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教師評鑑的模式

本節在介紹教師評鑑的模式之前,先介紹評鑑的模式,接著再 介紹常見的教師評鑑模式(包含臨床視導模式、目標設定模式、共同 法則模式、教師發展模式),最後就這四種教師評鑑模式進行綜合比 較分析。以下分別說明之:

壹、評鑑的模式

分為兩部分說明,分述如下:

一、評鑑模式的分類

黃光雄(1989)認為評鑑的途徑及研究類型有七個共同方向:主 要的評鑑內容;主要的評鑑目的;所強調的問題來源;表現某一評鑑 途徑或研究類型之特徵的各種問題;建立各項評鑑途徑或研究類型概 念的先驅人物;繼續發展與使用各個評鑑途徑或研究類型的其他人 物。

黃光雄(1989)將評鑑分為三種:(1)假評鑑:有政治控制的評 鑑、公共關係-授意的研究兩種類型。(2)準評鑑:包含目標本位的 研究與實驗導向的研究、績效責任研究與管理資訊系統兩種研究途 徑。(3)真評鑑:包含決策導向研究、當事人中心的研究、政策研究、

消費者導向的研究四種研究途徑。

二、各種評鑑模式的介紹

以下介紹六種常見的評鑑模式,分述如下:

(一)Tyler 式評鑑

R. W. Tyler 認為評鑑過程應該有八個程序(引自黃光雄,1989):

擬訂一般目標(goals)或具體目標(objectives);把具體目標約略分 類;以行為語詞界定具體目標;建立可以展示具體目標已經達成的情 境;向方案相關人員解釋評鑑策略的目的;選擇或發展適當的測量方

法;收集行為表現的資料;比較資料和具體目標。

Tyler 評鑑途徑仍有缺點存在:以總結性方式使用評鑑,以行為 語詞界定具體目標會有技術上的限制。

(二)Suchman 的評鑑模式

Suchman(1967)認為評鑑的過程導源於價值的形成,又回到價 值的形成。提出擬訂評鑑計劃前必須考慮的六個問題,且將評鑑研究 分為終結評鑑、預先評鑑及短期評鑑。Suchman(1967)認為需考慮 到受試者、觀察者、情境、工具、過程五方面的信度;以及需考慮到 命題、工具、抽樣、觀察者、受試者、行政、分析七方面的效度(引 自黃光雄,1989)。

(三)Stake 的全貌評鑑模式

Stake(1967)提出「教育評鑑的全貌模式」(countenance model),

又稱為「當事人中心評鑑」及「反應式評鑑」。可說是一種動態反應 式的評鑑,強調對整體計畫完全的透徹、觀照和檢證。此模式最核心 部分的是先在因素、過程因素、結果因素,分別代表教學計畫中的事 前、執行和成果三個時期。評鑑行動可區分為描述性行動和判斷性行 動,前者包含意圖、觀察,後者包含標準、判斷(引自黃光雄,1989)。

(四)Stufflebeam 的 CIPP 評鑑模式

Stufflebeam(1971)提出 CIPP 評鑑模式,是改良導向的評鑑(引 自黃光雄,1989)。

背景評鑑提供「理論依據」,作為擬定教育目標和設計教學計畫 的參考。輸入評鑑說明如何利用策略和資源,以實現教育目標。過程 評鑑監控教學計畫運作的過程,並紀錄各種事件。成果評鑑的目的在 測量和評估目標達成的程度(引自黃武鎮,1983)。

研究者參考學者的看法,繪製表 2-2,詳細說明 CIPP 評鑑模式:

表 2-1 CIPP 評鑑模式的四種類型

背景評鑑(C) 輸入評鑑(I) 過程評鑑(P) 成果評鑑(P)

目標 界定機構的背景,確

認成員的需求。

評估或確認實施 策略的進度與預 算。

確認或預測實施 程序的事件或活 動。

蒐集對結果的描 述與判斷,將目 標 與 背 景 、 輸 入、過程相互聯 繫。

方法 調查、文件分析、晤

談、德懷術。

將現有人力、物 質資源、實施策 略及程序列出清 單。

追蹤活動中的障 礙,觀察後描述 真正的過程。

測量結果、蒐集 相 關 人 員 的 評 斷,進行質量的 分析。

作決定(形成 取向)

指導目標的選擇,並 分辨順序。

指導實施策略的 選擇,提供程序 設 計 的 明 細 項 目。

指 導 方 案 的 實 施。

指 導 方 案 的 中 止、繼續、修正 或採行。

績效(總結取 向)

記 錄 目 標 及 選 擇 的 依據,並紀錄需求、

可能機會與困難。

記錄所選擇的策 略及設計依,並 說明理由。

紀 錄 實 際 的 過 程。

紀 錄 所 達 成 的 結果與考核性決 定。

資料來源:教育評鑑的模式。(196、202、203 頁),黃光雄,1989。台北:師大書苑。

(五)Hammond(1973)的評鑑結構體

Hammond(1973)提出精細的三維評鑑架構:1.「教學」層面:

指受評方案或活動的特徵,包括組織、內容、方法、設施、成本。2.

