會員的社群。Hagel 與 Armstrong(1997) 提出虛擬社群經營的三個切入階段如圖 2-3: 這些大門代表的是建立臨界數量會員的三大挑戰:製造交通(引誘目 標會員進入網站) ,集中交通(增加會員社群裡花的時間) ,以及鎖住交通 (製造跳槽社群障礙,使會員加入之後會越來越捨不得離開社群) 。 階段一:製造交通 在網路上漫遊,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進入一個有豐富資源,使用者又 多的社群,因此在起始階段應加速切入,並致力於增加網站的交通量,對 經營者而言可能只需要幾個原則即可,例如獲得使用者的信賴、鼓勵會員 註冊並積極參與等等。此外利用造勢活動或合夥的方式,也有助於達成快 速累積交通量與會員數的目標。. 19.

(28) *培養會員之間. 集中交通. 製造交通. *結交會員 *加強服務 *開發價值. *迅速切入 *引人路過 *製造聲勢 *合夥搶先. 的人際關係 *累積與整理會 員創作的內容 *擴張與加強社 群功能 *剪裁資源來滿 足會員的個人需 求. 圖 2-3 虛擬社群建立臨界數量三個切入階段 資料來源: Hagel 與 Armstrong (1997). 階段二:集中交通 創造誘因讓會員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停留在社群裡,是這個階段的主要 任務。首先必須從會員關係的加強開始,包括追蹤會員的使用習性,以瞭 解最能吸引會員的社群經驗,例如依照會員的個人喜好來修改社群介面呈 現的外觀,或者儘量滿足會員的交易、興趣、幻想與關係等四大需求。其 次社群必須不斷徵詢會員的意見,以加強服務的內容。最後就是從會員身 上開發經濟價值,針對不同的會員的興趣設計適當的廣告訊息,可能是把 會員推銷給廠商,也可能把廠商推銷給會員。簡言之,這個階段的工作就 是把一旁觀望的「潛伏者」轉變成積極參與貢獻者。. 階段三:鎖住交通 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建立轉換成本,或稱為叛社障礙。大致包含四項策 略:一般認為人際關係的社群類型最具穩定性,會員間的關係最為密切, 但是其他類型的社群也能夠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例如在會員的同意下, 20. 成功的切入. 鎖住交通.

(29) 能接觸對方的輪廓資料,同樣有機會滿足會員在人際關係方面的需求;社 群也可以根據會員造訪的活動或興趣來製作個別化的介面與新聞內容,這 種互動式的服務可以明顯改善會員的社群經驗,使會員更不願意跳槽到其 他社群。此外,整理會員創作的內容,與持續加強社群的功能,都對鎖住 會員有莫大的幫助。 四、虛擬社群的經營要素與活動 Hagel 與 Armstrong (1997)提出虛擬社群經營模式可包含五個基本 因素,這五個因素是: (一)獨特的宗旨 虛擬社群的宗旨可能是地域性的(台灣或巴黎) ,也可能是某一 個話題範圍(如教育或政治) ,某一個垂直產業(律師業或水電 行業) ,或某一種專業功能(市場研究或採購管理),因為有一 個獨特的宗旨,潛在的會員他們才可以知道在社群裡可以找到 哪些資源;也因為有了宗旨,社群組織者才能夠決定他應該提 供哪些資源來滿足會員的需求。 (二)內容與通訊的整合 社群組織者應針對網站內容需要,提供適當的通訊環境,讓會 員可以跟其他的會員交流以評估內容的可靠性或澄清某一觀 點,因此擴大了內容的出版價值。其通訊環境包括討論區、電 子郵件、聊天室或即時溝通等。 (三)重視會員創作的內容 會員們個人的創作內容,將是虛擬社群最後擁有的關鍵性資 源。會員在這些園地中互相印證經驗與聚集經驗,進而創造出 一套更豐富的資訊,並且對他們關切的資源建立了一套獨立於 廠商之外的獨特觀點。 (四)競爭商品的選擇性 21.

