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然地理環境與世居家族空間分布之關聯性探討

第三章、 北埔自然地理環境與歷史開發過程對世居家族空間分布影響之分析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與世居家族空間分布之關聯性探討

考量地勢高低、坡度陡緩以及土壤條件,以 150 公尺、300 公尺等高線以及大平地 斷層為界,可將北埔分為四大區(圖 3-2):

(1)高度 300 公尺以上的地區為南部山地丘陵區。

(2)大平地斷層以南至 300 公尺等高線之間的區域為南部丘陵河谷區。

(3)高度 150 公尺以上至大平地斷層以北為北部丘陵河谷區。

(4)高度 150 公尺以下的峨眉溪河谷河階地為北部河谷平原、河階臺地區。

各區特色如表 3-1:

圖 3-2、北埔自然環境分區圖

表 3-1、北埔自然環境分區特徵

南部山地 丘陵區

南部丘陵

河谷區 北部丘陵河谷區 北部河谷平原

河階臺地區 地形 300 公尺以上 150 至 300 公尺 150 至 200 公尺 150 公尺以下 坡度 大多超過 33.3% 約 10.4 至 33.3% 約 0 至 33.3% 大多小於 10.4%

土壤 暗色崩積土 石質土

灰黃色崩積土 石質土

灰黃色崩積土 黃棕色黃壤

紅黃色或紅棕色紅壤

沙頁岩沖積土 黃棕色或黃紅色黃壤 資料來源:整理自圖 3-3、3-4、3-5。

二、各區的自然條件差異

南部山地丘陵區與南部丘陵河谷區屬於西部衝上斷層山地北段加里山山脈的一部 份,而北部丘陵河谷區與北部河谷平原河階臺地區屬於竹東臺地的一部份53,屬於第四 紀紅土礫石臺地,原為更新世中期至晚期,臺灣蓬萊運動後,積夷於山麓、向海的平坦 沖積扇,經過數次相對隆起、褶曲、斷層等運動,加上河流作用,形成以丘陵為主、階 地為輔的地貌。

臺地以東為中港溪的支流峨眉溪與流東溪切割侵蝕,大部分平坦面已經消失,但在 中港溪北岸殘留較大的平坦階面,其中峨眉溪河階有五段地形面,包括高位段丘面(LT 面)的紅土階地有兩階,以及低位段丘面(FT 面)的沖積階地有三階。LT4、LT5分布 較為零新,FT1(下新店面)、FT2(上埔面)、FT3(頭份面)則集中在峨眉溪兩岸,北 部河谷平原河階臺地區正位於此三段地形面的範圍54,FT3為下層河階,FT1為上層河階,

高度差約 30 公尺。上層河階位於北埔村、南興村向西延伸至埔尾村南邊北埔國中,以 及南埔村北側;下層河階位於北埔溪兩側,自大份林崁下向西延伸至社官橋55。河階地 平坦,取水方便又可避水患,是本區人口最集中的地區,除了峨眉溪河階之外,大平地 斷層以南其他河谷平原,雖然地勢與坡度也平緩,只是面積狹小,容納不下太多人口。

再比較土壤條件,根據新竹縣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56,可知北埔地區各種土壤的特 性(表 3-2)。一般而言,酸性土壤較不利於植物生長,由於雨量太多,淋溶作用劇烈,

土壤中植物所需之鉀、鈣、鎂等鹽基性物質流失甚鉅,當 pH<5.5 時,溶解性鋁、錳對 許多作物有高度之傷害,而 pH<5 時,鋅、銅等微量元素也會出現欠缺的現象,此外作 物對磷吸收效率變差,微生物活動與有機質分解受阻57,由表 3-3 可知大部分作物都不 適合種植在酸性太強的土壤。

53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通誌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 231。

54 石再添等(1996),《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 588-590。

55 吳學明等(2005),《北埔鄉志》。新竹,北埔鄉公所,頁 132。

56 陳清貴等(1883)《新竹縣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頁 22-26。

57 郭魁士(1997),《土壤學》。臺北:中國書局,頁 233。

土壤質地與構造影響土壤孔隙、透水與通氣性,太細密或太鬆散都不佳,此外化育

圖 3-3、北埔世居家族分布與地形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內政部(2007)1:12000 地形圖。

圖 3-4、北埔世居家族分布與坡度圖

資料來源:利用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1986),40 公尺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資料繪製。

圖 3-5、北埔世居家族分布與壤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行政院農委會土壤 GIS 查詢系統(2007)重繪。

