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乃以九十九年度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依據美國 NAEP2003 數學 評量架構,配合我國九年一貫數學領域中數與計算之能力指標,設計三份經定 錨設計之不同試卷、在研究對象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等三個時間點進行施 測,探討研究對象在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的數學能力在數與計算概念的了 解、程序性知識、問題解決三種類型能力之變化情形。本章將陳述研究動機與 研究目的,再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說明本研究中重要名詞的定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數學的學習注重循序累進的邏輯結構,因此,過去國內外數學教材的演 進,概遵循此邏輯結構,以保證數學教育的穩定性。在我國國民小學的數學教 材中,「數與量」在國民教育的數學課程中具有極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概念的形 成及演算能力的培養均奠基於國小階段(教育部,2003)。

雖然近年來,臺灣在國際大型測驗中,數學科表現十分亮眼,但教學現場 可發現仍有一大部分的學生在面對數學時感到害怕、焦慮,且隨著年級升高、

數學內容加深加廣,此焦慮現象越嚴重,最後演變成排斥數學甚至放棄數學一 科。審視數學科學習的過程,從基礎的認識數字、了解數值,進入到基礎演算 再提升複雜程度到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繼而進入文字題,也就是所謂的 應用題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力呈現何種變化?是否出現學習迷思?困 境為何?教學者如何適時察覺這些問題,提出正確方式引導學生繼續有興趣、

有效的學習,這些疑問在傳統一次式紙筆測驗中無法看出答案,需經由一次次 的追蹤、觀察、分析,才能真正瞭解學生能力變化,並提出分析解釋,繼而達 到增進學習成效之結果。

既然一次施測的橫斷式(cross-section)研究無法得知學生能力成長情況,

長期追蹤研究就成為極佳的研究方式。只是長期追蹤研究耗時耗力,資料蒐集 並不容易,因此國內在教育方面的長期追蹤研究較少學者著墨。而長期追蹤研 究亦屬於縱貫研究(longitudinal study)的一種,縱貫研究在教育的領域中,是 一種較常使用的研究方式,意思是研究者在一段時間內對同一群受試者進行一 次以上的重複觀察或施測,藉以瞭解受試者在這段時間內能力的發展或變化。

縱貫研究可以用來研究單一對象或某一群受試者能力的發展、身心的成長、動 作技能隨時間精熟的變化情形(張憲庭,2010)。以往的研究者因為蒐集資料 不容易,以致在探討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因素時,都僅侷限在單一時間點上,

而無法研究包含一段時間或多個時間點的研究(余民寧、趙珮晴、許嘉家,2009;

巫有鎰,2007;林俊瑩,2007;林俊瑩、黃毅志,2008)。

由於縱貫研究仍須橫跨數個時間點做資料的蒐集,因此國內縱貫研究文獻 亦不多,主要有針對幼兒在科學活動的動手做研究、影響數學學習的焦慮與動 機、中學生學業成就成長之研究(侯雅齡,2008;王金香,2010;張憲庭,2010),

另外有王正信的數學解題及整合認知能力之縱貫研究(王正信,2001)、謝佩 宜運用潛在類別分析國小六年級機率概念的縱貫研究(謝佩宜,2007)還有黃 秀玉針對國小低年級整數加減概念(黃秀玉,2008)及張育綾針對國小五年級 四則運算的縱貫研究(張育綾,2008)。這些教學先進的研究中,多以一學期、

兩個時間點進行施測研究;針對研究對象進行長達三年、施測三次且是用不同 試卷進行垂直等化分析的研究,目前無人著墨。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以99年度四年級學童為研究的對象,自編三份數與 計算測驗試題為研究工具,以長期追蹤方式觀察同一批學生,針對其某一特定 數學能力的成長或變化,探討研究對象在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數與計算能 力成長情形,之後並將蒐集的資料以Amos 、SPSS軟體分別進行潛在成長模式

(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簡稱LGM)分析及成長類型分類,期望研究結果的 分析解釋能提供教學者授課及學生學習時的有利線索,讓教學者依據學生能力

成長變化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技巧及補救教學方式,以利師生共同克服數學學 習困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根據九年一貫數學領域五大主題中「數與量」主題所擷取之「數與 計算」相關能力指標,以 NAEP2003 數學評量架構為基礎,編製三份試卷,試 題間採用定錨測驗及垂直等化設計,對同一群學生,分別在四年級期末、五年 級期末、六年級期中三個不同時間點進行施測,藉以探討此一群學生的數與計 算能力在四年級到六年級間的變化情形。本研究目的如下:

壹、瞭解學生數與計算「概念的了解」能力潛在成長模式驗證及隨時間改變情 形。

貳、瞭解學生數與計算「程序性知識」能力潛在成長模式驗證及隨時間改變情 形。

參、瞭解學生數與計算「問題解決」能力潛在成長模式驗證及隨時間改變情形。

肆、探究學生數與計算三類型能力的成長類型分類情形。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了讓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重要名詞更加清楚明確,茲針對數與計算、

NAEP 數學能力三類型、學生背景等相關名詞進行定義。

壹、數與計算

九年一貫將數學領域區分為:「數與量」、「幾何」、「代數」、「統計與機率」、

「連結」等五大主題。其中「數與量」在國民教育的數學課程中具有最重要的 位置,其主要概念的形成以及演算能力的培養均奠基於國小階段(教育部,

2003)。由於在國小階段數與量的範圍較大,因此又區分為「數與計算」、「量與

實測」兩個子題,本研究是針對「數與計算」單一能力所設計之研究,故本研 究中所稱之「數與計算」乃指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分類的第一主題所區分出 的第一子題,並配合數與計算能力指標之分年細目,統整各個版本相關於數與 計算之單元所編製之試題。。

貳、NAEP 數學能力三類型

本研究中所指的數學能力三類型是依據NAEP2003數學評量架構,將學生 在數與計算中的能力區分為概念的了解、程序性知識、問題解決三種類型,其 內容說明如下:

一、 概念的了解:指的是學生能辨認、歸類、比較、對照或整合相 關概念及原理原則。

二、 程序性知識:指的是學生能在情境中選擇應用正確的程序或能 證明程序的正確性。

三、 問題解決:學生能使用策略、資料、模式來規劃解決問題,或 是能在心情境中擴展、推理並判斷結果的合理性和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