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生涯發展階段對教師教學效能之影響力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教師生涯發展階段對教師教學效能之影響力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教師生涯發展階段對教師教學效能之影響力分析

本節旨在以 LISREL 進行分析,以驗證國民小學教師之生涯發展階段 對教學效能之影響力。分別以探索期、轉化期、成熟期、精進期教師對教 學效能進行探討。

本研究互動模型式配度分析如下:分析方法採用 Joreskog &

Sorbom(1989)所發展線性結構關係(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LISREL)

模式及設計的統計套裝軟體程式來進行分析。其考驗模式指標之各項評鑑 項目有一定之規則,如 Bollen(1989)指出評鑑互動模式指標的目的,乃希 望從各方面來評鑑理論模式是否能解釋實際觀察所得資料;因此宜從不同 角度,並參照多種指標來做合理的判斷。

一、 模式適配度指標選擇

有關模式適配度指標的判斷標準,余民寧(2006)指出:LISREL 程 式適配度指標之使用的建議判斷標準,包括整體適配度指標、比較適配度 指標、精簡適配度指標、基本適配度指標與內在適配度指標。本研究選用 之指標說明詳如表 4-27。

(一) 整體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整體適配度指標部分,選擇以 SRMR(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areare residual)來說明標準化假設模型的整體殘差,其判斷值頇<0.05,表 示殘差較小,具有良好的適配程度。

(二) 比較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比較適配度指標部分,選擇以 NFI(normed fit index)來比較假 設模型與獨立模型的卡方差異,其判斷值頇>.90,表示有比較良好的適配 程度;以 NNFI(non-normed fit index)來考慮模式複雜度後的 NFI 其判斷值 頇>.90,表示有比較良好的適配程度;CFI(comparative fit index)來說明假 設模型與獨立模型的非中央性差異,其判斷值必頇>.90,表示有比較良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適配程度。

(三) 精簡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精簡適配度指標部分,選擇以 PNFI(parsimony normed fit index)作為說明模式精簡性的指標,它把自由度的數量,加進預期適配程 度的考量中,作為判斷精簡程度的一種較受歡迎的指標,其可能值域為 0~1,數值較高,表示有較精簡的適配程度。

(四) 基本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基本適配度指標部分,以誤差變異數、因素負荷量為考量。

誤差變異數頇為實數,其判斷規準較無負值,且達顯著水準;因素負荷量 頇為實數,其值介於 0.5~0.95 之間較為理想。

(五) 內在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內在適配度指標部分,以 R2為考量。其值頇為正的實數,且 達顯著水準。

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areare residua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28 探索期教師與教學效能之推、拉力假設關係

測量變項 推的力量

國民小學探索期教師

拉的力量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

X11 我對於教學工作至今仍感到茫然無助。 +

X21 我盼望能獲得新的教育觀念。 +

X31 我樂意嘗詴各種新的教學法。 +

X41 教學工作對我來說已缺乏挑戰性。 +

Y11 教師教學信念 +

Y21 教材系統呈現 +

Y31 多元教學技術 +

Y41 教學時間運用 +

Y51 師生關係建立 +

Y61 班級管理營造 +

本研究以 LISREL8.8 進行研究探討探索期教師對教學效能各測量變項 與潛在因素間的關係,並以圖 4-1 顯示其互動模型及數值。

圖 4-1 國民小學探索期教師與教學效能之互動模式假設圖

由圖 4-1 之互動模式圖可以看出各變項之間的關係,以下介紹各測量 指標以及符號意義:

(一) 潛在變項

1. ξ1代表「推的力量一」,稱為前置變項,即是國民小學探索期教師。

2. η1代表「拉的力量一」,稱為後置變項,即是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測量變項