(30) 虛擬社群是會員的組織代理人,因此他會盡可能的為會員彙集 範圍最廣、品質最高的資源,包括互相競爭的出版者與廠商; 他也會盡量擴大資訊與產品的選擇性,幫助會員在選擇資源的 時候做出更知性與更划算的決定。 (五)商業動機的社群經營者 Hagel 與 Armstrong (1997)認為未來以營利為目的的社群經營 者,方能把權力從廠商轉至顧客手中。社群經營者必須以顧客 的利益為出發,來協助社群成員與廠商打交道,方能獲得豐厚 的報償(朱道凱,民 87)。Hagel 與 Armstrong 雖然強調社群 的商業動機,但是在書中也提醒所有社群經營者「社群在先, 商業在後」的觀念。因此不論是營利或非營利社群,以會員及 顧客的利益作為出發點,絕對是社群成功的不二法門。. Williams 與 Cothrel(2000)針對美國 Ford Mortor、About.com、Sun Microsystems 及 Kaiser Permanente 等 15 個成功的虛擬社群進行研究, 探討虛擬社群如何有效運作。研究中歸納出三個建立與經營虛擬社群的關 鍵活動包含會員發展、社群關係與資產管理,說明如下: (一)會員發展(member development) 社群需要臨界數量(critical mass)的會員來維持社群的活力,並 持續吸引社群成員的注意,在社群發展過程中成員的流失是常有的事,因 此會員發展的工作必須持續不斷的進行。同時社群經營者的要務,便是如 何將瀏覽者及使用者轉變為社群的貢獻者或購買者。以下就虛擬社群會員 角色、會員發展過程、以及會員的發展方法分述如下(朱道凱,民 87). 1.會員發展四階段 (1)吸引加入:首先要進行行銷,強力在各媒體作宣傳、廣告, 22.

(31) 以誘人的內容吸引人潮,並提供一些免費的服務,讓網友一 進來看後,還有想再來的慾望。 (2)增加參與:吸引人潮之後,必須想辦法留住人潮,增加他們 在社群裡停留的時間,以布告欄與聊天區增加他們的參與 感,並提供一些誘因以鼓勵其參與,如提供特別服務給對社 群有貢獻者。 (3)建立忠貞:建立忠貞的重點在於形成社群成員跳槽的障礙, 讓社群會員捨不得離開社群。此時需加強培養會員之間的人 際關係,增加網站提供的特殊服務,並由使用族群平常使用 習慣看出其需求趨勢,而予以滿足,如此將使他們更樂於停 留在此社群中。. (4)獲取價值:前三階段皆是為了滿足社群的四大基本需求:興 趣、幻想、人際關係、與交易以累積社群成員至一定臨界數 量後,虛擬社群的經營者方能進入「獲取價值」階段,然而 目前國內的虛擬社群尚未達到此階段,網路上的使用者也較 無法接受在網路上收取非買賣的費用,因此,如何吸引會員、 增加參與、及建立忠貞度便是經營虛擬社群的首要目標,如 圖 2-4。. 2.會員發展的方法 從上述會員發展四階段可知,增加會員之間的溝通互動為虛 擬社群經營的軸心,發展會員的可行方法包含(Williams & Cothrel,2000):. 23.

(32) 吸引會員. 增加參與. 建立忠貞. 獲取價值. 行銷 誘人的內容 免會費 免費使用. 會員創作 社論 出版內容 特別來賓. 會員之間 會員與經營者 客制化的互動. 交易機會 目標性廣告 優質服務收費. 圖 2-4 會員發展四階段 資料來源:Hagel 與 Armstrong(1997) (1)建立清楚的社群宗旨與目標:Hagel 與 Armstrong(1997)提 出虛擬社群五大定位特性之一,便是吸引會員的獨特宗旨(朱 道凱,87) 。如果社群有清楚的焦點與目標,不但可以吸引志 同道合的伙伴加入,更能夠協助社群經營者執行市場研究, 以瞭解潛在的會員需求。例如,社群的會員或潛在會員是否 善於應用資訊科技?如果不是的話,應用太複雜的技術只會 徒增其使用上的挫折而已。 (2)善用社群內的意見領袖 另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延攬那些會影響社群或是在社群中 扮演領導角色的會員。在網際網路世界中,口碑行銷變成一 個行銷利器,過去由於口耳相傳受限於面對面的距離,因此 口碑行銷遠不及大眾傳播的速度與廣度,然而這一切將因網 際網路而改觀。口碑行銷靠的是一個意見領袖或一個值的信 任的人,意見領袖的一句話可能比大眾傳媒的千言萬語更有 24.

