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北埔姜家開臺祖姜朝鳳三子姜勝韜墓誌

第五章、 結論

照片 1- 1、北埔姜家開臺祖姜朝鳳三子姜勝韜墓誌

資料來源:2009/08/20 攝於新竹縣新 豐鄉鳳坑姜厝

圖1-5、粵東閩客方言區之分布圖

資料來源:吳榕青教授提供底圖,筆者改繪。

照片1-1是北埔姜家開臺祖姜朝鳳三子姜勝韜墓 園的墓誌,上頭記載姜氏先祖遷移過程:開粵始祖姜 世良原居住於漳州府龍溪縣江豆村,後遷至碣石衛,

並在惠州府陸豐縣大安墟鹽墩村(今廣東省汕尾市陸 豐市大安鎮艷墩村)置譜開基8

漳州龍溪縣屬於閩南語漳州話區,而大安墟為靠 近客家語區的福老(當地閩南人對自我族群的稱呼,

當地客家人稱他們為學老人)語區、碣石衛是閩語區,

如果姜姓先祖長期位於閩、客語的交界地帶,姜家來 臺開基祖姜朝鳳很可能具備閩、客雙語的能力,而北 埔姜家開臺後前幾代的祖先也可能存有此語言特性。

8 墓誌記載的遷移語意不清,應先至碣石衛,後至大安墟。

根據韋煙灶(2011)9藉由文獻呈現的歷史語言:陸豐大安的姜姓家族分家鬮書〈姜 阿妙兄弟同立分家鬮書〉以及〈新竹北埔姜家史料〉中出現許多閩客式用詞併用的情況。

2011年8月筆者實地探訪北埔姜家原鄉祖籍地,訪問姜姓在大陸的宗親10,確認當地姜姓 一族與客家人互動頻繁,且通閩、客雙語,更加深此現象的可靠性。

若金廣福的粵籍墾首姜家能通閩、客雙語,其他墾戶、佃戶、家族又是如何?此方 言屬性對北埔的歷史開發過程是否有影響?這是引發筆者研究的第一個動機。

其二、北埔是一個隘墾區,面對安全威脅,開放性的人口成長,造成血緣與地緣關 係不穩定的浮動特性,過去研究多以金廣福的開發過程,客家文化、語言等作為探討主 題。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地理學常常著眼於空間分佈現象的討論,若能以較小的空間 尺度,釐清清末北埔族群與家族的原鄉祖籍分布,以及在北埔境內,不同族群、方言與 次方言社群、血緣性家族等的空間現象。對於北埔之於隘墾區的特性,又能提出何種不 同的解釋?許多疑問浮現出來,好奇心油然而生。

(二)研究目的

本文無意觸及閩客族群意識,客家認同的問題,而是依上述疑問,以金廣福拓墾中 心─北埔(今新竹縣北埔鄉)做為研究區,在「隘墾區」的特色之下,釐清族群與家族 的「空間分布」與「移動擴散」的現象,再透過各種互動關係,討論其成因與影響,故 本文的研究目的為:

1.釐清清末北埔地區世居家族的原鄉祖籍分布。

2.釐清清末北埔地區世居家族分布、遷移或擴散的過程。

3.藉由「人地」、「血緣」、「原鄉地緣」、「新鄉在地地緣」、「產業活動」、「祭祀圈」

等互動關係,探討清末北埔地區族群與家族分布、遷移以及擴散的地理空間意涵。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觀點 一、文獻回顧

(一)對於核心問題形成方面

施添福(1998)〈從臺灣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一文所提出什麼是客家?

是本文問題的起源。羅烈師(2006)《臺灣客家的形成》提供客家認同的歷史過程,有 助於釐清問題;韋煙灶與林雅婷(2008)〈桃園及新竹沿海地區閩、客移民分佈的地理 意涵—以新屋及新豐的調查為例〉以及(2010)〈臺灣西北部沿海地區的居民語言與祖 籍分布的空間關係〉提供研究方法、理論架構、議題分析的概念,是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9 韋煙灶(2011),〈桃竹地區姜姓宗族源流與分佈的考察〉,《新竹文獻》,第 42 期,頁 63。

10 訪談大安鎮艷墩村老鄉姜雙及其兄長。艷墩村靠近螺河,有渡口稱為「三角渡」,過去可行船到上游河 田鎮(今陸河縣河田鎮),附近城鎮行船也匯經於此(如大安鎮上游位於西邊的西南鎮),此外河流上游 與對岸西南鎮為客語區。

以上內容參閱第一節問題的形成,在此不再贅述。

(二)金廣福拓墾組織與聚落型態方面

施添福(1990)〈清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所區 分三個人文地理區,漢墾區、保留區、隘墾區,各有不同區域特色。金廣福無疑是標準 的隘墾區,是一個無特殊血緣與地緣特色的浮動社會。施氏所提供的分區概念,能夠釐 清許多拓墾過程所呈現的現象,在思考與討論問題時,提供重要的框架,也是區別研究 範圍的重要依據。

圖 1-6、隘墾區區域特色

資料來源:整理自施添福(1990)〈清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

圖 1-7、金廣福地區的拓墾特色

資料來源:整理自吳學明(2000)《金廣福墾隘研究-上》。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吳學明(2000)的《金廣福墾隘研究》論述十分詳細,對於北埔姜家史料的發掘與 整理分析,可說是大隘地區研究的濫觴。在拓墾方面的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包括隘墾 組織、資金來源與應用、墾區土地的開拓以及漢人社會的發展,除了漢人社會的發展之 外,整理剩下三個部分的主要概念,可繪成圖 1-7 的系統圖。

吳學明的研究可歸納出幾個結論:

