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評鑑的內涵

本節分三部份介紹評鑑的意義、評鑑觀念的演進、評鑑工作的 各種角色。以下分別說明之:

壹、 評鑑的意義

中外學者對「評鑑」提出許多觀點,以下分述之:

張德銳(1992a)認為評鑑是對評鑑對象做價值判斷和決定的歷 程。游家政(1997)則針對評鑑對象做說明,認為評鑑是用系統的方 法來收集資料,針對它的價值或優缺點加以判斷,但它判斷的對象可 以是人員、方案或者教育。而江文雄(1998)認為評鑑就是評審鑑定,

指出評鑑包含「經了解」、「評績效」、「明得失」、「找原因」、「尋改進」、

「再出發」等循環歷程。

Cronbach(1963)和 Alkin(1969)都認為評鑑是選擇、蒐集、分 析和應用資訊,並將結論報告給決策人員,幫助他對學校的課程和教 學作出決定的歷程。而 Tenbrink(1974)亦認為評鑑是獲得資訊進而 形成判斷,並據以作決定的過程。Worthen 與 Sander(1987)認為評 鑑乃是依據適當的標準,來決定一件事項的程度和價值,並對於品質 或價值作有系統的調查。

Stufflebeam(1971)將評鑑分為三類:(一)評鑑即是測驗。(二)

評鑑即是判斷目標和實際表現相比較的過程。(三)評鑑即是專業的 判斷。Stufflebeam(1971)認為評鑑乃是描述、取得和提供有用資料,

作為判斷、決策、選擇方案的歷程。

綜合專家學者對評鑑的定義,研究者認為「評鑑係有系統地選 擇、蒐集評鑑對象的真實資料,了解優劣及其原因,據以做出適當的 決定的歷程,其目的在於協助被評鑑者改進其服務品質或作為行政決 定的依據。簡而言之,評鑑係一價值判斷的循環歷程。」。

貳、評鑑觀念的演進

盧增緒(1995)發現近半世紀以來,評鑑深受教育界的普遍關注。

學者們對於評鑑抱持不同的看法,隨著對於評鑑的專注觀點的轉移,

評鑑本身亦經歷不少改變,教育評鑑將進入第四代評鑑。

曾淑惠(2004)認為評鑑的歷史有兩種劃分方式,分述如下:

(一) 四個階段

分別是以測驗及評量為主的「第一代評鑑」;以蒐集資料與陳述 客觀事實為主的「第二代評鑑」;以判斷及決策為主的「第三代評鑑」; 以溝通協商為主的「第四代評鑑」。

(二) 六個時期

1. 1792 至 1900 年的「改革時期」

當時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興起後,引起許多社會問題,有識者 希望利用教育評鑑,促使教育與社會制度進行改革。故英國實施「表 現本位」教師薪給制,而美國在 1887 至 1898 年進行第一個正式的教 育評鑑,開其後的評鑑實驗設計與測驗量化運動之先河。

2. 1900 至 1930 年的「效率與檢驗時期」

此時期由多位測驗學者共同發展出「客觀測驗」,提供各校測量 學生的語文與數理能力。而地方教育學區為追求效率,紛紛要求學校 定期測驗學生,測驗結果被拿來評估學校的優劣。

3. 1930 至 1945 年的「Tyler 時期」

R. W. Tyler 首先使用 evaluation(評鑑)一詞於教育中,並界定為

「確定目標是否如期達成的過程」,於 1932 年受託進行「八年研究」。

4. 1946 至 1957 年的「純真時期」

此時期學校數量與規模雖然大幅度擴張,而地方教育學區卻受 限於經費與人力,未深入探究教育資源的大量投入是否恰當,遂使得 評鑑技術的改進裹足不前。此時期較有進展的是 1947 年成立著名的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中心」(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簡稱 ETS)。

5. 1958 至 1972 年的「發展時期」

又稱為「擴張時期」。蘇俄於 1957 年首次發射人造衛星,美國國 會遂於 1958 年通過「國防教育法」,對數學、自然科學、外語課程進 行全面改造。1964 年通過「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增加「評鑑條款」, 規定接受補助的地方學區均需接受評鑑。此舉使評鑑研究進入實務領 域,各種模式應運而生,造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同時,美國成立了「全 國評鑑研究委員會」,對於新理論、新策略的發展、評鑑人員的訓練 頗有貢獻。

6. 1973 至 1983 年的「專業化時期」

1973 年開始,教育評鑑蛻變為一門自成體系的專業科目,許多 著名大學設有類似教育評鑑中心的機構。各種專業期刊紛紛發行,相 關學會則負責會員與社會人士進行交換專業資料的工作。

黃光雄(1989)認為評鑑可分為五個時期,分述如下:

(一)前 Tyler 時期

即 1934 年以前的評鑑發展情形。西元前中國已有文官考試制 度,Socrates 已將評鑑的發問技巧融入教學中。十九世紀時,英國由 皇家委員會(Royal Commissions)負責公共服務的評鑑工作;而美國 則廣泛進行教育機構和方案的認可運動。二十世紀初,美國即大量採 用標準化測驗。