(33) 效果,因此虛擬社群經營者必須找出此類的意見領袖。 (3)促銷活動(promotion) 另一個有效的會員發展方法,便是對潛在的會員進行一對一 的促銷活動。可以透過 e_mail、電話、傳真以及線上(online) 或離線(offline)的介紹活動,與潛在的目標對象進行溝通。 (二)社群關係(community relations) 不論是虛擬或實體社群,人們參與社群的主要原因之一,乃是為了與 其他人互動。在缺乏面對面互動的情況下,關係的維持與增強,便成為一 件微妙的平衡行動,他需要固定的規範與指引,也需要彈性的主持與引導。 社群關係著重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與交誼,因此非正式或社交性的活動都 是值的重視與獎勵的。例如 About.com 就曾經以舉辦同步的線上活動的方 式,來慶祝社群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此外許多社群亦會透過舉辦面對面 的活動,來強化在網路上所建立的關係(Williams & Cothrel,2000) (三)資產管理(asset management) 社群中會隨著時間累積出獨特的資產,所謂社群的資產包含社群內部 與外部發展的內容(content)、與其他團體的結盟、專家知識與經驗、 社群的基礎架構(軟硬體、介面及其他設計元素)、以及社群成員的承諾 等。 社群經營者必須先定義出哪些資產並建立計畫已維繫社群資產。通常 社群的資產活動包含: 1.建立會員輪廓資料,以及具有特定議題的次社群 (sub-community)使得社群內的專業更清晰可見。 2.在社群中維持專家與新手間的平衡。 3.擷取會員所需的資訊,並建立結構與分類,讓社群中的資訊 更容易使用與取得。 4.創造促進討論的流程。 25.

(34) 5.建立各種功能運用的臨界數量,並鼓勵會員使用社群空間。 社群的需求就如同個別會員一樣都會持續改變。資產管理的重要目的 之一,便是協助社群經營者審視社群資產是否依然具有價值,社群經營者 可以透過面談、調查、評價工具、或透過討論區的觀察,以瞭解會員的反 映與意見。 黃卉怡(民 91)研究指出為提高社群成員的黏度,則社群經營者在建 構虛擬社群時必須做到: 1.虛擬社群,要有獨特及吸引成員之條件 社群成員初始並非因信任而進入社群,而是本身有了某方面 的需求或興趣。因此,對於社群經營者來說,持續且獨特專 業的社群服務將是長久經營的基本法則。 2.社群的經營必須塑造「和諧互動」及「開放」的環境 成員之間不論在互動方面或交流方面是和善、互助的情形之 下,也將增強成員之間的信任感,並直接影響成員之間的接 納性,進而影響黏度。 3.社群的服務及系統能持續增強成員的信任 對於成員來說社群本身或成員所能提供的資源或防護措施將 影響成員對社群的信任。提供專業、全方位的資訊及對成員 的保護將是培養成員對社群信任的重要關鍵。. 羅家德(民 89)指出虛擬社群的建立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一)虛擬社群也需要資訊服務,絕非只是討論區而已。虛擬社群絕 不只是談天說地,討論區與精華版而已,他一樣需要專人為分 眾蒐集所需的資訊,只是他強調的是深入、有建地、經過整理 並切合主題的資訊。累積網友創作內容固然重要,但有系統的 26.

(35) 分析與收集主題相關資訊,更是社群經營者未來必走的一步, 而且資訊服務深入而具知識性。 (二)社群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夠激發會員產生社群意識,因社群意識 而產生合作意識及社群忠誠度。除了慎選分眾基礎之外,影響 社群意識形成的還有社群的排他性,排他性越強,越容易凝聚 認同。另外社群服務的內容是否有吸引力,會員本身的社經背 景與性格特徵,會員之間關係網絡的緊密與否,以及社群經營 者的努力都會影響社群意識。成功的虛擬社群需要有位辛苦經 營的版主,這是社群網站經營者最寶貴的資產,所以各網站都 要想辦法提出激勵措施,其中虛擬貨幣是最常用的手段。如何 發展社群意識,提出激勵措施以找到好版主,是社群網站經營 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三)將來經營社群最容易成功的仍是一群擁有充裕資源,並與某一 主題相關的企業或財團法人。畢竟相關主題的最佳版主大多會 被企業挖走,社群需要的深入資訊可以由企業提供,企業才是 最有潛力經營特定社群的人選。當電子商務越來越熱時,網站 流量將不再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會員人數,尤其是忠誠的會 員人數。. 肆、教師專業社群經營的困難與挑戰 張基成(民 87)指出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的經營困難與挑戰有 下列數項必須加以克服: (一)參與成員取而不給 社群成員在上網獲取教學與學科的相關資源時,本身也應提供 資源與資訊供其他人分享,只有達成不藏私的共識,才能促進. 27.

