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位閱讀動機與數位閱讀行為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數位閱讀動機與數位閱讀行為的相關研究

根據上述兩節文獻探討及相關研究整理,顯示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關係密切,而且 閱讀動機各因素與閱讀行為中的表現(如:閱讀頻率、閱讀時間、閱讀數量等…)均有 顯著正相關,閱讀動機對閱讀行為也具有一定的預測力,故再針對數位閱讀動機與數位 閱讀行為的相關研究分析,以作為本研究更有力的立論依據。

(一)數位閱讀動機的相關研究

本研究關注的研究情境為學生在「數位閱讀」情境中的動機表現,與過去的紙本閱 讀動機研究情境不全然相同,分析數位閱讀相關研究發現,由於數位閱讀屬於較新興的 主題,於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網以此當成關鍵字搜尋僅有四篇,是針對成人及大學 生進行數位閱讀研究,若加以類似相關主題「網路閱讀動機」搜尋,也僅有一篇以青少 年為對象研究,而針對學童階段加以探討者幾乎沒有,緣此,國小學童的數位閱讀動機 更值得我們關注。以下將有關數位閱讀動機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白秀青(2009)透過問卷調查雲林縣國小教師對數位閱讀情況,且將教師數位閱讀 動機取向分成,「自我成長」、「追求新知」、「好奇」、「實用性閱讀」、「分享喜悅」、「社 交」、「外在動機」、「挑戰」及「競爭」等九個取向。研究發現,國小教師在「自我成長」

的數位閱讀動機取向最強;而「競爭」的動機取向最弱。男性教師在數位閱讀動機取向 中的「實用性閱讀」、「分享喜悅」及「社交」等層面皆高於女性教師;女性教師則在

「好奇」、「外在動機」、「自我成長」及「追求新知」等取向方面顯著高於男教師。

湯明祥(2012)針對具有數位閱讀經驗的大學生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調查學生的數 位閱讀動機,並將數位閱讀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及外在動機兩大層面。經由研究結果顯 示,外在動機為大學生對於進行數位閱讀的主要動機;大學生進行數位閱讀活動時,容 易受到「與同儕的互動」或「流行時事」等誘因,驅使其閱讀行為。

黃世仁(2014)使用問卷調查法研究,調查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發現整體數 位閱讀動機具有中高程度。有 70%以上的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至少二~三天進行一次數

52

位閱讀、每次數位閱讀的時間在一小時之內者居多、閱讀之內容偏重「休閒娛樂」層面,

其次為「教育與教學專業知能」層面。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之數位閱讀動機及數位閱讀 行為,受部分背景變項影響而有差異並呈現正相關。

陳友信(2014)研究採用的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法,結果發現不同人口背景變項對 生活型態、數位閱讀動機、數位閱讀行為發生影響;不同數位閱讀閱讀行為在高雄市國 小教師之數位閱讀動機與生活型態具有顯著差異,高雄市國小教師的生活型態與其數位 閱讀動機有顯著相關。

賴怡君(2010)的研究對象為桃園縣公立國中學生,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與訪談 法。結果發現青少年網路閱讀動機的表現以即時便利性最高,表現和逃避閱讀最低;其 網路閱讀屬於較自發性、較不受他人影響。青少年網路閱讀動機表現,女生高於男生;

七年級網路閱讀動機高於八、九年級;低家庭社經地位網路閱讀動機低於中、高家庭社 經地位,其網路閱讀動機與網路閱讀行為有關連性。

另有期刊文獻以網路閱讀探討研究發表者,林珊如(2003)的研究對象為五所大學 的二十四位教師,研究方法為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歸納出大學教師的網路閱讀動 機,可區分為任務導向與非任務導向兩大類。

1.任務導向:屬於工具性閱讀,清楚的目標及完成任務的需求,為解決研究、教學 或其它情境中之問題,如:撰寫企劃、投稿報刊、期刊編輯及旅遊規劃等。

2.非任務導向:屬於休閒性閱讀,其網路閱讀活動之目的不在於解決特定問題。如 上網閱讀小說滿足個人興趣、或瀏覽新聞瞭解社會脈動或被動閱讀電子郵件訊息。

綜上所述,青少年及成人的數位閱讀動機表現普遍良好,且不同背景變項的數位 閱讀動機有差異並呈現正相關。有鑑於數位媒體成為許多人閱讀的常態,目前兒童接 觸媒體包括網際網路和電玩的時間,已超過其在學校上課學習的總時數(王世英,

2012),數位媒體逐漸變成學童閱讀的重要來源,基此,本研究將研究的對象鎖定於國 小高年級學童,其數位閱讀動機成為重要的議題。

(二)數位閱讀行為的相關研究

現階段僅有少數針對青少年或成人數位閱讀行為的研究調查,國小學童數位閱讀行 為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篇數較少,故再以相關主題「網路閱讀行為」、「電子資料閱 讀」等搜尋相關研究,以下先從所蒐集到的青少年及成年人數位閱讀行為研究分析整

