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金融市場的變動

在文檔中 信評機構的發展與治理 (頁 31-0)

第二章 自由主義的反思

第一節 全球金融市場的變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第二章 自由主義的反思

在進行研究信評機構影響力增加的背景之前,就必須先了解國家與市場之 間的勢力是如何變動,以及國際環境是如何演變成有利於信評機構的發展。布 列頓森林體系瓦解後,浮動匯率制度增加了套利空間,資本開始在全球流竄。

再加上英國柴契爾開始鼓吹私有化,市場自由化加速催化世界各國相繼解除管 制,掀起了新一波自由主義的興起,國家的勢力於是向市場傾斜。信用評等機 構的興起與資本流動相關,全球投資者對於投機性活動的需求逐漸增加,市場 便創造出許多擁有不同違約風險程度的金融衍生商品以供投資者作投資使用;

另一方面,投資者趨利避害,不願意承擔過多的風險,但是個別投資者對於評 估個別信用風險的成本過高,於是,信評機構的角色便上升。信評機構透過給 予投資標的不同評等級別以供投資者作為投資標的的參考,廣泛影響全球投資 人的投資行為。而信評機構隨著全球金融整合,影響層面越來越深且廣。在資 本市場自由化之後,金融危機屢次爆發,信評機構的弊病也隨 2007 年金融風暴 所浮現,可見市場並非萬靈藥,缺乏管制的金融市場會趨於混亂,此問題也衍 生到國家解除對於市場管制的反思,市場失靈需要國家介入來調整失衡,同樣 地,信評機構在 1975 年被美國 SEC 賦予 NRSRO 地位後建立了信評市場壟斷地 位,但 SEC 在 2006 年之前卻並無對信評機構有任何法律上的約束,使信評機 構有權無責,在「課責性」上產生很大的問題。然而,在金融風暴發生後,混 亂的金融體系需要透過全球治理以穩定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市場。

本章第一節「全球金融市場的變動」重點放在布列頓森林體系瓦解後,全 球投機性活動的大增造成金融體系日漸不穩定,卻也造成信評機構影響力大增 的背景;第二節「國家與市場角色的衝突與調和」進入國家與市場理論探討,

藉以分析國家與市場相對勢力的大小對於金融體系的穩定以及造成全球性的金 融風暴有何影響;第三節「華盛頓共識的反思」進一步介紹 1990 年代華盛頓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識的內容,其中可觀察到國家對於自由化政策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互依賴 的,並透過全球擴散機制傳導。但後華盛頓共識的提出代表華盛頓共識在實際 面有其缺陷,金融市場屢次崩解表示市場機制出現失靈情況,因此必須要透過 國家介入來改善;第四節「全球治理的概念與理論」的探討有助於釐清全球治 理的本質,以便運用在第四章中介紹國家、區域組織、國際性的機構與論壇對 信評機構的改革建議與法律規範的實例。

第一節 全球金融市場的變動

人們常覺得金融體系是複雜且具不穩定的天性,每一次的金融危機爆發都 造成金融體系的混亂,但是在這個混亂的背後,我們必須要了解其源頭到底為 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秩序開始重建,國際金融的角色也在這個時期上 昇,美國藉著強大的經貿實力並透過布列頓森林體系中的安排主導著全球經濟。

本文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如何透過影響,並布列頓森林體系為何導致崩 潰,崩潰後的新秩序又是如何影響著全球金融世界的生態,形成信用評等機構 影響力上揚的背景。

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貨幣制度安排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政治、經濟秩序亟待重建,重整自 1930 年代 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所造成市場的失序狀態成為主要國家首要考量,國 際社會當時面臨兩個主要的問題:44

一、戰爭與大蕭條使得如何重建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以及秩序以恢復經濟成長

44 李濱,《國際政治經濟學-全球視野下的市場與國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 。 頁 191-209。

1930 年代主要工業化國家採納凱因斯經濟(Keynesian Economics)政策,希望透 過政府的反週期行動(countercyclical government action)來追求經濟成長與充分就 業。國家干預在以下金融領域方面有不同的形式:45

一、直接介入先前由私人企業所進行的管理行動,如放款(granting loans)或是其 他資金轉移。

二、設置許多管制來改善資本市場的運作,確保資本市場的透明性或是保護資 本市場免受市場失靈所影響。而這就是 1933 年 Glass-Steagall Act46在兩次 世界大戰之間時期(inter-war period)被採用的目的 。

三、對私人機構的接管(take over),通常是透過國有化來完成。

四、國家可以透過控制、限制以及在其他架構下為了經濟政策的目的來進行介

45 Youssef Cassis, translated by Jacqueline Collier, Capitals of capital: A Histro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 1780-200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202-202.

