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專業評鑑的意義、目的、層面與指標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專業評鑑的意義、目的、層面與指標

本節分三部份介紹教師專業評鑑的相關內涵,以下分別說明之:

壹、 教師專業評鑑的意義

1980 年代,西方新進國家紛紛進行教育改革,從課程改革、要 求績效著手,希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就在軟硬體不斷更新之際,

制度、師資層面的革新亦慢慢的受到政府當局及學者們的重視,於是

「教育鬆綁」、「提升教師素質」的相關措施紛紛出現。美國將改進 學校教育的核心重點放在教師及教學工作組織方面,英國亦針對教師 進行評鑑,以提升教師素質與提高教育品質。

張德銳(1992a)認為教師評鑑是對教師表現做價值判斷和決定 的歷程。其步驟是根據教師表現的規準,收集一切有關訊息,以瞭解 教師表現的優劣得失及其原因。

傅木龍(1998)認為教師評鑑是一個連續性、系統化的歷程。藉 由評鑑者與被評鑑者的共同合作,協助教師認清自己在學校中的角 色;幫助教師釐清個人的優缺點及特殊才能,並提供必要的支援,協 助教師克服困難,安排適當的進修訓練,發揮教師潛能,使教師在教 育專業及個人生涯發展均能兼容並顧,進而達成學校教育目標。

陳聖謨(1997)認為教師評鑑可界定為依據審慎訂定的規準,對 教師的教學表現做評斷與決定的歷程。

羅清水(1999)認為教師評鑑是建構教師專業成長及健全教學服 務績效的重要因素。即是對教師服務表現作價值的判斷及促進專業發 展的連續歷程。

林榮彩(2002)界定教師專業評鑑是為了追求教師專業表現及教 育品質的提昇,根據評鑑標準,有系統且客觀公正的蒐集有關於教師 專業表現的資料,並做價值判斷和決定,依結果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績 效與專業發展,進而改進其服務品質的歷程。

近來學校本位的觀點十分盛行,學校本位評鑑亦有其應用的領 域。孫志麟(2004)認為學校本位教師評鑑是一種以學校為中心、以 教師為主體的評鑑機制,經由專業支持與學習,透過參與、溝通、對

話與協商,結合內部評鑑與外部評鑑,在真實情境中蒐集有關教師表 現的資料,並進行描述、價值判斷及做決定的歷程,以達到教學改進 和教學績效的雙重目的。

綜合以上學者的定義,研究者認為「教師專業評鑑是針對教師 工作職務,審慎訂定評鑑的指標,藉此觀察教師工作的表現,了解教 師工作表現的優缺點,協助教師改善教學品質,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的系統化歷程。」。

貳、教師專業評鑑的目的

本研究雖然主要在探討苗栗縣國小教師對專業評鑑的意見,但 是仍需將教師評鑑的目的先做一番澄清與界定,才能有助於本研究的 順利進行。

Iwanicki(1990)指出有效的教師評鑑取決於三個關鍵因素:完整 的評鑑哲學與目的;健全的評鑑規準或標準;合理的評鑑或評鑑歷 程。其中以完整的評鑑哲學與目的最重要,因為評鑑目的決定評鑑規 準的訂定,評鑑規準又決定評鑑的功能、合理性或正當性。

Iwanicki(1990)認為教師評鑑包括下列四個目的:績效、專業成長、學 校革新、遴選教師。

Wise & Gendler(1990)從教師專業主義的觀點,期望教師評鑑

達成下列目的:職前教育的評量、教師選擇的評量、證書與執照的評 量、初任教師的評量、教師聘期與永任制的評量、教學效率提升與專 業發展的評量、教師生涯升遷和教學優良獎金頒發的評量、學校改進 或提升的評量。

Natriello(1990)提出教師評鑑目的有三:影響個人的職位表現、控 制個人的職位任免、作為教師資格檢定的依據。

歐陽教、高強華、王秋絨、李春芳、張德銳(1992)認為教師評 鑑的目的是改進教學和做為決定任用獎懲的依據。將教師評鑑的目的 分為二種:1.形成性目的:教師評鑑可協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教學 革新,並針對教學表現的弱點提供適當的在職進修課程,促進專業發 展。2.總結性目的:作為僱用、續聘教師,決定教師薪資水準,表揚 優秀教師及處理不適任教師的依據,促進學校人事的新陳代謝。

徐敏榮(2002)分析教師評鑑的形成性與總結性目的差異:1.

評鑑的對象:前者是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問題;後者是教師。2.評鑑者 的角色:前者是同僚、朋友、工作伙伴;後者是長官、上司、督導者。

3.與受評者的關係:前者是互信的;後者是掩飾的、做表面功夫的。

4.評鑑結果的用途:前者是自我改進、促進革新、專業發展;後者是 考核、聘任、薪資、職級、選擇、行政決定。5.評鑑發生的時間:前 者是評鑑的過程中;後者是評鑑的終點。

D. Danielson 提出教學專業成長架構,可見教師評鑑與進修制度 實在密不可分!是故教師評鑑的目的與進修制度的規劃,皆在滿足教 師的需要:1.獲得資訊、解釋與統整的需要;2.各種諮詢、參與和受 尊重的需要;3.角色澄清或地位確認的需要;4.組織、協調、溝通與 計畫的需要;5.信任、榮譽及工作尊嚴的需要;6.受到注意、讚賞及 獲得獎勵的需要(引自高強華,1994)。

張德銳、簡紅珠、裘友善、高淑芳、張美玉、成虹飛等人 (1996) 根據 Harris & Hill(1982)所發展「教師發展評鑑系統(DeTEK)」,

進行改良研發,設計出一個本土化的「發展性教師評鑑系統」,本系 統的評鑑目的:1.改進中小學教師的教學;2.促進教師專業發展;3.