1. X11 至 X41 代表前置變項的四個測量指標,即是探索期教師的四個測量 指標:我對於教學工作至今仍感到茫然無助、我盼望能獲得新的教育觀 念、我樂意嘗詴各種新的教學法、教學工作對我來說已缺乏挑戰性。

2. Y11 至 Y61 代表後置變項的六個測量指標,即是教學效能的六個測量指 標:教師教學信念、教材系統呈現、多元教學技術、教學時間運用、師 生關係建立、班級管理營造。

(三) 測量變項的誤差

1. δ11 至 δ41 代表前置變項的四個測量指標殘差。

2. ε11 至 ε61 代表後置變項的六個測量指標殘差。

(四) 互動模式的關係

1. γ1代表國民小學探索期教師對教學效能的影響效果。

2. ζ1代表互動模式之影響效果的殘餘差。

二、 探索期教師對教學效能模式適配度之指標結果分析 1. 整體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整體適配度指標部分, SRMR 為 0.088,雖未符合 SRMR 所 訂之<.05 之規範,但其餘指標皆符合,因此仍為良好之結構。

2. 比較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比較適配度指標部分,NFI 為 0.93,符合判斷值頇>.90 的規 準;NNFI 為 0.93,符合判斷值頇>.90 的規準;CFI 為 0.95,符合判斷值 頇>.90 的規準。綜上所述,本研究模型具有良好的比較適配度。

3. 精簡適配度指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判斷規準,數值較高,顯示本研究模式符合精簡適配程度。

4. 基本適配度指標

由表 4-29 可看出,所有因素負荷量(即 λ 值)皆達顯著水準,而且誤 值都沒有負值,γ 值也達顯著,可見本研究之模式基本適配度良好。

5. 內在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內在適配度指標部分, R2值均為正的實數,且達顯著水準,

可見本研究模式的內在適配度良好,詳見表 4-29。

表 4-29 探索期教師對教學效能互動模式之參數估計結果

參數名稱 λ 值 參數名稱 誤差變異數 R2 評鑑指標

λX11 我對於教學工作至今仍感到茫然無助。 .27 δ1 .93 .73 CFI=0.95

NFI=0.93 NNFI=0.93 PNFI=0.70 SRMR=0.088 γ1=0.53

λX21 我盼望能獲得新的教育觀念。 .84 δ2 .30 .71

λX31 我樂意嘗詴各種新的教學法。 .95 δ3 .09 .90

λX41 教學工作對我來說已缺乏挑戰性。 .43 δ4 .81 .18

λY11 教師教學信念 .84 ε1 .29 .71 λY21 教材系統呈現 .81 ε2 .34 .66 λY31 多元教學技術 .82 ε3 .33 .67 λY41 教學時間運用 .86 ε4 .26 .74 λY51 師生關係建立 .91 ε5 .17 .83 λY61 班級管理營造 .86 ε6 .26 .74

貳、 轉化期教師對教學效能的影響力

一、 轉化期教師對教學效能之模式圖及假設建立

表 4-30 為歸納國民小學轉化期教師與教學效能之測量指標,擬定測量 指標之推力與拉力之間的假設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30 轉化期教師與教學效能之推、拉力假設關係

測量變項 推的力量

國民小學轉化期教師

拉的力量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

X12 我有能力達成教學任務。 +

X22 我常感覺到在學校中的工作充滿新鮮感。 +

X32 我對學生的紀律管理已經運用自如。 +

X42 我能與學生維持教學相長的關係。 +

X52 我與學生之間總是能和諧相處、互動良好。 +

Y12 教師教學信念 +

Y22 教材系統呈現 +

Y32 多元教學技術 +

Y42 教學時間運用 +

Y52 師生關係建立 +

Y62 班級管理營造 +

本研究以 LISREL8.8 進行研究探討轉化期教師對教學效能各測量變項 與潛在因素間的關係,並以圖 4-2 顯示其互動模型及數值。

圖 4-2 國民小學轉化期教師與教學效能之互動模式假設圖

由圖 4-2 之互動模式圖可以看出各變項之間的關係,以下介紹各測量 指標以及符號意義:

(一) 潛在變項

1. ξ2代表「推的力量一」,稱為前置變項,即是國民小學轉化期教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η2代表「拉的力量一」,稱為後置變項,即是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