46 Glass-Steagall Act 是美國在 1933 年所通過的金融機構管制法,主要規定商業銀行、證券公司 (投資銀行)與保險公司不得跨足彼此間的業務,也不得互相持股。之所以制定該法,主要是因 為 1930 至 1933 年間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華爾街股市崩盤,美國整體經濟嚴重萎縮,國 會議員指責銀行在風險過高的票券市場中進行操作,使存款人的財產過度暴露在高風險的投資 中,缺乏穩健的資產管理,為了避免銀行在犯同樣錯誤,遂推動 Glass-Steagall Act 以禁止商業 銀行進行投資銀行業務。不過,相對於歐洲國家管制較少的金融體系,美國制定的 Glass-Steagall Act 顯然削減美國銀行的獲利能力,因此該法案遭到嚴重挑戰,直到 1999 年 Gramm-Leach-Bliley 法案(又被稱為 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的通過正式將商業銀行 與投資銀行分業經營的規定廢除,准許銀行、證券與保險等金融服務跨業經營,建立業務聯屬 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入。 這項措施對國際企業影響的體現就是外匯管制(exchange control)。

重建後的金融體系要使其穩定主要是依賴國際貨幣體系的完整,在 1944 年 設置的固定匯率制度試圖重新建立以黃金為標準的貨幣體系穩定來避免兩次戰 爭期間的僵滯性對經濟造成的嚴重問題。47布列頓森林體系中的協議規定美元 對黃金的兌換比率維持在 35 美元對一盎司黃金的比率,匯率機制是固定匯率制,

但有一定的彈性,即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一般只能在平價上下各 1%的幅度 內波動,超出的範圍,各國政府有義務進行干預。而平價的變動(升值或貶值),

只能在一國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的不平衡」時才能被允許,並且變動前還必 須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批准。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建立是藉由提供貨幣 來解決與美元平價的國家發生外部支付的困難,以使這個體系更容易適當運作。

布列頓森林體系確立的國際貨幣制度確定了各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權力。美 國成為世界鑄幣國、世界最大的信貸者,是國際貨幣體制的最大管理者。這種 金融權力為美國在戰後支配世界經濟與政治提供了強大的便利。但布列頓森林 體系所建立的貨幣兌換制度對美國有利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利的一面。這就是 所謂「特理芬矛盾」(Triffin Paradox)48 所表達的問題。美國經常帳的赤字開始 成長,也使得美元充斥在全球。這些外流的美元在歐洲中央銀行的儲備中成長 並逐漸瓦解這個體系。對於美元信心的動搖,會使得美元與黃金的自由兌換受 到質疑,拋售美元、擠兌黃金的現象也就不可避免,大量國際游資的移動更加 劇投機強度,使美元危機雪上加霜,進一步衝擊金融市場的穩定。美元的國際

47 Youssef Cassis, translated by Jacqueline Collier, Capitals of capital: A Histro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 1780-200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02.

48 美國做為國際貨幣,為了滿足世界經濟成長與貿易成長對美元上升的需求,就必須保持美元

的淨輸出,即國際收支不斷增加的逆差。但是逆差上升本身會使別國對美元的信心動搖,引發 美元危機。應付危機只有減少美元赤字,這又導致美元供給的不足,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國家 外匯儲備的短缺和國際清償手段的不足,直接阻礙經濟與貿易成長。單一儲備發行國所面臨的 這種兩難情況即被稱為 「特理芬矛盾」。參見 Robert Triffin, Gold and Dollar Crisis: The Future of Convertibil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貨幣地位必然導致美國的貿易出口以逆差為代價,這對美國的產出與出口均有 不利。而正是這種貨幣體制的內在矛盾與美國濫用鑄幣特權,導致布列頓森林 體系的危機和瓦解。

儘管於 1971 年 12 月,美國與西歐、日本之間相互妥協達成「史密松寧協 定」(Smithsonian Agreement)49,使得美元處境有所改善,但 1972 年新一輪投機 風潮襲擊英鎊,迫使英國政府於六月宣布放棄中心匯率,採取有管理的浮動制 度。1973 年 3 月,各主要國家幾乎幾乎都已經實施浮動制度。布列頓森林體系 事實上宣告結束,因而揭示了跨國資本流動的新時代。

1976 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首都金 士 頓 (Kingston) 召 開 會 議 , 會 上 達 成 了 著 名 的 牙 買 加 協 議 (Jamaica Agreement/Accord)。同年四月通過「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二次修正案」,其中對 國際金融體系做出新的規定,新體系開始形成,其中有以下三個特點:50

一、國際儲備多元化

黃金不再是主要的儲備手段,但仍可以以一定比例存在於一國的儲備構成 中。美元亦不再是國際儲備的唯一形式,德國馬克、法國法郎、日圓、特別提 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等以及後來的歐洲貨幣單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 ECU)在世界儲蓄比例大大增加。而國際儲備多元化的發展起到削減美國地 位、緩解「特理芬矛盾」和穩定匯率的目的,這意味著世界金融權力中心朝著 分散化和多元化方向演變。儘管牙買加體系下的美元無法與布列頓森林體系中 獨一無二的地位相比,但是美元的優勢仍是存在的。它依舊是國際間的主導貨

黃金不再是主要的儲備手段,但仍可以以一定比例存在於一國的儲備構成 中。美元亦不再是國際儲備的唯一形式,德國馬克、法國法郎、日圓、特別提 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等以及後來的歐洲貨幣單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 ECU)在世界儲蓄比例大大增加。而國際儲備多元化的發展起到削減美國地 位、緩解「特理芬矛盾」和穩定匯率的目的,這意味著世界金融權力中心朝著 分散化和多元化方向演變。儘管牙買加體系下的美元無法與布列頓森林體系中 獨一無二的地位相比,但是美元的優勢仍是存在的。它依舊是國際間的主導貨

在文檔中 信評機構的發展與治理 (頁 31-0)