1.金廣福成立,官方目的是整治番害、閩籍墾戶的目的是替資金尋找投資管道,粵 籍墾戶則對土地經營有高度企圖心。資金來源包括開墾期初期閩粵股伙捐股或加派,小 租戶承墾土地給出的埔底銀,以及開墾成功以後所繳納的各項大租、小租、水租等,至 於支出包含金廣福公館內開銷與隘防,由於隘防最為重要,故為最大資金支出。

2.開墾方式包含捐資、承墾以及抱隘三種,捐資墾戶多為自耕農及不在地地主,故 招攬佃農坐收小租;承墾土地的墾戶由於土地較小,常於別處擔任佃農,而形成部分自 有,部分為佃的半佃農;抱隘者皆為粵籍墾戶,除了開墾土地外,也必須負責隘防,故 有向金廣福繳租的義務,但同時也向金廣福收取隘糧與隘餉。

3.山區番害危險且自然環境較差,開墾時間晚,後續開發主要與樟腦有關,當樟腦 開採殆盡,山區的重要性僅剩守隘,土地生產利潤並不高。

4.透過土地兼併,閩粵合作開墾的金廣福的地區,土地卻逐漸集中在少數粵級墾戶 手中,換言之,土地、經濟逐漸為粵籍墾戶掌握,閩籍勢力淡出。

吳育臻(2000)《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時間點銜接上吳學明的研究,

對日治時期與光復後當地人文現象的發展也提出許多論述:

1.人口、聚落與產業

遲至道光 15 年(1984),金廣福墾號成立,北埔開始拓墾而形成聚落。日治時期,

受到都市化的影響,人口有移出現象,尤其是樟腦產區。戰後,農業一度發達,但隨著 工業發展,本區人口由邊陲聚落流動至核心聚落,再由核心聚落移動至較大核心,形成 邊陲聚落縮小而核心聚落不增不減的現象。

產業以農業為主,清代以腦、藤吸引墾民,日治時期盛產茶葉,戰後有稻米、洋菇、

茶葉、綠竹。工業以食品加工為主,規模小,手工加成為農村破產後的一項現金收入來 源。

2.購物、祭祀與通婚圈

祭祀圈主要以慈天宮為主,同治 3 年(1864),慈天宮中元普渡將三鄉整合起來,

光緒 3 年(1877)以大隘聯庄之名,正式加入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的 15 聯庄之一。至於 平安戲的祭祀活動,由於人口流失,大部分僅維持謝平安的儀式,少數祭祀圈趨於瓦解。

北埔購物圈以本地為主,偶爾到竹東;峨嵋東半部往竹東,西半部往頭份;寶山鄉 大部分屬於新竹市的商圈,東南角往竹東,西南角往頭份。至於內部通婚圈早期受慈天 宮普渡祭祀圈的影響,晚期則否,自 30 年代治 70 年代通婚範圍日益擴大,以新竹、桃 園、苗栗為主,與購物圈相當一致。

綜合祭祀、通婚與購物圈,可知北埔鄉是一個具社區性的完整地域社會,包含市集 中心、宗教中心,其餘兩鄉則缺乏此種特色。以上兩套著作,是本研究最重要的文獻參 考來源。

在聚落型態方面,臺灣北部多散村而南部多集村,影響因素包含自然環境,如水源、

地形,以及開墾組織、開墾機制等。施添福認為拓墾時墾佃農都必須「自備工本」,使 的零星的散佃,就近居住在墾地旁,成為散村的基礎,為了維持集約的稻作生產,必須 付出更多的時間與勞力,將厝宅安置於墾地旁,有助於此,因而持續保持散村型態。隨 著經營集約化、勞動力增加與農業商品化,贌耕制逐漸普及,為了讓佃農有棲身之所,

無論是種稻、種茶所興建宅厝或工寮,都有助於普及或延續散村型態11

圖 1-8、聚落型態影響因素

資料來源: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 216。

北部峨眉溪的河谷河階地面積較大,形成人口聚集的集村。其他山地丘陵區則為散 村型態。山地丘陵河谷地面積相對較小,地形較為崎嶇,受自然條件限制,灌溉設施在 山地丘陵區並不發達,水田比例不高,只能引山泉開發旱田,收入不高,也沒有集約農 業對勞力與時間的需求,理論上,居民無需就近照顧田地,但這仍不影響散村型態的形 成。

北埔開發時,佃農也需自備工本、築埤鑿圳等12,若是以抱隘的方式取得土地墾權,

除了經營土地外,還要負責地方治安,必須在山區各防守地點定居13。在河谷平坦處,

基於安全需要,或為開採樟腦,仍有許多住家在此定居,這些聚落有的 3、4 戶人家,

稍多則為 7、8 戶,分散在山間,便形成由幾戶人家的小集村組成的大散村14

此外,吳憶雯(1988)〈新竹峨眉地區的拓墾與社會發展(1834-1911)〉提供峨眉 地區歷史開發過程的詳細資料;梁宇元(1987)〈清末北埔聚落構成之研究,一個客家居 住型態之探討〉從建築角度分析北埔地區聚落型態;龍玉芬(2002)〈北埔慈天宮之研究〉, 對北埔地區信仰中心慈天宮有詳細介紹;吳聲淼(2009)〈隘墾區伯公研究:以新竹縣

此外,吳憶雯(1988)〈新竹峨眉地區的拓墾與社會發展(1834-1911)〉提供峨眉 地區歷史開發過程的詳細資料;梁宇元(1987)〈清末北埔聚落構成之研究,一個客家居 住型態之探討〉從建築角度分析北埔地區聚落型態;龍玉芬(2002)〈北埔慈天宮之研究〉, 對北埔地區信仰中心慈天宮有詳細介紹;吳聲淼(2009)〈隘墾區伯公研究:以新竹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