(36) 教師的共同成長。 (二)牽涉學校內部隱私 許多教學模式或教材或許不適合與其他同類型的學校競爭共 享;在此考量下建議讓參與的成員以註冊的方式,持密碼進入 擷取資料,一方面能夠掌握資料的流向,另一方面亦可以保障 參與者的權益。 (三)網路傳輸問題 由於網路傳輸速率及頻寬問題,因此對於資料量較大的資料, 要分享可能有所限制。建議有需要者可以私下接洽,或利用參 與會員聚會時再作交流。. (四)參與者缺乏主動參與 網路學習社群的參與者(以教師為主)必須能主動參與社群內 的學習活動,如主動積極的與其他成員討論互動;積極主動的 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與系統。主動參與本就不易,而要維持長 久持續不斷主動參與的動機與熱忱更是難上加難。建議可以訂 定一些獎勵措施,以激勵參與者主動積極的參與動機;另一方 面加強學習社群的內容與功能,以增強參與者的學習動機。 (五)學習社群的維護不易 學習社群內的資訊與資源須適合教師的需求且需不斷更新與增 加新的資料。若由系統管理者一人負責資料的更新與維護,恐 非正途。因此參與者的共同提供最新資訊與知識,再由系統管 理者加以整理與統整;一方面減少系統管理者的工作負擔使其 能專心於資訊的整理工作,另一方面也符合學習社群的知識貢 獻與分享的特性。 (六)參與者缺乏共同願景 28.

(37) 學習社群的所有參與者(以教師為主)必須要有「教師專業成 長共同體」的認知,也要有共同的學習目的、目標、任務與願 景,學習社群才能不斷的成長茁壯。共同願景的建立更是學習 社群成長茁壯的關鍵成功因素之一,但要讓所有的成員有共同 的願景並體認其重要性,確實非常的困難。因此所有的參與成 員必須主動積極的參與社群活動,藉由溝通討論的多元互動, 凝聚對於社群的向心力,以建構出社群的共同願景。 (七)討論區主持人難覓 討論區或聊天室,必須有不同的數個主持人(moderator)負責 主持、仲裁與協調線上同步或非同步的不同時日的討論,讓參 與的教師成員能夠在網路上做即時或非即時的互動。建議討論 區可以聘請專家學者或有經驗的教師擔任主持人,以帶動及協 助網路活動的進行。. 第三節 知識管理 本節主要在探討組織中知識的管理與分享,分別說明如下: 知識管理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八○年代就有「知識管理」的名詞, 近年來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以及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知識管理的應用越 來越好。Horton(1979)指出知識管理將會在八○年代,包含專家系統、人 工智慧來辨識知識的經濟與文化價值。. 壹、知識的內涵 一、知識的定義 何謂知識呢?Alavi 與 Leidner(2001)綜合多位學者的看法,將知識 以六種觀點來詮釋。第一種觀點認為知識有別於資料(data)及資訊 (information)呈現的是個人化的資訊(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重點在於個體認為有用的資訊及對於資訊的吸收;第二種觀點認為知識為 29.

