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知識管理之理論分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探討國小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創新之相關文獻,藉由歸納 整理相關文獻,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教 師知識管理之理論分析,第二節為教學創新之理論分析,第三節是教師知 識管理與教學創新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教師知識管理之理論分析

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 Francis Bacon 曾言:「知識就是力量」,知 識是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議題,運用新的知識才能夠掌握財富並具備 競爭力,日新月異的知識也是組織活力的來源,並能夠確保組織的持續發 展與進步,因此,建構組織的知識管理系統和機制,已成了刻不容緩的議題 (吳 清山,2001) 。將知識管理理念引進學校行政管理與教師教學領域,是希望 透過知識管理提昇學校行政與教師教學效能,因而教師知識管理之理論分 析,值得做進一步之探討。本節將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探討教師知 識管理的意涵,第二部分為探究教師知識管理的相關理論,第三部分為分 析教師知識管理的模式與架構,第四部分為整理教師知識管理的內涵。

壹、教師知識管理的意涵

知識是知識管理的核心要件,能了解「知識」的意義與內涵,才能做 好知識管理。國民小學教師如何透過有效的知識管理以提升教學效能與知 識的價值,是教育界所重視的關鍵議題。以下分別探討知識、知識管理及 教師知識管理能力之意涵:

12

一、知識的意涵

(一)知識的意義

關於「知識」,不同的需求對知識的意義會有不同的詮釋,從教育領域 應用的角度或從企業經營的觀點,各有不同的定義,舉凡字面的意義、資 料的處理到資訊的運用等,每位專家都有其獨特的見解,這些不同的觀點 與解釋,皆具有其價值性也都屬於知識的範疇,事實上,日常生活中的任 何活動都與知識相關連。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被視為一種無形的資產,可由人類來加以認知 和管理。面對無形的知識,想要妥善的管理它,唯有先將知識的分類區辨 清楚並善用之,才能取得綜合性的效果 (鐘鎮郎,2010。知識具體涵蓋的 範疇可分為四個層次 (王如哲,2000;吳清山、黃旭鈞,2000;劉京偉譯,

2000),如圖 2-1 所示。

智慧

知識

資訊

資料

透過行動、應用 來創造價值

開創價值的直 接

材料

有目的的傳達意念

定性或定量顯示

圖 2- 1 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關係

資料來源: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頁 27)。劉京偉譯(2000)。台北:商周出版 社。

13

1.資料

即原始資料。有關各種事件的簡單、明確、客觀的事實,亦於結構化、

取得、溝通,並且容易傳達給他人。

2.資訊

將資料進行有系統、有目的整理,藉以傳達特定意念的訊息。即將資 料加以分析並賦予意義,可能同時結合兩個以上的事實而產生另一新的事 實。

3.知識

在深入瞭解資訊後,進一步加以專業的分析研判,而得到開創價值所 需的直接材料。

4.智慧

以知識為基礎,透過個人行動力,應用創造價值。智慧是在許多地方 實踐多次後累積而成的,是一種解決個別問題的對策。

管理學大師 Drucker 曾指出,就本質而言,知識是擁有者對特定領 域的專業化認知(張玉文譯,2000)。知識是組織的一項重要資產,它會創 造出組織產品和服務之附加價值。它是在組織處理事務時,由賦予資訊與 資料意義的學術洞見和了解所組成。知識源自於獲悉主體的心智之中,它 根據本身的經驗、價值、文化和學習來進行評價和解釋(王如哲、黃月純 譯,2004)。然而,為了對知識的定義有更系統化的了解,將學者對「知識」

的觀點,統整於表 2-1:

14

15

16

表 2- 2(續)

楊政學 2005 依知識的範

1. 公共知識:必須是顯性知識,運用可能是有 意識、審慎或自動的方式。

2. 個人知識:可以是顯性的或是隱性的,可取 自於將公共知識個人

化之過程中,或來自經驗的學習。

吳明雄 2010 依知識的明 顯度

1. 顯性知識:可符記化與檔案化以提供他人檢 視的知識,具有共通性與一致性的特質,易 於他人取用與應用。

2. 隱性知識:擁有知識的人不知或無法傳遞外 顯的知識,通常以專業技能或個人經驗存在 於個人行為中。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對於知識的分類有不同的依據與詮釋,並無一 定的標準,教師的知識亦然,也非絶對,是可能隨著時空或外在環境的改 變而有不同的需求,自然也可根據不同的依據做知識的分類。

二、知識管理的意涵

(一)知識管理的意義

近年來知識管理領域一直是學者所研究的重要議題,其相關研究也如 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國內的學者王如哲 (2000) 從兩方面分析有關知識 管理的研究,一是將知識管理分為「知識」與「管理」兩個概念;另一種 則是整體描述「知識管理」。王如哲指出,以「知識」與「管理」二個概念 解釋「知識管理」定義者,著重在根據知識的內容和特質,描述知識的取 得、儲存、分享和應用的程序;而將「知識管理」做整體解釋者,則是將