「團體單位」層面:指方案或活動中的個人或團體的特徵,包括學生、

教師、行政人員、教育專家、家庭、社區。3.「行為」層面是指受評 方案或活動目標的特徵,包含認知、情意、技能(引自曾淑惠,2004)。

(六)Cronbach 的評鑑模式

Cronbach(1982)提出評鑑設計項目的界定-uto(即研究對象單 位、研究處理、可觀察的操作三位一體)。將問題研擬分為擴散、聚 斂兩階段(引自黃光雄,1989)。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可知評鑑模式各有特色,晚近所提出的評 鑑模式,可謂是奠基於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雖然 Tyler 的目標導向 評鑑有若干缺點,但其相關理論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研究者認 為 Suchman(1967)的評鑑模式率先採用信度、效度概念,頗具科學 性。研究者認為 Stufflebeam(1971)的評鑑模式,考慮到背景、輸入、

過程、成果四個面向,較具有完整性及適應性,是故進行教師相關評 鑑時,可以採用此評鑑模式。

貳、常見的教師評鑑模式

教師評鑑會因目的的不同,而導致評鑑的模式產生差異;亦即 當研究的目的為改進教師教學,就必須使用形成性目的的模式;當研 究的目的是做決定時,就必須使用總結性目的的模式。

國內學者歐陽教、高強華、王秋絨、李春芳、張德銳(1992)提 出三種教師評鑑模式:臨床視導模式、目標設定模式、共同法則模式。

呂木琳和張德銳(1992)將 Ben M. Harris 和 Jane Hill(1982)的著作 翻譯成「教師發展評鑑模式」,而傅木龍(1998)根據其實施程序與 目標將其界定為 「教師發展模式」。

研究者衡酌上述各種模式之內涵、特色及可行性後,將介紹常 見的四種教師評鑑模式:臨床視導模式、目標設定模式、共同法則模 式、教師發展模式,並試著將上述之評鑑人員與資料蒐集之方法結 合,以成為較完整之評鑑模式,以供參考;最後呈現四種教師評鑑模 式之優缺點予以比較說明。分述如下:

一、臨床視導模式

臨床視導又稱為診療視導,是常見的教師評鑑模式,透過評鑑的 循環回饋歷程,有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

Goldhammer(1969)認為臨床視導是「一種透過對教師的實際教

學的直接觀察,來獲取資料的歷程;在這種歷程中,視導人員與教師 面對面的互動,以便方析和改進教師的行為和活動。」

吳清山(1990)認為臨床視導的「臨床」是指密切的觀察、詳細 的觀察資料分析,以及視導(評鑑)人員與教師面對面的互動關係。

臨床視導可分為五個階段,說明如下:

(一)觀察前會議

本階段初期由上級長官、行政人員、評鑑小組、校外人士擔任 視導(評鑑)人員,視導(評鑑)人員必須和教師建立良好的互動關 係,並了解教師的教學和班級狀況。本階段末期,視導(評鑑)人員 和教師必須簽署一份視導(評鑑)合約,或雙方達成視導(評鑑)默 契。在合約或默契中,必須具備下列規定事項:(1)教室觀察的理由;

(2)教室觀察的時間安排;(3)教室觀察的重點行為或事件;(4)

視導(評鑑)人員所可以收集的非教室觀察的種類和方法。

(二)教學觀察

本階段視導(評鑑)人員必須依約做密集式的教室觀察。視導(評 鑑)人員應使用有系統的抽樣方式和記錄工具,例如勤做筆記、使用 攝影機及錄音機,來收集最完整、最正確的資料,目的在確定教師的 教學表現與問題所在。此時資料蒐集的方法有教室觀察、教學錄影、

錄音、教室日誌、問卷與面談。

(三)分析和策略

本階段視導(評鑑)人員將教室觀察所獲得的資料,進行統計、

分析、彙整,再針對教師教學的表現與問題作判斷。在分析判斷之後,

視導(評鑑)人員需針對教師缺失的情形,發展出一套改進建議策略 及一套觀察教師教學進步情形的後續計畫。此階段強調視導(評鑑)

人員對教師的回饋。

(四)視導會議

本階段視導(評鑑)人員將呈現教室觀察資料及分析結果,以便 讓教師能充分了解自己教學表現與問題所在。藉由此會議,對教師的 優點進行鼓勵和增強,對教師的缺點進行改進和修正策略的研討、諮 商和協議。

(五)會議後分析

本階段為視導(評鑑)人員進行仔細評估和檢討自己的視導(評 鑑)行為。

秦夢群(2006)認為臨床視導並非適用於任何一校,若要適用於 國內,宜把握四原則;採取漸進方式、調整教師授課時數、善用專業 資源、調整教師自我視導。

總而言之,臨床視導是一種循環的歷程,會議後分析不但是一 個視導循環的結束,也是另一個視導循環的開始。透過循環的歷程,

不斷觀察和評鑑教師教學進步情形,藉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成效和促進 教師的專業成長。因此,臨床視導是以教師教學為對象的形成性評 鑑,其最終目的在提供適當的回饋給教師,以使其未來教學更臻完美。

二、目標設定模式

教師評鑑在於發現教師教學的優缺點,改進缺點,提升教學效 能。Seyfarth(1996)認為教師評鑑可分為三種:矯正模式、目標設定 模式、教師檔案模式。

歐陽教、高強華、王秋絨、李春芳、張德銳(1992)認為目標設 定模式即由評鑑者和教師共同評估教師教學成長的需求,共同設定教 師教學成長的目標,協助教師執行達成目標的行動計劃,最後再和教 師共同評估達成目標的程度,以發展教師的教學專業知能。

此模式可以 Redfern(1980)所發展的「目標表現途徑」說明之:

(一)設定教師表現領域

(一)設定教師表現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