(38) 一種知道及瞭解的心理狀態(State of mind),藉由資訊的提供來增加個 體的學習及瞭解;第三種觀點認為知識是一個物件(Object),認為知識 是可以被編碼及可儲存的資訊,這個觀點使得資料庫、知識庫的建構與管 理在知識管理中被強調是關鍵的一部份;第四種觀點認為知識是資訊的取 得(Access to information),其強調的是有系統的組織資訊以方便資訊 內容的取得與檢索;第五種觀點認為知識是一種影響行為的能力 (Capability),這種能力對組織的未來是有助益的,而知識管理中的核 心能力、Know-how 與人力資本皆由此種觀點產生。最後一種觀點認為知識 是一種過程(Process) ,焦點放在知識被創造、分享與散佈的過程中,人 員間的關係以及在工作上的合作程度。 知識管理的的對象就是所有的「資料」 、 「資訊」 、 「知識」與「智慧」。 美國勤業顧問公司特別將它們予以區別: 「資料」的定義是:就是原始資料。例如每日從店鋪聚集而來的銷售 額、物價指數等統計數字,這些資料可顯示某一時點的狀況。 「資訊」的定義是:把所有的資料視為題材,有目的的予以整理,藉 以傳達某種訊息。如產品資料依地區、銷售額所繪製之圖表等。 「知識」即是一種藉由分析資料來掌握先機的能力,也是開創價值所 需的直接材料。例如,各項調查結果報告、演講資料、計畫報告等。 「智慧」是以知識為根基,運用個人的應用能力、實踐能力來創造價 值的泉源。事業開始時,需要按照各種報告書來做最後的判斷與執行。這 時所應具備的便是綜合判斷及執行的能力。如圖 2-5 所示。 二、知識的類別 Nonaka 與 Takeuchi(1995) 從內隱及外顯的角度,將人類的知識分 為內隱知識及外顯知識兩大類。 (一)外顯知識 是可以用正式語言表達的,包括合乎正規文法的陳述、數學式 30.

(39) 的表達、規格以及手冊等等。這類知識可以在不同的個人之間, 快速而簡單的傳遞。. 圖 2-5 知識管理的對象包含資料、資訊、知識、智慧 資料來源:劉京偉譯(民 89). (二)內隱知識 則是蘊藏在個人經驗中的個人知識,關係到無形個人的信仰、 觀點與價值體系,難以形式化且不易溝通或與他人分享,諸如 主觀的洞察力、直覺與預感等等。. 美國勤業顧問公司(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2000)將 知識分為個人知識及組織知識 (一)個人知識(Indevidual Knowledge): 31.

(40) 歸屬於個人的知識與智慧,個人可再利用與活用。 (二)組織知識: 有助於創造組織價值,易於與他人共享。如圖 2-6:. 若利用某些方法,將個人的知識轉化成組織知識,將有利於知識活用, 並使得個人知識的使用範圍成幾何倍增。. 貳、知識分享 一、知識分享的定義 Senge(1997)指出, 「知識」分享與「資訊」分享有所不同,知識分享 不僅僅只是一方願意將資訊傳達給另一方,還包含願意幫助另一方瞭解資 訊的內涵及從中學習這項資訊,進而轉化為另一方個人的資訊內容,並發 展個人新的行動能力。 二、知識分享的主體 Hendriks(1999)認為,知識分享是一種溝通的過程,知識不像商品可 以自由地傳遞,向他人學習知識時(亦即分享他人的知識時) ,必須有重 建(reconstruction)的行為,必須要具備知識去學得知識、分享知識。 因此分享知識牽涉兩個主題: (一)知識擁有者 必須有心或願意以演講、著作、示範或其他方式來溝通知識。 (二)知識需求者 必須能夠以模仿、傾聽、閱讀、或嘗試等方式來認知、理解這 些知識。. 32.

(41) 知識種類. 個人知識 (Indevidual Knowledge). 組織知識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定義. □ 歸屬於個人的知 識與智慧 □ 個人可再利用、活 用 □ 難以共享. □ 有助於創造組織 價值 □ 易於與他人共享. 帳簿類、提案書、業務手冊 顧客資料、人物簡介 技術與專業知識 研討資料. 創意、靈感 人脈 經驗、體驗 感覺、嗜好. * 智慧財產權 * 設計圖、設計圖手冊集 * 方法論與工具. * * * *. * * * *. 實例. 圖 2-6 個人知識與組織知識 資料來源:劉京偉譯(民 89). 三、知識分享的程序與知識移轉 Hendriks(1999)同時也指出,知識分享的程序包含以下兩個步驟: (一)知識擁有者將知識「外化」 (externalization)的行為 所謂外化,指的是像演講、編寫知識系統、建構檔案或知識資 料庫……等行為。知識的外化未必是個人所知覺到的行為,也 33.