53

理,再說明現階段對國小學童的研究情形。

1.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數位閱讀行為

根據2011年《天下雜誌》針對全臺灣3,715位國高中生進行「公民教育調查」,發現 新世代學子重度依賴網際網路,23.5%的青少年平均每天上網時間超過2小時,願意花時 間閱讀課外書的人數相對減少,調查顯示僅不到一成的國高中生有閱讀課外書的習慣。

近年來行動通訊設備普及率高,青少年數位媒體使用率也隨之提升,39%孩童和青少年 每天使用科技產品例如平板電腦、eReader閱讀,只有28%每天閱讀紙本,閱讀eBook的 孩童和前兩年比起來已經超過兩倍(天下雜誌基金會,2013)。

在國中生方面,陳明來(2001)以問卷調查法為研究架構,並以質性訪談法輔助 蒐集研究資料,調查台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時發現有 18.4%青少年常常閱讀網 路資料,28.5%青少年偶爾會閱讀,此外,多數國中生喜歡紙本閱讀甚於網路閱讀,而 選擇紙本閱讀是因為覺得習慣紙本閱讀,且紙本便於攜帶,內容完整,選擇網路閱讀則 是因閱讀時方便查閱、內容豐富具互動性。顯示當時的國中生已開始接觸數位閱讀,其 吸引國中生的主因之一即是資料獲得的立即性和便利性,只是彼時的閱讀載體和網際網 路尚未如此發達。

洪毓蓮(2002)對台北都會區國中生網路行為的調查結果顯示,國中生每星期上網 的時間以1~3小時最多,其次是1小時以內,男生上網的時間多於女生。上網從事的活動 則顯示,不論男女,有超過七成的國中生指出搜尋資料和下載檔案是他們最主要的網路 行為活動,其次為玩網路遊戲,第三則為寫e-mail。

卓振生(2008)在一項針對台中縣、市國中生的網路行為調查發現,在各項網路行 為中,高達七成的學生回答他們總是會上網利用搜尋引擎尋找所需資訊,其次為下載程 式和mp3的行為,而會利用部落格寫生活日記、留言討論的學生數比例最低。

賴怡君(2010)的研究對象為桃園縣公立國中學生,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與訪談 法。結果發現青少年青少年不排斥上網閱讀,閱讀類型偏向多媒體內容,以休閒娛樂為 目的,排名依序是影視娛樂、心情隨筆與影像創作等。 網路閱讀動機與網路閱讀廣度、

主動閱讀頻率、被動閱讀頻率有顯著相關。

在大學生及成人方面,游仕偉(2001)運用問卷調查法調查網路電子書讀者的使用 動機與行為,結果顯示網路電子書的讀者男生多於女生,年齡介於 20 到 29 歲居多。閱

54

讀頻率為三個月內二次以下較多,占 27.4%,但每週三天以上加每天使用比例也有 35.3%,每次使用大多在 1 小時以內,最喜愛的內容為文學類,以離線下載閱讀的受試 者最多約有八成。

陳冠華(2002)採用質性深度訪談方法,探討 BBS 小說版的讀者閱讀印刷及電子 小說之閱讀行為、閱讀動機等,以兩所大學有使用電子佈告欄小說版的讀者為研究對 象,以學生居多,年齡層集中在 21-25 歲,擁有個人電腦,閱讀電子式小說時間以 1 小時居多,與紙本相比,數位閱讀常使用略讀方式,會邊看邊做其它事,因數位閱讀 眼睛容易疲勞,故整體而言較紙本閱讀時間短,研究發現這些讀者在閱讀印刷及電子 小說之閱讀行為、閱讀動機、閱讀類型、閱讀時間長短和頻率、閱讀時段、閱讀訊息 來源、取得管道、消費態度都有明顯的差異性。

林珊如(2003)針對五所大學24位教師進行深度訪談,探討網路閱讀情境、網路 閱讀行為、閱讀媒體特性以及網路閱讀的影響,教師上網閱讀的情境包括:研究、教 學、學習、社會、日常生活以及投稿發表等情境;影響網路閱讀的六項因素為:資訊 性、科技性、經濟性、情境性與需求性。

林哲弘(2007)透過問卷調查468位曾瀏覽部落格的讀者,結果發現閱讀部落格內 容的動機為情感交流、搜尋資訊、休閒娛樂和人群效果。閱讀後的反應行為則主要表 現在意見接受、意見交流、主動參與活動、口耳相傳四方面。

翁筠緯(2009)研究採用的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法,其研究結果顯示閱讀類別前三 名為新聞時事、生活嗜好和小說散文,每次閱讀電子文本文學小說多在 1小時以內,

此外,也發現男性較常在網路上閱讀,女性則是紙本閱讀。

何玲惠(2013)採用延伸科技接受模式為其研究架構進行實證研究調查高中學生 數位閱讀現況,發現目前高中學生家中皆有良好的數位閱讀環境,當中百分之三十七 有四年以上數位閱讀經驗,而這些學生進行數位閱讀則以休閒娛樂為主。

黃美利等人(2014)採用問卷調查法調查高雄市的中學生,以科技接受與使用整

黃美利等人(2014)採用問卷調查法調查高雄市的中學生,以科技接受與使用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