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職業倦怠之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職業倦怠之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在上節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時,可得知壓力形成的過程,如果因應壓力 的方式不當,工作壓力持續累積,沒有排除,便會產生身心疾病或工作的倦怠感甚至

退出職場。本節主要探討教師職業倦怠之意涵及其相關研究,首先敘明教師職業倦怠 的意義,其次探究教師職業倦怠的相關內容,最後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並 將各學者所做的相關研究作一歸納統整分析。

壹、教師職業倦怠的意義

倦怠(burnout)一詞首先由美國心理學家H. J.Freudenberger(1974)提出,用來 說明專業工作者在工作環境中,因工作所引發的身心與情緒耗竭現象。其研究發現由 工作而產生的倦怠感會使個體感到精疲力竭,進而對工作失去熱情或束手無策,此現 象往往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專業人員功能的發揮以及個人身心的健康。

自Freudenberger提出此一議題後,國內外學者競相研究burnout在各專業領域產生的影 響;國內學者對burnout一詞的翻譯不一,如專業倦怠(單小琳,1987;謝祥永,2002)、

工作倦怠(廖相如,2003;何信煒,2005;謝連陽,2007;呂幸珠,2008;林克泓,

2008,張明輝,2010;陳銘峰,2011;吳淑蕙,2012)、職業倦怠(顏耀南,2002;

陳蓮妃,2003;孫寶蓮,2004;郭耀輝,2004;黃深振,2005;羅文興,2006;郭浚 經,2008;蘇郁雅,2010;郭怡慧,2012)等,研究者考量名稱的一致性及參考相關 研究,本研究將「burnout」統一稱為「職業倦怠」。

近年來面對激烈的全球化、國際化競爭,政府不斷的加速推動各項教育改革,舉 凡教師法的修訂、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推行,乃至最近的十二 年國教的推動,教師除了平日的課程教學、班級經營外,還要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個人 專業知能的研習進修。又近幾年國內政治環境動盪,失業率攀升,民眾在政治人物及 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對公教人員的工作、福利都有所質疑。教師在面對教學環境變化 如此迅速的情況下,再加上原本教師每天接觸學生,除了例行性的教學工作外,更要 隨時準備處理突發性的學生問題,教師的工作壓力已非昔日可比,因此,經長期工作 壓力所造成的職業倦怠,已漸漸充斥在教學環境中。對教師職業倦怠此一議題已有學 者做過研究,然其定義常因學者的觀點差異而有不同的界定,以下係研究者就近10 年來國內學者對教師職業倦怠的重要定義蒐集整理後,彙整於表2-5。

表2-5 國內學者「教師職業倦怠」定義彙整表

年代 國內外學者 教師職業倦怠的定義

2003 廖相如

教師在與工作環境的互動過程中,由於個人內外在認知之落 差,無法透過成就動機與制握信念,因應長期工作挫折,導 致個人情緒的耗竭,喪失教學熱忱與理想;並以退縮、冷漠 等缺乏人性的態度回應其工作上所接觸的人事物,同時對個 人工作成就不滿意的現象。

2003 陳蓮妃

教師在工作環境中,因工作過度負荷、工作壓力過大造成身 心力量交瘁或因教師個人過度追求不切實際的教學或工作 目標,而產生挫折,並在個人行為、情緒及生理上產生不良 症狀,降低個人工作效率及工作品質。

2004 孫寶蓮

教師在擔任教職的過程中,個人對工作有不切實際的目標,

且長期無法有效因應因工作所引起的壓力與挫折,導致出現 身心耗竭的狀況,而有生理、心理、動機、工作情緒和態度 上的改變,以致降低了工作方面的效能。

2004 郭耀輝

教師在教育工作情境中因個人因素、工作環境和其他因素的 影響,長期缺乏能力調適工作上的壓力,導致身體、情緒、

生理上的枯竭,逐漸對教育工作失去熱忱的現象。

2007 呂幸珠

教師因個人或環境因素,不能有效地因應工作壓力與挫折而 產生喪失工作動機、無成就感、身心耗竭等行為,以致降低 個人工作效率及失去對工作的熱忱。

2010 蘇郁雅

教師在生活與學校工作環境互動中,因個人所認知的目標或 理想無法達成,或工作壓力過大,缺乏適當的因應策略,所 逐漸引發對教學或相關工作的疏離現象,對教學工作喪失應 有的熱忱,而導致心理、情緒及行為態度之負面改變。

2009 洪國生

教師因個人或環境因素,不能有效地因應工作壓力與挫折而 產生喪失工作動機、無成就感、身心耗竭等行為,以致降低 個人工作效率及失去對工作的熱忱。

2012 吳淑蕙

教師在教學情境中,因個人或教育環境的改變,使得教師的 精神、能力與體力,無法因應過度的壓力與挫折,而降低工 作動機、缺乏工作成就感、身心耗竭、教學效率降低、缺乏 教學熱忱等的影響。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學者對於教師職業倦怠的定義,可歸納如下:(一)因為教師對教學環 境的不適應,產生挫折感,缺乏積極正面的態度。(二)教師感受到教學工作充滿壓 力、負荷過重或缺乏成就感。(三)教師負面的情緒反應,表現在心理與生理層面,