(42) 不一定是針對被分享者而做的行為,例如可以藉由觀察別人執 行任務的過程而從中學習,知識擁有者可能不知道執行該任務 需要特定的知識,也不知道被知識需求者所觀察。然而,在多 數情況下,鼓勵知識擁有者將知識以某些方式外化,即產生了 知識分享。 (二)知識分享是知識需求者「內化」(internalization)的行為 為強調這種行為的角色,因此「知識接收者」亦可稱為「知識 重建者」(knowledge reconstructors)。其內化的行為包括: 邊做邊學、閱讀書籍、嘗試瞭解知識庫裡的知識等。而知識分 享過程中會有障礙存在,使得內化過程中遭受扭曲,這些障礙 包括:時間、空間、社會距離、語言文化、心智與觀念架構差 異等。因此,內部知識的移轉仍受到極大的挑戰(Inkpen & Dinur,1998),尤其是當組織進行跨國移轉時,跨文化的問題就 會增添其複雜性。 由此可知,知識分享是重視過程與完整的知識移轉,並且需藉由知識 擁有者與知識需求者之間的互動行為。. 參、知識管理 一、知識管理的意義 所謂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各家學者有其不同的論點; Wiig(1997)認為,知識管理是將組織中的核心知識作謹慎而有系統的建 立,使得企業中的知識資產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與回饋。依據 Beckman(1997)的看法,乃是指能夠使組織中的經驗、知識與專門技術創 造出新的能力,而達到更高的績效價值。另外,Laurie(1997)對知識管理 的定義認為,知識管理是經由一連串創造知識、獲取知識及使用知識的過. 34.

(43) 程,藉以提昇組織的績效。知識管理經常與兩類活動有關:一是將個人的 知識檔案化,而後透過組織的資料庫傳播出去,而後透過組織的資料庫傳 播出去;另一則是群組間的軟體、電子郵件及網路等方式,協助知識的交 流與分享,進一步創造新的知識。Liebowitz(1999)則認為,知識管理是 將組織中無形資源創造出價值的過程,可說是一個綜合的概念,而其主要 功能在於創造、保護、更新與傳播組織中內部與外部的知識。. 吳清山、林天祐(民 89)認為,知識管理是將組織內的資訊與人員, 做有效的管理與整合,經由組織成員的共享、轉化、擴散等方式,成為團 體制度化的知識,進而促進知識的不斷創新,增加組織的資產,擴增組織 的財富及創造組織的財富。. 伍忠賢(民 90)則認為,所謂的知識管理, 「知識是專業」 ,「管理」 則是程序:知識管理在步驟上是問題解決的程序,任何管理的步驟都是問 題解決的程序,至是各項步驟的名稱不同,知識管理亦不例外。知識管理 在本質上是「策略管理」的運用,因為知識管理源自於資源基礎理論,透 過創新以塑造、強化企業競爭優勢,藉此跟政策管理接軌,知識管理只不 過是手段罷了。. 美國勤業顧問公司(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2000) 曾為知識管理提出以下這個公式:KM=(P+K)S,如圖 2-7 所示:. 35.

(44) Techology(+):資訊科技 Share:分享 資訊科技協助知識管理的建構. 知識管理架構. KM=( P + K )S. People:人. Knowledge:知識. 知識運載者. 資料、資訊、知識、智慧. 圖 2-7 知識管理重要元素架構圖 資料來源:劉京偉譯(民 89) 簡言之組織知識的累積必須透過科技將人與資訊充分結合,而在分享 的組織文化下達到乘數的效果。也就是說知識管理的中心在分享,透過組 織內部人員藉由資訊科技的協助,將知識共同分享活用此即知識管理。. 綜上所述,知識管理係組織透過知識的取得、創新、分享、應用等活 動程序,將個人的知識、經驗,轉化為組織知識,以提升組織的績效,奠 定永續生存的基礎。 本研究所指的知識管理為教師應用知識管理的意涵,即透過知識管理 活動的運作程序與網站平台,將教學專業知識、教學技術、教學觀念等透 過互動討論與分享的過程加以創新、活用,大幅增加其附加價值,以提振 學校總體知識的優勢。. 二、知識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網路世紀得來臨,隨時隨地可得的資訊,讓組織面臨著比以往更 嚴厲的挑戰,迫使組織內部必須加快改革的腳步,已維持優勢的競爭力, 36.

