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自我效能

一、自我效能的意涵

自我效能的概念源自於 Bandura 的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其中結合了行為學派和認知理論的觀點,社會認知理論主張個人在社會情境中的

「個人」、「行為」、以及「環境」三者之間的交互關係皆互相影響,即相互決定 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如圖 2-5。然而,社會認知論的學者認為影響一個 人行為表現的認知作用,以個人對其本身的認知最為重要,即「自我概念」

(self-concept),這是一種透過直接的經驗、重要他人的評估之複合式觀點。而 在自我概念當中,Bandura 最重視的就是「自我效能」。

Bandura(1978)提出的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自己能否成功地因應特殊情境 的自覺。透過個人效能信念影響著活動的選擇和動機的程度,且對於獲得技能所 建立的知識結構有很重大的貢獻。個人效能信念也透過形成期望和結果並預期個 人的努力來調節動機。當人們遇到困難的任務時,自信能夠決定他們是否發揮自 己的能力;但自我懷疑會輕易的否定最佳的能力(Bandura, 1997)。

二、自我效能的來源

根據 Bandura(1978)所提出的自我效能訊息來源主要有四個,分別是:過 去成就與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替代的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言語上的勸說(Verbal Persuasion)、以及情緒上的激擾(Emotional Arousal),如圖 2-6。

個人

行為 環境

圖 2-5 相互決定論中的三元交互作用(Bandura, 1978)

1. 成就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因為它是個人在過去的成功與失敗的經歷,故為自我效能知覺四個來源中最 具影響力者。如果過去的親身經歷是成功的,那麼就會提昇自我效能的預期,若 一再失敗,自我效能的預期則會降低,特別是失敗的經驗發生在早期、無法反映 努力的程度或是外在環境的轉換時。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種程度上受制 於個體對形成自我行為表現成敗的各個因素之權衡,例如:任務的難度、個人的 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

2. 替代性的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經由社會的模範提供替代性的經驗。當觀察與自己水帄相近的他人成功時,

能提昇自我效能,並確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為操作;然而,當觀察到跟自 己能力相近的人,雖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敗時,會降低自我效能。當觀 察的模範和自己較無相關時,對自我效能的影響也較低。一般來說,替代性的經 驗對自我效能的影響並不如個人親身的體驗,但替代性的經驗對低自我效能卻有 深遠的影響。

3. 言語上的說服(Verbal Persuasion)

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另一個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勵、評價、建議、勸告等。言語 說服是進一步加強人們認為自己擁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當個體在努力克 服困難時,如果外界有人表達了對他(她)的信任或積極的評價,會較容易增強其 自我效能。然而,言語的說服效果雖然比不上過去成就與表現和替代性的經驗但 往往是老師和教練時常使用的方法。

4. 情緒上的激發(Emotional Arousal)

有壓力或艱難的情況通常會引發情緒上的激發,對於個人的能義可能會有益 價值。因此,情緒上的激發是另外一個訊息來源,會影響到在面對威脅處境中的 自我效能。即個體在面臨某項活動任務時的心身反應:帄靜的反應使人鎮定、自 信;焦慮不安則使人對自己的能力發生懷疑。

三、數學教師自我效能之實徵研究

Philippou & Christou(2002)探討小學教師數學教學的效能信念,此研究藉 由分析 157 位畢業於教育大學(Pedagogical Academiy, PA)、塞普勒斯大學

(University of Cyprus, UC)、希臘的大學(Greek universities, GU)的小學教師自 評問卷,及其中 18 位教師的訪談資料,發現教師認為能夠勝任數學教學和效能 層次的改善,皆在初任期間後逐漸減少。然而,教師似乎通常都會批判那些他們 通過的職前課程,但這些職前課程似乎能夠改變教師數學教學的效能信念。

成就的表現

參與式的模仿

帄淡而減敏感的表現 在眾人面前表現 自我教導式的表現 替代性的經驗 體驗模仿 象徵性的模仿

言語上的說服

建議 勸戒 自我教導 說明、解釋

情緒上的激發

歸因

放鬆、生理回饋 象徵性減敏感 象徵式揭露

來源 歸納的方式

效能期望

圖 2-6 自我效能訊息的主要來源,以及透過這些不同的治療模式運行的主要來 源圖(Bandura,197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詳細介紹研究實施方法與程序,共分四節來說明,第一節為研究的流程 與架構,第二節說明研究對象的選取及其基本資料,第三節介紹本研究的研究工 具設計及資料收集的過程,第四節呈現資料的整理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