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潛在成長模式驗證及隨時間改變情形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潛在成長模式驗證及隨時間改變情形

接著就本研究所進行的數學能力第二類型「程序性知識」能力進行說明。

在數與計算第二類型「程序性知識」能力上不同時間點的平均數與標準差數值 如下:

表 4-2-1 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不同時間點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平均數 .581 1.069 1.388

標準差 .903 .912 .819

由表 4-2-1 可知,在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三個不同的時間點所測得的 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平均值分別為:.581、1.069、1.388,由這些數值 可以知道本群受測學生在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部分是隨著年級增加及 時間改變而成長的。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之潛在直線成長模式的整體 適合度考驗結果陳述如下:

表 4-2-2 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潛在直線成長模式整體適合度考驗結果

df χ2 p TLI IFI CFI SRMR

數值 1 3.681 .055 .980 .939 .980 .016

本模式在增值配合度指數 TLI 為.980,增量配合度指數之 IFI 為.939,比較 配合度指數 CFI 為.980,TLI、IFI、CFI 之值皆大於.90 ,標準化殘差均方根 SRMR 則為.016,小於.05,這些指標顯示本研究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的潛在 直線成長模式與蒐集的資料整體適配度十分理想。

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在潛在直線成長模式參數估計部分結果如表 4-2-3。表 4-2-3 的資料顯示學生在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起始點平均數 估計值是-1.072 ,直線成長率平均數是.415,兩個參數的 t 值是-6.873 和 14.159 兩者的 P 值皆達顯著水準(p<.001),表示學生在四年級的數與計算「程序性 知識」能力平均分數是-1.072,之後隨著年級的增加,其成長的平均速率是.415。

在隨機效果部分,學生在起始點變異估計值是 5.623 ,直線成長率變異 是.164, t 值是 5.077 和 4.230,兩者的 P 值皆達顯著水準(p<.001),顯示學 生在四年級的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是有顯著差異,且個別學生在四年 級的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成長的平均速率亦存在顯著差異。

在起始點與成長率之共變與相關部分,起始點與成長率共變數是-.940,相 關係數是-.980,表示在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較低的四年級學生,隨著 年級的增加,其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成長速率較快;但若是在數與計 算「程序性知識」能力較高的四年級學生,隨著年級的增加,其數與計算「程 序性知識」能力成長速率較緩慢,推測亦可能是受到天花板效應(ceiling effect) 的影響。

表 4-2-3 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之潛在成長模式的參數估計結果 估計值 標準誤 t 值 p 值 固定效果

起始點平均數 -1.072 .156 -6.873 ***

直線成長率平均數 .415 .029 14.159 ***

隨機效果

起始點變異 5.623 1.108 5.077 ***

直線成長率變異 .164 .039 4.230 ***

殘差變異 E1 .091 .080 1.136 .256 殘差變異 E2 .519 .050 10.481 ***

殘差變異 E3 .436 .076 5.704 ***

共變相關

起始點與成長率共變數 -.940 .204 -4.601 ***

起始點與成長率相關值 -.980

圖 4-2-1 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潛在直線成長模式

第三節 數與計算問題解決能力潛在成長模式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