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分為四節:第一節校園綠建築,第二節綠建築日常節能指標,第三節 綠建築水資源指標,第四節綠建築校園用後評估。

第一節 校園綠建築

校園綠建築,或者是綠色學校、綠建築學校、永續校園,都是由綠建築的概 念衍生而來,最早開始於國外,英國的「生態學校」(Eco School),瑞典、日本 與中國的「綠色學校」(Green School),澳洲與美國的「永續學校」(Sustainable School),加拿大「種子學校」(Seeds School)等,這些國家當中有部分是著重 於軟體方面,如:環境教育或課程,有些則著重在硬體方面,如:建築設備或生 態技術,但無論是偏重哪一邊,或軟硬體兩者兼具,都是為了符合永續發展的目 標而設立的(湯志民,2003)。

臺灣從 2000 年開始綠色學校的計畫,命名為「臺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計畫」, 由教育部提供經費,學校自由申請,希望改善學校的環境政策、教學、空間規劃 及生活面向,同時也因為 921 大地震,許多中部的學校損毀,而發展出「新校園 運動」,永續發展就是重要的重建原則之一。2003 年開始教育部為避免一般人對 綠校園產生只有綠美化的誤解,將綠校園改為永續校園,並以「永續校園局部改 造計畫」做為政策實施的重點。

教育部(2003)定義綠校園為「已具備環境自覺及實踐能力的綠色學校,施以 綠建築及生態校園環境之改造技術,使符合永續、生態、環保、健康原則之校園 環境」,而許多專家學者也提出相關的定義:江哲銘(2003)認為永續校園的兩個 重要原則:生態校園環境、永續建築技術,湯志民(2003)則定義學校綠建築為具 有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特性的校舍、校園、運動場及其附屬設施。綜合上述 的意見,可大致定義出校園綠建築是為了永續發展的目標,學校在軟體及硬體上 面規劃設計,使得校園能符合生態、環保、節能、減廢、健康等原則。

5

第二節 綠建築日常節能指標

日常節能評估分為三大類:建築外殼節能、空調系統節能、室內照明節能。

(何明錦,2014)

一、建築外殼節能:要求比「建築技術規則」的節能基準強化約 20%。

規劃重點:

(一)學校、辦公類建築深度在 14 公尺內,有利於自然通風。

(二)避免用大片玻璃窗,辦公類建築開窗率應小於 35%。

(三)減少屋頂水平天窗,開窗率應小於 10%,並使用低透光率節能玻璃。

(四)開窗外部需要有外遮陽或陽台。

(五)東西向減少大面積開窗。

(六)多採用 Low-E 玻璃(低輻射玻璃)。

(七)屋頂隔熱(U 值在 0.8W/(m2.K)以下)。

二、空調系統節能:防止空調主機超量設計,可節約 30%以上空調容量。

規劃重點:

(一)計算空調熱負荷,避免過量備載。

(二)選用經合格認證之高效率冷氣主機。

(三)控制主機台數,採用 VAV 空調系統(可變風量)。

(四)主機及送水馬達採用變頻控制系統。

(五)風管式空調採用全熱交換器系統。

(六)採 CO2濃度外氣控制系統。

(七)尖離峰明顯之建築物可採儲冰空調系統。

三、室內照明節能:採用高效率燈具設計,可節約 20%用電。

規劃重點:

(一)各空間應有充足開窗,以利自然採光。

(二)避免使用低效率燈具。

6

(三)一般空間採用電子安定器、高反射燈具。

(四)高大空間採用高效率投光型金屬燈、鈉氣燈。

(五)精密工作空間可使用檯燈、投光燈加強照明。

(六)設置自動調光、自動明滅燈具。

(七)分區燈具開關控制。

(八)室內採高明度塗裝,增加照明效果。

第三節 綠建築水資源指標

水資源規劃重點:建築物實際用水量與一般平均用水量的比率,稱為「節 水率」,若節水率低於 0.8,則符合獎勵水準。(何明錦,2014)

一、大小便器及水龍頭全面採用具省水標章之器材。

二、一段式馬桶改為兩段式省水馬桶。

三、採用自動感應、自動關閉式、腳踩式水龍頭。

四、採用節水型冷卻水塔。

五、冷卻水塔除垢採物理處理方式。

六、鼓勵空調冷凝水回收。

七、不設置大耗水之草坪,如需設置,加裝節水澆灌系統。

八、總樓地板面積 20000m2或基地面積 2 公頃以上,必須安裝雨水貯集或中水利 用系統。

第四節 校園綠建築用後評估

用後評估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現在的建築環境,或作為之後新蓋建築物的 規劃設計參考,本研究主要研究宜蘭縣各國民中學的水電費使用情形,並比較綠 建築校園的設計能否幫助節能省水,可藉由用後評估的方式來了解宜蘭縣的綠建 築校園是否有達到當初所設定的目標。

有關綠建築校園用後評估的論文包括:郭銘讚(2010)學校綠建築用後評估之 研究—以臺南市億載國小為例,以問卷方式調查五、六年級學生及教職員,並以

7

訪談方式訪問建築師及總務主任,其中問卷的部分,所有使用者在「日常節能指 標」的滿意度是 3.83,「水資源指標」的滿意度是 4.08,均介於九項指標的中間,

而「水資源指標」中的節水設備有 34%的使用者認為最需要改善,使用者的意見 顯示省水龍頭出水量太強,容易噴濕衣服。訪談的部分,總務主任表示雨水及中 水處理設備使用一年後開始產生故障,事後的維修費用昂貴,所以決定不維修而 閒置。

李幼安(2012)學校綠建築用後評估之研究-以新北市猴硐國小與桃子腳國 中小為例,以問卷方式調查五到八年級學生及教職員,以訪談方式訪問校長及總 務主任,以觀察方式觀察建築物使用方式及融入課程教學情況,其中問卷部分,

兩所學校使用者對「日常節能指標」、「水資源指標」的平均滿意度都高於 3 分,

而「日常節能指標」的分項設計中,以自然採光及教室照明得分較高;「水資源 指標」則是省水衛生器具與雨撲滿儲水設計得分較高。訪談方面,「日常節能指 標」的困擾是台灣夏天炎熱,外殼節能效果有限,仍需風扇輔助,還因為挑高設 計,讓太陽光直射進教室;「水資源指標」則是設立雨撲滿過濾回收系統,提高 雨水再利用率,另外省水龍頭則會標記上有色膠帶,容易分辨是一般或省水龍頭。

觀察方面則是多數的綠建築指標項目仍維持良好的狀態。

綜合上述論文可發現綠建築校園使用者對日常節能及水資源指標滿意度多 是高於平均值,且對於看得見、用得到的設計大多給予肯定,也對於未因時因地 制宜的部分給予意見回饋,這些意見都可以於下次用後評估時,做為調查或訪談 的題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