(45) 在變動的經濟環境中,唯一可確定的是環境充滿不確定感,唯有先掌握知 識後,才能掌握競爭力,一個成功的組織將屬於能不斷創造新知識、創新 知識的有機體,並快速吸收新科技與推出新產品的企業。因此如何作好知 識管理的工作,將亦顯得其重要性。 次之,有些人相信組織中已擁有足夠的知識,但提供與傳播有效的最佳實 務是不夠的,因為一個成功的組織,需要有較佳的知識與行動之配合 (Hargreaves,1999),因此組織實有必要更積極進行知識的管理與創造 的工作。 在這個講求品質與速度的時代裡,知識的重要性已超越以往的資本與 土地之傳統要素,進而深刻地體悟妥善管理知識對組織產生的助益更為重 要。另外,多數的組織成員皆瞭解:組織中有各種資訊(如工作程序、管 理表格等)的存在,若缺乏妥善管理支持體系,縱使組織成員所需的工作 資訊與經驗普遍存在於組織內,仍將難以取得與運用,致使組織績效難以 提昇,乃至對外競爭力削弱(吳毓琳,民 90) 。 知識管理之所以具有重要性,乃是來自於知識管理能讓組織擁有更有 效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比其他對手保有優勢的競爭力。除此之外,知 識管理能夠保留組織的核心能力,節省搜尋資訊的時間,並在組織成員快 速變動中,避免組織知識的流失,以因應全球化的風潮,此乃知識管理對 組織之所以重要,也是組織必須知識管理的原因。 三、知識管理的可行策略 Hansen, Nohria 與 Tierney(1999)指出企業採行知識管理的策略 有分類編碼策略(codification strategy)與個人化策略 (personalization strategy)等兩種, 「分類編碼策略(或系統式策略) 」 係以電腦為中心,知識經過仔細分類編碼後,儲存在資料庫裡,公司裡任 何人都能很方便地使用資料庫。在使用本策略時,員工不必與當初發展這 套知識的人接觸,就可以蒐尋並取得系統化分類的知識。「個人化策略」 37.

(46) 係知識存在於創造這些知識的人身上,主要是透過人際的直接接觸溝通來 分享知識。電腦在這類公司最主要的功能是協助員工溝通知識,而非儲存 知識。惟採用個人化策略的知識管理模式的組織也需建立電子文件系統, 但目的不是為了提供知識,而是使成員間可以迅速的瀏覽文件,增加對某 個議題的了解以及知道公司有誰曾經做過這領域的工作,然後直接與這些 有經驗的人員聯絡。. 郭素芳(民 89)則發現因問題情境的差異組織會採取不同的因應措 施,當問題的情境傾向以人與人互動的方式解決問題時,非營利組織則偏 向採取個人化的知識管理策略;當問題的情境傾向以查詢資料庫或文件 化、系統化資料的方式解決問題時,非營利組織則偏向採取系統化的知識 管理策略。知識創新的可行策略,則可藉由汲取新知、尋求他人協助、與 他人共同合作創新的等方式。 本研究是以實體的研習活動讓成員取得知識、分享彼此的知識,再配 合網站平台所提供的討論區、檔案下載、精華文章、站內資料搜尋以及研 究者所寫的人才庫系統等功能,以達到個人化與系統化的知識管理策略。. 第四節 教師專業成長 本節主要探討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與內涵。. 壹、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對於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許多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也從不同的角度 來詮釋,現將各學者的定義整理如表 2-1:. 38.