影響教師在工作上的行為與態度。(四)教師感到工作品質降低,個人以消極的態度 面對服務對象(同事、學生、家長),導致工作上的不快樂。因此研究者認為教師職 業倦怠係指教師在教學環境情境中無法適當因應人事物的變化,承受過度的壓力及挫

折,產生對教學工作厭倦、缺乏成就感、身心耗竭的負面感受。

貳、教師職業倦怠的相關理論模式

關於職業倦怠,許多專家學者從不同的面向進行研究,也發展出許多不同層面的 理論模式,以下茲就與本研究相關之理論模式說明之:

一、Maslach 和Jackson 的職業倦怠理論

Maslach 和 Jackson(1981)曾以助人專業工作者為研究對象,發現這些助人工 作者為了處理其所服務對象之心理、社交及生理方面的問題,需要耗費許多時間與心 思,此種長期持續性的壓力,會導致情緒上的耗竭,產生職業倦怠的危機。他們根據 研究資料的分析,提出三因素的職業倦怠理論,在其所編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手冊中,將職業倦怠定義為個人與工作關係之問題,其包含三個層面:「情 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指工作者在工作時經常感覺生理及心理的疲憊,

情感上有被壓榨殆盡而出現情緒上有長期枯竭的感覺,而無法再貢獻自己的心力;「去 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指工作者對人產生冷漠,暴躁或易怒的現象,將人視 為物品,表現出無情冷淡的情緒;以消極的態度面對周遭的人;「個人成就感低落」

(low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指與他人互動的工作過程中,趨向於用負面態度來 衡量自己與工作對象的關係,不滿意於自己的工作,感覺沮喪,士氣低落、從工作中 退縮、降低生產力、無法適當的因應、缺乏個人成就感。此分類法大都為國內外學者 對職業倦怠所使用的研究向度。

二、Iwanicki的負向壓力模式理論

Iwanicki(1983)則認為社會、組織和教師教學角色有關行為等因素會影響教師 職業倦怠。茲說明如下,另以圖2-7呈現:

(一)社會因素:當公立教育已不如以往受到社會的支持,而適齡教育人口增加、教 育經費負擔加重、學生的學業成就低落,如遇經濟不景氣,教育經費將愈形緊縮,如 此將嚴重影響教師心理。。

(二)組織因素:學校的課程與教學是否符合社會的脈動?能否達成教育目標和兼顧 學生學習上的需求﹖

(三)教學角色行為:如學生訓導問題、行政人員的態度與支持程度、家長的配合等。

圖2-7 Iwanicki 的教師職業倦怠的負向壓力來源

資料來源:洪國生(2009)。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倦怠關 係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

三、Carroll 和White 生態學模式

Carroll和White(1982)提出的生態學模式,焦點在有機體與環境生態之間的互 動,因此若從生態學的觀點探討,職業倦怠被認為是一種生態方面功能不良的形式,

具體來說,即是由於個人變項與環境變項的交互作用時,產生功能失常情形。Carroll 與White 認為個人產生職業倦怠的徵兆時,必須探究個人與環境的互動,其指出可能 影響職業倦怠的因素有(黃臺生,2001):

(一)個人因素:影響個人工作表現的因素,如身心健康狀況、人格、挫折容忍度、

目標、需求、興趣和價值觀等。

(二)環境因素:

1.微系統:個人完成其工作的最小的有組織的系統,如辦公室、機構中的部門。

2.中間系統:工作環境中組織化程度較高的系統,包含數個微系統而形成一個較大的 整體,如機構及部門。

3.外圍系統:指非工作者所處之工作環境系統,但會直接影響到工作者及其機構的運 作,如基金會、社區等。

4.巨觀系統:指在外圍系統之外所有會影響個人生活的因素,如高失業率、種族與性 別偏見、天然災害等。

四、Harrison 的社會能力模式

Harrison(1983)認為助人專業工作者都具有助人的動機,而工作後,個人所覺 教師

角色行為 組織因素 社會因素

察到效果的高低,決定了個人產生工作勝任感或職業倦怠,如圖2-8;若成效高則形 成勝任感,工作動機更強,成為正面的循環;反之若成效低,將降低工作動機,產生 職業倦怠。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之下,個人能否如預期的達成工作的目標,其重要因 素有:1.工作對象問題嚴重的程度;2.特定的工作環境資源之障礙;3.工作者的才能。

以上三個重要因素決定了個人感覺到勝任或倦怠,如果工作環境中存在太多的障礙,

缺乏有效可利用資源時,就會降低助人的動機與期望,最後導致職業倦怠。

勝任感 增強

助長的因素 高

助人的動機 效果

助人的動機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