(二)Tyler 時期

自 1930 年迄 1945 年的評鑑發展情形。R. W. Tyler 受託進行八年 研究,旨在探討美國三十所學校採用某些課程和教學策略的效果,此 研究有助於擴展、考驗教育評鑑的概念。

(三)純真時代

自 1946 年迄 1957 年的評鑑發展情形。此時期教育的提供、人員 及設備快速擴充,教育學家可應用各種研究途徑從事評鑑。

(四)現實時代

自 1958 年迄 1972 年的評鑑發展情形,學者們紛紛提出新評鑑模 式。

(五)專業地位時代

1973 年迄今的評鑑發展情形。設立評鑑研究與發展中心,且出

版第一本評鑑人員和評鑑機構指南。希望以後設評鑑作為保證和查對 評鑑品質的手段。

從上述 Tyler 的觀點,可知評鑑所專注的觀點,出現若干轉移的 現象。評鑑首先重視的是「標準化測驗」;接著重視的是「以測驗直 接測量學習成就」;再來重視的是「要求教育學家提供測驗和測驗評 分的服務」。最後學者們紛紛提出新評鑑模式,重視的是「以後設評 鑑作為保證和查核評鑑品質的手段」。

盧增緒(1995)認為 1980 年以後,教育評鑑日益偏重「理論導 向的評鑑」,校正「方法導向的評鑑」之缺失,並力求能因時制宜,

更具彈性。於是 1988 年 11 月舉行了國際性教育評鑑研討會,製成一 個教育評鑑觀念的認知圖:控制(control)-成長(growth)為橫軸,

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專業(professionalism)為縱軸,回應

(responsiveness)-責任(responsibility)為右上角及左下角,權力

(power)-信任(trust)為左上角及右下角。

可見 1980 年以後,教育評鑑強調全方位的面向,既控制教育品 質,又要求相關人員進行自我成長;既要求績效責任,又期待相關人 員進行專業成長;是故控制、成長為橫軸的兩端,績效責任、專業為

縱軸的兩端,至於回應、責任、權力、信任則屬於達成控制、成長、

績效責任、專業的手段與方法。

綜合上述學者對於評鑑觀念演進的觀點,研究者認為「1934 年 以前,政府為了確保教育品質,採用標準化測驗,進行教育機構和方 案的評鑑工作。自 1930 年迄 1945 年,評鑑重點在於直接測量學生成 就。自 1946 年迄 1972 年,由於教育的大量擴充,評鑑的需求大增,

促使評鑑相關理論快速的發展。1973 年迄 1980 年,設立評鑑研究與 發展中心,並出版第一本評鑑人員和評鑑機構指南。隨著評鑑指南的 問世,評鑑已進入專業地位時代,強調評鑑是專業判斷的歷程,評鑑 核心是溝通協商,且有愈來愈重視後設評鑑之趨勢,評鑑是重視回饋 的循環歷程。而控制、成長、績效責任、專業更是評鑑不可或缺的重 要內涵。」

參、評鑑工作的各種角色

評鑑工作是人與人彼此互動的工作,除了評鑑者、被評鑑者是 基本成員外,尚有許多角色扮演,了解相關角色扮演,對於評鑑工作 的順利進行,亦有相當大的幫助。是故黃光雄(1989)提出十二種評 鑑工作的角色,分述如下:

(一)評鑑的案主(當事人):案主是指一個人或團體,要利用

評鑑的結果,達成某種目的。案主團體包含委任評鑑的任何人,以及 要留意和利用評鑑結果的人。

(二)評鑑的設計者:其職責有提出問題形成概念;估量政治情 況;提出資料蒐集與分析的計畫;設計研究報告與報告過程;提出人 員與經費的需求;確定如何符合評鑑專業的標準。

(三)評鑑的協調者:評鑑人員須具備管理、協調能力。

(四)評鑑的個案工作者:評鑑人員須具備人際溝通技巧。

(五)評鑑的回答者:其職責有填寫表格、回答問題、接受觀 察與訪談、提出工作成果。

(六)專門支援的專家:評鑑需要測驗編製專家、抽樣專家、

資料處理專家、統計專家、個案研究專家、研究報告撰寫專家的支援。

(七)資訊的專家:評鑑者需要資訊系統、資料處理、財務會 計及長期規劃等領域的知識和技能。

(八)溝通的專家:評鑑者需要為受評鑑者設計不同的報告,

並清晰撰寫易理解的書面報告。

(九)評鑑的訓練者:相關專門訓練方案有與評鑑相關的研究 所課程,提供評鑑專家繼續教育的機會。

(十)評鑑的研究者:評鑑直到「發展時期」,才成為正式的實 務領域。評鑑的研究目的在於提升評鑑工作的服務品質與影響力。

(十一)評鑑的發展者:評鑑直到「專業化時期」,才成為一門 專業學科。受聘的評鑑人員應竭盡所能,促進評鑑工作的專業發展。

(十二)後設評鑑者:涉及評鑑工作的評鑑,並擴及對於評鑑 服務、評鑑運用、組織發展的價值判斷。

研究者認為評鑑工作不簡單,評鑑者必須盡力扮演上述十二種 角色,以期達到評鑑目標,並發揮評鑑的最大效果。近來,後設評鑑 備受重視,故彰顯出「後設評鑑者」此種角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