(47) 表 2-1 教師專業成長的定義 學者 Tindill 與 Coplin(1989) Duck(1990) 蔡碧璉(民 82). 沈翠蓮(民 83). 呂錘卿、林生傳 (民 90) Erffermeyer 與 Martary(1990) 高強華(民 80). 教師專業成長的定義 指教師充實自我的專業歷程,如參加專業成長的活動與 進修,都是教師自我的選擇。 是一種動態的學習歷程,能在對新的事務,有所瞭解或 熟悉。 教師在教學生涯中,不斷的追求個人的專業知能、技巧 與態度等進步與發展的努力及意願,涵蓋正式與非正式 的各種能讓其積極成長的各種活動。 教師在教學生涯中,為提升個人的專業知識、能力、態 度與技能,主動積極參與正式與非正式的學習進修活 動,使得個人在教學知能、班級經營、學生輔導、與人 際溝通方面,能更為成長的歷程。 教師經由主動、積極參加各種提升專業的學習活動與反 省思考的過程,以期在專業知識、技能、態度上達到符 合教師專業的標準,而表現有效率的教學行為,做出合 理的專業判斷。 教師專業成長是一種透過工作表現,從事與增進有關個 人事業知識及技能的自我改善的態度及意願。 包括正式進修管道、研討會、研習的人際交往及溝通、 參加專業組織活動、閱讀期刊、寫作、參觀訪問、參與 課程設計、協同研究、向師長請益及同儕活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所述,教師專業成長可說是教師在教學工作歷程中,積極參 與各種正式與非正式的學習活動,以促使自身的專業知識、技能、態度的 進步與提昇,以期許個人的自我實現,進而促進組織團隊的發展。. 貳、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 教師專業成長係指教師不斷的、持續的、積極主動的追求專業知識、 技能與態度的發展過程。而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為何?學者有以下各種不 同的看法。 39.

(48) 單文經(民 79)根據美國師範教育界的研究把專業成長的內容分類為 (一)豐富的教育專業知識 如與一般教育專業之是有關的,與教材有關的知識。 (二)嫻熟的教學推理能力 含理解、轉化、教導、評鑑、省思、新理解。 李俊湖(民 81)則由個人發展、教學發展、組織發展三個層面來述說 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 (一)個人發展方面:指教師個人人際關係的培養、溝通能力的訓練、 專業生活的計畫與個人問題的支持及解決均能有所成長。 (二)教學發展方面:指教師在教學專業知能的提昇,而此一知能的 增進,應包括教學發展的歷程及結果。 (三)組織發展方面:指的是參與組織決定與管理,經由團體成員的 互動、分享、支持來建立互信,以擴展人際關係,確立組織目 標、方向需求,增進問題解決與組織的改進。 王立行與饒見維(民 81)認為教師專業的內涵為: (一)結合學科知識與教的教學內容。 (二)將專業知識應用到教學情境,以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對教育工作的認同與奉獻所產生的使命感。 (四)對於知識的來源、結構、程序、價值等的自覺力。 蔡碧璉(民 82)認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為:教師的個人專業知能、 技巧與態度等進步與發展的努力及意願。 沈翠蓮(民 83)認為專業成長的內涵: (一)有教學知能方面的成長:如教學方法的使用、學習動機的激勵 等; (二)在班級經營方面的成長則有:善用班級自治管理、獎懲原則來 管理學生; 40.

(49) (三)在學生輔導方面的成長則有:了解學生的個性及能力來輔導學 生適應學校生活及學習等;在人際溝通方面的成長則有:與家 長、同事等之間能有優良的溝通方式及氣氛。 饒見維(民 85)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看法,將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以圖 2-8 呈現。. 通用知識 人際關係與溝通表達能力. 教師通用知能. 問題解決與個案研究能力. 通用能力. 創造思考能力. 學科知能. 批判思考能力 教育目標與教育價值的知識 一般課程知能 課程與教學知能 教師專業知能 心理與輔導知能. 教學的理念取向. 一般教學知能. 教學的原理原則. 學科教學知能. 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教學的技巧. 班級經營知能. 教學資源知能 教學評量知能. 教育專業精神. 教育環境脈絡 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實施能力. 圖 2-8 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 資料來源:饒見維(民 85) 。.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Please liaise with the officer in your school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lass and Subject Details Survey for using of the same class names in both the Class and Subject

There are existing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cater for different learning abilities, styles and interests. Teachers can easily creat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resources/tasks for CLD and

This paper briefs Members on the way forward for harmonisation of kindergartens (KGs) and child care centres (CCCs) in the light of the public and operators’ views on the

• Instead, static nested classes do not have access to other instance members of the enclosing class. • We use nested classes when it

• Instead, static nested classes do not have access to other instance members of the enclosing class. • We use nested classes when it

• Non-static nested classes, aka inner classes, have access to other members of the enclosing class, even if they are declared private. • Instead, static nested classes do not

• Thresholded image gradients are sampled over 16x16 array of locations in scale space. • Create arra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