三、水利灌溉條件

設施較發達,是自然環境最佳的地區,主要聚落與人口也集中於此,為本區的精華區(以 下稱為中心精華區),北部丘陵河谷區條件次之,剩餘兩區條件較差(以下稱此三區為 外圍區)。以上文自然環境作基礎,將樣本依不同原鄉祖籍地、方言屬性等做區分,探 討不同族群、社群與家族之間的空間分布特性。

四、不同地緣、方言屬性的世居家族分布樣態

本研究一共獲得 78 筆世居家族的樣本,能夠確定其位置的有 64 筆樣本。依不同原 鄉祖籍作劃分,可以觀察到幾個現象。整體而言,在中心精華區樣本分布較集中,外圍 區較分散,很符合當地的聚落型態。此外,不同原鄉祖籍的移民分布混雜,沒有明顯空 間分布規律,也沒有空間上的區隔,中心精華區混雜的現象最明顯。外圍區,惠州府籍 人數較多,而潮州、汀洲人數較少(圖 3-7、圖 3-8),有漸趨單純的趨勢(表 3-5)。

圖 3-6、不同原鄉祖籍世居家族樣本分布圖

資料來源:附表 1

表 3-5、中心精華區與外圍區區世居家族原鄉祖籍分布比較

中心精華區 外圍區

範圍 北埔村、南興村、埔尾村、水磜村溝背、

南埔村、大林村北部

水磜村面盆寮、麻布樹排、南埔村番婆坑、.

大林村南部、大湖村下大湖、上大湖、外 坪村、南坑村

祖籍地 惠州府 嘉應州 潮州府 汀州府 總和 惠州府 嘉應州 潮州府 汀州府 總和 樣本數 18 7 6 1 32 21 10 1 0 32 百分比 56.3 21.9 18.8 3.1 100 65.6 31.3 3.1 0 100 資料來源:附表 1。

圖 3-7、惠州府籍世居家族分布 圖 3-8、潮州、汀洲府籍世居家族分布

資料來源:附表 1 資料來源:附表 1

單獨來看,祖籍為嘉應州與惠州府籍的是居家族樣本數較多,分布在中心精華區與 外圍區(圖 3-9),數量很接近(表 3-5)。而祖籍為鎮平(蕉嶺)石窟河流域的世居家族 樣本,雖然數量較少卻有相同的現象(圖 3-10)。而來自螺河流域的世居家族,分布卻 顯得較集中,中心精華區多,外圍數量較少(圖 3-11),兩者有明顯差異。

圖 3-9、嘉應州籍世居家族分布 圖 3-10、嘉應州鎮平縣籍世居家族分布

資料來源:附表 1。 資料來源:附表 1。

圖 3-11、螺河流域世居家族分布 圖 3-12、不同方言屬性世居家族分布

資料來源:附表 1。 資料來源:附表 1。

方言屬性受到原鄉地緣的影響,呈現樣態與上述雷同,海陸客與四縣客社群樣本數 最多,分布於中心精華區與外圍區(圖 3-12、表 3-6),而閩客過渡帶的雙語社群,分布 較集中於中心精華區(圖 3-13)。此外,根據第二章的表 2-12 北埔二次移民遷移路線,

將可以掌握北埔世居地的樣本分為竹東、芎林移入,以及其他地區移入兩類,其結果如 圖 3-14。從竹東芎林移入的家族,比其他地區移入的家族,較集中於精華區。

表 3-6、中心精華區與外圍區世居家族次方言類型比較

中心精華區 外圍區

範圍 北埔村、南興村、埔尾村、水磜村溝背、

南埔村、大林村北部

水磜村面盆寮、麻布樹排、南埔村番婆坑、.

大林村南部、大湖村下大湖、上大湖、外 坪村、南坑村

次方言 海陸客 四縣客 閩客過

渡帶 總和 海陸客 四縣客 閩客過

渡帶 總和

非長樂籍 長樂籍 非長樂籍 長樂籍

樣本數 15 7 1 9 32 20 7 3 2 32 百分比 46.9 21.9 3.1 28.1 100 62.5 21.9 9.4 6.3 100 資料來源:附表 1。

圖 3-13、位於閩客過度帶的世居家族分布 圖 3-14、二次移民的世居家族分布

資料來源:附表 1。 資料來源:附表 1。

總而言之,世居家族的空間分布有兩個特徵:

1. 惠州府籍、嘉應州籍、嘉應州鎮平縣籍以及從竹東芎林以外地區移入的世居家 族分布於中心精華區與外圍區。

2. 潮州府、汀洲府、螺河流域、閩客過渡帶以及從竹東芎林移入的世居家族多分 布於中心精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