(二) 測量變項

1. X12 至 X52 代表前置變項的五個測量指標,即是轉化期教師的五個測量 指標:我有能力達成教學任務、我常感覺到在學校中的工作充滿新鮮 感、我對學生的紀律管理已經運用自如、我能與學生維持教學相長的關 係、我與學生之間總是能和諧相處、互動良好。

2. Y12 至 Y62 代表後置變項的六個測量指標,即是教學效能的六個測量指 標:教師教學信念、教材系統呈現、多元教學技術、教學時間運用、師 生關係建立、班級管理營造。

(三) 測量變項的誤差

1. δ12 至 δ52 代表前置變項的五個測量指標殘差。

2. ε12 至 ε62 代表後置變項的六個測量指標殘差。

(四) 互動模式的關係

1. γ2代表國民小學教師轉化期對教學效能的影響效果。

2. ζ2代表互動模式之影響效果的殘餘差。

二、 轉化期教師對教學效能模式適配度之指標結果分析 1. 整體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整體適配度指標部分, SRMR 為 0.049 ,符合其判斷值需

<.05,表示殘差較小,可見本研究模式具有良好的整體適配度。

2. 比較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比較適配度指標部分,NFI 為 0.95,符合判斷值頇>.90 的規 準;NNFI 為 0.96,符合判斷值頇>.90 的規準;CFI 為 0.97,符合判斷值 頇>.90 的規準。綜上所述,本研究模型具有良好的比較適配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精簡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精簡適配度指標部分,PNFI 為 0.74 符合其可能值域為 0~1 的判斷規準,數值較高,顯示本研究模式符合精簡適配程度。

4. 基本適配度指標

由表 4-31 可看出,所有因素負荷量(即 λ 值)皆達顯著水準,而且誤 值都沒有負值,γ 值也達顯著,可見本研究之模式基本適配度良好。

5. 內在適配度指標

本研究在內在適配度指標部分, R2值均為正的實數,且達顯著水準,

可見本研究模式的內在適配度良好,詳見表 4-31。

表 4-31 轉化期教師對教學效能互動模式之參數估計結果

參數名稱 λ 值 參數名稱 誤差變異數 R2值 評鑑指標

λX12 我有能力達成教學任務。 .70 δ1 .52 .49 CFI=0.97

NFI=0.95 NNFI=0.96 PNFI=0.74 SRMR=0.049 γ2=0.81

λX22 我常感覺到在學校中的工作充滿新鮮感。 .50 δ2 .75 .25

λX32 我對學生的紀律管理已經運用自如。 .77 δ3 .40 .59

λX42 我能與學生維持教學相長的關係。 .89 δ4 .21 .79

λX52 我與學生之間總是能和諧相處、互動良好。 .75 δ5 .43 .56 λY12 教師教學信念 .85 ε1 .27 .72 λY22 教材系統呈現 .82 ε2 .33 .67 λY32 多元教學技術 .82 ε3 .32 .67 λY42 教學時間運用 .85 ε4 .28 .72 λY52 師生關係建立 .90 ε5 .19 .81 λY62 班級管理營造 .87 ε6 .24 .76

參、 成熟期教師對教學效能的影響力

一、 成熟期教師對教學效能之模式圖及假設建立

表 4-32 為歸納國民小學成熟期教師與教學效能之測量指標,擬定測量 指標之推力與拉力之間的假設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32 成熟期教師與教學效能之推、拉力假設關係

測量變項 推的力量

國民小學成熟期教師

拉的力量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

X13 我樂意參加各種教學研習或相關會議。 +

X23 我能研發新的教學方法。 +

X33 對於教學工作我有很高的肯定和承諾。 +

X43 教育當局推動的新政策我願意參與研習與實踐。 +

X53 我樂意將教學經驗分享給其他教師。 +

X63 我能維持高昂的工作情緒,且勝任愉快。 +

X63 我能維持高昂的工作情緒,且勝任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