發現教師教學表現成就,激勵教師工作士氣;4.促進行政人員與教師 之間以及教師彼此之間的溝通、協調和合作,如此將有助於學校的合 諧氣氛。

羅清水(1999)認為教師專業評鑑的目的是改進教師的服務品 質、提高教學績效,達成教學目標;並作為續聘教師、決定教師薪資、

表揚優秀教師及處理不適任教師的依據。

綜合以上學者的定義,研究者認為「教師評鑑的目的包含形成性 目的與總結性目的兩種。教師評鑑以形成性目的為主,著重在協助教 師改善教學上的困境,進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教師評鑑以總結性目 的為輔,作為教師升遷、分級或薪資決定的客觀依據,及學校聘雇教

師、表揚教師及處理不適任教師的依據。」。

本研究將教師評鑑的目的分為五項:作為改善教學效能之參考、

作為提升教學品質之參考、作為未來實施教師分級制度之參考、作為 目前考績晉級之依據、作為表揚績優教師之推薦、作為淘汰不適任教 師之依據。

參、教師專業評鑑的層面與指標

說明了評鑑目的的重要性之後,再來說明訂定評鑑指標的重要 性,評鑑指標決定評鑑的功能、合理性或正當性。

評鑑的實施必須經過謹慎的規劃,盡量將相關的、可能的影響 因素,包括在教師評鑑計畫方案中。Stufflebeam(1971)的 CIPP 評鑑 模式可以讓教師評鑑進行背景、輸入、過程、成果的規劃,使教師評 鑑計畫方案呈現出廣泛的面貌。亦符合科學性、實用性、經濟性。

Stufflebeam(1971)並指出評鑑的實施須符合三項標準:1.科學的標 準:又稱技術的適當性,包括效度、信度和客觀性。2.實用的標準:

又稱有用性,包括與目標相關、較廣範圍、及時、廣為散播和可信賴 性。3.謹慎的標準:又稱成本效果分析,包括時間、成本、人員的效 率。

Wise(1984)等人提出評鑑過程成功的因素應有五項:1.評鑑過

程需要強調基本需求、標準和常模。2.評鑑過程必須與評鑑之初的目 的一致。3.學校地區必須在時間和資源上作一承諾。4.資源必須有效 率地使用以達到信度、效度和成本效果。5.在評鑑發展的過程中,教 師應該被包括在內。

Danielson&McGreal(2000)從輸入(教師教學)與輸出(學生 成就)兩個向度思考教師評鑑的規準,也認為評鑑規準應具有:可接 受性、具體性、精確性、可評量性。

盧增緒(1995)認為教師評鑑的重要項目:是否有豐富的知識、

是否有熱情、是否對學生有期望。參考德國近幾年的教育新觀念,認 為教師評鑑應強調知情意三層面,其重要項目有:是否具有服務精 神、是否提供教育機會給學生、是否講求教學法。

孫志麟(2004)將教師評鑑的內容分為三部分:(一)教師特質:

含教育熱忱、喜愛學生、幽默風趣、具吸引力、具同理心、具變通性、

情緒穩定、認真負責等八項。(二)教師行為:教學規劃與準備、教 材內容講解清楚、口語表達清晰、教學的多樣化、採用適當的教學方 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維持師生和諧關係、有效的班級經營、運 用科技與媒體輔助教學、設計適切的教材、掌握教學時間、發問技巧、

公平評量、提供學生適當的回饋等十四項。(三)教師思考:學科內 容知識、一般教學知識、學科教學知識、課程知識、學生知識、教育 目標知識、一般教學自我效能、個人教學自我效能、教育信念、專業 角色信念、教學反省、批判思考等十二項。

研究者歸納國內外學者提及的教師評鑑指標,並將教師評鑑指 標歸納為「教學專業」、「班級經營與管理」、「進修與專業成長」、「服 務表現」、「危機處理」五大類(朱芳謀,2005;朱淑雅,1998;吳政 達,1999;林榮彩,2002;徐美惠和高薰芳,1996;高強華,1995;

陳白玲,2003;陳怡君,2003;許峰維,2005;許德便,2003;張德 銳等人,1996;楊麗珠,2005;蔡美儀,2005;歐陽教等人,1992;

Harris 和 Hill,1982;Seyfarth,1991;Scriven,1994),綜觀言之,相 關指標雖然繁多,但仍然有不盡完善之處,研究者擬定本研究所採用 的評鑑層面及指標,說明如下:

(一)教學專業:包括「教學計畫與表現」、「教育專業及學科 專門知能」、「教材教法及評量」三項。

教師的首要工作是教學,教學計畫、教材教法及評量相關專門 知能,都是教師進行有效能教學時所必備的。為符應教育部提倡資訊

教師的首要工作是教學,教學計畫、教材教法及評量相關專門 知能,都是教師進行有效能教學時所必備的。為符應教育部提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