「知識管理」視為達成組織目標的工具。如同知識本身,隨著研究面向的 不同,知識管理並無一定的定義,因此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所做的一些定 義,整理成表 2-3,以供參考。

17

18

調知識的獲取、儲存、分享、創新與應用的過程,也強調組織成員在知識 管理中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故研究者認為知識管理是一種知識收集、整理、

分析、分享和創造的處理過程,使原有的知識不斷的修正和持續產生新的 知識,而且能將這些新舊知識加以保存和累積,使其有效的轉化為有系統、

制度化的知識,這種知識不斷的產生、累積和創新的循環,可以幫助組織 採取有效的決定和行動策略,進而能夠增加組織資產、擴增組織財富、提 升組織智慧和達成組織目標。

(二)知識管理的特性

本研究合併學者所述,綜合歸納學者對「知識管理」之特性如下(吳 清山,2001;范熾文,2001;張明輝,2002;Daveport & Prusak,1999): 1. 知識管理為知識持續循環活動的過程

知識管理強調知識的獲取、彙整、分析、儲存、分享、應用及創新之 循環歷程,是個人或組織為充分運用知識,所進行一系列以知識為主體的 管理活動。

2. 知識管理之目的是創造更高的知識價值

以組織企業而言,知識管理的目的是為提高生產力與競爭力。為達成 企業經營之永續目標,許多企業進行知識管理,形塑優質的組織文化與創 新氛圍,使知識產生最大績效及最大價值。

3. 知識管理結合資訊科技,快速加倍知識循環流動

組識管理包含資訊科技應用管理,使企業商品與顧客充分掌握市場情 報,分配流通知識,因應未來;知識管理是策略、觀念、過程、方法及工 具,與資訊科學進行創造、取得、整合、加值與使用。

4. 知識管理重視組織成員之知識分享與創新

知識管理強調分享與創新,是策略的運用,也是組織文化的塑造,文 化塑造過程來自成員彼此分享知識,建立團隊互助合作基礎交流。企業推 動內部分享文化,主要目的是利潤成長、知識創新、提升組織價值與競爭

19

優勢。在組織內,領導人須建構組織分享與創新機制,營造共享氣氛、成 員腦力激盪、創意想像、透過各自優勢相互加值,相得益彰,創造個人與 組織雙贏的局面。

5. 知識管理是系統化流程的策略與過程

知識管理是策略與過程,將組織內外部知識,透過系統化流程,以知 識取得、蓄積、流通、創造及擴散過程,對個體知識能力與潛能開發或組 織整體績效的提升,具備建構組織競爭力的策略(石遠誠,2003;鍾欣男,

2001)。Hung, Huang, Lin 與 Tsai(2005)認為:知識管理是管理上的活動,

包含知識的發展、轉移、傳播、儲存與應用,並提供組織成員真實資訊來 應變與制訂正確決策,重視組織成員之知識分享與創新,以達到組織目標。

三、教師知識管理的意義

知識管理對個人、團體或組織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有其重要與必要性。

企業組織知識管理的目標是提升生產與競爭力,知識需透過適切管理措施 以發揮資產效益,奠定競爭優勢;隨著知識暴增、自由市場機制影響,知 識管理被引進教育,學校為求生存,必須變革、發展特色。唯學者之論述 皆著重學校組織知識管理層面;事實上,要強化組織適應力與競爭力,唯 有個人或組織做好知識管理,才能累積有價值的經驗,達到聚集與應用知 識加乘效果 (陳美玉,2002)。

國家的良窳有賴人才的貢獻與付出,而學校是孕育人才的重要場所,

教師則是培育菁英的推手,因為教師扮演如此關鍵的角色,教師的專業成 長更顯重要。教師的專業知識是學校組織重要的資產,也是知識管理中所 強調的知識資本,因此,將教師知識管理觀念導入教師專業發展,建立教 師學習機制,是學校提升競爭力並能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以下將分析歸 納各專家學者對於教師知識管理的定義,列於表 2-4。

20

21

轉化知識的歷程,運用現代科技,做好教師個人的知識管理,以增進專業 知識的價值,並提供教學效能、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而提升學校的競 爭力。

貳、教師知識管理的相關理論

本節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的相關理論。從相關文獻(王如 哲,2001;吳清山,2001;張明輝,2003;謝文全,2000),發現知識管理 的理論眾多,較值得重視的基本理論分述如下:

一、知識轉換理論

「知識轉換理論」,乃是知識不斷的生產與創新並形成文化,提供組織 運作與發展的基礎 (張盈霏, 2006)。Hedlund(1994)提出知識轉換過程模 型,其中反省、對話、吸收與散佈是這個模型中重要的三個步驟。從 Hedlund 的知識轉換模型中顯示,組織中的知識可以透過「外顯」與「內化」的互 動,產生真實的知識;並透過「延伸」與「凝聚」及「對話」和「沉思」

的過程,得以使知識能在組織內外不斷的「吸收」與「散佈」,藉由這三種

的過程,得以使知識能在組織內外不斷的「吸收」與「散佈」,藉由這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